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雁湖十首

作者:李壁(宋代)

翠华南度几千余,始见中原与闰俱。

千载一时周历数,两河百郡汉舆图。

平南上策归诸葛,伐北奇功属寄奴。

安得忠良负雄略,一清关洛到江湖。

0

诗文译文

翠华南度几千余,

初次见到中原与闰同。

千载一时周历数,

两河百郡汉舆图。

平南上策归诸葛,

伐北奇功属寄奴。

安得忠良负雄略,

一清关洛到江湖。

诗文简析

《再和雁湖十首》是宋代诗人李壁创作的一首诗词。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从南方经过翠华山,来到中原地区,感叹历史的变迁和国家的辽阔。以下是对该诗词的:

诗词开篇以\"翠华南度几千余\"来描绘作者经过翠华山的壮丽景色,\"翠华\"是山名,\"南度\"表示作者从南方经过。这一句意味着作者旅途的历程已经超过了几千里。

接着,诗中提到作者初次见到中原地区,与\"闰\"同时。\"中原\"指的是华夏的核心地带,而\"闰\"指的是闰年,暗示了时间的变化和历史的流转。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中原地区历史文化的向往和敬畏。

第三句\"千载一时周历数\"表明了历史的长久和变迁。\"千载一时\"表示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周历数\"意味着历史的长久和周全。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两河百郡汉舆图\"描绘了中国的辽阔和繁荣。\"两河\"指的是黄河和长江,\"百郡\"则表示众多的州郡,\"汉舆图\"意味着中国的版图。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庞大和繁荣的赞叹。

下半部分的诗句则涉及到历史中的英雄和忠义。\"平南上策归诸葛\"指的是诸葛亮的平南上策,表示诸葛亮治理南方的智慧和才能。\"伐北奇功属寄奴\"则提到了北方的战功属于奇人寄奴,暗示了北方的辽阔和边塞的艰险。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敬佩和赞美。

末句\"安得忠良负雄略,一清关洛到江湖\"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诚和智慧的渴望。\"一清关洛\"是指关中和洛阳,这里代表了国家的中央地区。\"江湖\"则代表着社会的边缘和宽广,暗示了作者希望有志之士能够负责任地活跃于江湖之间,为国家尽忠。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对英雄和忠诚的赞美也体现了作者对时代精神和人格高尚的追求。

李壁

李壁,《宋史》写作李璧,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生于公元1157年(一说1159年),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其他诗经

五十篇

五十篇,明代,冯梦祯,

拂衣谢尘氛,静侣时相追。

披素咏新赏,开帙涣所疑。

岂不恋圭组,天爵无磷淄。

岂不念子孙,清白自可诒。

观民计已极,从道安可蚩。

申毫著斯文,聊以从吾私。

54

【双调】山丹花

【双调】山丹花,元代,未知作者,

昨朝满树花正开,胡蝶来,胡蝶来。今朝花落委苍苔,不见胡蝶来,胡蝶来。

90

谢朱元晦寄纸被

作者:陆游(宋代)

谢朱元晦寄纸被,宋代,陆游,

纸被围身度雪天,白於狐腋软於绵。

放翁用处君知否?绝胜蒲团夜坐禅。

64

二感

作者:陆游(宋代)

二感,宋代,陆游,

狸奴睡被中,鼠横若不闻。

残我架上书,祸乃及斯文。

乾鹊下屋檐,鸣噪不待晨。

但为得食计,何曾问行人。

惰得暖而安,饥得饱而驯,汝计则善矣,我忧难具陈。

27

北窗偶题四首 其一

作者:陆游(宋代)

北窗偶题四首 其一,宋代,陆游,

两丛香百合,一架粉长春。堪笑龟堂老,欢然不记贫。

10

秋晚村舍杂咏二首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秋晚村舍杂咏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

