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九首

黄蘗堂前喫棒去,大愚肋下筑拳来。

若言佛法无多子,到底分明眼未开。

0

诗文译文

黄蘗(音huángbò)堂前吃棒去,

大愚肋下筑拳来。

若言佛法无多子,

到底分明眼未开。

诗文简析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认识和思考。诗人通过描述一位人前吃棒、人后筑拳的喻意,探讨了佛法的真谛。

诗文赏析

1.“黄蘗”是指一种橘黄色的植物,这里可能代表人生中的经历和感悟。诗人通过这个形象描绘人们在思考佛法时的心境。

2.“堂前吃棒去”用来表达人们对佛法的虚妄追求,暗喻只顾物质享受却忽视精神修行。

3.“大愚肋下筑拳来”表达了一个人在生活中积累智慧,在经历人生的磨砺和学习佛法后,能够更加专注地追求真理。

4.“若言佛法无多子,到底分明眼未开”这句话是诗人的自问自答,指出在对佛法的学习和理解上,有的人眼界狭窄,没有真正打开心灵的眼睛去认识佛法的丰富多样性。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形象,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批判,提醒人们要用开放的心态去寻求真理和智慧。

释了演

释了演,号谁庵。住临安府灵隐寺。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宗杲禅师法嗣。有《谁庵演禅师语》一卷,收入《续古尊宿语要》卷五。《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二十八首。

其他诗经

题双芝轩

作者:邹浩(宋代)

题双芝轩,宋代,邹浩,

难弟难兄强氏子,太学声名耸多士。同时流辈久公卿,犹傍短檠业文史。

今年鉴拔贡辟廱,伯仲皆升从此起。集英春晓拱天临,龙头妙绝人间喜。

鸾台凤阁便腾骞,况乃吾乡有前比。

向来胸中宇宙宽,包尽华夷无复委。发为勋业助尧仁,肯令元凯常专美。

倘如不信视双芝,端不虚生漫黄紫。

22

次衡州

次衡州,明代,李昌祺,

征棹舣衡阳,孤城堞雉荒。流云时翳日,微雨暝生凉。

江阔鸥波远,天空雁字长。采蘋无限兴,烟水晚苍茫。

51

忆秦娥(初冬)

忆秦娥(初冬),宋代,赵长卿,

寒萧索。征鸿过尽离怀恶。离怀恶。江空天迥,夜寒枫落。
有人应误刀头约。情深翻恨郎情薄。郎情薄。梦回长是,半床闲却。

86

【南吕】金字经 梅边雪冷松

作者:吴镇(元代)

【南吕】金字经 梅边雪冷松,元代,吴镇,

梅边

雪冷松边路,月寒湖上村,缥缈梨花入梦云。巡,小檐芳树春。江梅信,翠禽啼向人。

100

送茂卿还无锡二首 其二

送茂卿还无锡二首 其二,明代,张元凯,

秋风落叶满城头,才子思家倦远游。明月放歌何处好,芙蓉湖上一扁舟。

61

送匡行人显回京师

作者:王褒(明代)

送匡行人显回京师,明代,王褒,

儒冠岁月易蹉跎,孤馆相看奈别何。匡裕栖迟名独盛,王猷落魄兴偏多。

流莺高树双壶送,积雨长江一棹过。自笑烟波为客久,阳关休向醉中歌。

22

作者:苏轼(宋代)

竹,宋代,苏轼,

野人献竹

67

拟古诗

拟古诗,南北朝,萧统,

窥红对镜敛双眉。含愁拭泪坐相思。念人一去许多时。

眼语笑靥近来情。心怀心想甚分明。忆人不忍语。

衔恨独吞声。

79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秋思二首

作者:鲍溶(唐代)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秋思二首,唐代,鲍溶,

胡风吹雁翼,远别无人乡。君近雁来处,几回断君肠。
昔奉千日书,抚心怨星霜。无书又千日,世路重茫茫。
燕国有佳丽,蛾眉富春光。自然君归晚,花落君空堂。
君其若不然,岁晚双鸳鸯。顾兔蚀残月,幽光不如星。
女儿晚事夫,颜色同秋萤。秋日边马思,武夫不遑宁。
燕歌易水怨,剑舞蛟龙腥。风折连枝树,水翻无蒂萍。
立身多户门,何必燕山铭。生世不如鸟,双双比翼翎。
季秋天地间,万物生意足。我忧长于生,安得及草木。
试从古人愿,致酒歌秉烛。燕赵皆世人,讵能长似玉。
俯怜老期近,仰视日车速。萧飒御风君,魂梦愿相逐。
百年夜销半,端为垂缨束。

96

独酌谣

独酌谣,唐代,吴士矩,

愚夫子不招。

36

金缕曲·壬午除夕,七九自省

金缕曲·壬午除夕,七九自省,近现代,萧萐父,

寂寂常关内。有娇儿、懵懵莽莽,呱呱坠地。七九流年如逝水,不觉垂垂老矣。

漫回首、此生无悔。锦里琴书岷峨雪,酿就诗魂莹粹。

墨池畔、虹飞飙起。慷慨燃心春雷颂,更纵横、稷下多英气。

罗浮梦,青城美。凯歌欢舞迎新纪。谁料得、征途曲折,抑朱扬紫。

踏过劫波风骨健,默指天心梅蕊。拼余热、泞耕不止。

毕竟知交多处士,竹林下、煅灶犹堪睡。虎溪笑,谁能会。

92

宫词百首 其四十五

作者:和凝(唐代)

