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杂兴二百首

作者:苏泂(宋代)

城西二里楚金陵,吴帝名为石首城。

如今土坞无青草,笑杀当时所必争。

0

诗文简析

诗词:《金陵杂兴二百首》

朝代:宋代

作者:苏泂

这首诗词描述了金陵城西石首城的变迁,以及对当时景象的嘲笑和感慨。

诗文赏析

《金陵杂兴二百首》中的这首诗描绘了金陵城西石首城的景象。这座城市在吴王的统治下得名,但现在只剩下了一片荒芜的土坡,没有了青草。诗人苏泂以一种戏谑的口吻表达了对这个变迁的感慨,暗示了人们对过去的争斗和荣耀的嘲笑。

这首诗词的在于展现了岁月更替对城市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过去辉煌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反思。通过描述城市的荒凉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嘲讽。这种反差使得诗词中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理,即一切都是虚幻的,人们所追求的权力和荣耀最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

这首诗词的不仅仅在于揭示了金陵城变迁的历史背景,更重要的是通过城市的变迁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并以此来反思现实。他通过对城市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即人们对权力和荣耀的追求往往是虚无的,最终会成为笑柄。

苏泂的这首诗词通过对金陵城西石首城的描绘,以及对过去和现实的反思,展现了岁月更替和人生的无常。这首诗词具有讽刺和哲理意味,通过幽默的手法让读者思考权力和荣耀的虚幻性。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不要过于追求虚幻的东西,因为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其他诗经

读曹侍郎去国表

读曹侍郎去国表,宋代,释居简,

立螭持橐孰非荣,未若江头一苇轻。失侣鸳鸿空怅望,喜归鸥鹭亟将迎。

雍容谭笑不但已,去就始终如此明。疏似南阳出师表,尽倾肝鬲写生平。

53

六月十九日同诸子集西禅寺放生

六月十九日同诸子集西禅寺放生,明代,梁以壮,

宝丛深夏白琉璃,高影慈云十二时。愿物不为香饵取,在人非有玉环期。

一围天地浮沉共,半日山林老少随。兴到微吟如莫惜,芭蕉花叶好题诗。

4

【商调】梧叶儿 怀古

【商调】梧叶儿 怀古,元代,宋方壶,

黄州地,赤壁矶,衰草接天涯。周公瑾,曹孟德,果何为?都打入渔樵话里。

14

【双调】湘妃怨

作者:卢挚(元代)

【双调】湘妃怨,元代,卢挚,

西湖

湖山佳处那些儿,恰到轻寒微雨时。东风懒倦催春事,嗔垂杨袅绿丝,海棠花偷抹胭脂。任吴岫眉尖恨,厌钱塘江上词,是个妒色的西施。朱帘画舫那人儿,林影荷香雨霁时。樽前歌舞多才思,紫云英琼树枝,对波光山色参差。切香脆江瑶脍,擘轻红新荔枝,是个好客的西施。苏堤鞭影半痕儿,常记吴山月上时。闲寻灵鹫西岩寺,冷泉亭偏费诗,看烟鬟尘外丰姿。染绛绡裁霜叶,酿清香飘桂子,是个百巧的西施。梅梢雪霁月芽儿,点破湖烟雪落时。朝来亭树琼瑶似,笑渔蓑学鹭鸶,照歌台玉镜冰姿。谁僝僽鸱夷子,也新添两鬓丝,是个淡净的西施。

56

绝命辞

绝命辞,两汉,息夫躬,

玄云泱郁将安归兮。鹰隼横厉鸾徘徊兮。矰若浮焱动则机兮。丛棘

58

同馆出为外吏者率以书诉困悴戏答三绝 其二

同馆出为外吏者率以书诉困悴戏答三绝 其二,清代,全祖望,

疏狂容易犯科曹,幕府谁能恕折腰。莫笑淮王昧称谓,从前地望本清高。

13

中秋赏月

作者:朱松(宋代)

中秋赏月,宋代,朱松,

去年中秋雨,野芦凄薄寒。惊尘暗一方,客枕那得安。

起呼对床笫,揽衣步蹒跚。握手仰太息,宇宙何时宽。

今年中秋月,并海窥涛澜。坐看郁蓝天,忽涌白玉盘。

眷言双峰客,倚闾念衣单。亦复取樽酒,承颜有馀欢。

天涯等牢落,世路方艰难。且遵秉烛语,毋为泣河叹。

停杯玩飞辙,河汉静不湍。痴儿亦不眠,苦觅蛙兔看。

洲出暗潮落,鬓衰香雾漙。佳句付惠连,何时解归鞍。

66

风,宋代,郭祥正,

飒飒来何处,空岩虎一声。荡摇神女态,飘忽楚王情。

有力畴能禦,无根长自生。扫除天际雾,为放日车明。

80

十二时颂 其六

十二时颂 其六,宋代,释文准,

日南午,理事相谙更相互。三门拈向灯笼头,休问他家觅归路。

5

和八舍弟赞贤司理 其一

作者:冯山(宋代)

