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去几年今与古,睢阳几人朱与紫。
嗟哉二子独有名,义烈乃能长不死。
当时美人欢未足,一日苍皇行万里。
岂无公卿尊且宠,急反与胡为眼耳。
丈夫感激世莫测,二子引身蒿下起。
忠驱义激鬼神动,漠漠胡沙来此止。
相隔多少年今与古,
睢阳只有几个人名闻四方。
唉哟,这两位子孙独自赢得了名声,
因为他们的义烈才能长存不朽。
当时美人的欢乐还不足够,
一天里,皇帝行走了万里。
难道没有朝廷的尊崇与宠爱,
却急于与胡人为伍,成为他们的眼目和耳朵。
丈夫感激之情无法测量,
这两位子孙在蒿草下站起来。
忠诚和正义激发了鬼神之动,
黄沙漠漠,却在这里停止了蔓延。
这首诗是曾巩对时代乱世和个人命运的反思和抒发。诗中描述了一种时光流转的感慨,相隔多年的现在与古代相比,睢阳地区的名士已经寥寥无几。
诗人感叹这两位子孙能够独自享有声名,是因为他们的义烈和忠诚使得他们的名字流传于世,长久不朽。这里可以看出曾巩对忠诚和正义的推崇,以及对个人品德和行为的重视。
诗中还涉及到美人不满足现状的描写,可能意味着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不满。皇帝行走万里,表明当时的政治动荡和混乱。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和正义力量的赞美。诗中的“胡沙”意味着边疆的沙漠地区,这里象征着动荡和战乱。然而,这两位子孙以忠诚和正义的力量,将沙漠的扩散止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思考,表达了对忠诚和正义的崇敬,以及对社会不公和混乱的揭示。曾巩以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秩序和道德价值的思考。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午热书事用西涯公韵公用杜韵 其二,明代,邵宝,
古涧泉如为我然,松阴有石更堪眠。仰高长对山灵在,习静将胜尘务牵。
大孤小孤汇泽畔,南高北高潮海边。人间山水即风月,清兴到时那用钱。
同永叔赠沈博士,宋代,刘敞,
我不识醉翁亭,又不闻醉翁吟。但见醉翁诗,爱彼绝境逢良琴。
上多高峰下流泉,后有芳草前茂林。玄猿黄鹄翩翻共悲鸣兮,白云翠霭倏忽而阳阴。
此间真意不可尽,未遇知者犹荒岑。醉翁昔时逃世纷,恋此酩酊遗朝簪。
心虽独醒迹弥晦,举俗莫得窥浮沈。迩来十年定谁觉,独沈夫子明其心。
写之丝桐寄逸赏,曲度寥落含高深。绝调众耳多不省,醉翁一闻能别音。
乃知精识自有合,何必相与凌崎嵚。伯牙钟子期,目击意已歆。
蓬莱三山荡析不可见,惟有水仙之操传至今。安知后世万千岁,此地不为水火侵。
但存君诗与君曲,虽远犹可期登临。沈夫子,与醉翁,斯言至悲君更寻。
北窗雅言寄朱仁叔,宋代,敖陶孙,
风日暖,天大裘。
蝇飞打窗油,北窗坟策高於丘。
我欲发视劳牵抽,把酒起望天门陬。
斜鸿书破半张纸,枯荷纲空散铅水。
机中挑出锦文诗,泪满鸳鸯半身紫。
新愁波不穷,后愁更随风。
美人如娇春,何物可御冬。
古人已恨愁不足,却遣今人送愁续。
轻将玉斧赠吴刚,漏得寒光照孤宿。
素女为天拣退丝,伶伦猛截孤生枝。
沙虫含冤射千载,谁劝黄竹栽瑶池。
歌夜长,歌夜短,淮南桂枝香满满。
为君持酒寿金人,少待露盘辞玉碗。
续琴操哀江南 我赴蓟门四之一,宋代,谢翱,
我赴蓟门,我心何苦。我本南人,我行北土。视彼翼轸,客星光光。
自陪辇毂,久涉戎行。靡岁不战,何兵不溃。偷生有戚,就死无罪。
莽莽黄沙,依依翠华。我皇何在,忍恤我家。
齐侠行,明代,李攀龙,
简书八道发明光,诏徙群豪赴朔方。神武临轩耽虎视,将军秉钺郁鹰扬。
山东十二诸侯国,海滨五百义士乡。厌乱齐臣思定伯,殷忧汉使出勤王。
敌骄拟纵田单火,客愤能飞驺衍霜。彀骑人人白羽箭,民兵处处绿沈枪。
九河寒色旌旗动,岱岳秋阴鼓角长。各倚少年轻燕颔,曾经遣戍守渔阳。
一匡九合岂受赐,排难解纷不可当。往岁潢池先陷阵,三时大战银冶场。
功名未致有庄贾,肝胆欲倾无孟尝。天子只今顾西北,男儿侠骨埋边疆。
杂诗七首 其二,明代,卢楠,
皎皎明月光,照见东大楼。天风吹绮疏,棂轩一何幽。
上有忧思妇,颓颜怀良俦。中夜郁长叹,悲啸含清秋。
借问怨阿谁,不语弹箜篌。清商激中曲,音响何凄湫。
大弦回阳春,小弦咽泉流。精诚逾金石,烈思扬清讴。
蟋蟀鸣金闺,霜霰披梧楸。日月迅推毂,铅华安久留。
愿为梁问尘,随风入君帱。
辛酉中秋次夕竹湖玉亭于健携酒松原别后见月色如昼引兴成歌,明代,罗洪先,
广寒宫阙夜不扃,秋庭桂醑倾奇馨。群仙宴罢云锦散,嫦娥冉冉来飞軿。
水晶帘开期不爽,宝奁冰鉴悬金掌。绝色谁夸玉雪姿,长生但看琪花长。
六铢轻袂飘琼霄,万斛玄珠随碧绡。素鸾乍别蓬莱殿,瑶圃宁知王母遥。
灵兔当年曾有约,分得杵边一丸药。至今毛骨不知寒,几欲乘风访寥廓。
何缘下谪留人间,恨无霜翰凌千山。路台独挂羽衣立,髣髴神宇通天关。
天关旷朗四无际,孤高只欲离尘世。绿烟淡淡光欲流,银河隐约波空逝。
馀酲未解狂且歌,声高不畏天孙诃。珊瑚敲碎铁如意,未报金鸡奈乐何。
金銮草制图为韩总兵作,明代,祁顺,
长庚之星光烛天,精气下降生英贤。肝肠锦绣五色鲜,斗酒时露诗百篇。
四明狂客识谪仙,长安相见喜欲颠。吹嘘直上红日边,君臣际会非偶然。
七宝为床玉作筵,金銮殿上朝传宣。翰林供奉宠命专,御手赐食春风前。
酒酣草诏思如泉,淋漓醉墨生云烟。麾斥力士令周旋,冻来呵笔罗婵娟。
当时荣幸畴与肩,岂羡宫烛分金莲。所嗟才行不两全,夜郎远谪还堪怜。
回看紫禁归无缘,清词冷落金花笺。谁将图画人间传,使我怅忆开元年。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