宫词百首 其四十五,唐代,和凝,

凤池冰泮岸莎匀,柳眼花心雪里新。都是九重和暖地,东风先报禁园春。

11

谢张四居士惠纸衾

谢张四居士惠纸衾,宋代,谢枋得,

何年捣玉楮,莹洁无滓坌。

清兴厌纯绵,安有尘可振。

夜卧白昼中,冰雪心不紊。

梦觉梅花香,炉红绝烟煴。

疑到玉皇前,俯视日月晕。

人间绮罗帐,何异锦覆粪。

吾慕忍寒人,从师游鲁邻。

爵禄不可辞,高举已在汶。

独怜无褐民,茅檐冻欲偾。

大裘正万丈,德心欠广运。

天下皆无寒,孔孟有素蕴。

愿与物为春,衾铁吾不愠。

以君志趣高,惠我无俗韵。

缟带报紵衣,侨札真契分。

59

次韵陈履常汝阴久雪赈饥

次韵陈履常汝阴久雪赈饥,宋代,赵令畤,

坎壈中年坐废人,老来貂鼎视埃尘。铁霜带面惟忧国,机阱当前不为身。

发廪已康诸县命,蠲逋一洗几年贫。归来又扫宽民奏,惭愧毫端尔许春。

97

送章頔寺丞之巴陵

作者:杨亿(宋代)

送章頔寺丞之巴陵,宋代,杨亿,

涔阳从事有嘉声,外计封章荐姓名。再命便为千室宰,于飞又出九重城。

腰悬铜墨才犹屈,吟对江山思转清。楚客十年偏遂意,秋风满箸紫莼羹。

35

庐山道中

作者:高翥(宋代)

庐山道中,宋代,高翥,

沿路梅花管送迎,庐山初别雪初晴。

若无急事相驱役,有酒人家便不行。

43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其十五

作者:赵蕃(宋代)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其十五,宋代,赵蕃,

已是酴醾堕玉尘,尚馀芍药殿残春。山行寂寞那逢此,喜向僧房见斩新。

51

拟古十九首 其十二

拟古十九首 其十二,宋代,朱晞颜,

东城高且长,飞堞起层雾。城旁宅一区,长年锁风雨。

香径与雕墙,离离暗禾黍。云是五侯居,昔年贮歌舞。

今为泉下尘,空聚一抔土。强镞发阴机,鱼灯耿泉户。

空有石虎狞,不解断斤斧。日暮陇头风,萧萧白杨树。

96

春多日

作者:施枢(宋代)

春多日,宋代,施枢,

春到溪山已近旬,寻春犹自负深情。

爱闲长向梅边立,趁暖时从竹下行。

苦乏诗材无可借,更嫌酒病有余酲。

算来岂是因名利,才有关心便不清。

21

奉和广帅蒋颖叔留题石室

奉和广帅蒋颖叔留题石室,宋代,郭祥正,

西江赴海穿双峡,十里寒青半天插。晴空倒影连明河,滔滔不碍鲸鱼呷。

绞绡高覆紫微冠,翠簟平铺玉皇榻。中藏石室与嵩台,巨壁棱层老鳞甲。

欲飞未去凤逶迤,将蛰还伸龙匼匝。浪摇蓬岛何其危,桂塞广寒无乃狭。

大匠不由基构成,洞门大启无人扃。六月来游乃挟纩,酌酒向口疑冰生。

三溪诘曲愈难涉,举烛但爱烟溟溟。返似霜缣见山水,画手只许吴生是。

有谁文采如昌黎,物物为我从头记。自惭才短空冥搜,俚语未足苍崖留。

元戎闻之索大笔,默坐远想书胜游。凭凌风力若捕虎,窘束景象如缚仇。

那知子厚号雅健,不识谢守为风流。桓桓斯人富学海,少陵重生谪仙在。

琮琤击玉敲黄金,倚马千言未尝改。高下岂必世俗知,浩气已充天壤内。

又如淮阴善将略,不战能令敌先败。暂辞侍从来东南,羊城异日为傅岩。

不唯巴笺吟咏足,即看玉牒功名镵。滁阳吴公昔曾赋,落落文华精注措。

毛侯亦许送和章,马上横戈写长句。孰云高要陋且遐,三篇入石神鬼嗟。

愿挥硬画夺剑戟,下视鸟迹初遗沙。此心虽大虑转小,刻就颇忧龙作蛇。

譬之博奕仲尼与,群儿恶用相识哗。

端溪石工古称妙,年年琢砚供正衙。刚刀截碑易于砚,龟螭相射生彤霞。

岐山石鼓久缺矣,苦县光和真瘦耶。流传万本入中国,谁怜此乐瘴水涯。

共探泉石造淡漠,岂忆冠盖追荣华。公思归乎欲致主,四方飘泊予为家。

予意无留亦无去,等将幻质随杨花。

9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