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作者:王哲(元代)

静青黄烛。

灭烟消,白黑红光旭。

转灵丹令沐浴。

口长生,五彩从前簇。

宗评法?。

写金书,拯救灾回福。

及归依功行足。

现金丹,衮出昆山

0

诗文赏析

静青黄烛,烛光静静地燃烧着。烟雾散去,留下了白色、黑色和红色的光芒,明亮耀眼。这种变化如同转化了灵丹药一般,使人可以享受洗浴的仪式。口中长生不老,五彩缤纷的过去纷至沓来。宗教仪式评判法则,书写着金色的经书,拯救灾难并带来福祉。这一切都归功于功德行善的积累。现实中的金丹仙丹,带领我们超越昆山(即凡俗世界的困境),达到更高的境界。

诗词以静默的烛光为开端,表现了一种宁静、内敛的氛围。烛光的消散和光芒的转化,象征着变化与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又被赋予了灵丹的象征意义,使人们能够洗涤心灵,回顾过去的美好。接着,诗中提到了宗教信仰和功德行善的重要性,以及通过这些积累的功德所带来的祥福和救赎。最后,现实与超越相结合,金丹仙丹成为超越凡俗世界的象征。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一种内心状态的转变和升华,通过烛光、灵丹、金丹等意象的运用,将物质与精神、现实与超越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追求灵性与超越的思考。这种的融合,使得诗词更具有哲学意味,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境界和美感,展现了元代王哲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诗人将世俗与超脱、现实与理想、内心与外在相互交融,呈现出一幅精神世界的画卷,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得到一种心灵的启迪。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其他诗经

揽秀楼

作者:陈㷆(明代)

揽秀楼,明代,陈㷆,

何年搆此山之东,百杯相对山花红。桐山居士老解饮,何当置我新楼中。

42

罗浮归途罗子钟过溪马蹶濡裳诗以唁之

罗浮归途罗子钟过溪马蹶濡裳诗以唁之,明代,湛若水,

罗生惯骑惯著跌,犹然自诿马蹄齧。仰面贪看罗浮云,不觉马蹶濡裳舄。

试问蹶时可动心,打破这敬无处寻。凝然定力楚州桥,一泉何讵非天人。

32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六

作者:孙蕡(明代)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六,明代,孙蕡,

年少离家志未坚,闲云剩雨满江天。舟行若过巫山渚,莫向篷窗白昼眠。

55

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

作者:鲍溶(唐代)

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唐代,鲍溶,

弄舟去曷来南塘水,荷叶映身摘莲子。暑衣清净鸳鸯喜,

作浪舞花惊不起。殷勤护惜纤纤指,水菱初熟多新刺。

采莲去曷来水无风,莲潭如镜松如龙。夏衫短袖交斜红,

艳歌笑斗新芙蓉,戏鱼住听莲花东。

87

离苦海

离苦海,元代,丘处机,

知君好事从来慕。争奈染浮华难去。虽然欲意学飘蓬,被系脚绳儿缚住。

匆匆顶上旋乌兔。切莫把光阴虚度。神仙咫尺道非遥,但只恐人心不悟。

25

游仙一十九首 其十三

游仙一十九首 其十三,宋代,郭祥正,

攀沿日月窟,遂观天地枢。捣金铸豪英,抟糟酝庸愚。

校量宿所造,报应无差铢。丁宁与世言,安分勿浪图。

5

和夷仲兄舟次苍陵

和夷仲兄舟次苍陵,宋代,毕仲游,

苍陵每过怯舟还,闻说蛟龙在水间。今我到来都不问,一声鸣橹见青山。

100

留题张少愚屋壁

作者:范镇(宋代)

留题张少愚屋壁,宋代,范镇,

高隐郫城下,平地仍径还。门开值冠盖,帘卷为江山。

沛雨人间待,浮云天外閒。泥封诏不起,明夕奉慈颜。

60

作者:李溥(明代)

水,明代,李溥,

几度潺湲树底过,渊澄会见泻天河。气蒸桃浪红翻锦,色借湘裙绿染罗。

曲涧分来听不尽,长沟流出恨偏多。朝宗东泛沧溟远,万里瀰漫接巨波。

27

过御河有感

过御河有感,宋代,汪梦斗,

转漕东南由汴力,此河今日力犹多。隋疲民力亡天下,却为他人浚两河。

13

老君岩次刘谊韵 其二

老君岩次刘谊韵 其二,宋代,彭次云,

俨然鹤发与龙颜,谁道乘风不复还。浑俗何须穷变化,或来尘世或云间。

42

句 其一

句 其一,宋代,吕大防,

天仓三十六,寒拥翠微宫。

91

水调歌头 中秋

作者:刘褒(宋代)

