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阁端午贴子词五首

记得当年梦月符,浴兰节后恰旬余。

欲知天锡无疆寿,认取仙蜍颔下书。

0

诗文译文

记得当年梦月符,

浴兰节后恰旬余。

欲知天锡无疆寿,

认取仙蜍颔下书。

诗词的意境描绘了古代端午节时皇后阁中贴的五首词。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诗文赏析

记得当年梦月符,

浴兰节后恰旬余。

欲知天锡无疆寿,

认取仙蜍颔下书。

诗词的意境描绘了古代端午节时皇后阁中贴的五首词。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词的内容和。

诗词的第一句“记得当年梦月符”,描述了作者回忆起过去的一场梦境,梦中似乎出现了月亮和符咒的形象。这句话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仿佛展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情境。

第二句“浴兰节后恰旬余”,描绘了端午节过后的一段时间。浴兰可能指的是一种植物,也可以理解为洗浴在端午节后的一段时间里,正是约莫十天左右的时光。

第三句“欲知天锡无疆寿”,表达了想要了解天赐的无限寿命。天锡指的是上天赐予的宝贝,暗指长寿的象征。

最后一句“认取仙蜍颔下书”,表明要去领悟仙蛙颔下的经书。仙蛙象征着神秘与超凡,经书则代表着智慧与启示。这句话意味着要通过探索和学习,寻找智慧的真谛和超越凡尘的境界。

整首诗词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通过描绘梦境、节日和神秘符咒,展示了作者对超越现实寻求智慧和长寿的渴望。通过探索仙蛙颔下的经书,作者试图获取更高层次的启示和智慧。整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超凡世界的向往和对智慧的追求。

真德秀

真德秀字景元,后更为希元,福建浦城(今浦城县晋阳镇人)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生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卒于未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真德秀是南宋后期与魏了翁齐名的一位著名理学家,也是继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他同魏了翁二人在确立理学正统地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其他诗经

赠董士勉归海州并问讯刘贡寓学正

作者:郑真(明代)

赠董士勉归海州并问讯刘贡寓学正,明代,郑真,

风云浩渺泛灵槎,三径归来菊有花。疏广宅东天入海,龙且城外水囊沙。

宾筵且复成娱乐,帝阙终须拜宠嘉。好语黉宫刘博士,休将简策问生涯。

3

齐天乐 其一 寿任志公用张铁光韵

齐天乐 其一 寿任志公用张铁光韵,清代,聂树楷,

匆匆腊鼓催年换。天容我公闲散。坡老生朝,刚过三日,绿野又开芳宴。

不堪系念。正冰蹴黄河,烽传赤县。风鹤惊心,层云不障满山远。

相期及身强健。想名山一席,定遂初愿。英猎丛残,网罗放失,凭仗一枝湘管。

沧江卧晚。正大陆龙蛇,付之不见。且尽余欢,趁花堆酒面。

3

南行赴合浦别临颍知县朱士容

作者:王翰(唐代)

南行赴合浦别临颍知县朱士容,唐代,王翰,

南来六月别京畿,邑宰贤明更可依。仕路白头如我少,世途青眼似公稀。

蛮江波浪何时到,岭海风烟甚日归。来岁中秋明月底,与谁把酒共清晖。

48

劝君酒

作者:王翰(唐代)

劝君酒,唐代,王翰,

劝君酒,岁将暮。新岁冉冉来,旧岁堂堂去。去者挽不回,来者无由驻。

春风吹落花,花落深可惜。不知向君面,吹落娇红色。

歌缓声,舞垂手,昨日少年今白首。岁将暮,劝君酒。

73

南湖观张功父像

南湖观张功父像,清代,全祖望,

张郎真将种,不独数诗宗。一掷事幸济,终身愿未从。

象台消壮志,萧寺无遗容。寂莫南湖上,风流宛可逢。

40

女冠子 其一

作者:李珣(唐代)

