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一叶舟,客心萧索已惊秋。
乱霞影照山根寺,落日光翻水面楼。
浅浦耀金知跃鲤,前滩点雪儿栖鸥。
少年壮气悲寥廓,未忍沧江下钓钩。
万里长江一叶舟,
客心萧索已惊秋。
乱霞影照山根寺,
落日光翻水面楼。
浅浦耀金知跃鲤,
前滩点雪儿栖鸥。
少年壮气悲寥廓,
未忍沧江下钓钩。
《江上》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孔武仲之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意境,展现了长江上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万里长江一叶舟,
客心萧索已惊秋。
乱霞影照山根寺,
落日光翻水面楼。
浅浦耀金知跃鲤,
前滩点雪儿栖鸥。
少年壮气悲寥廓,
未忍沧江下钓钩。
这首诗词以长江为背景,描述了一叶小舟漂浮在江面上的情景。诗人将客人的心情与江景相结合,揭示出客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万里长江一叶舟\"中的\"万里长江\"表达了长江的辽阔和壮丽,而\"一叶舟\"则强调了舟小人寡的孤独之感。\"客心萧索已惊秋\"一句中,\"客心萧索\"表达了客人内心的寂寞和凄凉,\"已惊秋\"则将寂寞的心情与凋零的秋天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主题。
接下来的两句\"乱霞影照山根寺,落日光翻水面楼\"通过描绘山根寺的景象,展示了夕阳余晖的美丽。\"乱霞影照山根寺\"中的\"乱霞影\"形容了夕阳映照在山根寺上的景色,给人一种变幻多姿的感觉。\"落日光翻水面楼\"则描绘了夕阳倒映在水面上的楼阁景象,使整个景色更加壮丽而宁静。
\"浅浦耀金知跃鲤,前滩点雪儿栖鸥\"这两句通过描写江面上的一些生物,进一步衬托了长江的壮丽景色。\"浅浦耀金知跃鲤\"中的\"浅浦耀金\"形容了阳光下闪烁的浅滩,\"知跃鲤\"则暗示了江水中跃动的鲤鱼,展示了江水的生机和活力。\"前滩点雪儿栖鸥\"中的\"前滩点雪\"形容了江边的滩地上点缀的白雪,\"栖鸥\"则指的是停歇在江边的海鸥,给人一种宁静和静谧的感觉。
最后两句\"少年壮气悲寥廓,未忍沧江下钓钩\"表达了诗人年少时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江景的深深眷恋。\"少年壮气悲寥廓\"中的\"少年壮气\"表达了诗人年少时的豪情壮志,而\"悲寥廓\"则暗示了诗人对逝去年华的伤感和无奈。\"未忍沧江下钓钩\"表明诗人对长江的深深眷恋,即使心中有着悲伤和思绪,也不忍离开江上的美景《江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长江上的景色图画,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意境,传达出孤独、忧伤、壮丽和眷恋的情感。
诗中的一叶小舟在万里长江上漂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诗人运用\"万里长江\"和\"一叶舟\"之间的对比,突出了人与大自然的渺小,以及人在大自然中的孤独感。\"客心萧索已惊秋\"表达了客人内心的寂寞和凄凉,与凋零的秋天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主题。
诗中的景物描写以夕阳余晖为主题,以\"乱霞影照山根寺\"和\"落日光翻水面楼\"为代表。描绘了山根寺受夕阳映照的壮丽景色,以及夕阳倒映在江面上的楼阁景象。这些景色通过细腻的描绘,给人留下了美好而宁静的印象。
