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随机无尽颂·如理实见分第五

如来非所说,要解无说说。

将无闻为闻,方达西来诀。

0

诗文译文

如来非所说,

要解无说说。

将无闻为闻,

方达西来诀。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颂扬。诗中提到的\"如来\"指的是佛陀,\"如理实见\"意指通过深入思考和体悟,能够直接体验到佛法的真实。诗人强调了佛法超越言语的局限,无法通过言辞来准确表达。然而,通过超越言语的边界,人们可以直接领悟佛法的真谛,并在心灵上与佛陀相通。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佛法的深奥和超越性质。诗人通过直接否定言语的能力来强调佛法的非凡性质,暗示佛法无法用有限的词语来完全描述和解释。然而,他也指出,通过超越言语的限制,可以实现对佛法的直接领悟。这种直接的领悟不需要依赖外在的说教,而是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内省来实现。诗人通过\"如理实见\"这一表达方式,强调了佛法的实践性和亲身体验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远的思想,旨在引导读者去超越言语的束缚,通过自我探索和体悟,实现对佛法的直接理解。它强调了个人内心的力量和直觉的重要性,而非依赖外在的教诲。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哲理和启发性的观念,成为了一部具有独特价值的佛教诗作。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其他诗经

岁暮和颖庐

岁暮和颖庐,近现代,熊盛元,

片魂终日绕禅扉,雾密空嗟烛影微。诗海波颓惟独啸,霜天月死竟安归?

梅犹未坼知春远,路欲重寻与世违。猛忆山中泉水澈,倚窗闲检遂初衣。

8

秀华续咏 其二十四 王皇后萧淑妃

秀华续咏 其二十四 王皇后萧淑妃,清代,黄金石,

瓮头骨醉伤心事,再世为猫恐未真。何苦当初持鹬蚌,坐令阿武作渔人。

50

寄永州姜仲琏公子

作者:陈琏(明代)

寄永州姜仲琏公子,明代,陈琏,

琅琊消积雪,滁阳惊早春。美人隔千里,离思集芳辰。

长吟还浩叹,嘉会良无因。何当共携手,采兰湘水滨。

70

【中吕】朝天子 山中杂书三

【中吕】朝天子 山中杂书三,元代,张可久,

山中杂书三首

罢手,去休,已落在渊明后。百年心事付沙鸥,更谁是忘机友。洞口渔舟,桥边村酒,这清闲何处有?树头,锦鸠,花外啼春昼。

夜长,未央,盼杀鸡三唱。东华听漏满靴霜,却笑渊明强。月朗禅床,风清鹤帐,梦不到名利场。草堂,暗香,春已到梅梢上。

醉馀,草书,李愿盘谷序。青山一片范宽图,怪我来何暮?鹤骨清瘦,蜗壳蘧庐,得安闲心自足。蹇驴,和酒壶,风雪梅花路。

野景亭

瓜田邵平,草堂杜陵,五柳庄彭泽令。牵牛篱落掩柴荆,犬吠林塘静。树顶蟾明,水面风生,听渔歌三四声。小亭,野景,动著我莼鲈兴。

酸斋席上听胡琴

玉鞭,翠钿,记马上昭君面。一梭银线解冰泉,碎拆俪珠串。雁舞秋烟,莺啼春院,伤心塞草边。醉仙,彩笺,写万里关山怨。

春思

见他,问咱,怎忘了当初话?东风残梦小窗纱,月冷秋千架。自把琵琶,灯前弹罢,春深不到家。五花,骏马,何处垂杨下。

梅友元帅席上

老夫,病余,尚草《长门赋》。阿莲娇吻贯骊珠,试听《莺啼序》。玉露冰壶,香风琼树,醉归来不用扶。小奴,按舞,看了梅花去。

71

秋日告病斋居奉怀黄子厚刘平父及山间诸兄友

作者:朱熹(宋代)

