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今日分明须剖析,天临日照融光碧。

担板玄沙不许名,从古至今无影迹。

0

诗文译文

今日明确需要深入剖析,

天空高悬,阳光洒下,融化着蓝色的光辉。

担负着重任的玄沙,不允许有名字,

从古至今,它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证道\"这一哲学概念的思考。\"证道\"是指通过探索和实践来寻求真理和智慧的道路。诗人认为,在当今世界,我们需要对\"证道\"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他将天空的景象与\"证道\"相联系,认为阳光的光辉代表着智慧的启迪和真理的展现。然而,他也指出了\"证道\"的困难之处,用玄沙来象征那些追求\"证道\"的人,他们并不追求名利,而是默默无闻地为之奋斗,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他们都没有留下任何明显的痕迹。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通过对天空景象的描绘,将\"证道\"与自然景观相联系,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诗人通过描述阳光的融光碧和担负重任的玄沙,展示了\"证道\"的崇高和艰难。他强调了\"证道\"的无名无利的特性,表达了对追求真理的人们的赞美和敬意。整首诗词意境深远,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意义和智慧追求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的空间。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其他诗经

满江红

满江红,清代,顾太清,

冒雪冲寒,崎岖路、马蹄奔走。望不尽、远山冠玉,六花飞凑。

碧瓦遥瞻心似剖,殡宫展拜浇杯酒。哭慈亲、血泪染麻衣,斑斑透。

故人意,休辜负。乡间味,甘消受。费松柴一灶,余粮半斗。

好客岂拘贫与富,充饥莫论精和陋。饭王孙、粗粝菜根香,逢漂母。

53

双庙怀古

作者:王恽(元代)

双庙怀古,元代,王恽,

铁舆动地来,猎火烬九县。睢阳东南冲,江淮国所援。

蔽遮不使前,恢复可立见。二公明此机,死守誓不变。

虽危所保大,如蝮螫解腕。最难结众心,存殁匪石转。

彼苍畀全节,谁为落贼便。已矣君不忘,握爪掌为穿。

竟能济中兴,淮海了清奠。至今忠烈气,皎皎白日贯。

贺兰观成败,不饮浮屠箭。杀亡计多寡,此论诚可辨。

我来拜遗像,凛对如生面。乞灵激懦衷,剸决刚同鍊。

朔风吹树声,尚想登陴战。暮倚晕月城,悲歌泪如霰。

9

宫词 其三十八

宫词 其三十八,宋代,王仲修,

长生殿里更阑后,乞巧楼前月上时。河汉玉梯三十六,不知谁见画蛾眉。

1

日重光行

作者:陆机(魏晋)

日重光行,魏晋,陆机,

日重光。奈何天回薄。

日重光。冉冉其游如飞征。

日重光。今我日华华之盛。

日重光。倐忽过。

亦安停。日重光。

盛往衰。亦必来。

日重光。譬如四时。

固恒相催。日重光。

惟命有分可营。日重光。

但惆怅才志。日重光。

身没之后无遗名。

14

浣溪沙青团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

浣溪沙青团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宋代,辛弃疾,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

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

22

清平乐·沉思暗记

清平乐·沉思暗记,宋代,晏几道,

沉思暗记,

几许无凭事。

菊靥开残秋少味,

闲却画栏风意。

梦云归处难寻,

微凉暗入香襟。

犹恨寻回庭院,

依前月浅灯深。

83

次韵薇室读《孟子》诗

次韵薇室读《孟子》诗,近现代,刘雄,

箪瓢陋巷共希颜,所欲无多未觉悭。富贵暂求春梦里,圣贤长接古书间。

放心渐可消千虑,去执犹须过数关。他日登临同一笑,眼中已小是群山。

90

侍宴饯新安太守萧几应令诗

侍宴饯新安太守萧几应令诗,南北朝,刘孺,

芝殿延藻景,画室写油云。玄览多该洽,圣思究前闻。

微密探精义,优游妙典坟。饮饯参多士,言赠赋新文。

54

下手迟

下手迟,元代,丘处机,

落魄闲人本姓丘。住山东、东路登州。自少年、割断攀缘网,从师父西游。

兀兀腾腾不系留。似长江、一叶孤舟。任红尘、白日忙如火,但云漾无忧。

50

题喻

作者:赵蕃(宋代)

