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十三首)

作者:刘基(明代)

豺狼食人肉,蚊虫食人血。

食肉死须臾,食血死不辍。

哀哀露筋女,肉尽惟皮骨。

谁谓蚊虫微,积锈能销铁。

0

诗文译文

豺狼食人肉,蚊虫食人血。

食肉死须臾,食血死不辍。

哀哀露筋女,肉尽惟皮骨。

谁谓蚊虫微,积锈能销铁。

诗文简析

《杂诗(三十三首)》是明代刘基的一首诗词,它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残酷的现实,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无助。

这首

诗文赏析

豺狼食人肉,蚊虫食人血。

食肉死须臾,食血死不辍。

哀哀露筋女,肉尽惟皮骨。

谁谓蚊虫微,积锈能销铁。

这首诗词表达了人类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下所面临的无奈和痛苦。诗中提到的豺狼和蚊虫象征着凶残的自然力量,它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肉和血。诗人通过对食肉和食血的描写,反映了人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无论是被豺狼吞食肉体,还是被蚊虫吸食血液,死亡都是迅速而无法逃脱的命运。

诗中还出现了一个形容极度悲惨的女子,她身体已经被蚊虫吸食得只剩下皮和骨,形容极度落魄。这个形象进一步强调了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无助和脆弱。

最后两句“谁谓蚊虫微,积锈能销铁”,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即使是微小的蚊虫,也能通过持续的侵蚀,使坚固的铁生锈腐蚀。这种比喻暗示了人类面对艰难环境时的无力和困境,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揭示了人类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所面临的无奈和痛苦。它以生动的意象展示了人类的脆弱和无助,让读者体会到生命的脆弱性和无常性。这首诗词在描写现实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人性、生存和命运的深思。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其他诗经

挽赵尚书

挽赵尚书,明代,杨士奇,

五朝遗老今无几,卓荦高才不可羁。钦恤晚承虞帝命,旬宣早出缙云司。

中台优秩升圻父,三礼清心慕伯夷。屡挟地仙穷眺览,更携田畯看耘耔。

甘从白首辞官去,曾以丹衷结主知。竹簟茅檐真散逸,药畦花径足栖迟。

过从每忆频开酝,朝退兼怀共论诗。一别三年遂终古,无由持绋送灵輀。

20

节妇郑氏诗

节妇郑氏诗,清代,李廷纲,

台地产中洲,中洲有女子。鹿驭在王家,郑也其原氏。

伉俪方两年,问岁二十耳。双凤失其俦,孤鸾悲鸣矣。

镜破不复圆,柏舟用自矢。此身将安归,此志实他靡。

慷慨辞亲言,世人何所比。古来杰者多,谁能甘一死。

从容就义际,千载垂青史。

31

贺资政学士王侍郎

作者:杨亿(宋代)

贺资政学士王侍郎,宋代,杨亿,

沥恳青规动帝心,秋曹月殿宠光深。论思东序清閒宴,偃息西昆翰墨林。

私第藏书皆有副,公庭种竹待成阴。卧龙禁闼应非久,救旱还须起作霖。

60

虏中作三首 其三

虏中作三首 其三,宋代,宇文虚中,

不堪垂老尚蹉跎,有口无辞可奈何。强食小儿犹解事,学妆娇女最怜他。

故衾愧见沾秋雨,短褐宁忘拆海波。倚仗循环如可待,未愁来日苦无多。

65

集禧斋宫雨后

作者:刘敞(宋代)

集禧斋宫雨后,宋代,刘敞,

雨馀风露似清秋,灯烛愔愔十二楼。高枕江湖时独往,卷帘河汉正西流。

人间浪逐颠冥客,物外初知汗漫游。拂露却趋青阁路,蓬莱回顾五云浮。

15

睢阳谒双庙

作者:朱松(宋代)

睢阳谒双庙,宋代,朱松,

幽陵胡羯残中原,列城束手天子奔。天留巨孽毒梁宋,贼垒环堞如云屯。

凶波滔天不可遏,塞以束薪何足论。力凭孤墉阻其怒,不尔荐食无黎元。

堂堂许张勇且仁,指挥羸卒气愈振。上书行在论贼势,想见愤色吞妖氛。

人间贫残容力避,只有一死由来均。二公就此得处所,至今日月名争新。

遗祠突兀岸清洛,英气凛冽横穹旻。尚闻馀荫福兹土,天假威柄酬忠勤。

布衣尚悬千古泪,肉食宜鉴当年因。焚香再拜三叹息,九原可作从斯人。

59

送贯之兄被召为御史三首 其一

送贯之兄被召为御史三首 其一,宋代,范纯仁,

御史得言天下事,吾兄清直副明扬。方当旒扆勤开纳,肯使江湖勇退藏。

贤者虑时心欲破,仁人致主策须长。朝廷宽大生灵急,只在忠臣振纪纲。

28

蜀公范景仁忠文公挽辞四首 其四

作者:苏颂(宋代)

