最高楼 卫生行之,少流寓兵革中。既长,始

家苦贫。年饥,诸幼满前,虽并日而食不恤也。暇日,与宾友饮酒赋诗为乐。余既嘉其有守,喜为称道。於其始生之日,作乐府以歌咏之,俾观者贫而乐,天命复奚疑。儿女聚嬉嬉。东村邀饮香醪嫩,西家羞馔蕨芽肥。把年华,都付与,锦囊诗。白发青衫,是人所恶。金印碧幢,是人所慕。顾吾道是邪非。山妻解煮胡麻饭,山音自制薛萝衣。问人生,须富贵,是何时。

45

南乡子 寿县大夫薛君宝臣

五福几人全。我见君侯得处偏。素著蔼然乡曲誉,喧传。尽道新官似旧官。五裤复歌廉。竹马儿童更可怜。万室春风和气里,鸣弦。好似今年

42

浣溪沙 寿菊轩弟

白发相看老弟兄。闲身无辱亦无荣。儿孙已可代躬耕。了却文章千载事,不须谈笑话功名。青山高卧待升平。

76

生查子 正月上旬夜,梦寐间闻雪作。诘旦起

西望长河,仅一发耳。作长短句,以写一时胜概淡月晃书窗,夜静云撩乱。欹枕潇潇听雪声,落叶闲阶满。清晓独开门,淡荡东风软。诗句成时堕渺茫,眼底江天远。

51

临江仙 寿周景纯

仲蔚门墙蓬*满,幽居不用声华。丑妻恶妾胜无家。学须勤苦就,富贵岂天耶。鼻垩未除斤未运,相望咫尺天涯。芹溪犹有折残麻。此心终莫展,迟汝对岩花。

25

浣溪沙 寿卫生行之

莫说长安行路难。休歌肮脏倚门边。且将见在斗尊前。人意十分如月满,月明一夕向人圆。年年人月似今年。

74

鹧鸪天 和答寻正道

衬步金沙村路遥。归来羞费楚词招。蜂粘落絮行池面,蝶避游丝过柳桥。方外友,仗谁邀。定於驴上作推敲。穷愁正要诗料理,莫问春来酒价

95

枕上再赓前韵

几年成懒散,一榻了慵迂。诗酒心犹在,功名梦亦无。

雨来催觅句,鸟去劝提壶。静里那须此,应怜客意孤。

51

野步仍用韵示封张二子 其一

散策溪头路,溪回路更迂。山随行处好,人似往年无。

波静鱼千里,天晴春一壶。龙门何限景,岁晚不相孤。

71

仲坚见和复用韵以答 其四

一饱不易得,身谋方信迂。家徒四壁立,囊至一钱无。

但喜心如水,那忧腹似壶。我穷君更甚,此德未全孤。

3

仲坚见和复用韵以答 其三

避事尝辞剧,为儒不厌迂。能贫从古少,好学似君无。

行李书填案,生涯药满壶。缇萦真孝子,犹足慰茕孤。

99

仲坚见和复用韵以答 其二

赋就惭辞拙,书成共笑迂。学传三世旧,用处一分无。

衰鬓频看镜,流年付挈壶。悠悠身外事,目断塞云孤。

85

仲坚见和复用韵以答 其一

道在山林胜,心閒岁月迂。家风贫更好,习气老难无。

日力分诗卷,生资负酒壶。儒冠三十载,转觉此身孤。

29

微雨后偶成 其二

寂寂春归后,悠悠梦觉时。病添花懊恼,愁耐酒禁持。

瓶贮无多粟,囊封有许诗。倚床独成笑,此意几人知。

89

余侨居龙门山十有馀年封张二子日从余游而贫又甚焉因写所怀兼简二子共成一笑

病久慵增剧,途穷事转迂。木兼形共槁,锥与地俱无。

醉语劳挥麈,悲歌漫叩壶。鲜鲜篱下菊,笑汝益羁孤。

57

微雨后偶成 其一

孤愤凭谁诉,长歌聊自怡。整衣怜瘦减,扶杖觉衰迟。

