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倚绳床看落晖,疏林烟霭暮霏微。
云边丘陇牛羊下,水外蒹葭雁鹜飞。
白草乱填村舍路,清霜浓缀野人扉。
无端短鬓垂垂老,暂得幽栖愿莫归。
闲倚绳床看落晖,
疏林烟霭暮霏微。
云边丘陇牛羊下,
水外蒹葭雁鹜飞。
白草乱填村舍路,
清霜浓缀野人扉。
无端短鬓垂垂老,
暂得幽栖愿莫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村居场景。诗人靠在绳床上,眺望夕阳的余辉。村庄周围是稀疏的树林,被烟雾和霭气弥漫。在云彩边缘,牛羊安然下山,蒹葭丛外,雁鹜自由飞翔。村舍的小路被白草杂乱地填满,野人的门扉上布满了清霜。诗人感慨自己的鬓发短暂地逐渐变老,他暂时获得了幽静的居所,希望不要被迫返回喧嚣的世界。
这首诗以朴素自然的描写展示了乡村的宁静和恬淡的生活氛围。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身处村居,靠在绳床上,远离尘嚣,享受大自然的美景。疏林、烟霭、牛羊、雁鹜等形象描绘生动,给人以宁静、宜居之感。白草填满村舍路和清霜浓缀野人扉的描写,反映了乡村的朴实和淳朴。诗人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年老的思考,他感慨自己的鬓发逐渐变短,岁月的流逝不可抵挡,但他仍然渴望能够暂时得到幽静的居所,不愿被迫回到喧嚣的城市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向往,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抒发了对光阴流转和年老的感慨。
次游坡亭韵,明代,薛侃,
元气周九垓,时阖亦时开。波光涵万象,耀彼山之隈。
俯视尘寰袖,高陟空中台。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颜回。
六经失真诠,瓦缶时鸣雷。逐逐翳枝落,那将根本培。
遥聆金石语,遐思真奇瑰。空山风月夜,怅望独徘徊。
飞云探天乙,铁桥为君媒。漫尔羡坡老,乾坤亦殊才。
冥坐俟东晓,身世忘堪哀。
【双调】清江引 苕溪,元代,徐再思,
驼风两桥分燕尾,人物风流地。白云四面山,明月双溪水,身在董元图画里。盘龙寺
山僧定回月半吐,叱咤神龙处。空廊旧爪痕,古殿新盘路,卷起讲华台下雨。春夜
云间玉箫三四声,人倚阑干听。风生翡翠棂,露滴梧桐井,明月半帘花弄影。私欢
梧酮画阑明月斜,酒散笙歌歇。梅香走将来,耳畔低低说:后堂中正夫人沉
醉也。笑靥儿
东风不知何处来?吹动胭脂色。旋成一点春,添上十分态,有千金俏人儿谁
共买。相思
相思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这本钱见他
时才算得。
瓶花斋早集啖腊八粥同周京穆门金志章江声厉鹗樊榭丁敬钝丁梁启心蔎林杭世骇堇浦吴城瓯亭联句,清代,全祖望,
岁序何匆匆,弹指忽届腊。抚管灰再飞,扪天星一匝。
其月著汉家,其日重梵夹。浴佛东京遗,消寒我辈法。
吟社邀襼联,山馆喜簪盍。但期一饱佳,况复七宝杂。
果兼桧壳肤,米零龠勺合。释之复糅之,载剥还载搯。
滤泉宜斧冰,升馨应焚蒳。渐看粳粒遒,莫教火力乏。
汩汩乳泛瓯,溶溶醅泻榼。醍醐倏以成,和齐罔不洽。
宿辨胜咄嗟,群起占噬嗑。坐拟集檀林,围如礼花塔。
不待木鱼呼,争讶水凫喋。流散滑凝脂,磊块利用梜。
侑以新笋牙,下以乾豆荚。口香闻诸天,腹果傲古衲。
时方鸡三号,晨光漏帘押。长明灯未烬,盈厨忙仆妾。
荧荧玉井光,中天何喷欱。利益瞿昙云,家风宗靖答。
缹详放翁诗,膏志吴郎剳。新交四九辰,山茶放红恰。
有客重江来,将鼓东归楫。萧瑟度岁资,清新纪游箧。
斯人依食住,多苦理生陕。鲁公半月困,犹传乞米帖。
我辈叨丰年,文史佐欢狎。岁事举上寅,朋笺搜某甲。
流连及曛黄,暮鼓声䶀䶀。相期更卜夜,净糜继绛蜡。
重阳后一日亲友会饮于沧洲以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辰探韵得初未二字 其一,宋代,程公许,
雅志厌阛阓,考槃乐郊墟。言归憩桑梓,不惮躬拮据。
岁晚此栖宿,佳气郁扶舆。淫雨度阳节,晴云吐月梳。
独酌良亦佳,所思在群居。晨兴喜复晴,草具何可徐。
黄花有馀馥,白酒无多储。清滩蛰雷吼,轻霞綵幄舒。
翳然林水间,舒啸天籁虚。雪髯醉先起,众宾且踌躇。
人生有定分,适意不愿馀。衣食粗能给,吾当赋遂初。
相期晚节坚,结社同樵渔。
中原民谣 燕京小,宋代,周麟之,
燕京小,钜防络野长蛇绕。展辟城池数倍宽,帝居占尽民居少。
通天百寻殿十重,金爵觚棱在半空。万户千门歌舞窄,不知九市人声寂。
时时日曀盲风来,杀气冥濛胡舞塞。旧来寝处穹庐中,今乃燕坐阿房宫。
犹嫌北方地寒苦,又欲南向观华风。汴都我宋兴王宅,二百年来立宗祏。
一朝飞瓦下云端,尽毁前模变新饰。故老恸哭壮士欢,吾宁忍死不忍观。
只恐金碧涂未乾,死胡溅血川原丹。群儿拍手歌相和,此地宁容犬羊涴。
旄头夜落五云开,还与吾皇泰微坐。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