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默成其性,慧润其定。

虚应六窗,观通三径。

善巧开权,触机堕阱。

怪杀者僧,药多成病。

0

诗文译文

默默地保持内心的本性,智慧润泽着定性。

心灵虚无地应对六扇窗户,洞悉了通往解脱的三条径路。

善巧地运用智慧,避免陷入因缘的陷阱。

奇怪的杀戮者是僧人,过多的药物会导致疾病。

诗文简析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宋代释正觉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禅宗思想为基础,表达了禅修者的境界和修行之道。

诗文赏析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通过禅修者的境界和修行之道,传达出禅宗的核心思想。诗中提到的“默成其性,慧润其定”表明禅修者通过沉默静坐,保持内心的本性,并通过智慧使内心的定性更加清澈明亮。这里的“性”指的是人的本性,而“定”则是禅修中达到的一种内心平静的境界。

诗中提到的“虚应六窗,观通三径”揭示了禅修者的觉知与洞察力。禅修者通过虚无地应对外界的六个窗户,意味着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以观照内心的方式洞察事物的真相。三条径路则代表禅修者在修行中通往解脱的途径,可能指的是戒、定、慧三学。

诗中还提到了“善巧开权,触机堕阱”,表明禅修者需要巧妙地运用智慧,避免陷入因果连锁的陷阱。这里的“权”指的是巧妙运用智慧来解脱苦难,而“机”则代表因果关系中的机缘和陷阱。

最后两句“怪杀者僧,药多成病”可能是对禅修者的一种警示。在修行过程中,禅修者需要警惕自己不要成为那些追求奇怪杀戮的僧人,也要注意避免过度依赖外在的药物,以免导致身心疾病。

总的来说,《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描绘了禅修者的修行状态和道路上的困境,同时提醒禅修者要保持内心的本性,运用智慧,避免陷入世俗的陷阱,以达到心灵的解脱和平静。

其他诗经

繇佛山溯流仙城望海珠寺

繇佛山溯流仙城望海珠寺,明代,谢元汴,

敢以批鳞笔,来探江上珠。流多兴废事,写出霸王图。

黄纛蛮君贵,牂牁汉迹孤。不须临碣石,炎澥小蓬壶。

64

鹊踏枝

鹊踏枝,清代,杨芳灿,

锦瑟无端移玉柱。客鬓萧疏,弹指华年误。婪尾酒寒杯懒举。

劝人空费流莺语。

试看小园桃李树。嫩绿阴阴,一抹朝烟护。花片似知春去处。

随风万点寻春去。

66

蝶恋花(次长汀壁间韵)

作者:滕甫(宋代)

蝶恋花(次长汀壁间韵),宋代,滕甫,

叶底无风池面静。掬水佳人,拍破青铜镜。残月朦胧花弄影。新梳斜插乌云鬓。
拍索闷怀添酒兴。旋撷园蔬,随分成盘饤。说与翠微休急性。功名富贵皆前定。

40

夜读东京记

作者:陆游(宋代)

