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杂兴二百首

作者:苏泂(宋代)

红芳蜕兮花似雾,绿阴径兮叶生烟。

独往来兮差自得,心境会兮不可言。

0

诗文译文

红芳蜕兮花似雾,

绿阴径兮叶生烟。

独往来兮差自得,

心境会兮不可言。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红芳蜕落下来,花朵仿佛缭绕着薄雾;绿阴的小径上,叶子像是生出了烟雾。诗人独自往来,自得其乐,心境达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境界。

诗文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感。红芳蜕落、花似雾,以及绿阴小径上的叶子生出的烟雾,都给人以美好、恬静的感觉。诗人独自往来,自得其乐,表达了他对独处的喜爱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最后两句\"心境会兮不可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受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这种感受是超越语言表达的,只能在心境中体会。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苏泂在金陵所感受到的美好景色和内心的宁静,给人以清新、安详的感觉。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其他诗经

【双调】折桂令 别怀人生最

【双调】折桂令 别怀人生最,元代,张可久,

别怀

人生最苦别离,柳系柔肠,山敛愁眉。金缕歌残,青衫泪湿,锦字来迟。留客醉鱼肥酒美,送春行莺老花飞。此恨谁知?今夜相思,何日归期?

幽居

红尘不到山家,羸得清闲,当了繁华。画列青山,茵铺细草,鼓奏鸣蛙。杨柳村中卖瓜。蒺藜沙上看花。生计无多,陶令琴书,杜曲桑麻。

西陵送别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懒上归鞍,情开泪眼,怕倚层楼。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夜景

小红楼独倚新妆,曲角阑干,嫩绿池塘。雨洗花梢,风梳柳影,月荡荷香。绣枕上双飞凤凰,翠蓬边一只鸳鸯。对景情伤。今夜新凉,何处才郎?