题喻,宋代,赵蕃,

今人藏书务书多,昔人读书病书少。藏书不读竟何用,岁老财供蠹鱼咬。

俞君命意何其贤,藏书读书两相兼。有楼不肯贮风月,名以万卷非徒然。

我今百念空如水,祇有耽书心未死。为君作诗岂无意,一鸱时送从兹始。

56

遇海舟

作者:刘敞(宋代)

遇海舟,宋代,刘敞,

秦王好神仙,东上琅琊台。蛾眉绿发五千辈,去乘长风款蓬莱。

此时秦人海旁立,生别死分不敢泣。但见高帆云中没,野鸟悲鸣为翔集。

过海舟,何时还,火焚荆棘空骊山。

1

虎丘生公说法堂

虎丘生公说法堂,宋代,员兴宗,

折天一径入林幽,乱石牙牙蹲虎丘。不为生公夜点首,世间般若自头头。

2

大涤翠蛟寺

作者:韩淲(宋代)

大涤翠蛟寺,宋代,韩淲,

山以水而胜,水以人而清。人水亦何事,乾坤无限情。

酒好满杯饮,诗到一篇成。杜鹃风外啼,青林开晚晴。

8

上丘漕司生辰诗

作者:韩驹(宋代)

上丘漕司生辰诗,宋代,韩驹,

淮海钟神秀,逢时出伟人。熊罴符吉梦,弧矢记佳辰。

瑞世仪丹凤,占祥得石麟。心田平若砥,学海阔无津。

道任司衡重,儒传孟氏醇。雄文追灏噩,雅意蕴经纶。

大策登商第,英名动搢绅。含香登粉署,画诺拥朱轮。

画戟声称远,星轺宠数频。一时推厚德,列郡仰深仁。

櫜紫殊恩近,官黄墨诏新。风云看际会,廊庙喜同寅。

寿斝霞纹细,香莲露脸匀。愿赓难老颂,阅岁等庄椿。

78

宋铙歌鼓吹曲 其二

作者:谢翱(宋代)

宋铙歌鼓吹曲 其二,宋代,谢翱,

天马黄,产异方。龙为马,白照夜。气汗云,声彗野。备法衣,引宸驾。

腾天垠,倏变化。闰之馀,劘以霸。阅八姓,瞬代谢。驱祥灵,入罟擭。

皇上帝,监于下。誓无哗,出既祃。市日中,不易贾。坐明堂,朝诸夏。

赉万方,锡纯嘏。

43

题成趣轩

题成趣轩,元代,李士瞻,

小小蔬园半亩畦,涉能成趣路成蹊。呼儿灌溉汲石井,留客待烹啼竹鸡。

子荆居室称苟美,管宁锄金恒不迷。华构相承期勿坠,今人应与古人齐。

94

重别魏使君 其一

重别魏使君 其一,明代,李攀龙,

楚客褰帷不可留,阳春一曲更难酬。并将别后萧条色,写向君家白雪楼。

81

追送张尚质户部兼怀沈仲律主客

作者:吴宽(明代)

追送张尚质户部兼怀沈仲律主客,明代,吴宽,

秋风骑马向南行,送别深惭句不成。顾我只如前日懒,思君应比后湖清。

朝回晓月当琼岛,梦逐春潮到石城。遥想斋居无俗客,相过多见沈云卿。

100

郊居答友人远讯二首 其二

郊居答友人远讯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

揽镜初看鬓有霜,閒身偏恋水云乡。匡山莫讶归来早,万卷于今足草堂。

34

偶吟 其二

偶吟 其二,明代,邹元标,

当年我爱薛夫子,日日焚香可告天。复性功深濂洛秘,谁云书录是言诠。

3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