小饮非愁敌,轻寒与睡宜。今朝春雨好,稚子莫啼饥。

18

方平道中 其二

病怯春衫薄,衰怜葛屦轻。平芜迷旧迹,幽鸟变新声。

兴与云俱远,心同水共清。胶胶还扰扰,回首笑浮生。

16

乙未人日饮范君子和酒酣赋诗呈座上诸君

正月七日春欲动,拂面东风力尚微。且贪席上宾朋乐,未觉平生事业非。

青山绿水俱可隐,白发苍颜胡不归。会须高揖浮邱袂,千仞冈头一振衣。

28

五月二十三日夜分雨作凉风飒然木叶萧瑟绝似往年七八月感时物之变不能为怀漫浪成诗聊以自释

云压虚檐黯不收,雨声飞妥碧山头。帘帏清彻三更梦,枕簟凉生五月秋。

入夜悲风何淅沥,先时病叶已飕飗。心非木石能无感,唤起悠悠故国愁。

93

寿家弟诚之

道行不得且栖迟,一唯谁传鲁仲尼。瑞世不求麟凤质,急难空赋鹡鸰诗。

玉堂金马知何处,白石清泉有素期。但使平生忠义在,乐天知命复奚疑。

78

张器之雄飞亭

落魄张公子,身贫志不凋。鸾栖辞枳棘,鹏翼上扶摇。

季子终怀印,相如竟过桥。香名脍人口,诗句大牛腰。

10

封仲坚挽词 其五

谁谓如胶漆,中年永别离。崩摧五内热,契阔一生悲。

对月听歌处,围炉把酒时。凄然独不见,何以慰相思。

17

封仲坚挽词 其四

萧散青牛客,伊余有素期。诗成先取示,酒熟预令知。

夜被尝同覆,朝筇复共支。岂期行乐地,回首总成悲。

53

封仲坚挽词 其三

卖药安垂老,看书祗自资。依依姑射恨,渺渺奉先思。

谁恤萧存后,徒昌东野诗。孤魂招不得,独坐涕垂颐。

14

封仲坚挽词 其二

窀穸无时旦,行年甫过先。归心终莫遂,遗恨竟空填。

伯道名虽著,中郎业不传。素书功未卒,谁为理残编。

12

封仲坚挽词 其一

但怪经过少,那知生死分。穗帷徒见像,尊酒罢论文。

楄柎人为具,邱坟志共闻。世无韩吏部,为尔借卢殷。

17

丁未新正与诗社诸公园亭宴集彦衡有诗众皆属和一时樽酒宾席之胜殆可乐也余虽老顾不可虚盛意勉为赋此

秋去冬来春又催,昆明信有劫馀灰。心游碧落丝千尺,梦绕琼林日几回。

处世祇宜同鹿豕,和羹谁复忆盐梅。老来笔力犹强健,一首新诗酒一杯。

49

李山人湛然始生之朝座客各赋诗为寿亦作四韵以期所未至不特称道而己庶几尽朋友相成之义云

脱迹豺狼外,容身鹜雁閒。虚舟元不系,倦翼自知还。

饮水犹能乐,编茆足可跧。莫教方寸地,空负一生閒。

95

彦衡丧子乡社诸君皆有诗以慰其哀余忝交游之长乌能无言因赋此以赠之

昔年曾读乐天诗,晚岁情钟玉雪儿。今日为君重感叹,片时何意便乖离。

迎门犹记牵衣笑,抚榻空怀涨乳悲。梦里不知生死隔,旧嬉游处细寻推。

24

癸卯春二月有五日卫生袭之诞日也座中生捧卮酒乞言因用景纯寿日诗韵以答盛意兼谢不敏

压倒诗人白与元,淋漓醉墨出佳篇。心澄寒玉泉中水,衣惹霜岩顶上烟。

岁晚相依清士瘦,穷途渐觉曲生贤。黄冠野服从人笑,自断此生休问天。

3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