驮布袋,放痴憨。
回头一笑,捏怪千般。
走遍长汀人不识,诳言弥勒示人间。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布袋和他的行为来传递深刻的。布袋是一个佛教传说中的形象,常常被描绘为一个背着布袋的和尚。他随处旅行,展现出憨厚天真的性格。当他回头微笑时,他的笑容捏造出千般怪相,这种行为既滑稽又可爱。布袋走遍长汀,但人们却不认识他,因为他的真实身份被伪装起来。他用谎言隐藏自己的本体,以示人间的智慧与善良。
《布袋赞》以幽默、夸张的手法刻画了布袋和他的行为,展现了释绍昙独特的创作风格。布袋这个形象常常被视为智慧和善良的象征,他的背包装满了人们的痛苦和烦恼。通过他放肆的笑声,人们可以释放内心的困扰,感受到生活中的轻松和快乐。
诗词中的布袋形象也具有一定的宗教意味,他扮演了一个伪装者的角色,通过诳言和欺骗来揭示人间的真相。这种伪装与真实之间的对比,提醒人们审视现实世界中的表象和虚伪,寻求智慧和真理的道路。
整首诗词以轻松、欢快的节奏和调子展现出布袋的形象,通过幽默和夸张的表达方式,给读者带来欢乐和思考。它不仅仅是一首有趣的诗词,更是一幅寓意深远的画卷,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真实与虚幻、善与恶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布袋赞》通过描绘布袋和他的行为,传递出智慧和善良的信息,让人们反思现实世界中的伪装和真实。这首诗词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了生活中的快乐和解脱,同时也提醒人们去追求真理和智慧的道路。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闺情小令 宛陵寄寓,偶感离思,因剪取小调声音,自度此曲,以箫管吹之,近现代,汪石青,
春归人未归。人归在几时。花楚楚,日迟迟。沉醉东风一片吹。
冤家何处迷。低徊。草长莺飞。心自忖,意如痴。昨夜春寒透被池。
梦君君不知。
升石窗少憩有得拟书壁间二十六韵,清代,姚燮,
拂落鳌背霆,难悚五丁梦。可惜神火熛,不烧满山葑。
颓㕂缠铁莓,遍扪苦无缝。星尾银的悬,眼矢射誇中。
体重难化云,却步已形众。仰面如有招,试蹈屡投空。
偃身握朽株,鼓气代飞鞚。束志略未坚,糜身徇龙洞。
暂忍罡劫危,居然得骑凤。珠斗垂绮檐,四窗九天贡。
平生局蹐想,未得万里纵。如何居至高,仍为浊岚瞢。
闻有太古猿,骨老不识冻。手摘日月丸,趺坐作珠弄。
寻常仙骑过,但以目遥送。复嫌凡迹来,内关便缄封。
我亦凡世人,未拜上清俸。此境能许安,玉延尚堪种。
短哉蜉蝣心,死为哀乐用。邱墓如积尘,谁与举名恸。
发我离垢怀,远意万峦控。出定泥丸神,依俙碧霄羾。
碧霄多琼楼,眼前问谁从?且席烟萝坪,首枕至虚瓮。
文果绥山桃,丹毬压肩重。听彼幽涧泉,泠泠散清哢。
出塞(夜梦一女子引扇求字,为书小阕),宋代,李石,
花树树。吹碎胭脂红雨。将谓郎来推绣户。暖风摇竹坞。
睡起栏干凝伫。漠漠红楼飞絮。划踏袜儿垂手处。隔溪莺对语。
初秋梦故山觉而有作四首 其三,宋代,陆游,
昔我东归时,父老迎船头。开篷相劳苦,怪我领雪稠。
故山何负君,且作数月留。岂知席未暖,疋马来南州。
蛮花四时红,瘴雾日夜浮。归哉不可迟,勿与妇子谋。
紫骝马·紫骝马,宋代,张舜民,
紫骝马,白面郎。
红银鞍勒青油韁,左牵黄犬右擎苍。
朝从灞陵猎,暮宿投平康。
使酒不满意,按剑叱天狼。
今年明年一如此,后年不觉发成霜。
扶肩策杖出门行,抱子弄孙楼上坐。
忽然涕泪满衣襟,为见骅骝面前过。
杂诗二十二首 其四,宋代,刘敞,
昆崙邈人境,日月相蔽亏。上有仙圣居,帝阍俯崔嵬。
王毋坐少广,有娥閟瑶台。弱水不可梁,大荒旷无厓。
周穆昔好游,超绝仅能陪。方朔偷桃儿,沈浊何乃来。
青鸟通其使,雄鸟为之媒。灵化信难测,真契从此推。
维心过邵子非溪亭夜话有伤时感旧之作索余次韵 其四,宋代,沈与求,
虏帐师频衄,民穷粟屡搜。会须夷丧乱,宁敢厌征求。
黄屋中天立,彤弓几日酬。寸心终耿耿,不独为春愁。
六月内喜雨诗,宋代,敖陶孙,
炎天亦靳雨,特地费雷将。
隐隐来何久,飞飞势稍颺。
初从沾块润,忽作建瓴忙。
穉子抛书出,臞禅解缚狂。
苗滋应秀颖,风过忽温凉。
蛛纲掀三面,虫书漫数行。
衾箱开岁事,恩泽到诗章。
怨暑移今昨,烦痾觉在亡。
青莲开绀宇,白苎舞雕墙。
只影还晡暮,惊心重渺茫。
思惟大火聚,回向六时香。
脱略时流辈,周旋古佛场。
身才丈六足,舌乃大千长。
此理凭谁诘,何方便举扬。
鼠愁灯崛峍,鸦睨铁琅珰。
生理何聊赖,斯文重激昂。
盛时追少壮,故步失寻常。
政尔蓬心萲,依然贝叶光。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