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八月十五,天色半阴半雨。
几多门外游人,不睹月圆当户。
也好笑,又堪嗟。
争似西湖寺里一队古佛,参退归堂喫茶。
《偈颂二十二首》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感叹人们在游玩时与自然的联系被割断,不能欣赏到满月当空的美景,而对西湖寺里的古佛队伍兢兢业业的参拜和回堂喝茶表示赞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当天的天气情况和游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忙碌的生活和与自然疏远的思考。作者用“天色半阴半雨”的描写表现出了八月十五夜的独特气氛,但由于天色不佳,使得游人们无法欣赏到满月的美丽景象,作者由此感到好笑和可叹。然而,作者对西湖寺里的古佛队伍的形容却显示了对于虔诚参拜和回归宁静的生活方式的赞赏。这种对比凸显了人们与现代生活快节奏的割裂和对于古老宗教信仰的思考。
总而言之,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的场景,并通过对比展示了人们忙碌的生活和对宁静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于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的思考。
释道生,号曹源,住饶州妙果寺。为南岳下十八世,密庵咸杰禅师法嗣。有《曹源道生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今录诗三十二首。
送检讨陈嗣初还姑苏,明代,杨荣,
雨过晚色净,退直下西清。凉飔起木末,飒飒来秋声。
故人过我别,明发有远行。抚景慕良觌,睽离郁中情。
握手子不留,尊酒聊为倾。意厚未忍辞,酒尽还独醒。
长歌写衷曲,为子叙平生。忆昔未荆识,林居养幽贞。
每於士论中,往往闻蜚英。以兹用推毂,夺尔鸥鹭盟。
尚希擅制作,庸以赞治平。欣然解萝薜,遂赴求贤徵。
峨章谒明主,秉笔登蓬瀛。端操景先哲,邃学传前经。
予亦得益友,晨夕资讨评。会晤益云密,讵意疾所婴。
浩然有归志,上疏思遗荣。汉庭多宠渥,不能留长卿。
达士贵知止,岂必功业成。守道苟不惑,足以传其名。
理棹向吴会,驱车出都城。江云引归兴,朔雁随行旌。
故园指日到,亲旧欣相迎。于于遂初愿,漠漠无外营。
金石宜善摄,琴书益研精。乡党得师范,后学式仪刑。
永矣保令闻,当与前贤并。
送慧勤归馀杭,宋代,欧阳修,
越欲僭宫室,倾赀事雕墙。佛屋尤其侈,耽耽拟侯王。
文彩莹丹漆,四壁金焜煌。上悬百宝盖,宴坐以方床。
胡为弃不居,栖身客京坊。辛勤营一室,有类燕巢梁。
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饭以玉粒粳,调之甘露浆。
一馔费千金,百品罗成行。晨兴未饭僧,日昃不敢尝。
乃兹随北客,枯粟充饥肠。东南地秀绝,山水澄清光。
馀杭几万家,日夕焚清香。烟霏四面起,云雾杂芬芳。
岂如车马尘,鬓发染成霜。三者孰苦乐,子奚勤四方。
乃云慕仁义,奔走不自遑。始知仁义力,可以治膏肓。
有志诚可乐,及时宜自彊。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夜枕闻北雁,归心逐南樯。归兮能来否,送子以短章。
忠徐倡诗,元代,张翼,
西神峨峨,睢孽蔓乘,兵涂氓膏,国武乏兴。唶尔尸素营贿朋,城弗典守妖狐凌。
彼章缝之徒,冠伦魁能,蒲伏詟服,倒授太阿傔以承。
天廓不白暑雨冰,纲常沦隳,线绝罔凭。胡为优徐倡,冶容倚市矜。
鬕妖驱之俾侑乐,頩玉肆詈无陵竞。噤讴褫舞馀,怒鬟植鬅鬙。
铅为钢,刃划膺,载营霸,灼上升,顾守臣钜儒,汗恧衔愧死莫惩。
二仪磅礴忠义气,犹出下里孰可仍。桓桓执夷徒,乃反经沟塍。
尔倡丹衷烛日月,易粉黛,誉声绳绳。污渎流,回清澄。
琴曲歌辞。升仙操,唐代,李群玉,
嬴女去秦宫,琼箫生碧空。凤台闭烟雾,鸾吹飘天风。
复闻周太子,亦遇浮丘公。丛簧发仙弄,轻举紫霞中。
浊世不久住,清都路何穷。一去霄汉上,世人那得逢。
王家酒楼,宋代,刘攽,
君不见天汉桥下东流河,浑浑瀚瀚无停波。游人阅水看白日,骇浪瞥远红影蹉。
感叹世事亦如此,振顿两足行吟哦。提钱买酒聊取醉,道傍高楼正嵯峨。
白银角盆大如艑,臛鸡煮蟹随纷罗。黄花满把照眼丽,红裙女儿前艳歌。
乐酣兴极事反覆,旧欢脱落新愁多。夷门城东门,南对屠儿墓。
信陵今安在,宾客散如雾。窃符事可鄙,袖椎复何慕。
犹令主人成大功,千岁英名若可遇。笑杀平原君,耻从毛薛游。
选士十九人,毛遂晚见收。丈夫一身贵特达,因人成事良足羞。
秋景 秋风生桂枝,宋代,刘辰翁,
又胜春风处,秋芳宇宙清。由来天路远,几许桂枝生。
古道寒云色,空山落叶声。忽看金粟缀,如在蕊宫行。
香入铜盘饮,根愁玉斧惊。小山人倚袖,延伫不胜情。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