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俞君任通判三首

作者:陈造(宋代)

一代石湖翁,韩欧或其似。

当时出门下,如君屈几指。

论定难为才,我乃辈多士。

惟成方未器,正赖君礲砥。

师友系魂梦,栩栩辄千里。

惊见得此客,乾鹊预为喜。

一笑破千忧,天幸宁有此。

石湖倏眼中,此翁真不死。

0

诗文译文

一代石湖翁,

韩欧或其似。

当时出门下,

如君屈几指。

论定难为才,

我乃辈多士。

惟成方未器,

正赖君礲砥。

师友系魂梦,

栩栩辄千里。

惊见得此客,

乾鹊预为喜。

一笑破千忧,

天幸宁有此。

石湖倏眼中,

此翁真不死。

诗文简析

《别俞君任通判三首》是陈造写给离别的朋友俞君的一组诗词。诗人以俞君的身份为切入点,表达了对俞君才能的赞美和对他离去的惋惜之情。诗中还描绘了诗人的心境和对友情的追忆,以及对俞君的祝福和对他不朽的信念。

诗文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俞君的描述,展现了陈造对他的深深敬佩之情。诗中以“一代石湖翁”作为开篇,将俞君比作当时的石湖翁,显示了他的卓越才华和杰出的地位。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俞君离去的惋惜,感叹他的才能难以被完全发掘,但仍然寄希望于他的未来成就。

诗中描绘了诗人与俞君之间的友情与师徒关系,将他们的情谊比作“魂梦”系于一起,跨越千里。诗人惊喜地发现了俞君的到来,预示着友情的再续。俞君的一笑,打破了诗人心中的忧虑,使他感到幸福和宁静。最后两句“石湖倏眼中,此翁真不死”,表达了诗人对俞君永恒存在的信念,认为他的才华与人格将长存于世间。

这首诗流露出浓厚的友情与师徒情怀,表达了作者对俞君才华的赞美和对他未来的祝福。通过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才华的认可,诗人展示了他对人情世故的独特洞察和对友谊的真挚追忆,使这首诗具有了深厚的情感和价值。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其他诗经

【仙吕】寄生草 酒色财气常

作者:范康(元代)

【仙吕】寄生草 酒色财气常,元代,范康,

酒色财气

常醉后方何碍,不醉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花尚有重开日,人决无再少年。恰情欢春昼红妆面,正情浓夏日双飞燕,早情疏秋暮合欢扇。武陵溪引入鬼门关,楚阳台驾到森罗殿。

绿珠娇人无比,石崇富祸有余。全家儿老幼遭诛戮,半合儿帑藏无金玉,两般儿景物伤情绪。暗尘埋锦步障花边,乱蝉鸣金谷园中树。

形骸随红尘化,功名向青史标。七英雄事业真堪笑,六豪王踪迹平如扫,两下里争战图前闹。一壁厢淡烟衰草霸王城,一壁厢西风落日高皇庙。

82

夜吟二首 其一

作者:陆游(宋代)

夜吟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

似睡不睡客攲枕,欲落未落月挂檐。诗到此时当得句,羁愁病思恰相兼。

13

坐禅铭

作者:大义(唐代)