金华山看瀑泉

碧桃花流出人间,一派冰泉,飞下仙山。银阙峨峨,琼田漠漠,玉珮珊珊。朝素月鸾鹤夜阑,拱香云龙虎秋坛。人倚高寒,字字珠玑,点点琅玕。

别情

倒金杯檀口娇羞,春柳垂腰,秋水凝眸。满意温存,通身旖旎,彻胆风流。秋千院同携玉手,琵琶亭催解兰舟。无计相留,别后新词,总是离愁。

晚春送别

借旗亭仙子逢迎,舞态飞琼,歌韵流莺。红线幽欢,乌丝小字,金缕新声。留过客江山有灵,废残春风雨无情。花落闲庭,柳暗空城。今夜离别,后日清明。

和疏斋学土韵

爱疏仙不放春闲,坐玉树词林,镜海仙山。花老南枝,雪深西圃,人倚东阑。煨芋人吟翁正懒,出蓝关迁客当寒。绿酒酡颜。银字春葱,彩凤娇鬟。

游太乙宫

华山高与云齐,远却尘埃,睡煞希夷。踏藕童闲,携琴客至,跨鹤人归。鸣玉珮松溪活水,点冰绡竹院枯梅。短策徘徊,醉墨淋漓,老技崔嵬。

游金山寺

倚苍云绀宇峥嵘,有听法神龙,渡水胡僧。人立冰壶,诗留玉带,塔语金铃。摇碎月中流树影,撼崩崖半夜江声。误汲南冷,笑杀吴侬,不记茶经。

秦邮即事

访秦邮暂驻兰桡,浩荡鸥波,缥缈虹桥。白藕翻根,黄芦颤叶,翠柳搴条。照玉女神仙井小,立金人菩萨台高。散策逍遥,酒市歌云,僧院诗巢。

皆春楼

柳依依重屋峨峨,媚景芳研,四序无过。雾暖朱帘,风喧翠槛,露湛金荷。天地德无分物我,花草香总是阳和。乐事如何?明月交辉,白雪扬歌。

湖上饮别

傍垂杨画舫徜徉,一片秋怀,万顷晴光。细草闲鸥、长云小雁,乱苇寒螀。难兄难弟俱白发相逢异乡,无风无雨未黄花不似重阳。歌罢沧浪,更引壶觞,送别河梁。

春情

寄春情小字亲描,体态宫蛾,艳冶花妖。映雪香肌,堆云巧鬓,抱月纤腰。嬴女伴一场斗草,指仙翁三度偷桃。羞弄生绡,懒上秋千,笑整金翘。

次酸斋韵

倚阑干不尽兴亡,数九点开州,八景湘江。吊古词香,招仙笛响,引兴杯长。远树烟云渺茫,空山雪月苍凉。白鹤双双,剑客昂昂,锦语琅琅。

闺思

怕别离真个别离,不得音书,已误芳菲。曲怨金徽,香销翠被,梦断罗帏。湿马蹄残红似泥,接莺巢浓绿成堆。消瘦冰肌,体画蛾眉,直待他归。

别后

一年余凤只鸾孤,枕上嗟吁,镜里清癯。花已飘然,春将暮矣,各未归欤。啼翠霭林间鹧鸪,坠青丝檐外蜘蛛。既在江湖,有便鳞鸿,不寄音书。

酒边分得卿字韵

客留情春更多情,月下金觥,膝上瑶筝。口口声声,风风韵韵,袅袅亭亭。锦胡洞莺招燕请,玉交枝柳送花迎。不负平生,风月坡仙,诗酒耆卿。

江上次刘时中韵

倚篷窗一笑诗成,远寺昏钟,古渡秋灯。隐隐鸣鼍。嗷嗷旅雁,闪闪飞萤,海树黑风号浪惊,越山青月暗云生。书客飘零,欲泛仙槎,试问君平。

逢天坛子

正吟诗马上逢君,昨暮秦关,今日吴门。绣帽攲风,金鞭拂雪,宝挑靪云。江上花恼人,堤边柳眼窥春。便洗征尘,借问前村,试买芳博。

皆山楼即事

爱楼居四面皆山,图画横陈,步障回还。远村重重,幽花淡淡,小竹珊珊。黄卷掩灯青夜阑,紫箫吹月白凤寒。鹤唳云间,人倚阑干,欲泛仙槎,直扣天关。

次白真人韵

葛花袍纸扇芭蕉,两袖仙风,万古诗豪。富贵劳劳,功名小小,车马朝朝。算只有青山不老,是谁教白发相饶?体负良宵,百斛金波,一曲琼箫。

歌姬施氏

照冰壶秋水芙蕖,姓出西家,名满东吴。鸾镜妆残,霓裳曲破,翠管诗余。娇滴滴眉云眼雨,香馥馥腕玉胸酥。同醉仙都,偷寄银笺,暗解罗襦。

重午席间

浴兰芳荆楚风流,艾掩门眉,符映钗头。雪卷鸥波,雷轰鼍鼓,电闪龙舟。骄马骤雕弓翠柳,小蛾讴宝髻红榴。醉倚江楼,笑煞湘累,不葬糟丘。

幽居次韵

石帆山下吾庐,秋水纶竿,落日巾车。长啸归欤,梅惊花谢,柳笑眉舒。撺断著小丫鬟舞元宵迓鼓,摸索著大肚皮装村酒葫芦。冷落琴书,结好樵渔,是有红尘,不到幽居。

61

【中吕】喜春来 秋夜

【中吕】喜春来 秋夜,宋代,李致远,

断云含雨峰千朵,钓艇披烟玉一蓑,藕花香气小亭多。凉意可,开宴款娥。

月将花影移帘幕,风怒松声卷翠涛,呼童涤器煮茶苗。惊睡鹤,长啸仰天高。

35

横山寺楞伽塔诗 其一

作者:周南(宋代)

横山寺楞伽塔诗 其一,宋代,周南,

白傅游春得几回,寺门还对海门开。行人莫问横山塔,曾见开皇混一来。

98

满江红 其六 和卢国华

满江红 其六 和卢国华,宋代,辛弃疾,

汉节东南,看驷马、光华周道。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

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阴不动秋光好。问不知,何处著君侯,蓬莱岛。

还自笑,人今老。空有恨,萦怀抱。记江湖十载,厌持旌纛。

濩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类无根潦。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

68

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六首 其一

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六首 其一,南北朝,吴均,

贱妾思不堪,采桑渭城南。带减连枝绣,发乱凤凰篸。

花舞依长簿,蛾飞爱绿潭。无由报君信,流涕向春蚕。

64

暑夕水亭

作者:胡宿(宋代)

