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

作者:叶茵(宋代)

枯坐如僧欠钵单,年来梦不赴槐安。

稀行种竹容风入,大字钞书就月看。

为有故人同冷淡,非干明主弃孤寒。

因閒悟得家山趣,堪笑世间知路难。

0

诗文译文

枯坐如僧欠钵单,

年来梦不赴槐安。

稀行种竹容风入,

大字钞书就月看。

为有故人同冷淡,

非干明主弃孤寒。

因閒悟得家山趣,

堪笑世间知路难。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世俗纷扰的疏离感。诗人形容自己坐在那里,宛如一位欠着斗笠的僧人,多年来一直憧憬着去槐安的梦想未能实现。他说自己偶尔外出,只是为了种植竹子,任凭风吹入内心。他在月光下阅读着大字的钞书。诗人感到自己与故友的关系变得冷淡,不再受到明主的关注与照顾,孤寒无依。然而,正是由于这种闲暇的境况,他意识到了家山的乐趣,并对世俗的纷扰产生了一种嘲笑。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世俗的疏离感。通过比喻形象的描写,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个枯坐的僧人,形容自己长久以来一直梦想着去槐安的愿望未能实现。他所做的行动和所见的景物都是在寂静中进行,如种竹、看书。这些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对安静和清净的向往。诗中还暗示了诗人与世人疏离的关系,感叹自己的冷落和被抛弃。然而,诗人通过这种孤独的境况,领悟到了家山的乐趣,对世俗的纷扰产生了一种嘲笑。整首诗以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感悟为主线,表达了对清净与自我追求的向往,同时也反思了世俗的困扰和人际关系的冷淡。

叶茵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其他诗经

送周希颜游章贡

送周希颜游章贡,宋代,陈文蔚,

忆昔吾先师,慷慨歌远游。超忽凌八荒,咫尺视九州。

东将征旸谷,挂衣扶桑头。西不畏羊肠,而以摧其辀。

南辕有遐眺,直指百粤陬。北驾何所之,亦欲穷燕幽。

堕地弧矢志,壮岁无不酬。肯学鄙丈夫,拘剪守一丘。

今日因送子,歌此临清流。江深不可极,负重万斛舟。

慨然动高兴,不作贾胡留。发足真自此,行矣万里修。

倘或跨疲蹇,路长殊可忧。愿言自努力,岁晚当遂谋。

江山有会意,寄书传置邮。

55

述谢陈亮之邦伯时自广平被召 其一

作者:顾璘(明代)

述谢陈亮之邦伯时自广平被召 其一,明代,顾璘,

铜章叨拜庶官中,先达从君见古风。乡谊每劳开阁待,民情长许置邮通。

才疏谬得淮阳召,身在应怀鲍叔功。已幸枳栖能脱迹,唯於离索叹西东。

45

戏书

戏书,清代,梅曾亮,

未可称居士,颓然已放翁。诗惟标脚气,文不愈头风。

雄任来嘲客,褒无待约僮。鸡毛三寸笔,何事反匆匆。

49

归国谣

归国谣,宋代,姚述尧,

春已去。墙外榴花红半吐。薰风习习生庭户。
美人浴罢黄昏暮。愁无绪。阑干倚遍凭谁诉。

33

【越调】小桃红 歌姬赵氏,

作者:白朴(元代)

【越调】小桃红 歌姬赵氏,,元代,白朴,

歌姬赵氏,常为友人贾子正所亲,携之江上,有数月留。后予过邓,往来侑觞。感而赋此,俾即席歌之。

云鬟风鬓浅梳妆,取次樽前唱。比著当时□江上,减容光,故人别后应无恙。伤心留得,软金罗袖,犹带贾充香。

82

【双调】殿前欢 杨廉夫席上

作者:张雨(元代)

