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知公早,虚怀第一人。
至今诗礼将,惟数武宣臣。
材大虽难用,时来亦少信。
高平风烈在,威敏典刑新。
(公少受知于范希文、孙元规。
)空试乘边策,宁留相汉身。
凄凉旧部曲,泪湿冢前麟。
云梦连江雨,樊山落木秋。
公方占贾鵩,我正买龚牛。
共有江湖乐,俱怀畎亩忧。
荆溪欲归老,浮玉偶同游。
肮脏仪刑在,惊呼岁月遒。
回头杂歌哭,挽语不成讴。
先帝知道公早,虚怀第一人。
至今《诗》、《礼》将,只有几个武宣我。
材大虽然难以用,当时来也少信。
高平风烈在,威敏刑法新。
(公少受知道在范希文、孙元规。
)空试乘边策,宁愿留相汉身。
凄凉旧部,泪湿墓前麟。
云梦连江雨,樊山落木秋季。
公方占贾鹏,我正买龚牛。
共有江湖快乐,都怀着田间忧虑。
荆溪想回到老,浮玉偶尔一起出游。
肮脏示范在,惊叹岁月强劲。
回头杂歌哭,拉语不成歌。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半月台歌,清代,弘历,
望月惟有登台宜,不规其满规半时。半可至满满将亏,此义吾闻诸庖羲。
开襟海岳楼阁重,忽如拥出沧溟东。玉阶琼戺露半面,弗升弗沉悬半空。
半空可望不可即,世界浑作琉璃色。太白单父望镜湖,我亦因之动遐忆。
仙人结璘捧玉壶,以酒觞我我不须。汉文百金尚未逮,唐尧蓂荚安知乎。
金菊对芙蓉·远水生光,宋代,辛弃疾,
远水生光,遥山耸翠,霁烟深锁梧桐。正零瀼玉露,淡荡金风。东篱菊有黄花吐,对映水、几族芙蓉。重阳佳致,可堪此景,酒酽花浓。
追念景物无穷。叹少年胸襟,忒煞英雄。把黄英红萼,甚物堪同。除非腰佩黄金印,座中拥、红粉娇容。此时方称情怀,尽拚一饮千钟。
周萃秀才惠诗次韵酬之一首,宋代,程俱,
病骥伏长坂,悲鸣想戎轩。游鱼落枯肆,堕泪临河坟。
人生道脩阻,趼足穷昆崙。沈渊探骊颔,一跌万鬼邻。
我老不解事,区区算沙尘。读书亦良苦,内视馁且贫。
为文富诙笑,初不救否屯。尔来自箴切,习气不复存。
方将补黥劓,寂兀谢世纷。朝露视穷达,春冰释痴嗔。
君胡创推激,发我惰与昏。如君东吴秀,俊拔昔所闻。
名驹始就秣,意气已不群。抗脏市门客,岂堪同日论。
溪行叹,宋代,程俱,
潾潾石间流,落落滩下石。相因成悍崄,日夜更拒激。
化为百雷车,转入千丈碧。推舟上磊砢,尽日不寻尺。
我行三伏中,正自涩如棘。于时久不雨,阳炎剧炊炙。
溪流仅如线,但见沙渚赤。逶迤呼蛇港,百步涉重碛。
迢迢神亭濑,奡荡无遗力。此身诚不赀,此日良足惜。
胡为弃分阴,尽室寄艰阨。长谣飞仙章,慷慨三叹息。
东园赏红梅,宋代,仇远,
花姨夜捣守宫血,染就南枝花貌别。宿酲未解春正酣,一片晴霞消冻雪。
莫道有人疑作杏,老眼频看亦生缬。东阑更有萼绿华,精神标致尤清绝。
先生焚香读书处,把酒花前相暖热。群蜂知香不知色,一枝肯许儿童折。
两株横卧处士桥,梦中归踏孤山月。
履仁独留治平寒夜有怀二首 其二,明代,文徵明,
玄阴失昏旦,朔吹号枯株。怀君别未久,奄忽岁云徂。
空庭飘微霰,惨澹集饥乌。城郭黯以凄,况复空村居。
空村白日短,寒云暗郊墟。青山不为容,黄叶绕精庐。
遥知松窗下,时披古人书。古人不可见,愿言掇其腴。
谁令事干禄,雕锼失其初。嗟余亦丧志,与子同厥趋。
岂不怀远业,均受贫贱驱。朱门富华屋,长途有高车。
宁知饥寒士,一饱不愿馀。栖栖斥鴳翔,岂与鸿鹄俱。
何当长风发,共夺青云衢。
赠张二丈(应武),明代,娄坚,
鄙夫仕四方,所谋止其身。
达人偃一室,所急在斯人。
先生少耽学,晚岁力弥勤。
论世必观变,推陈自知新。
苟为不识时,害与蟊贼均。
二帝三皇来,坟典垂圣真。
李斯虽祸秦,后王多所因。
赵宋既代周,弭乱咨元臣。
自云悉考镜,可以豫经纶。
惜哉世莫知,独与吾党亲。
迩来文章敝,剽窃无根源。
及乎施之用,羹涂而饭尘。
绝学傥可绍,岂不在逸民。
六十未云老,我愿从讨论。
庶几俟来哲,无令大道湮。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