和八舍弟赞贤司理 其一,宋代,冯山,

湖外閒官四见春,就中吟咏费精神。青山借得风骚古,白发相将意思新。

每向孤高虽得意,要知閒淡苦无人。归来幸有鸰原识,为惜鸿毛抵万钧。

54

飞来山

作者:蒋堂(宋代)

飞来山,宋代,蒋堂,

有山昔飞来,神怪安可测。

万壑鼓风雷,千岩为羽翼。

胡为忽移徒,到此无倾侧。

灵越得奇峰,琅琊失遗迹。

烟云随而至,杉篁古所植。

如何草创时,偶作瞿昙宅。

闻之有苾蒭,岁久苦刓刻。

凿声响深崖,火烬淬层壁。

平为土木基,蔑有苍翠色。

金粟千亿身,窣堵百馀尺。

回廊尽复叠,寸地无间隙。

一聚红尘中,万瓦青烟羃。

成彼有为善,斯可长太息。

我试来寻山,山形俱变易。

方念此崭绝,安得如往昔。

不谓山之足,下落言偃室。

知是骞翥时,于兹堕岩石。

屹尔画疆畔,其谁敢侵蚀。

随宜得形胜,触目见崷崒。

小桂结浓阴,清露有疏滴。

巾履日可赏,琴樽雅成饰。

多谢对幽岑,亦足开烦臆。

若在祇园间,岂更存馀碧。

98

和王推官正月十三日游戒珠寺竹轩诗二首 其一

和王推官正月十三日游戒珠寺竹轩诗二首 其一,宋代,慕容彦逢,

谁种筼筜翠扫天,拟将风月度流年。当轩便是真如境,到岸何须般若船。

7

假面铺

假面铺,宋代,任希夷,

圣朝久变文身俗,四海谁非革面人。

此他胡为名未改,犹胜酬伪必言真。

65

洞仙歌·黄尘鬓发

洞仙歌·黄尘鬓发,元代,元好问,

黄尘鬓发,六月长安道。羞向清溪照枯槁。似山中远志,漫出山来,成个甚,只是人间小草。升平十二策,丞相封侯,说与高人应笑倒。对清风明月,展放眉头长恁地,大醉高歌也好。待都把功名付时流,只求个天公,放教空老。

31

阮郎归·谩郎活计拙於鸠

阮郎归·谩郎活计拙於鸠,元代,元好问,

谩郎活计拙於鸠。闲中又过秋。枕书眠了却登楼。贫来颇自由。书咄咄,赋休休。西窗晚更幽。诗家贫杀也风流。家人不用愁。

68

鹧鸪天 寿耶律总管

鹧鸪天 寿耶律总管,元代,蒲道源,

霢沐春膏兆有年。街头粟贱不论钱。时机似见天心顺,物理端由刺史贤。

人富贵,寿绵延。满城桃李动芳妍。邦民香火才收罢,黄阁声名次第传。

29

挽陕妇人

挽陕妇人,明代,祝允明,

岂谓中途失少君,断琴残瑟乱纷纷。梨花寒食夫君梦,知逐秦台几处云。

4

九日同袁中夫看菊寄谢主人

作者:李贽(明代)

九日同袁中夫看菊寄谢主人,明代,李贽,

去年花比今年蚤,今年人比去年老。尽道人老不如旧,谁信旧人老亦好。

秋菊总开旧岁花,人今但把新人夸。不见旧日龙山帽,至今犹共说孟嘉。

去年我犹在阴山,今年尔复在江南。傍人错指前身是,一是文殊一瞿昙。

花开于我复何有,人世那堪逢重九。举头望见钟山高,出门便欲跨牛首。

袁生袁生携我手,欲往何之仍掣肘。虽有谢公墩,朝朝长在门。

虽有阶前塔,高高未出云。褰裳缓步且相随,一任秋光更设施。

天生我辈必有奇,感加雅意来相期。入门秋色上高堂,烹茶为具呼儿郎。

欢来不用登高去,扑鼻迎风尊酒香。子美空吟白发诗,渊明采采亦徒疲。

何如今日逢故知,菊花共看未开时。

34

哭左吏部大来八首 其八

哭左吏部大来八首 其八,明代,释函可,

吹埙直向首阳巅,一掷愁城亦卓然。半世交游临死见,千秋诗句仗僧传。

尚平有托何须恨,属国无归不自怜。独惜唱酬冰雪惯,知君还赋和予篇。

49

同大翁看古帖

同大翁看古帖,明代,释函可,

一笔笔模楷,一叶叶精神。骤喜多酬接,徐思晋代人。

3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