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人身,如傀儡,五彩妆成,尽是虚瞒昧。
叉手棚头谈今古。
相呼相唤,空向人前舞。
出来时,如风雨。
气断之时,七魄三魂去。
饶你棚前*车画鼓。
唤不回头,终没回来路。
《苏幕遮·叹人身》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不详。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人生的叹息和对人性的思考。
诗中描述了人的身体如同傀儡一般,五彩妆扮,却尽是虚伪和欺骗。人们叉手站在棚头上,谈论着过去和现在。彼此相呼相唤,却只是在人前虚假地舞蹈。当他们离开时,就像风雨一样匆匆而去。当气息断绝时,七魄三魂离去,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诗中提到的“棚前*车画鼓”是指一种传统的娱乐形式,但即使是这样的娱乐也无法唤回已经离去的人,也无法回到过去的路上。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人生的虚幻和短暂,表达了对人性的深思和对生命的无奈。它呼唤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被虚假和欺骗所迷惑,同时也提醒人们生命的脆弱和有限。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过高士坞吊太白山人即用其卜居南屏韵 其三,清代,王德溥,
萍踪长寄白云隈,太白山前斸药来。时发清讴还扣石,但逢胜地便衔杯。
鹤瓢龙笛依形影,白袷玄巾独往回。昼寝不知门外客,春深一径长莓苔。
【双调】水仙子 雪夜一天云,元代,马谦斋,
雪夜
一天云暗玉楼台,万顷光摇银世界。卷帘初见阑干外,似梅花满树开,想幽人冻守书斋。孙康朱颜变,袁安绿鬓改,看青山一夜头白。
别情
紫鸾箫吹彻凤凰鸣,金缕词歌水调声。饯行诗诉不尽临岐兴,唱《阳关》忍泪听,笑谈间席上风生。杨柳堤边怨,河梁别后情,再和谁步月闲行?
贺文卿觱篥
薛阳霜夜楚江秋,太乙西风莲叶舟。贺郎近日都参透,占中原第一流,尽压绝前代箜篌。起赤壁矶边恨,感铜驼陌上愁,名满皇州。
燕山话别
满斟芳醑别长亭,相送王孙出上京。玉骢且莫敲金镫,听阳关第四声,临岐执手论情。千古思前训,一心怀志诚,休担阁半纸功名。
咏竹
贞姿不受雪霜侵,直节亭亭易见心。渭川风雨清吟枕,花开时有凤寻,文湖州是个知音。春日临风醉,秋宵对月吟,舞闲阶碎影筛金。
赠刘圣奴搊筝
蛾眉扫黛鬓堆蝉,凤髻盘鸦脸衬莲。粉香初拭银筝面,把鸾胶整旧弦,玳筵前两件儿依然。崔怀宝酬了心愿,薛琼琼得了赦免,旧风流尚在樽前。
新会张明府惕庵以予将去粤有诸生无福之叹予皇恐不敢当也 其一,清代,全祖望,
泰山不作文昭逝,方信人师绝世无。自分衰残天所废,散耽栈豆误生徒。
平寇上史君王潜斋,宋代,严羽,
治平改元,有盗于建。昔犯我鄙,狼蹂豕践。于时王侯,维民之忧。
爰整我军,式遏虔刘。侯励将士,无哗听我。进退勇怯,死生福祸。
侯出府库,啖勋赏馘。前无坚敌,后无捷策。乃有奇士,据鞍请行。
袒裼入阵,贼莫能婴。亦有贤僚,争先跋涉。屡摧贼锋,月奏三捷。
侯曰嘻哉,盗本王臣。殪而歼旃,伤天地仁。赤子弄兵,如鱼游釜。
投戈归田,新汝生路。孰谓反覆,绐我行人。既弛我备,薄奄我军。
我军少却,丑类鸱张。环数百里,奔播仓皇。侯曰嗟哉,其不可恕。
驰赤白囊,亟请淮旅。淮旅未来,阽危如燬。淮旅既来,稚耋失喜。
侯谓淮将,次舍良苦。休士秣马,我有清酤。淮将曰吁,剪此朝食。
不介而驰,直捣其穴。群丑来聚,亘野弥山。淮旅整暇,徐诱之前。
弓不虚彀,矢不妄激。发数步内,应弦而踣。或戈其喉,或殳其胫。
若乌获力,笞乳臭婴。党类周章,途殚命窄。鱼惊鸟散,影不返迹。
淮旅拗怒,虿芥髬髵。搜林刮莽,远讨穷追。淮旅拗怒,火烈具举。
沸泽焦崖,窟穴无所。自相蹈藉,十杀八九。丧魄亡精,食不知口。
原膏野赤,谷臭川腥。燐火不燄,殇鬼残形。乃求元凶,已缢岩阻。
执彼馀魁,入而振旅。其魁伊何,缁服髡首。一群纵观,万夫欢走。
炮烙剔腐,以警叛者。前后献俘,复以百数。荡涤污垢,宥贷胁从。
收霜卷雹,和气融融。侯飨淮将,加笾折俎。庖骑酒车,饮均众伍。
何以赠之,筐篚荧煌。战功曰多,告成于王。嗟我妇子,若翁若妪。
安逸怡愉,匪侯何俟。侯曰此捷,诸将之功。虽有诸将,实侯指踪。
雠在藩篱,疾居心腹。急缓安危,若手反覆。匪侯勤请,蔓实难图。
谓予不信,往有覆车。君子作歌,以颂侯绩。谁其采诗,顾备简策。
后平叔母夫人挽辞二首 其二,宋代,俞德邻,
昔年烽火隔江津,指痛呻吟夜彻晨。旁置万家空有冢,禄营三釜已无亲。
鸾回紫诰承恩旧,牛卧青冈卜兆新。送死养生无一憾,老怀缘此重沾巾。
用田倅韵答孙勉教授二首 其二,宋代,陆佃,
造化从他密密移,聪明非复似前时。暂披金甲为儒将,曾燕珠宫对玉卮。
一日看回花恨疾,三年生就叶嫌迟。慇勤为访春消息,赖有羹梅探得知。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