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喜雪韵

南人见雪古来稀,见只愁吟草木辉。

留囓毡毛穷汉使,说开围角老胡妃。

我尝豪健能无褐,今已衰迟要不饥。

北望雁门肠欲断,春蒲空老旧渔矶。

0

诗文译文

南方的人们很少见到雪,只有看到了才会感到忧愁,他们吟唱着雪花洁白的光辉。我是一位贫穷的使者,咬着毡毛的帽子,向老胡妃讲述。曾经我是豪健的,不需要穿褐衣,但如今我已年迈衰弱,渴望不再饥饿。北方的雁门让我感到心肠欲断,春蒲草早已老去,钓鱼的渔矶也荒废了。

诗文赏析

《再用喜雪韵》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南方人们罕见的雪景的思考和感慨。南方少有雪,因此一旦见到雪花飘落,他们会感到忧愁,但也会将雪的纯洁之美吟唱出来。这种罕见的景象给诗人带来了思考,他以一个贫困的使者的角色,用毡毛帽子咬在嘴里,向老胡妃述说这一罕见的景象。通过描述自己的身份和衰老的状态,诗人展现了自己的无奈和渴望,同时也抒发了对北方雁门的眷恋和对春蒲草渔矶的怀念。

整首诗词以雪花为线索,通过南方人们对雪的罕见感受,展现了生活的单调和乏味。诗人通过自己的角色和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不满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北方的雁门成为了诗人内心中所向往的远方,而春蒲草和渔矶则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慨。它既展示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又折射出了社会环境的现实压力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与自然的对话,诗人通过雪花的形象传达了他对生活和时光流转的思考,以及对追求美好的渴望。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其他诗经

惧衰

惧衰,明代,吴与弼,

少壮空缠疾病过,光阴况复迅如梭。蹉跎容易入衰境,此德此身将奈何。

54

明妃

明妃,明代,张元凯,

单于愿称婿,宫女出良家。犀带黄金饰,旃裘白雪花。

照来犹汉月,看去已胡沙。握发羞明镜,飞蓬恨未华。

27

【越调】柳营曲 范蠡

【越调】柳营曲 范蠡,元代,未知作者,

一叶舟,五湖游,闹垓垓不如归去休。红蓼滩头,白鹭沙鸥,正值着明月洞

庭秋。进西施一捻风流,起吴越两处冤仇。趁西风闲袖手,重整理钓鱼钩。看,

一江春水向东流。子陵

达圣颜,布衣间,中兴暗宣三四番。列在朝班,故友相看,他道是名利不如

闲。

脱乌靴弃却罗衤阑,披羊裘执定纶竿。钓苍烟七里滩,耕白云富春山。强如

宰相五更寒。李白

捧砚底娇,脱靴的焦,调羹的帝王空懊恼。玉带金貂,宫锦仙袍,常则是春

色宴蟠桃。赫蛮书醉墨云飘,秦楼月诗酒风骚。鲍参军般俊逸,庾开府似清高,

沉醉也,把明月水中捞。风月担

倚仗他性儿谦,鲍儿甜,曲弓弓半弯罗袜纤。统镘情タ,爱钱娘严,少不得

即里渐里病厌厌。后来肉膘胶大虫翼难粘,葛钩子野味儿难签。火烧残桑木剑,

水湿破纸糊欠,自砍得风月担儿尖。

驼汉精,陷人坑,纸汤瓶撞着空藏瓶。可怜苏卿,不识双生,把泰行山错认

做豫章城。

谎郎君引着火穷兵,呆贱人劫着空营。达达搜无四两,罟罟翅赤零丁,舍性

命将风月担儿争。

李亚仙,郑元和,风流的古今谁似他?相会情多,一见脾和,却撞着个能狡

狯的母阎罗。倒施计搬尽他家火,后来卑田院乞化为活。舆车前唱挽歌,冻的来

打孩歌,再谁将风月担儿拖!

