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识天边一井金。
紫光侵。
朝朝日日眼前临。
没人寻。
惟我静中知去处,自堪任。
尽斤尽两入珠林。
出高岑。
谁能认识到遥远天边的一口井中黄金。紫色的光芒渗透其中。每天每夜,太阳都在眼前升起。没有人去寻找,只有我在宁静中了解它的所在,自愿承担这个任务。将所有的金银都投入到珠林之中,从高岑上流出。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口井中的黄金,抒发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和珍视。诗中的紫光和太阳的升起象征着黄金的珍贵和光辉,而诗人则自愿承担了发现和保护这份财富的责任。他将所有的黄金都投入到珠林之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财富的毫不吝惜,甚至可以毫不犹豫地将财富分享给他人。这种对财富的看重和对无私奉献的态度,体现了王哲的诗人情怀和价值观。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展现了诗人对于黄金的独特感悟和对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思考。它揭示了诗人对于追求财富、珍视财富与追求内心静谧、超越物欲的矛盾心理的思考。通过对金财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审美追求和对真正的价值所抱持的独立见解。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和内心追求的矛盾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于财富和物质的审美追求和超越的心态。它通过对黄金的描绘,启发人们对于财富与幸福、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思考,引发人们对于内心追求和真正的价值的思索。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明乐安公主玉印图,清代,袁绶,
乐安公主光宗女,身出天潢贵无比。刺书下降选才人,都尉翩翩似萧史。
箫合秦楼琴瑟欢,金莲烟下任人看。天钱撒帐春如海,玉女乘鸾佳遇难。
金枝生小耽文翰,异书赐出凭珍玩。锦轴牙签万卷横,簪花格妙词章绚。
小印玲珑玉色融,云雷纹细篆来工。画眉窗下摊书坐,素手亲钤一颗红。
百年佳偶人争羡,双修福慧神仙眷。不识人间儿女愁,那知世上沧桑变。
罡风忽起委琼花,一夕瑶清返钿车。彩云易向秋空散,都尉神伤鬓欲华。
穗帏虚掩人何处,长簟空床愁日暮。想像音容入梦难,禅心已逐空花悟。
一朝流寇犯神京,九庙烟尘帝主惊。鼎湖龙去乾坤破,独木难支大厦倾。
精忠都尉肝肠裂,娲皇难补金瓯缺。儿女亲看缚柱焚,冠裳书画从灰灭。
揭天鼙鼓震京师,国破家亡恨莫支。身留一剑酬君德,名播千秋答主知。
九原相见应含笑,报国捐躯臣节耀。不愧天姻有几人,成佛生天还逆料。
此印流传二百年,闺房雅尚想从前。可怜玉石无物,情不管兴亡色皎然。
情人节次韵黄仲则绮怀赠瑶十六首 其九,近现代,刘雄,
不眠夜半似微醺,春雨隔帘缥缈闻。向暖犹寒天反复,回黄转绿事纠分。
曾经桑海已无惑,除却清狂未有勋。聊乐东门缟衣者,任他游女自成群。
次韵和苏子瞻赠王仲素寺丞,宋代,刘攽,
龙虎不受羁,鸾凤不啄泥。仙人云涛观,俗子闾巷迷。
念昔喜读书,五车号轻赍。东瞻识津涯,西顾分町畦。
博物辨鼮鼠,诵赋嗤雌蜺。轩冕不克求,舌在徒问妻。
世事莫相告,慕虚但攀稽。赖有逍遥篇,尔来颇思齐。
道真本微眇,至言乃筌蹄。壹气中夜存,大方刓角圭。
勉从赤松子,定有青云梯。非若朝市门,强力相排挤。
晚友王子乔,如得照水犀。因之喻苏耽,衰暮毋噬脐。
缅思灊天柱,云白风凄凄。筑居留四邻,与子参杖藜。
沁园春 为董叔宏赋溪庄,宋代,严羽,
问讯溪庄,景如之何,吾为平章。自月湖不见,江山零落,骊塘去后,烟月凄凉。
有老先生,如梅峰者,健笔纵横为发扬。还添得,石屏诗句,一段风光。
主人雅兴徜徉。每携客临流泛羽觞。想归来松菊,小烦管领,同盟鸥鹭,未许相忘。
我道其间,如斯人物,只合盛之白玉堂。还须把,扁舟借我,散发沧浪。
宝鉴,宋代,宋庠,
宝鉴鸾沉影,仙軿凤翼辀。腰轻时待舞,眉细不藏愁。
洛馆迷罗袜,秦桑露桂钩。电微开笑靥,珠滑入歌喉。
百子宫池暮,千丝越网稠。生香徒辟恶,纤草未蠲忧。
烛短鸳鸯被,更阑翡翠帱。月寒喧药杵,海阔漾霞舟。
公子常逢燕,星姬镇问牛。彫胡容一荐,沟水自分流。
林文节元祐日记帖赞,宋代,岳珂,
汉大中大夫东方曼倩之对孝武曰:诚得天下贤士公卿在位,咸得其序。
譬如以周召为丞相,仲尼居御史府,毕公高备拾遗,蘧伯玉为太傅,博士则以颜闵,执金吾以季路,卫尉以卞严子,光禄以仲山甫,郡守以子产,詹事以孔父,史鱼司直,申伯为御,下至旄头式候亦羿万之伍,则唐虞之隆,成康之际,陈功比德,自无以喻。
武帝为之大笑,盖甚言其难遇也。今视元祐之时,彼固何足慕哉。
群贤拔茅,大奸脱距。如确如惠,必斥必去。师保万民,维温维潞。
大老既归,百揆时序。师表以韩,押麻以吕。班廷谢门,纷鹓振鹭。
守正如王,博闻如顾。钱刘曾孔,滃云蒸雾。其未登于录者又不可一二数。
宣制正衙,天人交助,翕然闾巷,曰司马雨。公盖异时攘臂于代言之间,而染指于同省之赂,顾犹有是语。
则是非之公,盖未尝不具也。然则插齿吐吻,擢项结股。
委蛇其迹,偊旅其步。虽辨知闳达溢于文辞,而诙谐者犹皆不之与,后之君子其必知所去取矣。
幅纸之得,正邪以寓。式窥厥衷,逸史是补。
前雪歌,宋代,郑思肖,
玄冥玄玄玄又玄,一夜一尺平阶前。故现幻化瞒俗眼,忽变境界为神仙。
弥望洁净失污秽,与世坦荡忘攲偏。混沌有影昼短短,穹窿无缝云悬悬。
慢飘如倦欲止歇,斜洒似舞争便嬛。万物根蒂不可见,数笔图画安能传。
诗战素手白相敌,酒潮赧脸红不鲜。老龟缩壳息饮气,卧龙哆口寒凝涎。
木帝舍暖施下土,火精气驭行中天。须臾被野尽锦绣,四望四野春无边。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