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上谪居

敢叹我命薄,所嗟吾道消。

谪官淮上老,京信日边遥。

巧宦或五鼎,甘贫唯一瓢。

居然古人事,名迹讵相饶。

0

诗文译文

敢叹我命薄,所嗟吾道消。

我敢叹息自己的命运不幸,我所忧虑的是我的志向逐渐消失。

谪官淮上老,京信日边遥。

我被贬谪到淮河之滨,年老无望,京城的消息遥远。

巧宦或五鼎,甘贫唯一瓢。

那些巧妙的官员或许能够得到高官厚禄,而我只能甘心贫穷,只有一个瓢(指贫苦的生活)。

居然古人事,名迹讵相饶。

竟然古人的事迹,名声何其丰盛。

诗文简析

《滁上谪居》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滁州谪居的心境和感叹。

诗文赏析

敢叹我命薄,所嗟吾道消。

我敢叹息自己的命运不幸,我所忧虑的是我的志向逐渐消失。

谪官淮上老,京信日边遥。

我被贬谪到淮河之滨,年老无望,京城的消息遥远。

巧宦或五鼎,甘贫唯一瓢。

那些巧妙的官员或许能够得到高官厚禄,而我只能甘心贫穷,只有一个瓢(指贫苦的生活)。

居然古人事,名迹讵相饶。

竟然古人的事迹,名声何其丰盛。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不满和对贫穷生活的接受。他感叹自己的道路被消磨,被贬谪到淮河边的滁州,与京城相隔遥远,无法得到消息。他看到其他巧妙的官员能够得到高官厚禄,而自己只能甘心贫穷。然而,他也意识到古人的事迹和名声是无法被超越的,这也让他感到敬佩和自省。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它揭示了作者对贫穷和命运的矛盾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境遇和价值观。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其他诗经

回乡感赋七律四首 其四 怀先严

回乡感赋七律四首 其四 怀先严,近现代,林英男,

腊梅陨后一春酸,戚戚松楸宿草寒。鲤对空庭荒六秩,歌呺四壁吊孤鸾。

敲欹驽骨诗犹悔,哭白乌头夜未残。片霎鹃声夕阳里,南陔无处采幽兰。

83

初晴即事 其一

初晴即事 其一,明代,袁宗道,

晨风吹淡淡,檐日报新晴。尽启花开户,全收雨后清。

沈烟留棐几,竹色上楸枰。自识斜川意,虚名总不争。

20

送聂之美任鸡泽令

送聂之美任鸡泽令,宋代,司马光,

赵魏高气侠,到今风俗然。

椎埋吏难禁,击断世称贤。

明府宜更瑟,罢民庶息户。

无如蚕丝者,急敛纵敲鞭。

2

同王紫诠使君自广溯惠即事四首时积雨百馀日江潦骤涨数丈坏官私庐舍不可计使君奉令发赈四首 其三

同王紫诠使君自广溯惠即事四首时积雨百馀日江潦骤涨数丈坏官私庐舍不可计使君奉令发赈四首 其三,明代,陈恭尹,

闹处千樯集,平时百货来。只知江欲近,焉念雨为灾。

欹舍墙相枕,残村瓦作堆。无人思曲突,更欲焰馀灰。

84

临江仙(荼コ有感)