女冠子 其一,唐代,李珣,

星高月午,丹桂青松深处,醮坛开。金磬敲清露,珠幢立翠苔。

步虚声缥缈,想像思徘徊。晓天归去路,指蓬莱。

73

漫兴二首

漫兴二首,宋代,赵友直,

偃息林臯与世违,兴来长啸不妨痴。

素怀欲辟留侯谷,僻性耽茹甪里芝。

漫谓五湖真乐事,须夸三径足幽栖。

时人何用讯名氏,久矣迂疏不自知。

81

岘山

作者:黄通(宋代)

岘山,宋代,黄通,

仙翁移守明年春,□书小子中自论。□嗟羊公不血食,乃表乞庙于山樊。

因复为山发风咏,辞气浩浩涵胚浑。又不柬弃贱且鄙,似欲瓴甋联玙璠。

捧诗那能测崖岸,但觉俗骨销沈昏。师丈之命重违辟,手摩空腹强忍言。

召伯听讼棠树下,后人思伯树不残。羊公游处岘山首,后人见山即汍澜。

或者怪之辄致诘,厥□何惠施元元。答云贤者岂徒尔,其事虽远迹可根。

昔者郏鄏鼎既□,三姓窃出窥中原。野鬼狂神盗社稷,渴龙饥虎摇乾坤。

于时生灵乃何物,蛇豕口吻恣吐吞。丁黄那复顾邦土,荒城白昼啼幽冤。

□石未安晋已夺,晋□将至汉之濆。公来有意补膏血,宁重黔首轻儿孙。

朝问疾苦历万室,莫复逋逃开四门。众化以术公以道,人伏以威公以恩。

□□□时用□□,使民□戴如□□。不然楚山尽奇秀,岂将怀□□□村。

山旧有亭亭有碑,碑前□见堕泪痕。独使庭坚忽不祀,可□今古多朱轓。

仙翁下车郡即治,旋日鞭马城南奔。踟蹰山头念往事,言不轻发心暗扪。

吾州祠宇数十百,何功何惠牲牢飧。而令公作若敖鬼,嗟我庸敢誇雄藩。

玉书寻许□祀典,庶令贤者终天存。士民欢笑□□诏,□□日□新宫垣。

梁国入吴毁淫祠,泰伯子胥方独尊。南阳守睦祠子陵,浙东薄俗渐已敦。

仙翁还作叔子庙,汉南又开风教源。诚令身在名灭者,放目仰视惭英魂。

凤林古景绝无尽,未算水木兼兰荪。山前游骑试思否,此山不直供翠樽。

9

和宣守林子中修撰列岫亭

和宣守林子中修撰列岫亭,宋代,郭祥正,

苏州方称白公才,又见宣城谢守来。两处溪山重秀发,一亭风月助徘徊。

水光飐滟龙鳞活,岫影参差雁序开。不用红裙唱金缕,只题佳句殷春雷。

52

林文节元祐日记帖赞

作者:岳珂(宋代)

林文节元祐日记帖赞,宋代,岳珂,

汉大中大夫东方曼倩之对孝武曰:诚得天下贤士公卿在位,咸得其序。

譬如以周召为丞相,仲尼居御史府,毕公高备拾遗,蘧伯玉为太傅,博士则以颜闵,执金吾以季路,卫尉以卞严子,光禄以仲山甫,郡守以子产,詹事以孔父,史鱼司直,申伯为御,下至旄头式候亦羿万之伍,则唐虞之隆,成康之际,陈功比德,自无以喻。