水调歌头 中秋,宋代,刘褒,

天淡四垂幕,云细不成衣。西风扫尽纤翳,凉我鬓边丝。

破匣菱花飞动,跨海清光无际,草露滴明玑。杯到莫停手,何用问来期。

坐虚堂,揩病眼,溯流辉。云山应有幽恨,瑶瑟掩金徽。

河汉无声自转,玉兔有情亦老,世事巧相违。一写谪仙怨,双泪满君颐。

20

番阳喜晴赠幕僚

作者:袁甫(宋代)

番阳喜晴赠幕僚,宋代,袁甫,

大江以乐,岁屡弗康。

民病未苏,正兹忧惶。

一雨六旬。巨浸汤汤。

我告上帝,是祈是禳。

我来宿斋,室名朝阳。

顾瞻斯名,与我心当。

天告我兆,劂应果彰。

朝阳一升,阴沴伏藏。

众不归壑,殃转为祥。

民奠攸居,岁保金穰。

耄倪载咏,喜气洋洋。

匪我颛蒙,能动上苍。

赖我诸友,冈或怠荒。

斋事孔明,纯诚是将。

上帝昭桥,随此瓣香。

我勉诸友,秉德日疆。

朝阳在我,自然发光。

阳复之始,养而勿伤。

常如对帝,中正斋庄。

乃保终吉,以活吾氓。

稍或安肆,冈念作狂。

政刑弗谨,号令弗臧。

天非可恃,祥覆为殃。

敬之敬之,斯须勿忘。

既以告友,抑以自防。

97

同馀杭尉江仲嘉褒道人陈祖德良孙游洞霄宫

作者:程俱(宋代)

同馀杭尉江仲嘉褒道人陈祖德良孙游洞霄宫,宋代,程俱,

太湖隐吏迂且顽,手扳柱颊看西山。笔床茶灶向何许,往来洞庭林屋间。

旧闻西门彻悬霤,故整烟艇寻苕川。却惊天柱矗云表,势与太华争擎天。

幅巾跨马及晓鼓,逸思自觉奔春泉。其谁从者二妙士,金庭老客南昌仙。

齐驱共语失长道,但见平阪连桑田。篮舆后继独不语,鼻息栩栩山耸肩。

岗回涧曲若无路,万叠老翠漫秋烟。三山对起锁诘屈,仅容蹄辙通人寰。

羊肠移险在平地,九疑山色荒联绵。穿松酌水寻二洞,低隐岩腹高山巅。

山巅石室如列厦,接肘可置千宾筵。最怜西洞隔凡处,凝乳络壁留空圆。

我将拂袖去不返,戏击雷鼓挥神鞭。三华宝衣立可致,九赤班符何足传。

只将尻与驾神马,岂顾家火烧凡铅。又疑灵物之所宅,卵孕变化蟠蜿蜒。

金龙玉简投不满,恐复下与东溟连。我嗟何地非圣处,火聚正坐青云軿。

目前阊阖昼自启,电顷已超天地先。正缘一念重山岳,障碍何啻重城坚。

就令信脚到仙宇,凡骨至死包腥膻。

胶胶世网浪自缠,会当去之如蜕蝉。谁能白衣傍金马,且复锦袍乘钓船。

金庭客,南昌仙,他年与我乘八景,举手少别三千年。

13

暮春

暮春,宋代,游九言,

已过清明谷雨天,燕忙莺懒蝶蜂翾。

风和日暖才三月,花落春归又一年。

得意自应谈事业,有怀谁肯卧林泉。

荷锄带月行歌处,付与孤踪百世传。

78

淮右

淮右,元代,元好问,

淮右城池几处存,宋州新事不堪论。辅车谩欲通吴会,突骑谁当捣蓟门。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空馀韩偓伤时泪,留与累臣一断魂。

21

天涯山

天涯山,元代,元好问,

九州上游推大卤,独恨山形颇椎鲁。天涯一峰今日看,快似昂头出环堵。

何年气母此融结,鬼凿神劖未奇古。八窗玲珑透朝日,洞穴惨澹藏雷雨。

名花锦石粲可喜,乞与云烟相媚妩。半空掷下金芙蕖,想得飞来自玄圃。

传闻绝顶更灵异,云是清都群玉府。五云飞步吾未能,风袂泠泠已轻举。

东州死爱华不注,向在陋邦何足数。敬亭不著谢宣城,断岸何缘比天姥。

酒船何时朝复暮,倒卷滹沱浣尘土。唤起山灵搥石鼓,汉女湘妃出歌舞。

诗狂他日笑遗山,饭颗不妨嘲杜甫。

27

定风波 题轴轩左右埋二石槛植荷其中

作者:姚燧(元代)

定风波 题轴轩左右埋二石槛植荷其中,元代,姚燧,

旋汲清泉石斛方。便疑身已置江乡。八九吞胸云梦小。应笑。白头儿戏未曾忘。荷叶且看张翠盖。此外。芙蓉谁望集朱裳。还有不如人意处。遮去。碧天明日照泱泱。

31

赠元美

赠元美,明代,李攀龙,

共拟怀人作,先成幼妇篇。微音知者少,佳句法谁传。

1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