暑夕水亭,宋代,胡宿,

曲槛瞰回塘,披襟对羽觞。蘋风微有韵,水月自成凉。

嫩筱疏疏影,新荷偃偃香。么弦聊按抚,志不在沧浪。

55

隐语三首呈通判库部 其三

作者:刘攽(宋代)

隐语三首呈通判库部 其三,宋代,刘攽,

宫柳飞花暗度春,斛愁容贮奈伤神。曼声试作鸡鸣曲,何必阳关无故人。

75

道间语 其二

作者:张埴(宋代)

道间语 其二,宋代,张埴,

蹋破鸡头要作家,豚蹄不直谓污邪。火轮杀尽人间物,输乞淮南觳

19

小水

小水,宋代,赵汝燧,

披雾入野寺,寒林响西风。谁遣僧出迎,山鸟为我通。

染衣松露香,照眼岩花红。聊此息尘虑,归骑毋匆匆。

35

洞岩

洞岩,宋代,罗公升,

但见佳山便合登,不须凭幻说超升。

峥嵘神禹疏河势,镗鞳轩皇奏乐声。

已有道人称吏隐,应无处士乐岩耕。

近来太守君知否,只记西园是玉京。

4

宫词 其三十二

作者:赵佶(宋代)

宫词 其三十二,宋代,赵佶,

三月风光触处奇,禁宫通夜足娱嬉。踏青斗草皆馀事,闲集朋侪静奕棋。

53

题山水扇 其一

作者:陈深(宋代)

题山水扇 其一,宋代,陈深,

青山绿树蔽层楼,应有高人隐一丘。客子门前过何急,古今行役未曾休。

77

送王左丞宣抚河北

作者:韩驹(宋代)

送王左丞宣抚河北,宋代,韩驹,

百里烟云堕目中,天戈直捣大槐宫。已烦宠数褒申伯,更遣羌戎识晋公。

玉帐旌旗皆喜色,铁林鼓吹自春风。应磨万丈燕山石,独揽宣和第一功。

1

题迎薰阁

题迎薰阁,宋代,张杲之,

虚阁势峥嵘,高陵涿鹿城。前瞻青巀嶭,下阚碧澄泓。

弊宇随时去,雕甍不日成。佳莲供夏景,乔木送秋声。

乳鹭欣双入,北鸿想万程。风生舜弦古,月射庾楼清。

隐隐分行客,憧憧悯细氓。凭高愁自失,怀远恨难平。

赏纵棋兼酒,吟羞石对瑛。炎蒸登览者,方爱此嘉名。

4

次韩耕道赠别韵

次韩耕道赠别韵,宋代,敖陶孙,

一昨羊城别五仟,驾言韶石叩钧天。

偏师政拟劘诗壘,汪濑那知滞酒船。

但使击书勤雁足,敢思腾上辣鸢肩。

区区一取韩康笑,卖药逃名却自然。

79

渡鄞江后寄陆时敏陈可立

渡鄞江后寄陆时敏陈可立,元代,丁鹤年,

小艇横江捷似飞,故人凝睇送将归。过山残照明纱帽,渡水浮云乱苧衣。

沙鸟水鸥同泛泛,岸花汀草各依依。风尘来往惭经济,拟著渔蓑坐钓矶。

39

春兴

春兴,明代,李攀龙,

自泻金波满玉盘,使君沈醉不为难。新驮二七如花女,又向春风一笑看。

36

霅溪徐山人 其二

霅溪徐山人 其二,明代,李攀龙,

自有浮云恋,非因倦鸟还。林光清客梦,湖色驻人颜。

岁序高悬榻,风尘老抱关。不投明月璧,甘隐大雷山。

23

不寐

不寐,明代,文徵明,

展枕不得寐,沉沉玉漏淹。一灯寒照壁,半夜雨鸣檐。

有味留贫在,多愁与病兼。鬓边新白发,应为小诗添。

8

感事

感事,明代,卢龙云,

孤直凭谁主,群谋任所先。孔方交已定,毛颖意难宣。

使气人争靡,低眉孰肯怜。眼看夷作蹠,心讶鸷为鸾。

态变雌黄外,权操魍魉前。共趋如赴壑,吾意但防川。

天道应无改,人心未尽偏。止求捐疾苦,期以副班联。

敢羡为机巧,空令知凿圆。直从知罪我,终不负重玄。

9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