武帝为之大笑,盖甚言其难遇也。今视元祐之时,彼固何足慕哉。

群贤拔茅,大奸脱距。如确如惠,必斥必去。师保万民,维温维潞。

大老既归,百揆时序。师表以韩,押麻以吕。班廷谢门,纷鹓振鹭。

守正如王,博闻如顾。钱刘曾孔,滃云蒸雾。其未登于录者又不可一二数。

宣制正衙,天人交助,翕然闾巷,曰司马雨。公盖异时攘臂于代言之间,而染指于同省之赂,顾犹有是语。

则是非之公,盖未尝不具也。然则插齿吐吻,擢项结股。

委蛇其迹,偊旅其步。虽辨知闳达溢于文辞,而诙谐者犹皆不之与,后之君子其必知所去取矣。

幅纸之得,正邪以寓。式窥厥衷,逸史是补。

31

次韵潘舍人画轴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次韵潘舍人画轴 其二,宋代,韩淲,

寻诗小醉时,不许老农知。叶叶泛轻舠,试渡野水陂。

76

寄抱朴君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寄抱朴君 其二,宋代,韩淲,

姜盖潘同看木犀,故交零落竟何之。如何花满西林树,犹有无怀可寄诗。

82

曲细道中

作者:冯山(宋代)

曲细道中,宋代,冯山,

一溪流石色,万木耸山阴。地僻有佳景,眼明劳寸心。

坠猿犹挂壁,惊鸟忽移林。莫问去程远,行人方苦吟。

6

寿曹大博以东宪台治新筑亭馆扁榜寄意 莺花世界

寿曹大博以东宪台治新筑亭馆扁榜寄意 莺花世界,宋代,程公许,

涪江驶清浏,四山玉连环。中有一掌平,万井浮晴烟。

莺花随世界,妙语发天悭。公来抉其秘,作堂娱燕閒。

袭芳皆俗好,伐木友士贤。念昔白波汹,止沸谈笑间。

熙熙春台乐,谁知有今年。初度沸欢谣,愿公眉寿延。

移此世界春,浩荡弥八埏。

76

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其三

作者:汪莘(宋代)

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其三,宋代,汪莘,

夏雨春风穷管仲,停云荣木老渊明。断红池馆无人到,犹有黄鹂一两声。

78

金陵秋赋别江寿翁

作者:柴望(宋代)

金陵秋赋别江寿翁,宋代,柴望,

忆向西风折翅归,每忻黄菊满疎篱。

十书诣阙无知己,千里离家有路歧。

岁月易惊孤客梦,文章难比少年时。

荻花芦叶休凄怨,自有新开窦桂枝。

6

岁旦登万佛阁观雪

岁旦登万佛阁观雪,宋代,郑思肖,

赤脚踏上万佛顶,全身坐断清净境。见大光明遍法界,不见三千大千影。

一时八面俱玲珑,诸尘诸相本无踪。色不是色空不空,莹然塞破虚空中。

怪见此番寒彻骨,无中弄得光芒出。蓦地省得大年朝,即是正月初一日。

56

奉寄九灵先生四首

奉寄九灵先生四首,元代,丁鹤年,

挟海怀山谒紫宸,拟将忠孝报君亲。忽从华表闻辽鹤,却抱遗经泣鲁麟。

丧乱行藏心似铁,蹉跎勋业鬓如银。万言椽笔今无用,閒向林泉纪逸民。

28

读王进士下第时所拟宫词六十首为赋四绝 其二

读王进士下第时所拟宫词六十首为赋四绝 其二,明代,卢龙云,

有诏新开避暑筵,清虚水殿纳凉偏。披襟尽解当年愠,引得南薰入舜弦。

31

对酒歌

对酒歌,明代,张元凯,

宇宙自万古,人寿无百年。我生之前漫无纪,我生之后殊杳然。

中间百年何太促,始觉人世徒堪怜。况乃寰区受羁束,曷能蓬海求神仙。

幸有金阊醇酎美,一斛不直三千钱。沽来快饮日不竭,赖兹薄禄如流泉。

清者可中圣,浊者可中贤。伯雅或在后,季雅或在前。

公荣不择侪辈饮,季伦欲就邻家眠。君不见花开枝上何娟娟,春风吹落随寒烟。

又不见云行空外百态妍,须臾散尽苍旻天。玉山常倾倒,桑田任播迁。

胸臆从教块垒散,形神自尔魁梧全。一日可兼十日饮,百岁能当寿一千。

始信壶中有日月,不与人世同弃捐。沉冥至理久自悟,糟丘为我生青莲。

6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