【双调】殿前欢 杨廉夫席上,元代,张雨,

杨廉夫席上有赠

小吴娃,玉盘仙掌载春霞。后堂绛帐重帘下,谁理琵琶?香山处士家,玉局仙人画,一刻春无价。老夫醉也,乌帽琼华。

49

【双调】沉醉东风 归田

【双调】沉醉东风 归田,元代,汪元亨,

快结果钱山邓通,易消磨金谷石崇。想世间百岁人,似石上三生梦。转头来

谁是英雄?翠盖朱扫地空,何处也前遮后拥。

远城市人稠物穰,近村居水色山光。熏陶成野叟情,铲削去时官样,演习会

牧歌樵唱。老瓦盆边醉几场,不撞入天罗地网。

纱帽短妆些样子,布袍宽尽着材儿。收拾起驾驭心,埋没下经纶志,灼然见

昔非今是。闲共渔樵讲论时,说富贵秋风过耳。

旋葺理桑榆暮景,且安排诗酒新盟。爱烟云接四邻,喜松菊存三轻,对芝山

依旧青青。妻子团圆过一程,再不去离乡背井。

居山林清幽淡雅,远城市富贵奢华。酒杯倾鲸量宽,诗卷束牛腰大,灞陵桥

探问梅花。村路骑驴慢慢踏,稳便似高车驷马。

籴阵稻新舂细米,采生蔬熟做酸齑。凤栖杀凰莫飞,龙卧死虎休起,不为官

那场伶俐。槿树花攒绣短篱,到胜似门排画戟。

口消熔龙肝凤髓,眼开除螓首蛾眉。转羊肠世路难,扌绝葱叶时光脆,筑板

墙物理轮回。厌断红尘指袖归,饱玩些青山绿水。

怕缠手焚了素书,懒钻头拽倒茅庐。骑虎时捋虎须,画蛇处添蛇足,一任教

那般要誉。拣个溪山好处居,与几树梅花做主。

擗掉起疏狂性格,支撑住老朽形骸。便囊中金不存,愿门外山仍在,收拾下

竹杖芒鞋。掉背摇头归去来,刚跳出愁山闷海。

任平地波翻浪滚,恣中愿鹿走蛇吞。够升合白酒醇,迭斤两黄鸡嫩,甘分住

水郭山村。千古兴亡费讨论,总一段渔樵话本。

乞骸骨潜归故山,弃功名懒上长安。经数场大会垓,断几状乔公案,葬送的

皓首苍颜。傀儡棚中千百番,总瞒过愚眉肉眼。

已绝念风亭月馆,且潜身雾嶂云峦。数一春月到三,算百岁人过半,经几场

离合悲欢。也学逢萌挂一冠,看指日功成行满。

志不愿官高禄显,心只图子肖妻贤。胸中藏班马才,舌上掉苏张辩,总不如

问舍求田。家住青山古渡边,平隔断红尘路远。

妻从俭荆钗布袄,子甘贫陋巷箪瓢。论功名云叶飞,看富贵灯花爆,笑时人

管中窥豹。尘事纷纷逐猬毛,眼过去朱围翠绕。

二十载江湖落魄,三千程途路奔波。虎狼从辨是非,风波海分人我,到如今

做哑妆矬。着意来寻安乐窝,摆脱了名缰利锁。

达时务呼为俊杰,弃功名凯是痴呆。脚不登王粲楼,手莫弹冯铗,赋归来

竹篱茅舍。今古陶潜是一绝,为五斗腰肢倦折。

处妻子贫寒共守,结朋友义气相投。晚须开北海樽,晓莫听东华漏。老先生

这回参透。染得新霜两鬓秋,挽不住乌飞兔走。

知己酒千钟快饮,会家诗百首常吟。守一座安乐窝,横三尺逍遥枕,卧青青

半亩松阴。雪月风花不系心,打捱过愁潘病沈。

进步去天高地险,退身来浪静风恬。买四蹄车下牛,卖三尺匣中剑,免区区

附势趋炎。尽日看山独卷帘,飞不到红尘半点。

将汉史唐书遍览,把天时人事相参。怕筑成傅说墙,愁扳折朱云槛,急跳出

虎窟龙潭。薄利虚名再莫贪,赢得来亡魂丧胆。

67

饮沈惊生池馆

作者:张宫(清代)

饮沈惊生池馆,清代,张宫,

嘉树俯城阴,居然爽气深。非秋常落叶,不夜有归禽。

丘壑容芝草,冰霜耐竹林。主人山水志,谁与共清音?