花月妆,绮罗香,思量到头都是谎。多病襄王,窈窕情娘,如今烟水两茫茫。

分飞了锦帐鸾凰,拆散了金殿鸳鸯。不是咱情分寡,说着他说儿长,我磨擦

的条风月担儿光。

花共酒,几时休?惜花人近新来权袖手。舞态歌喉,燕侣莺俦,我无语懒凝

眸。

勤儿每正鼓脑争头,头喧呼谢馆秦楼。保儿心雄纠纠,撅丁脸冷掐飕,且将

我这风月担儿收。

沉默默,冷丁丁,绿豆石磨儿不甚轻。自己曾评,秤儿上曾称,端的一分钞

一分情。丽春园惯战的双生,豫章城豹子苏卿。新油来的红闷棍,恰掘下的陷人

坑,谁将这风月担儿争?

桃脸艳,柳腰纤,窄弓弓半弯罗袜尖。眼角眉尖,意顺情タ,且是可意娘鲍

儿甜。虚飘飘胡厮揪ㄎ,实丕丕响钞精蟾。罢字儿心上有,嫁字儿口头占,再

谁将风月担儿拈?题章宗出猎

白海青,皂笼鹰,鸦鹘兔鹘相间行。细犬金铃,白马红缨,前后御林兵。喊

嘶嘶飞战马蹄轻,雄纠纠御驾亲征。厮琅琅环辔响,吉丁铛镫敲鸣,呀剌剌齐和

凯歌行。

红锦衣,皂雕旗,银盘也似脸儿打着练捶。鹰犬相随,鞍马如飞,排列的雁

行齐。围子首凤翅金盔,御林军箭插金钅比。剔溜秃鲁说体例,亦溜兀剌笑微微,

呀剌剌齐和凯歌回。晋王出寨

打着一面云月旗,厌的转山坡。立唐朝功劳全是我。他铁马金戈,打着骆驼,

一火闹和朵。众儿郎五百余多,簇捧着个酒沙陀。众番官齐打手,众侍女捧金

波,呀剌剌齐和〔太平歌〕。

他为我,我因他,不图志诚图甚么?陪酒陪歌,受诨承科,引的人似风魔。

好姻缘不肯成合,业身已合受耽阁。别人家取快活,望夫石我如何?好也,真

个负心呵!

鸳帐里,梦初回,见狞神几尊恶像仪。手执金槌,鬼使跟随,打着面独脚皂

纛旗。犯由牌写得精细,疋先里拿下王魁。省会了陈殿直,李勉那厮也听者,奉

帝敕来斩你火负心贼!

便做道负桂英,直恁么海神灵,想当初嫁冯魁也曾不志诚。天地行言诚,海

誓山盟,可怎先走到豫章城?做的来失尽人情,画船儿干撇下双生。果然是有报

应,端的有灵神,疋头里先剐了哏苏卿。

小敲才恰做人,没拘束便胡行,东堂老劝着全不听。信人般弄,家私儿掀腾,

便似火上弄冬凌。都不到半载期程,担荆筐卖菜为生。逐朝忍冻饿,每日在破窑

中。再不见胡子传、柳隆卿。

有钱时唤小哥,无钱也失人情,好家私伴着些歹后生。卖弄他聪明,一哄的

胡行,踢气<毛求>养鹌鹑。解库中不想管生,包服内响钞精钞。但行处十数个,

花街里做郎君,则由他胡子传、柳隆卿。

暮雨收,楚天秋,看夕阳古冢堤畔头。伴哥又ㄐ搜,待打王留,扯碎布留。

沤麻坑斗摸泥鳅,见棠梨棒打鞭。偷甜瓜香喷喷,折酸枣醋留留,牧童儿归去

倒骑牛。

8

【仙吕】后庭花 拟古

【仙吕】后庭花 拟古,元代,邵亨贞,

铜壶更漏残,红汝春梦阑。江上花无语,天涯人未还。倚楼闲,月明千里,

隔江何处山?

刺船鹦鹉洲,题诗黄鹤楼。金谷铜驼梦,湘云楚水愁。少年游,好怀依旧,

故人还在不?

