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宗勘辨要当人,劫火焰中摝眼睛。
渐源顿入洪波裹,直至如今不见形。
探宗勘辨要当人,
劫火焰中摝眼睛。
渐源顿入洪波裹,
直至如今不见形。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追溯探索历史和宗教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诗人表达了对于历史的探索和对真相的追求的迫切心情。
: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追溯探索历史和宗教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诗人表达了对于历史的探索和对真相的追求的迫切心情。
: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探索历史和宗教的场景。诗人用词凝练,意象鲜明,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探索的艰难和复杂性。
首句中的\"探宗勘辨要当人\"表达了对于探索宗教和历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劫火焰中摝眼睛\"这一句描绘了探索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暗示着历史和宗教的真相被模糊和扭曲,需要用心去辨别。
接下来的两句\"渐源顿入洪波裹,直至如今不见形\"展示了诗人在探索过程中逐渐深入其中,却发现真相越来越模糊、难以捉摸。\"洪波裹\"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历史和宗教的复杂性和深度,而\"不见形\"则强调了真相的隐匿和难以捕捉。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宗教探索的渴望和困惑,呈现了一个深思熟虑、富有哲理的意境。读者在中可以感受到探索历史和宗教所带来的挑战和思考,也能够体会到诗人对于真相的追求和对于认识世界的渴望。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送韩亚卿谒陵,明代,王鏊,
短日寒无辉,阴云黯将雪。夫君欲何之,燕山路超忽。
至日诏分官,禋祀缀前列。亦知非远行,始作三日别。
三日岂云多,我心如惨戚。北风振高冈,仆子肤欲裂。
狐帽紫貂裘,檐肩鸣轧轧。薄暮始下车,野寺投暂歇。
村肴与市沽,亦足慰疲薾。归途雪正晴,峰峦互明灭。
琼林玉树枝,乃若为诗设。山行亦诚劳,高兴滋逸发。
到家解行装,赠我有长札。
虞美人 其一 立秋日书感,清代,樊增祥,
秋桐绿井金风晚。落叶愁深浅。酌斟杯酒驻颜霞。可许玉如人赏过时花。
香来夜雨疏帘翠。略领凉秋味。扇纨翻覆笛钿收。月映一行斜雁过西楼。
酬李公择谢予赠范李猿獐,宋代,郭祥正,
黄獐雄领雌,青猿母抱子。一落罝网中,城市就生死。
不如图画上,山深石泉美。永无罝网忧,精神自全耳。
爱之写横轴,容易披案几。动静适自感,物我忘表里。
犹疑跳踯去,毫端讵能止。易生名独擅,斯人嗟往矣。
后来称李范,赠君君勿鄙。纵令笔未妙,犹胜负涂豕。
二唁诗 少保张公,宋代,郑思肖,
将军本北人,归顺年已久。擢身将校中,腰绾中国绶。
身润白玉洁,面狞黑铁丑。刚勇有武威,功出众人右。
一朝天柱折,当昼丰其蔀。阴阳反铁炭,杯棬贼杞柳。
公卿文章士,尽醉马乳酒。未闻天地间,生死反噬狗。
幸有张将军,强哉气赳赳。生死不携异,宁受奸宄狃。
平生铁石肠,明白照九有。荧荧赤伏符,百拜悬右肘。
谋画入微茫,僵目拇撑口。死战拓山开,高擎日月走。
剖心喂龙雏,淋漓血双手。圣火寿绵绵,凡水焉能溲。
瞬目出死关,命在事非偶。张巡埋骨地,顽石变琼玖。
白光射天门,璀璨夺星斗。英气磨不坏,生公踵其后。
播荡大海外,若子死恋母。屈指我世祖,建武又乙酉。
恶兽脑百裂,始识狮子吼。天风吹新雨,浊劫净无垢。
访焦山焦公隐居处,明代,湛若水,
吾闻焦先生,避地来隐沦。不受天子召,变名匿其身。
当时如弃灰,后世如席珍。固此一人耳,美恶异等伦。
遗祠依古刹,寂寞江海滨。因思乘桴叟,夐绝真天人。
安得从之游,究竟所未闻。
送吴伯贞还漳,明代,郑岳,
青阳布时序,游子戒晨装。崎岖越乡郡,迤逦登我堂。
感旧一挥涕,相视鬓逾苍。念昔萦微禄,相遇天一方。
风涛起奄忽,章水鲸鲵扬。削地诛晁错,系狱悲邹阳。
戢羽还故栖,仰视天茫茫。昏霾一朝解,日月回精光。
天人尽纾愤,岂伊私愿偿。子独秉高义,意气相激昂。
涓辰集朋旧,壶榼宴山庄。人生适意耳,此会安可常。
冥鸿谢矰缴,去去天路长。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