临江仙(荼コ有感),宋代,张元干,

莺唤屏山惊睡起,娇多须要郎扶。荼コ斗帐罢熏炉。翠穿珠落索,香泛玉流苏。
长记枕痕销醉色,日高犹倦妆梳。一枝春瘦想如初。梦迷芳草路,望断素鳞书。

39

西江月

西江月,宋代,周紫芝,

池面风翻弱絮,树头雨退嫣红。扑花蝴蝶杳无踪。又做一场春梦。
便是一成去了,不成没个来时。眼前无处说相思。要说除非梦里。

94

【商调】梧叶儿 庐山寺

【商调】梧叶儿 庐山寺,元代,未知作者,

瀑布倒银汉,诸山捧墨池,九江郡一盘棋。金额元章字,白莲陶令囗,珠玉

谪仙题,信天下庐山第一。蒋山寺

宝地华严藏,金陵古道场,传栋宇自齐梁。杨柳千严露,莲花一界香,芦苇

万林霜,无日不达摩过江。金山寺

江底龙宫近,山高宝殿高,僧老跨金鳌。问今古团圆月,朝夕喜怒涛,兴废

往来潮,何处也扬州玉箫!焦山寺

海窟常闻磬,风波不得僧,江月夜传灯。禅性水朝朝净,佛头山日日青,人

立在吸江亭,看不足夕阳画屏。甘露寺

风雨西津渡,江山北固楼,先得海门秋。手掌里金山寺,脚跟下铁瓮州,翻

滚滚水东流,一线系三江夏口。惠山寺

梅竹歧通县,伽蓝屋傍崖,泉水篆闲阶。印月曹溪派,松风雪浪斋,童子扫

莓苔,怕七碗卢仝到来。鹤林寺

石泉细,竹院深,千古记九皋禽。酌壶酒携藜仗,焚炉香拂操琴,人白发乐

山林,谁更有长安那心!灵岩寺

丹青寺,水墨图,看麋鹿走姑苏。南通越,北望吴,洞庭湖,龙也问山僧借

雨。天平寺

金色三千界,瑶台十二重,楼阁半天中。西子送吴王去,残花逐落日红,若

当日在玄宗,游什么娥月宫!虎丘寺

塔影佛留影,山形虎踞威,云锦树高低。幽鸟鸣僧舍,寒藤琐剑池。游客看

山回,花上雨菩提净水。灵隐寺

九里青松路,千家碧玉泉,佛国绮罗边。洞口山如甸,湖中水似天,空缆打

鱼船,一个个呆亻章看猿。茅山观

烟霞地,锦绣川,人不见月常圆。炉炼灵丹药,山围小洞天,是大罗仙,别

觅甚蓬莱阆苑!天台洞

玄圃山前道,红云岛外村,一壶景四时春。夕有猿敲户,朝无客扣门,见几

个捕鱼人,犹自向山中避秦。

长亭畔,小酌间,和泪唱阳关。人又去,酒又阑,跨雕鞍。好教人千难万难。

人南去,雁北来,无一人不伤怀。香肌瘦,潘鬓改,好难睚,旅馆内愁山闷海。

秋来到,渐渐凉,寒雁儿往南翔。梧桐树,叶又黄,好凄凉。绣被儿空闲了半张。

腰肢瘦,眉黛愁,销减了旧风流。嫌人问,对镜羞,睡来休,敢是些相思证

候。

秋天净,江月开,悄悄诉情怀。休等待,双秀才,快摇开,怕酒醒冯魁觉来。

青铜镜,不敢磨,磨着后照人多。一尺水,一丈波,信人唆,那一个心肠似

我!

灯相照,谩懊恼,掩泪眼鲛绡。初更罢,二鼓交,好心焦。几声儿长吁到

晓。

43

上李吉甫相公

作者:王建(唐代)

上李吉甫相公,唐代,王建,

圣朝齐贺说逢殷,霄汉无云日月真。金鼎调和天膳美,
瑶池沐浴赐衣新。两河开地山川正,四海休兵造化仁。
曾向山东为散吏,当今窦宪是贤臣。

59

次韵赵祭酒城东宴集 其六

作者:乃贤(元代)

次韵赵祭酒城东宴集 其六,元代,乃贤,

碧草纤纤藉翠裀,酴醾酿熟十分春。移尊更近池边树,漉酒先生待挂巾。

71

题苍鸲鹆为宁方伯元善赋

题苍鸲鹆为宁方伯元善赋,明代,黄仲昭,

东风吹绿垂杨枝,摇烟飏日轻如丝。幽鸟飞来立枝上,金眸苍羽标格奇。

慧性还能学人语,花外时闻数声度。好音拟奏蓬莱宫,雕笼鹦鹉休相妒。

64

宿海会寺

作者:苏轼(宋代)

宿海会寺,宋代,苏轼,

篮舆三日山中行,山中信美少旷平。

下投黄泉上青冥,线路每与猿猱争。

重楼束缚遭涧坑,两股酸辛饥肠鸣。

北度飞桥踏彭铿,缭垣百步如古城。

大钟横撞千指迎,高堂延客夜不扃。

杉槽漆斛江河倾,本来无垢洗更轻。

倒床鼻息四邻惊,紞如五鼓天未明。

木鱼呼粥亮且清,不闻人声闻履声。

47

嵩山十二首 其十一 峻极寺

嵩山十二首 其十一 峻极寺,宋代,欧阳修,

路入石门见,苍苍深霭间。云生石砌润,木老天风寒。

客来依返照,徙倚听山蝉。

77

春帖子词二十首·四温成皇后合四首

春帖子词二十首·四温成皇后合四首,宋代,欧阳修,

椒壁轻寒转晓晖,珠帘不动暖风微。

可怜春色来依旧,惟有余香散不归。

92

三花斛三首 其一 瑞香

三花斛三首 其一 瑞香,宋代,杨万里,

侵雪开花雪不侵,开时色浅未开深。碧团栾里笋成束,紫蓓蕾中香满襟。

别派近传庐阜顶,孤芳元自洞庭心。诗人自有薰笼锦,不用衣篝炷水沉。

62

花下夜饮

花下夜饮,宋代,杨万里,

夜深移入小杯盘,回首花枝不忍看。

岂与海棠情分薄,老夫自是怯春寒。

18

次韵答宿莽兄

次韵答宿莽兄,近现代,刘雄,

名场袖手更云何,倘得一廛那望多。同是双鱼多梦幻,便将六载付蹉跎。

白山黑水君方去,秀句瑶章我独磨。近日观空成槁木,已无心绪作盘涡。

7

寄卢俨员外秋衣词

作者:于鹄(唐代)

寄卢俨员外秋衣词,唐代,于鹄,

寄远空以心,心诚亦难知。箧中有秋帛,裁作远客衣。
缝制虽女功,尽度手自持。容貌常目中,长短不复疑。
斜缝密且坚,游客多尘缁。意欲都无言,浣濯耐岁时。
殷勤托行人,传语慎勿遗。别来年已老,亦闻鬓成丝。
纵然更相逢,握手唯是悲。所寄莫复弃,愿见长相思。

65

赠贺若少府

作者:陆畅(唐代)

赠贺若少府,唐代,陆畅,

十日广陵城里住,听君花下抚金徽。
新声指上怀中纸,莫怪潜偷数曲归。

23

元宵诗用仲安韵五首 其二

作者:郑玉(元代)

元宵诗用仲安韵五首 其二,元代,郑玉,

神前儿女舞妖娆,社下游人弄管箫。到处人家说元夕,不知元夕是今宵。

15

秋日江居闲咏

作者:卿云(唐代)

秋日江居闲咏,唐代,卿云,

寄居江岛边,闲咏见秋残。草白牛羊瘦,风高猿鸟寒。
检方医故疾,挑荠备中餐。时复停书卷,鉏莎种木兰。

1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