秋晚年中熟,湖乡未寂寥。步头横画舫,柳外出朱桥。

潮壮知多蟹,霜迟不损荞。家家新酿美,邻里递相邀。

88

示蔡天启三首

示蔡天启三首,宋代,王安石,

身著青衫骑恶马,日驰三百尚嫌迟。

心源落落堪为将,却是君王未备知。

32

答子履学士见寄

答子履学士见寄,宋代,欧阳修,

颍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仍得治仙乡。

梦回枕上黄粱熟,身在壶中白日长。

每恨老年才已尽,怕逢诗敌力难当。

知君欲别西湖去,乞我桥南菡萏香。

28

翠旌诗

翠旌诗,宋代,欧阳修,

盛礼郊仪肃,纯音帝乐清。

葳蕤飘翠羽,赫奕展华旌。

凤邸光交覆,鸾旗色共明。

缤纷拂葩盖,辉映杂緌缨。

且异文竿饰,非同翿舞名。

竹宫歌毖祀,雅曲播遗声。

66

过池阳舟中望九华山

过池阳舟中望九华山,宋代,杨万里,

役役催行迈,匆匆过此春。杯翻五湖月,笔扫九华云。

不是风烟好,何缘句子新。兹游四千里,今日过三分。

48

侧犯·暮霞霁雨

侧犯·暮霞霁雨,宋代,周邦彦,

暮霞霁雨,小莲出水红妆靓。风定。看步袜江妃照明镜。飞萤度暗草,秉烛游花径。人静。携艳质、追凉就槐影。
金环皓腕,雪藉清泉莹。谁念省。满身香、犹是旧荀令。见说胡姬,酒垆寂静。烟锁漠漠,藻池苔井。

79

仙明洲口号

仙明洲口号,唐代,李群玉,

长爱沙洲水竹居,暮江春树绿阴初。浪翻新月金波浅,
风损轻云玉叶疏。半浦夜歌闻荡桨,一星幽火照叉鱼。
二年此处寻佳句,景物常输楚客书。

26

清河泛舟

作者:薛能(唐代)

清河泛舟,唐代,薛能,

都人层立似山丘,坐啸将军拥棹游。绕郭烟波浮泗水,
一船丝竹载凉州。城中睹望皆丹雘,旗里惊飞尽白鸥。
儒将不须夸郄縠,未闻诗句解风流。

65

关山月

关山月,唐代,鲍君徽,

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塞迥光初满,风多晕更生。
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惊。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
霜凝匣中剑,风惫原上旌。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

9

叶子诗三十六韵

叶子诗三十六韵,清代,全祖望,

叶子始何年,始自唐中叶。姓徵北里人,艺登南部笈。

器以投琼为,制与选格叶。后主暨思公,位置各妥贴。

鄱阳马竹村,著录时代接。降而至残明,新笺变摺叠。

区分署谁某,半出江湖侠。三十六英雄,曩者拟荆聂。

自经稽仲招,游魂都被摄。何人慕流风,借以资渔猎。

我生于此道,茫未窥藩堞。但从壁上观,心讶且目

51

致斋雨中寄王彦祖 其二

作者:刘攽(宋代)

致斋雨中寄王彦祖 其二,宋代,刘攽,

细草幽花七月天,曲沟丛石乱鸣泉。斋居三日遗尘事,梦寂神凝亦自然。

45

大雪

作者:赵蕃(宋代)

大雪,宋代,赵蕃,

长年南雪不到地,瘴疠惨毒愁北人。

今年初见腊前白,宠光并与梅花新。

客居破屋愁欲裂,病目不嫌熏湿薪。

鹑衣百结不蔽膝,恋恋谁怜范叔贫。

61

叔文见过且携赵祖文归来图来为赋四十字

作者:赵蕃(宋代)

叔文见过且携赵祖文归来图来为赋四十字,宋代,赵蕃,

蝉噪天边柳,鸠鸣雨外桑。

江东千里远,湖北比年荒。

画展归来赋,辞吟老至将。

终焉莫陶写,醉帽晚风长。

61

倅车送海棠

倅车送海棠,宋代,张九成,

瘴雨蛮烟西复东,海棠岭下占春风。

清肌本自同梅洁,晕脸应知是酒红。

澹著燕脂春未透,半匀胡粉日初烘。

此花不与凡花并,桃李休矜造化工。

50

杨十七应之兄学士挽辞

杨十七应之兄学士挽辞,宋代,赵挺之,

廓落襟怀德艺优,身名曾不问沈浮。

当年册府曾同命,早岁文场每并游。

寂寂旧庐东观晓,翩翩归旐北邙秋。

都城犹记樽前别,精爽今随逝水流。

1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