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池已冰,翩翩下凫鹜。
不怕池中寒,便于冰上宿。
夕阳西下,池塘已经结冰,
轻盈的凫鹜在水面上翩翩起舞。
它们并不畏惧池水的寒冷,
宁愿在冰面上过夜。
这首诗词以描绘夕阳下的冰池景象为主题,通过凫鹜的形象展现了一种坚韧、勇敢和适应力强的精神态度。尽管环境寒冷,凫鹜并不畏惧,选择在冰面上安然度过夜晚,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环境的顺应和乐观豁达的心态。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冰池中凫鹜的画面。作者通过凫鹜的行为展示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即使面对寒冷和困难,也能保持坚定和勇敢。这种精神在宋代文人中被广泛赞颂,被视为一种崇高的品质。
诗词中的冰池象征着严寒的环境,而凫鹜则代表了面对困境时的乐观和坚强。作者用简短的诗句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困境的应对态度,对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的赞美。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触动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这首诗词虽然篇幅短小,但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传递出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人生态度,具有启示和鼓舞作用。它呈现了一种对自然和人生的积极态度,让读者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保持乐观,勇敢地应对挑战。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赠滦江公十首 其三,明代,康海,
关辅比多事,钦公能自绥。养寇盖往昔,弭乱岂今䚹。
崇货狎卑吏,饰貌忘远规。公来屏笑色,事至任安危。
素衷物莫浼,逸驾古所窥。虽有麛裘谤,倏动赤舄悲。
所以丈夫行,不与流俗随。
摸鱼儿,明代,林鸿,
记虹桥、少年游冶,无限雨情云绪。金鞍几度归来晚,香靥笑迎朱户。
肠断处,是半醉微醒,灯暗宵深语。闲愁几许!恰一似吴蚕,茧缠丝裹,撩乱万千缕。
别离易,淡月乱鸦啼曙,泪痕红袖沾污。深怀遥想何年了,空寄锦囊佳句。
春欲去,恨不把长绳,系日留春住。相思最苦!纵说不销魂,衷肠铁石,涕泗也如雨。
【双调】水仙子 赋妇人染红,元代,周文质,
赋妇人染红指甲
凤华香染水晶寒,碎系珊瑚玉笋间,想别离拄齿应长叹。污檀脂数点斑,记归期刻损朱阑。锦瑟弦重按,杨家花未残,为何人血泪偷弹?
柔荑春笋蘸丹砂,腻骨凝脂贴绛纱,多应泣血淹罗帕。洒筼筜赪素甲,抹胭脂误染冰楂。横象管跳红玉,理筝弦点落花,轻掐碎残霞。
丹枫软玉笋梢扶,猩血春葱指上涂,偷研点易朱砂露。蘸冰痕书绛符,摘蟾宫丹桂扶疏。潮醉甲霞生晕,碾秋磦琼素举,夹竹桃香符。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十首 其九,宋代,陆游,
人生天壤间,出处本异趣。释耒入市朝,徒失邯郸步。
昔人亦有言,刻足以适屦。奈何不自反,忽已迫霜露。
我躬尚不阅,况为子孙虑。岁晚故山寒,地炉可煨芋。
寄王掾,宋代,刘攽,
壮齿行九州,智当任百忧。常慕马将军,又怜定远侯。
汩汩州郡役,奔走无停留。朝与簿书期,暮从农夫游。
尽力蒿艾间,令人愧前筹。会计与牛羊,古来悲孔丘。
王卿与我同,岁晏方田畴。乌攫道傍肉,貂馀身上裘。
西风木叶零,清雨天地秋。归来共尊酒,欢言役车休。
息寮王教授挽词二首 其一,宋代,俞德邻,
黄鹤山前蜕骨仙,饱餐玉蕊漱珠泉。酒酣拓戟老工部,官冷无毡贫郑虔。
四海风埃方坱莽,一生岐路几迍邅。公今得向扬州死,况复悬车过八年。
临清过闸口号,清代,道济,
地倾水泻须凭闸,千里雷车信怒嗥。卷浪抛开珠散彩,崩空舞碎雪分涛。
七十二门向北牢,东归此去渐凭高。锦云旋绕织秋袍,仙障中分虎势绦。
鸣锣击鼓壮滔滔,行人驻看跃渊艚。飞帆拥簇驾图旄,推窗卷幔得挥毫。
题陈和仲尊明亭,宋代,袁甫,
非德不尊,非道不明。
爰取斯义,以句吾亭。
亭在山巅,气象巍然。
山从何来,蜿蜿蜒蜒。
我坐亭上,极目一望。
群峰毕朝,尊无与搞。
我抚亭下,万状难写。
一一分明,入我盏斝。
有时携筇,偕二三朋。
莫知我心,独抚孤松。
和文丞相六歌 其二,宋代,郑思肖,
我忆二王血泪垂,一丝正统悬颠危。士卒零落若霜叶,阵前将军今有谁。
以舟为国大洋里,万死一生终安归。至痛无声叫不响,皇天皇天知不知。
呜呼再歌兮歌孔悲,风雨骤至昼冥迷。
洞仙歌 对梅,元代,姚燧,
疏枝冷蕊,腊前时初破。年后才多玉妃堕。问梅轩白发,寂对空株,期三百六十,谁同幽坐。孔方兄善幻,半幅溪藤,貌出缁尘素衣*。当盛暑展图看,据失炎蒸,甚欲摘倾筐三个。又却被、旁人劝休休,怕他日盐羹,凤毛无和。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