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来趋向别,乃是拙庵孙。
秋色添禅寂,松声夺俗喧。
路行须避蚁,饭剩或呼猿。
单钵随缘住,寻常懒出门。
怪来趋向别,
乃是拙庵孙。
秋色添禅寂,
松声夺俗喧。
路行须避蚁,
饭剩或呼猿。
单钵随缘住,
寻常懒出门。
诗词的
《赠悟上人》是宋代赵汝鐩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悟上人的生活态度和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和追求心灵自由的赞赏和敬仰。
这首诗词以写景的形式,通过描绘悟上人与世俗的差异和禅宗修行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赵汝鐩对于悟上人境界的赞美和敬重。
诗的开头是“怪来趋向别”,意味着悟上人的行为和态度与常人截然不同,具有怪异的特质。接下来的“乃是拙庵孙”,表明悟上人是拙庵的弟子,也突显了他作为禅修者的身份。
接着,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秋色添禅寂,松声夺俗喧”。秋天是寂静的季节,禅修者在这个季节更能感受到心灵的宁静。松树的声音征服了喧嚣的尘世,表达了悟上人超脱尘俗的境界。
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悟上人的生活方式和心态。诗中提到“路行须避蚁”,意味着悟上人生活谦逊,尊重一切生灵。他在行走的时候,会避让蚂蚁,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同时,“饭剩或呼猿”则是在强调他的生活简朴,不浪费物品。他将剩下的饭菜喂食给猿猴,传达了对于自然界的关爱和与动物的共处。
最后两句“单钵随缘住,寻常懒出门”则体现了悟上人对于物质的淡泊和对于自由的追求。他不依附于世俗的名利,随遇而安地度过每一天。他不喜欢外出,喜欢守护在自己的禅修之地,追求内心的安宁和自在。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悟上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表达了赵汝鐩对于禅宗修行的崇敬和对内心自由的向往。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 偕程令尹游,元代,张可久,
偕程令尹游烟萝洞
农成耒耜功,吏散簿书丛。一樽还许野人同,郊外联飞鞚。
二公,意浓,破五日渊明俸。梅边醉袖袅花风,乐与渔樵共。踞虎登龙,翔鸾飞凤,晴山千万峰。留连醉翁,招邀妙容,同入烟萝洞。
春思
花前想故人,楼下几销魂。一声孤雁破江云,望断无音信。
倚门,夜分,月淡寒灯尽。梅梢窗外影昏昏,花落香成阵。泪粉啼痕。伤春方寸。飘零寄此身。为君,瘦损,不似年时俊。
月重轮行,魏晋,陆机,
人生一时。月重轮。
盛年安可持。月重轮。
吉凶倚伏。百年莫我与期。
临川曷悲悼。兹去不从肩。
月重轮。功名不勗之。
善哉。古人扬声。
敷闻九服。身名流何穆。
既自才难。既嘉运。
亦易愆。俛仰行老。
存没将何所观。志士慷慨独长叹。
独长叹。
从军诗五首 其四,两汉,王粲,
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
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
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
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许历为完士,一言犹败秦。
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
温汤和王法曹,宋代,刘攽,
火井传夷檄,炎洲记海隅。仙游空诣绝,方志每多诬。
泛滥浮清沼,渊源自奥区。洪钧从鼓橐,一气审为炉。
烈焰方焚泽,腾波盛溅珠。沃焦难与并,执热谅谁须。
鳌抃终当钓,鲸掀会学屠。此中胜鼎鼐,不复待樵苏。
池馆他年贵,衣冠万乘俱。废兴仍在目,惆怅指平芜。
复雪二首 其二,宋代,刘敞,
前夕盛雷电,谓言春和发。典衣买春酒,岁事亦可悦。
不知天难谌,信宿更凝冽。朝来雪盈尺,初计顿乖越。
吾庐甘重塞,敝褐忍百结。岂敢咨祁寒,又非慕炎热。
阴阳相交错,万一成灾孽。忆昔鲁隐公,九年春三月。
癸酉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春秋书为法,其事何照晰。
曾经圣人笔,下学而上达。况此四月间,又当季春末。
愿排阊阖戟,一献春秋说。路远泥阻深,愁哉卧岩穴。
樱桃花开留徐二饮,宋代,刘敞,
晨晖照屋清露晞,樱桃花房开欲齐。繁花先得造物巧,不与众卉争高低。
参差萼萼相照耀,恍惚满眼令人迷。鸟惊风过若无意,云起雪飞空满蹊。
仰攀浓香俯玩影,应接不暇昏鸦栖。流光易失动壮士,斗酒相劳和天倪。
浩歌直欲并日夜,醉耳不能分鼓鼙。人间出处未尝定,暂虽会合终当暌。
子今跃马至万里,脱略尘土排云霓。豫知明年花复发,怅望君子无由携。
少年且作后日意,更使封植惊淮西。
和文侍中锦鸡,宋代,冯山,
微生非自异,翠樾愿深藏。谷口逢罗网,人间重采章。
全身珠缀络,一项锦成囊。易警乌啼早,难驯雉性刚。
仅能逃鼎味,何幸识台光。黄阁恩优厚,青山思渺茫。
鹦言来陇坻,孔翠别炎方。既获安栖地,宁须忆故乡。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