39

点绛唇·身後功名

点绛唇·身後功名,宋代,辛弃疾,

身後功名,古来不换生前醉。青鞋自喜。不踏长安市。竹外僧归,路指霜锺寺。孤鸿起。丹青手里。剪破松江水。

6

即事二首 其一

作者:陆游(宋代)

即事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

秃尾驴嘶小市门,侧篷帆过古城村。此生感慨知何限,斗酒新丰不足论。

28

三桥诗 宜远

三桥诗 宜远,宋代,欧阳修,

朱栏明绿水,古柳照斜阳。何处偏宜望,清涟对女郎。

62

思山居一十首。忆葛胜木禅床

思山居一十首。忆葛胜木禅床,唐代,李德裕,

忆我斋中榻,寒宵几独眠。管宁穿亦坐,徐孺去常悬。
虫网垂应遍,苔痕染更鲜。何人及身在,归对老僧禅。

21

宁守杜君过扬来询里社近状 其八

宁守杜君过扬来询里社近状 其八,清代,全祖望,

旧闻胡副宪,雅道使君才。三辅邀殊擢,江东怨暮来。

班荆值岁晏,拭目盻春回。我亦遄归近,相期探早梅。

93

和裴库部诸家雪 侯家

作者:刘攽(宋代)

和裴库部诸家雪 侯家,宋代,刘攽,

裘马寒逾壮,歌钟暝未閒。排云朝象阙,踏冻猎黄山。

上客珠装履,妖姬玉缀鬟。园林通夜赏,洞户不须关。

19

初冬小园寓目

作者:韩琦(宋代)

初冬小园寓目,宋代,韩琦,

独树翘寒色,闲云淡落晖。新霜黄橘重,久雨翠梧稀。

暝雀鸣还啄,高乌定更飞。敝貂犹故在,卒岁免无衣。

48

再游平山堂

作者:刘敞(宋代)

再游平山堂,宋代,刘敞,

背城历历才十里,经岁悠悠能一来。可惜薄书捐白日,强从宾客宴平台。

暮云自与千山合,醉眼时令万宇开。老子谁怜兴不浅,黄花欲落更添杯。

16

见乳燕

见乳燕,宋代,赵友直,

梅雨初晴绿满陂,忽然乳燕脱巢飞。

诗成高枕惟鼾睡,不向人间怨索离。

61

应潮井

应潮井,宋代,马之纯,

俯看沧海仰看山,相去分明霄壤间。

有井无冬亦无夏,与潮俱往又俱还。

想应透彻深无底,怪得浮沉转似环。

不用浙江亭上望,请君来此一凭栏。

10

治水谣

治水谣,宋代,郭祥正,

去年圩破官不救,阙食逋亡十八九。今年大水如去年,民困适遭何令贤。

贤哉何令能治水,枪木编芦多准拟。赏罚公平贫富均,赤脚亲临食亡匕。

每趋危垫必身先,往复连宵几百里。浪头作恶工莫施,一拜能令二龙起。

白龙先去黑龙随,鳞鬣分明皆见之。须臾浪定埂可禦,父老惊嗟咸涕洟。

西门投巫安足比,亦胜乘舆济溱洧。活我生灵十万家,惠泽阴功浃神理。

天子临轩方用才,时时有诏搜草莱。请歌何令能治水,愿采斯言献天子。

43

千叶碧桃蘋茄

作者:赵佶(宋代)

千叶碧桃蘋茄,宋代,赵佶,

太平蜀雀异,仍映碧桃间。一秀三千岁,高枝永共攀。

97

会草堂尝酒戏成四十字呈子思舅

会草堂尝酒戏成四十字呈子思舅,宋代,毕仲游,

白酒旋开封,身如鸟出笼。愁肠先抹倒,醉眼任矇松。

瓮近那妨就,杯寒且更烘。翁居镇如此,我马又西东。

1

买梅花木犀海棠橘栽置库中

作者:韩淲(宋代)

买梅花木犀海棠橘栽置库中,宋代,韩淲,

护此数寸根,待彼数枝花。何时春风来,老眼易横斜。

桃红与李白,长安事芳华。买栽恐无地,识者能几家。

家山对石涧,冬日百树梅。梅花已一开,无时不持杯。

客至虽留连,客去转徘徊。今栖省户间,一株手亲培。

88

徐和卿小楼

作者:韩淲(宋代)

徐和卿小楼,宋代,韩淲,

满窗风叶送新凉,人在红尘巷里藏。午坐岸巾初睡足,更呼茶椀净烧香。

60

曲细道中

作者:冯山(宋代)

曲细道中,宋代,冯山,

一溪流石色,万木耸山阴。地僻有佳景,眼明劳寸心。

坠猿犹挂壁,惊鸟忽移林。莫问去程远,行人方苦吟。

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