坐禅铭,唐代,大义,

参禅学道几般样,要在当人能择上。莫只忘形与死心,此个难医病最深。

直须坐究探渊源,此道古今天下传。正坐端然如泰山,巍巍不要守空闲。

直须提起吹毛利,要剖西来第一义。瞠却眼兮剔起眉,反覆看渠渠是谁。

还如捉贼须见赃,不怕贼理深处藏。有智捉获刹那顷,无智经年不见影。

深嗟兀坐常如死,千年万岁只如此。若将此等当禅宗,拈花微笑丧家风。

黑山下坐死水浸,大地漫漫如何禁。若是铁眼铜睛汉,把手心头能自判。

直须著到悟为期,哮吼一声狮子儿。君不见磨砖作镜喻有由,车不行兮在打牛。

又不见岩前湛水万丈清,沈沈寂寂杳无声。一朝鱼龙来搅动,波翻浪涌真堪重。

譬如静坐不用工,何年及第悟心空?急下手兮高著眼,管取今生教了办。

若还默默恣如愚,知君未解作工夫。抖擞精神著意看,无形无影悟不难。

此是十分真用意,勇猛丈夫却须记。切莫听道不须参,古圣孜孜为指南。

虽然旧阁闲田地,一度赢来得也未。要识坐禅不动尊,风行草偃悉皆论。

而今四海清如镜,头头物物皆吾听。长短方圆只自知,从来丝发不曾移。

若问坐禅成底事,日出东方夜落西。

21

雨怀安止三首 其二

雨怀安止三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

身隔空山雨,心同物外游。成篇超俗格,开卷释新愁。

鸾凤翔青琐,蛟鼍挂玉钩。重吟垂翼句,春气返如秋。

70

再和颖叔志游

再和颖叔志游,宋代,郭祥正,

君为五羊仙,我效退之拜。默契如来禅,安用传画绘。

沧海虽云阔,万里有限际。请从造物论,一瞬即破碎。

灵龟胡为乎,钻灼烂腹背。生能发幽冤,神理助奇怪。

晚投古寺食,荤味不如菜。摩挲庭下碑,百岁苍藓晦。

忽逢润经处,房公俨如在。度人要成林,今已播禅话。

忽为杀盗淫,佛敕所告戒。种子积无明,应须法雨洒。

幸陪莲社缘,彼此吸清瀣。噫嗟絷轩冕,憔悴尘垢态。

一朝趋地狱,苦恼孰肯代。莹如摩尼珠,谁使浊水坏。

与公志斯游,浩荡形骸外。

36

和郡守

和郡守,宋代,郭祥正,

寺占西山第一峰,与君高步蹑云踪。西风吹尽霜林叶,放出亭亭十丈松。

45

午步

作者:韩淲(宋代)

午步,宋代,韩淲,

气晴天惟澄,春物自朝暮。沿流陟危磴,绝壑理幽步。

云根见泉脉,僧房杳回互。岂无我同心,杯来饮为度。

75

昔年

昔年,宋代,沈与求,

昔年寻贺老,同泛越溪航。雨发千岩秀,风供五月凉。

目因秦望断,心为禹祠伤。闻道东湖地,新来足稻粱。

82

句,宋代,袁百之,

长江雪浪过樊口,西山翠插天崔嵬。

73

孔明成都八阵图

孔明成都八阵图,宋代,郑思肖,

孔明抱义耻偏安,不道中兴事业难。赖有石头知落处,任从人换八门看。

50

鹧鸪天 和客中重九

鹧鸪天 和客中重九,元代,蒲道源,

冷落寒芳一径幽。无诗无酒若为酬。一生几得花前醉,两鬓难禁客里秋。思往事,泪盈眸。共嗟日月去如流。短歌谩寄乡邻友,写入新笺字字

24

怀知诗 王文学履吉二首之一 其三

怀知诗 王文学履吉二首之一 其三,明代,祝允明,

七十看花岁已残,始怜梅蕊照衰颜。河清可道遭逢易,驾俗深惭会合难。

锦绣段间藏黼黻,骊龙珠抱媚江山。欲留光彩无穷事,心绪悠悠竹素间。

21

春前一日访高存之湖上新筑

春前一日访高存之湖上新筑,明代,安希范,

幽栖小筑五湖滨,斗室全收景物真。出世不须黄鹄举,逃名偏与白鸥亲。

旧馀衰柳犹含冻,新种疏梅巳报春。此意寥寥谁共解,卜居吾亦愿为邻。

46

杂兴

作者:安夏(明代)

杂兴,明代,安夏,

日日双扉掩,经旬罢整冠。夕阳僧寺远,秋雨女萝寒。

有竹深藏屋,无花强倚阑。新来缘病懒,不上钓鱼滩。

65

寄何艮所明府

寄何艮所明府,明代,湛若水,

颇忆风流何水部,钓台把酒听沧浪。不知风韵今何似,台自山高水自长。

54

春游回文

春游回文,明代,赵完璧,

忙里閒情娱景华,度溪寻壑蓦晴沙。长原翠漾云浮草,暖径红飞燕落花。

狂咏客亭春把酒,憩留僧寺晚烹茶。香生陌雾飘风软,苍莽踏来游路遐。

22

辛酉寒食同春泉兄小饮

辛酉寒食同春泉兄小饮,明代,赵完璧,

暝扫春云宴小堂,孤城海月正苍苍。清风拂夜侵帘冷,红雨飘烟入户香。

人静竹窗犹共语,酒酣花萼好同床。良宵且莫抛春梦,曾向寒原听白杨。

58

题墨菊 其二

作者:郑真(明代)

题墨菊 其二,明代,郑真,

纷纷桃李若为容,篱落秋深晚色重。山月暗时人不寐,墨香何似菊香浓。

100

颍桥

作者:李寄(清代)

颍桥,清代,李寄,

古集荒如此,行人过亦哀。春风如不及,桃李一时开。

85

羊城八景 其八 扶桑浴日

羊城八景 其八 扶桑浴日,明代,区大相,

叱起群龙驭,天鸡闻远空。东溟一杯水,洗出金轮红。

6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