秋日告病斋居奉怀黄子厚刘平父及山间诸兄友,宋代,朱熹,

出山今几时,忽忽岁再秋。江湖岂不永,我兴终悠悠。

况复逢旱魃,农亩无馀收。赤子亦何辜,黄屋劳深忧。

而我忝朝寄,政荒积

52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

作者:刘桢(魏晋)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魏晋,刘桢,

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自夏涉玄冬。弥旷十余旬。常恐游岱宗。不复见故人。所亲一何笃。步址慰我身。清谈同日夕。情盻叙忧勤。便复为别辞。游车归西邻。素叶随风起。广路扬埃尘。逝者如流水。哀此遂离分。追问何时会。要我以阳春。望慕结不解。贻尔新诗文。勉哉修令德。北面自宠珍。

61

德星图

作者:王翰(唐代)

德星图,唐代,王翰,

昔人亭子有遗堆,日日登临车马来。二老高风留故事,诸郎雅望尽奇材。

衣冠会集星辰动,宾主相逢怀抱开。千古清芬人共仰,何须联步到公台。

81

忆平泉杂咏。忆寒梅

忆平泉杂咏。忆寒梅,唐代,李德裕,

寒塘数树梅,常近腊前开。雪映缘岩竹,香侵泛水苔。
遥思清景暮,还有野禽来。谁是攀枝客,兹辰醉始回。

72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七

作者:曹唐(唐代)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七,唐代,曹唐,

宫阙重重闭玉林,昆崙高辟彩云深。黄龙掉尾引郎去,使妾月明何处寻。

30

作者:杜常(宋代)

句,宋代,杜常,

江声聒破刺史眠。

24

诗偈 其七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七,唐代,庞蕴,

说事满天下,入理实无多。常被有为缚,何日见弥陀。

10

再谢真定李密学惠牡丹

作者:韩琦(宋代)

再谢真定李密学惠牡丹,宋代,韩琦,

牡丹京洛艳,惠我见新邻。一与樽前赏,重生塞上春。

衰荣存主意,深浅尽天真。却似登兰室,清香暗袭人。

46

送朱君锡圭尉德化二首 其二

作者:王迈(宋代)

送朱君锡圭尉德化二首 其二,宋代,王迈,

邻邑宜初宦,轻轩最便家。亲颜悦萱草,诗料有梅花。

佳兆双飞鶒,夷途万里骅。好培经世业,他日步清华。

90

猎者

作者:王迈(宋代)

猎者,宋代,王迈,

山中有猎者,设网张四隅。稚獐为所絓,性命悬庖厨。

母獐至网外,踯躅相悲呼。明知猎者意,于己并觊觎。

柰爱不可割,投网与子俱。猎者偶省悟,攒眉发长吁。

纵之与偕活,长揖谢猎徒。焚网毁毒矢,放鹰逐韩卢。

人物强非类,天性元不殊。爱母寝皮猿,惜子乔腹鱼。

人均作此念,可废佃与渔。猎者仁孝心,洞然贯体肤。

彼为中国阱,愧见此猎无。

66

句,宋代,郭祥正,

老鹤唳风□□□。

21

蔡谟谏议大夫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户部尚书赐归田

作者:赵佶(宋代)

蔡谟谏议大夫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户部尚书赐归田,宋代,赵佶,

独善传家久,功名冠世豪。平原滂雨泽,岭外息风涛。

缓拜恩笺盛,相传道义高。嗟予尘世隔,安得自陪叨。

55

台城

台城,宋代,任希夷,

隋家耕垄偏陈宫,留得钟山蒋郡东。

只怕东南分王气,那知零落锦帆风。

85

一翠亭二首 其二

一翠亭二首 其二,宋代,萧立之,

缘云觅路石钩衣,山谷曾来尚有碑。黄帽打船催客去,一栏秋思是谁诗。

22

会胡原道冯原辅溪饮

作者:金涓(元代)

会胡原道冯原辅溪饮,元代,金涓,

溪流一曲石为城,中有回澜分外清。金盏萦纡天上泛,玉盘宛转镜中行。

日高松影侵衣碎,风绽杨花落帽轻。我辈固知文字饮,凤笙龙管向谁鸣。

20

题黄鹤山樵剑阁图

题黄鹤山樵剑阁图,元代,柯九思,

天梯石栈自相钩,造物玄功笔底偷。挂起碧窗相对处,满堂风色剑关秋。

1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