诗中还描绘了江面上的生物,如跃动的鲤鱼和栖息的海鸥,衬托了长江的生机和活力。这些描绘增添了诗词的生动感和画面感。
最后两句\"少年壮气悲寥廓,未忍沧江下钓钩\"表达了诗人年少时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江景的深深眷恋。\"少年壮气\"表达了诗人年少时的豪情壮志,而\"悲寥廓\"则暗示了诗人对逝去年华的伤感和无奈。\"未忍沧江下钓钩\"表明诗人对长江的深深眷恋,即使心中有着悲伤和思绪,也不忍离开江上的美景。
整首诗以长江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人在自然面前的孤独和忧伤。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的微小。同时,诗中流露出对逝去年华和美景的眷恋,表达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姜明德医学录任满诗用美之并以医之利害语之,元代,叶颙,
丈夫生世六尺躯,饥餐渴饮当及期。目观鼻嗅耳司听,各职乃事尔勿离。
喜怒哀乐无妄施,威赏之柄不倒持。雍容进退动合宜,天其相汝百福随。
神清虑淡寿且耆,颜色丰泽毛发黟。无不足兮何所望,子孙妻妾皆欢怡。
寒温风雨倘失时,人心私欲复蔽亏。堂堂正气日以衰,瘵疠始得乘其危。
膏肓一穴自古有,区区二竖宁知斯。惜哉医缓不务此,仓卒遽谓疾弗治。
若药暝眩罔不愈,缩手退避计或迟。乃知用药如用将,用非其类悔曷追。
芫巴乌附吾所用,参术之辈胡能为。信乎药者亦凶器,古人不得已用之。
姜君职医识此理,愚民攀慕贤守知。延年却老学妙术,回生起死参神奇。
杏林春色香韵美,芳葩渐满东风枝。他年丹石亿万斛,慎勿往取虎窃窥。
我身刚强甚无恙,半世落魄癖在诗。赋性掘强成傲物,胸次未扫平生痴。
高谈惊世鄙俗讶,左计失策群儿嗤。疏狂往往激众怒,而我戏笑方嘻嘻。
岂无甘言悦人意,胡塞巨口而不谀。后先颠倒皆类此,愿将斯疾祈君医,愿将斯疾祈君医。
次周纪善韵,明代,胡奎,
大鹏抟九霄,不如海鸥逸。白首归故里,心神犹恍忽。
我足不良行,我言竟谁述。多君富文藻,词源倒溟渤。
安流既崩奔,坦途亦崎崛。升沉任云止,祸福由中出。
缅思七闽地,云是锦绣窟。寄言塞上翁,善保千金骨。
【越调】斗鹌鹑 歌姬教坊驰,元代,乔吉,
歌姬
教坊驰名,梨园上班,院本诙谐,宫妆样范。肤若凝脂,颜如渥丹,香肩凭玉楼,湘云拥翠鬟。罗帕分香,春纤换盏。
【紫花儿】扶彪煞东风桃李,吸留煞暮雨房栊,吃喜煞夜月阑干。向尊席之上,谈笑其间,意思相攀,且是娘剔透玲珑不放闲,不枉了唤声妆旦。尽可以雾幌云屏,酒社诗坛。
【天净沙】眉儿初月弯弯,鞋儿瘦玉悭悭,脸儿孜孜耐看。琵琶弦慢,青衫泪点才干。
【尾】丽春园门外是浔阳岸,最险是茶船上跳板。一句话悔时难,两般儿爱处拣。
冯当世生日 其一,宋代,刘攽,
申甫维崧岳,东方本岁星。旧书容尽信,成事况亲聆。
南纪浮江汉,青炜变顼冥。气和方毓粹,地胜已储灵。
德宇何寥廓,斯文实典刑。龙驹来汗血,霜刃脱青萍。
智略联三捷,规模壮六经。羽翰惊海运,辰象属天扃。
回首烟霄近,横云汉阁青。河图开秘奥,龙节付仪形。
万里风声肃,三年楚俗宁。里氓羞螮蝀,乡校谨螟蛉。
圣主思霖雨,群生望大庭。指期调鼎实,洗眼颂椿龄。
授易尝占晋,论诗窃次駉。莫言狂简士,足记景钟铭。
送程给事知越州,宋代,练定,
鉴湖蓬阁南州冠,诏辍真仙去总临。江上儿童争跨竹,日边鸳鹭惜分襟。
气凌沙漠冰霜凛,旌拂兰亭雨露深。彩笔欲穷千里景,锦囊先屈满朝吟。
五云鹤驭聊栖息,万里鹏图在尺寻。玉殿叮咛天语密,未应闲得子牟心。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