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携家住,幽栖引兴长。
客中容懒散,梦里过炎凉。
收网觉鱼贱,酌泉知酒香。
主人真好事,诗债数能偿。
这组诗词描述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情景,以及他在山中的所见所感。诗人携家居住在山中已有数月,这里的宁静和幽雅引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在客中的容貌懒散,对外界的事物漠不关心;但在梦中,他却体验到了世间的炎热和寒凉。他发现捕鱼的网收起来后,鱼显得不值钱,意味着物质的价值在不同环境下会有所变化;而品尝山泉,他才真正领悟到酒的香醇美味。最后,诗人对主人的好事表示欣赏,他用诗歌还债,表达了自己对主人的感激之情。
这组诗词展示了李流谦在山中隐居的生活体验和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观察,表达了对物质与精神、表面与内涵的思考。他在山中远离尘嚣,享受宁静和自在,这种环境让他的心境得以升华,促使他的创作灵感源源不断。诗人对客中容貌懒散的描绘,或许是对尘世虚妄的态度,他在山中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价值。梦境中的炎热和寒凉,则是对人生中各种体验的总结,暗示着生活的变幻无常。诗人通过观察捕鱼和品尝泉水的经历,表达了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思考,以及对真正价值的认识。他在最后一首诗中,以诗歌表达对主人的感谢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主人的敬佩和对诗歌的承诺。
这组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李流谦在山中的生活情景和思想感悟,展示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领悟。通过诗人的观察和体验,读者可以感受到山中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对物质和精神价值的反思。这些诗词充满了禅意和哲思,启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的反省。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南吕】一枝花 行乐,元代,赵显宏,
十年将黄卷习,半世把红妆赡。向莺花场上走,将风月担儿拈。本性谦谦,
到处干风欠,人将名姓店。道丽春园重长个羲之,豫章城新添个子瞻。
【梁州】醉醺醺过如李白,乐胜似陶潜。春风和气咱独占。朝云画栋,
暮雨朱帘。狂朋怪友,舞妓歌姬。喜孜孜诗酒相兼,争知我愁寂寂闷似江淹。也
不怕偷寒送暖来勤,也不怕弃旧怜新女嫌,也不怕爱钱巴镘娘严。非咱,指点。
平康巷一步一个深坑堑,风波险令人厌。门掩半安排粗棍掂,有苦无甜。
【尾】栋梁才怎受纯钢剑?经济手难拿桑木锨。堪笑多情老双渐,江洪茶价
添。丑冯魁正タ,见个年小的苏卿望风儿闪。竹夫人
纱厨只自眠,蕲簟和谁共。客窗人静悄,檐外马丁东。好梦难同,夜永愁
偏冗,披衣策短筇。明月下醉眼闲刍,画堂中吟肩瘦耸。
【梁州】见青奴亭然独立,使苍童抱过相从。同床共枕如鸾凤。赐夫人名号,
有君子家风。湘川后裔,渭水名宗。喜绸缪志节雍容,历风霜肌骨丰隆。一千般
可意着人,一时间指空话空,一团儿剔透玲珑。心聪,性聪。知卿本是龙孙种,
厮敬爱厮陪奉。睡彻东窗日影红,彼此西东。
【尾】凉侵肌体添情重,清透心脾引兴浓,只恐金风等闲动。那时节不中,
咱人心不同,且倒凤颠鸾再三宠。
和陶贫士七首,并引 其五,宋代,苏轼,
芙蓉杂金菊,枝叶长阑干。遥怜退朝人,糕酒出大官。
岂知江海上,落英亦可餐。典衣作重阳,徂岁惨将寒。
无衣粟我肤,无酒嚬我颜。贫居真可叹,二事长相关。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刘桢,南北朝,谢灵运,
卓荦偏人,而文最有气,所得颇经奇。
贫居晏里闬,少小长东平。
河兖当冲要,沦飘薄许京。
广川无逆流,招纳厕羣英。
北渡黎阳津,南登纪郢城。
既览古今事,颇识治乱情。
欢友相解达,敷奏究平生。
矧荷明哲顾,知深觉命轻。
朝游牛羊下,暮坐括揭鸣。
终岁非一日,传巵弄新声。
辰事既难谐,欢愿如今并。
唯羡肃肃翰,缤纷戾高冥。
临池清兴为张敬惟作二首 其二,唐代,王翰,
梁园杂沓市尘红,中有幽人趣不同。门掩绿苔行白鹤,窗开苍雪落青松。
晴泥汨汨蟠蚯蚓,春水深深见活东。好似高情陶靖节,求工元不在丝桐。
罗仙宫道士留午饭后遍览山中佳景三十六峰罗列几席夜雨达旦客枕甚清,宋代,程公许,
老树万安驿,古井罗真山。玉虬五云车,仙翁此往还。
云踪久不刓,汎景疑可攀。忆昔摛藻頖,题诗揭松关。
抱琴唐昌来,快晴春物妍。截竹倚伶俜,引袂飞褊褼。
历阶一稽首,为我展笑颜。善救无弃物,广度随有缘。
殊庭遥相望,异关非浪传。道士多野朴,山肴亲洁蠲。
披榛为前导,
客舍写怀呈王八丈侍郎五首 其五,宋代,程俱,
白云浮东南,下有姑胥台。去家桃始花,歘见温风来。
久无万金书,一使羁怀开。倚门有华发,扶床有提孩。
虽无冻馁忧,百虑不可排。何当放双桨,黄流入清淮。
张公洞,宋代,程俱,
昔年京江夜,飞梦投云山。仍追谪仙老,啸咏层崖巅。
左盼俯无地,苍峦生紫烟。当时赋幽赏,妙境竟莫宣。
今我来自东,扶桡漾荆川。饱闻张公洞,怪绝骇所传。
聊从二三子,一结青山缘。北灵敞奇观,下瞩壶中天。
恍然惊昨梦,了了堕我前。仄径缭危栈,重扃护灵渊。
奇礓互圾倚,侧洞时钩穿。初疑天台聚,纳此一室间。
夸娥运神化,不隘亦不颠。又疑清都客,翩然下云軿。
幢旄俨行立,导从森蝉联。丹梯香雾湿,玉室珠璎悬。
撑虚一柱屹,戴重三能骞。铅灶久已冷,青骡那可鞭。
香坛望八景,东晨开五便。坡陀忽度险,宛转漫无边。
或深如列厦,或迮才容肩。高跻乍扪顶,偊步欲垫泉。
不知行远近,一步目九迁。噫嘻此天设,端在太古先。
恨无少陵手,写之黄绢篇。聊书梦中梦,投笔一粲然。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