夜读东京记,宋代,陆游,

海东小胡辜覆冒,敢据神州窃名号幅员万里宋乾坤,五十一年雠未报。

煌煌艺祖中天业,东都实宅神明隩。

即今犬豕穴宫殿,安得旄头下除扫。

宝玉大弓久不获,臣子义敢忘巨盗。

景灵太庙威神在,北乡恸哭犹可告。

壮士方当弃躯命,书生讵忍开和好。

孤臣白首困西南,有志不伸空自悼。

74

和叔才岸傍古庙

和叔才岸傍古庙,宋代,王安石,

树老垂缨乱,祠荒向水开。

偶人经雨踣,古屋为风摧。

野鸟栖尘座,渔郎奠竹杯。

欲传山鬼曲,无奈楚词哀。

43

送吴生南归

送吴生南归,宋代,欧阳修,

自我得曾子,於兹二十年。

今又得吴生,既得喜且叹。

古士不◇出,百年犹比肩。

区区彼江西,其产多材贤。

吴生初自疑,所拟岂其伦。

我始见曾子,文章初亦然。

昆仑倾黄河,渺漫盈百川。

决疏以道之,渐敛收横澜。

东溟知所归,识路到不难。

吴生始见我,袖藏新文篇。

忽从布褐中,百宝写我前。

明珠杂玑贝,磊砢或不圆。

问生久怀此,奈何初无闻。

吴生不自隐,欲吐羞俛颜。

少也不自重,不为乡人怜。

中虽知自悔,学问苦贱贫。

自谓久而信,力行困弥坚。

今来决疑惑,幸冀蒙洗湔。

我笑谓吴生,尔其听我言。

世所谓君子,何异於众人。

众人为不善,积微成灭身。

君子能自知,改过不逡巡。

惟於斯二者,愚智遂以分。

颜回不贰过,後世称其仁。

孔子过而更,日月披浮云。

子路初来时,鸡冠佩豭豚。

斩蛟射白额,後卒为名臣。

子既悔其往,人谁御其新。

丑夫祀上帝,孟子岂不云。

临行赠此言,庶可以书绅。

10

萧洒桐庐郡十绝

萧洒桐庐郡十绝,宋代,范仲淹,

萧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

使君无一事,心共白云空。

35

爱姬赠主人诗

爱姬赠主人诗,南北朝,刘孝绰,

卧久疑妆脱,镜中私自看。薄黛销将尽,凝朱半有残。

垂钗绕落鬓,微汗染轻纨。同羞不相难,对笑更成欢。

妾心君自解,挂玉且留冠。

35

赐齐州李希遇诗

作者:吕岩(唐代)

赐齐州李希遇诗,唐代,吕岩,

少饮欺心酒,休贪不义财。福因慈善得,祸向巧奸来。

76

柏塔寺 其七 中条山

作者:王翰(唐代)

柏塔寺 其七 中条山,唐代,王翰,

首尾相蟠千里来,中分关陜势崔嵬。凿开地脉黄流出,劈破云根翠壁开。

古雪埋峰明剑戟,苍烟锁树失楼台。金陵自古多佳丽,诗到钟山不易裁。

2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

作者:杨炯(唐代)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唐代,杨炯,

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
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

32

别君山

作者:崔橹(唐代)

别君山,唐代,崔橹,

点空誇黛妒愁媚,何必浮来结梦思。惭愧二年青翠色,惹窗黏枕伴吟诗。

52

古兴二首

作者:沈徽(唐代)

古兴二首,唐代,沈徽,

蔓草自细微,女萝始夭夭。夤缘至百尺,荣耀非一朝。
敷色高碧岭,流芳薄丹霄。如何摧秀木,正为馀波漂。
茎叶落岩迹,英蕤从风飙。洪柯不足恃,况乃托陵苕。
长安富豪右,信是天下枢。戚里笙歌发,禁门冠盖趋。
攀云无丑士,唾地尽成珠。日晏下双阙,烟花乱九衢。
恩荣在片言,零落亦须臾。何意还自及,曲池今已芜。

79

送黄昱赴太平州理掾

作者:宋庠(宋代)

送黄昱赴太平州理掾,宋代,宋庠,

闽录家声茂,唐铨吏格平。

新资掾三语,旧榜佛千名。

月苦乡魂极,春寒酒意轻。

高材难偶俗,慎勿对参卿。

52

咏史二十二首 其十九 后唐庄宗

作者:赵戣(宋代)

咏史二十二首 其十九 后唐庄宗,宋代,赵戣,

刺心真有志,批颊更何为。试问唐新主,何如亚子时。

79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六十一 香林洞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六十一 香林洞,宋代,郭祥正,

幽香来近远,此洞接蟾宫。欲借飞翰去,聊乘桂子风。

16

尝葡萄

作者:武衍(宋代)

尝葡萄,宋代,武衍,

压架骈枝露颗圆,水精落落照晴轩。

微酸自是江南种,尚忍因渠说太原。

6

孟轲

作者:徐钧(宋代)

孟轲,宋代,徐钧,

战国谁能识道真,故将性善觉生民。

七篇切切言仁义,功利场中有此人。

16

浣溪沙(人日过灵泉寺次韵少壮)

作者:李壁(宋代)

浣溪沙(人日过灵泉寺次韵少壮),宋代,李壁,

祗记梅花破腊前。恼人春色又薰然。山头井似陆公泉。
上客长谣追楚些,娇娃短舞看胡旋。崇桃积李自年年。

97

题朝爽轩

作者:戴栩(宋代)

题朝爽轩,宋代,戴栩,

不须拄笏觅西山,太白峰头雪未乾。

物景四时俱是爽,江流三面此为宽。

惯来幽鸟遗巢在,欲纵香苞和雨寒。

我有一言君记取,勿栽高树近栏干。

8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