蜀公范景仁忠文公挽辞四首 其四,宋代,苏颂,

岁在龙蛇会,思贤屡感伤。未收空土泪,又送蜀公丧。

士类将安放,交情何日忘。共传金石刻,俱是大文章。

50

卜算子·早已是三年

卜算子·早已是三年,宋代,刘辰翁,

早已是三年,父老依依借。顾与天公借几年,保我鸡豚社。□□□□□,□□□□□。□□□□□□□,□□□□□。

44

峡山

峡山,宋代,蒋之奇,

昨从浈阳来,暮过峡山寺。适闻新昌寇,道路传者沸。

余时不敢留,一苇翻然逝。虽经绝妙境,已负清幽意。

捲帘坐船,船极目望苍翠。有如逢珍宝,不暇贮箧笥。

又如过屠门,大嚼涎垂喙。每欲问其详,曾莫得图志。

道人山中来,为我谭一二。犀去金锁沈,猿归玉环坠。

赵胡垂钓石,岿然出江际。穆王双车辙,想像常按辔。

汉晋五仙人,曾骑五羊至。俊霭二禅师,神力与迎驭。

岧峣五岳塔,初自昆崙施。三祖石堪奇,僧粲尝所憩。

上方狮子台,下视见云气。异花成帐幄,红紫嫣然媚。

蒙茸绿崖草,茎叶相覆被。或黄如金钗,或白如珠珥。

造化穷天巧,肖像名殊异。梁间许浑诗,壁上李翱记。

但知考事迹,何暇评文字。清远中古宿,俯压南海澨。

退之贬潮阳,亦曾经此地。幢碎逢飓风,雷电助其势。

我来幸无恙,恬然不忧畏。祥飙送轻帆,默已荷神赐。

此归会有日,维舟就津次。当为小盘桓,历览尝夙志。

75

戏作呈广心

作者:洪朋(宋代)

戏作呈广心,宋代,洪朋,

清樽歌舞影徘徊,谁唤逃禅苏晋来。我自木人人桃李,黄蜂紫蝶莫惊猜。

22

次韵沃梅泉见寄并见和鄙韵 其二

次韵沃梅泉见寄并见和鄙韵 其二,宋代,方一夔,

散仙自在步如飞,络脑黄金不受羁。篱菊清香须把酒,京尘红涨不缁衣。

倚楼看剑浮名逼,闭户寻诗过客稀。水击枪榆俱有得,不妨着我子陵矶。

9

即事 其二

即事 其二,宋代,沈与求,

竹树参差合,溪流半隐扉。雨昏鸠妇闹,风急雁奴归。

策杖循沙步,褰裳到石矶。游鱼吾共乐,身世自依违。

28

某顷知黄州墨卿为州司录今八年矣邂逅临川送别二首 其二

作者:韩驹(宋代)

某顷知黄州墨卿为州司录今八年矣邂逅临川送别二首 其二,宋代,韩驹,

盗贼犹如此,苍生困未苏。今年起安石,不用哭包胥。

子去朝行在,人应问老夫。髭须衰白尽,瘦地日携锄。

57

长生

作者:柴望(宋代)

长生,宋代,柴望,

武皇何事驾虚空,金阙求仙路未通。

王母不来方士去,茂陵可是广寒宫。

96

过九江追悼李子威太守

过九江追悼李子威太守,元代,丁鹤年,

瓣香遥拜九江城,太守精神日月明。

叔侄并归忠义传,江山不尽古今情。

潮回湓浦声犹怒,云起炉峰气未平。

生死总魁天下士,丈夫端不负科名。

70

雨霖铃

雨霖铃,元代,宋德方,

高山流水。叹知音者,世间能几。终南万里,烟霞归去也,岁云暮矣。

拄杖药炉经卷,除此外、有何行李。乐恬淡、清静家风,一片灵台莹如洗。

就中妙处因师指。下工夫、战退无常鬼。匣藏三尺神剑,霹雳响、火龙飞起。

天下升平无事,白云间、笑傲而已。名利客,不信长生,奔走红尘里。

63

同张滑县登清风楼

同张滑县登清风楼,明代,李攀龙,

层楼落日倚蹉跎,明府高轩载酒过。槛外秋阴开大陆,帘前树色散漳河。

关门紫气临燕满,风雨青山入晋多。我醉欲裁王粲赋,故园戎马近如何。

99

舟过湟川访莫元慎褐玉轩小酌道旧二首 其二

舟过湟川访莫元慎褐玉轩小酌道旧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

自入维桑里,偏多伐木情。山光连众壑,云气抱孤城。

地有人怀玉,途逢客聚星。不缘今夕酒,何以见同声。

5

海虞十二景 其十 拂岩回瀑

海虞十二景 其十 拂岩回瀑,明代,卢龙云,

悬泉千尺下,飞作雪花轻。岩挂联珠影,溪鸣碎玉声。

霏微沾月驭,凌乱洒霓旌。并坐翻愁湿,新来谷口莺。

4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