80

别陆子云诗

别陆子云诗,南北朝,王褒,

解缆出南浦,征棹且凌晨。还看分手处,唯馀送别人。

中流摇盖影,边江落骑尘。平湖开曙日,细柳发新春。

沧波不可望,行云聊共因。

87

酴醾

酴醾,宋代,欧阳修,

清明时节散天香,轻染鹅儿一抹黄。最是风流堪赏处,美人取作浥罗裳。

93

初冬述怀时樊女南迁

作者:王翰(唐代)

初冬述怀时樊女南迁,唐代,王翰,

北风吹大荒,晨霜陨群木。天宇淡寥寥,河水来汨汨。

候雁常悲鸣,蛰虫已跧伏。聿念远行者,衣敝逢岁暮。

况是羁累人,何以营水菽。愁来安用生,酸痛彻心骨。

5

杂歌谣辞。步虚引

作者:陈陶(唐代)

杂歌谣辞。步虚引,唐代,陈陶,

小隐山人十洲客,莓苔为衣双耳白。青编为我忽降书,
暮雨虹霓一千尺。赤城门闭六丁直,晓日已烧东海色。
朝天半夜闻玉鸡,星斗离离碍龙翼。

91

相和歌辞。长门怨

作者:刘驾(唐代)

相和歌辞。长门怨,唐代,刘驾,

御泉长绕凤凰楼,只是恩波别处流。
闲揲舞衣归未得,夜来砧杵六宫秋。

3

舟过水口作

作者:徐玑(宋代)

舟过水口作,宋代,徐玑,

舟行遥指福城关,天宇开时地势宽。

二百里溪平似掌,一帆风色到怀安。

95

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诗寄饯三首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诗寄饯三首 其一,宋代,赵蕃,

昔公立螭坳,秉笔罔不书。及乎上谏坡,论议无日虚。

直言有不雠,柴桑念归欤。高卧属几日,朱轓起阎闾。

政成合入奏,返直承明庐。如何更持节,未使经纶摅。

上心岂无谓,劳公重皇居。吏恶必剪刈,士良必吹嘘。

此自宰相事,于公定何如。

53

东山谢安

东山谢安,宋代,马之纯,

人物江南第一流,居常不肯利名求。

壮年甘向东山隐,暇日须将妓女游。

既与斯人尝区乐,固应有患即同忧。

后来一为苍生起,破敌成功只坐筹。

6

题梁中砥诗画图

作者:陈深(宋代)

题梁中砥诗画图,宋代,陈深,

山昏归云敛,叶落夕飙骤。疏松漏微月,清光照岩窦。

烟中二仙师,一笑欣邂逅。行行扑空翠,杖屦相先后。

清景适与期,得句若天授。画成诗逾绝,开卷消鄙陋。

如饮中泠泉,可咽不可

2

遣兴十首 其七

遣兴十首 其七,宋代,员兴宗,

手弄茶月玉川子,肠入诗星贾浪仙。寒吟苦饮息万动,两公等是区中贤。

22

教授推官把酒篬筤同登横碧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教授推官把酒篬筤同登横碧 其二,宋代,韩淲,

人已知予苦爱閒,更邀遗佚对南山。寻常城市官忙者,肯有心情到此间。

59

送上饶皇甫宰

送上饶皇甫宰,宋代,徐元杰,

天下邑无不可为,在人忍耐自为之。

信能宁心办坚苦,事到难处天扶持。

民吾同胞痛癢切,何忍横敛类剥肌。

心诚求之若子保,人亦怀之如母慈。

上饶迩来号凋剧,苟焉称贷负赖随。

况多权官惨剥割,又肆席捲公化私。

吏奸得售科罚计,等第输钱与断词。

词人欲休休不得,充庭塞狱缠累累。

公来愤悱感动处,与认前时已贷赀。

谓令亲民民必及,民固可欺天莫欺。

民脂民膏供我禄,胡宁又割民膏脂。

催科仅仅欲逃责,毫分不忍科罚施。

奉公洗手附庸邑,一孔一粒归州司。

请俸有时不给用,月索庄课来助支。

屡典缗钱代月解,几回过我同攒眉。

听讼元不以惮烦,使之无讼而民宜。

相安田里閒耆保,懒出市廛讴耄倪。

日长喧雀堪罗设,星散饥乌靡孑遗。

花酣满县春风遍,草茂虚囹天意滋。

君之来也蹙頞告,蹈此汤镬出未期。

屡效渊明归去感,不求赫赫声名驰。

自甘阳城书考下,谁曰闷闷政术卑。

隐隐绰有棠阴地,忽乃遽及瓜戍期。

自上而下有公论,辕辙依依动去思。

吏卒将迎相告语,东君政化尤可推。

义居孝友能为长,睦族慈幼存成规。

里仁为美典型在,居家既理官可移。

此番政事行无事,默与古者气象追。

君今既展朝天旆,行人路上口成碑。

予岂栖栖为佞者,特告方来共鉴兹。

8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