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

桑舆金石交,既别十日雨。

子舆裹饭来,一笑相告语。

杨子果箪瓢,诸公不能举。

傥可从我归,沙头驻鸣橹。

0

诗文译文

桑舆金石交,

既别十日雨。

子舆裹饭来,

一笑相告语。

杨子果箪瓢,

诸公不能举。

傥可从我归,

沙头驻鸣橹。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述了黄庭坚与杨明叔离别后的再次相聚的情景。桑舆指的是杨明叔的马车,黄庭坚与杨明叔的友谊像金石一样坚固。他们离别了十天,期间下了雨。杨明叔带着裹着饭的盒子来见黄庭坚,两人相见时,彼此只是微笑着交谈。杨明叔带着简朴的饭盒,而其他朋友们却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黄庭坚希望杨明叔能够和他一起回家去,停在沙滩上,留下美好的回忆。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黄庭坚与杨明叔之间的情感和友谊。诗中的意象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深远的意义。桑舆金石交的比喻象征着两人之间的友谊坚不可摧,经久不变。十日雨的描写增加了诗情的厚重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杨明叔带着裹饭而来,表达了朴素和真挚的情感,一笑相告语则展现了黄庭坚与杨明叔之间默契的交流。诗的最后两句寄托了黄庭坚对杨明叔的期望,希望他能够与自己一同回家,停在沙滩上,享受宁静和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以简约明快的语言,凝练而富有情感地表达了友谊的珍贵和黄庭坚对杨明叔的思念之情。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人展示了朴素真挚的友情和对纯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练明快,情感上真挚动人,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其他诗经

栖霞偶作

作者:曾惇(宋代)

栖霞偶作,宋代,曾惇,

蔬饭已忘肉,清心已是僧。

春华空婉婉,衰病苦侵凌。

风扬孤舟急,江明远浦澄。

邵楼来远念,实怯醉时登。

97

杂诗 其五

杂诗 其五,魏晋,陶渊明,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81

丁巳正月二日鸡初鸣梦至一山寺名凤山其尤胜处曰咮轩予为赋诗既觉不遗一字

作者:陆游(宋代)

丁巳正月二日鸡初鸣梦至一山寺名凤山其尤胜处曰咮轩予为赋诗既觉不遗一字,宋代,陆游,

已穷阿閤胜,更作咮轩游。不尽山河大,无根日月浮。

吾身元是幻,何物彊名愁。久觅卓庵处,是间应可留。

94

丁督护歌六首

丁督护歌六首,南北朝,刘骏,

督护北征去,前锋无不平。朱门垂高盖,永世扬功名。

42

朱绵之解吟轩当蕺山之左念台先生主讲地也今为比邱所居

朱绵之解吟轩当蕺山之左念台先生主讲地也今为比邱所居,清代,全祖望,

百年带草化茅溪,长夜孤灯对老尼。到底寒芒犹未泯,奎文时照佛幢西。

45

天上月

作者:刘翰(宋代)

天上月,宋代,刘翰,

春冰一片净无瑕,万里清光遍海涯。

欲与常娥移桂树,月中先合种梅花。

20

寄题黄州李史君韦杜山居

作者:刘敞(宋代)

寄题黄州李史君韦杜山居,宋代,刘敞,

主人朝隐望谁先,卜筑城南地复偏。服食早知仁者寿,退休前惜大夫贤。

封千户比苍苍竹,亩一钟金上上田。从此去天才尺五,几时鸡犬亦登仙。

41

次曾景建红泉碧涧韵 其一

次曾景建红泉碧涧韵 其一,宋代,赵汝谈,

诗评明水好,笑我尚逶迤。丹穴三千仞,苍藤千万枝。

谷耕闻好鸟,社饮见庞眉。他日烦君指,书堂与佛祠。

17

感寓 其十二

作者:王称(明代)

感寓 其十二,明代,王称,

龙虎启晋伯,熊罴兆齐封。豺声馁敖鬼,牛祸成庚宗。

废兴自古来,吾将讯其蒙。苍旻本何心,至理元冲冲。

75

岁晏感怀 其一

作者:赵鼎(宋代)

岁晏感怀 其一,宋代,赵鼎,

欲雪浓云冻不收,凄寒偏著敝貂裘。客愁有许要排逐,岁事无多难挽留。

畴昔谩怀三径约,飘零聊用一樽酬。即看瑶草光风转,作意湖山汗漫游。

11

遣兴十首呈孟兵部使君 其四

遣兴十首呈孟兵部使君 其四,宋代,俞德邻,

鸡鸣食孟门,指鹿相秦室。所以有志士,林樊屏辙迹。

得时贵行道,枉寻岂直尺。无为赵孟间,笑此陈蔡厄。

14

寄耿运干

作者:韩淲(宋代)

寄耿运干,宋代,韩淲,

霍庙湖深浙水边,雪村来往定翛然。薰风六月上塘路,得雨九秋东坝田。

酒政应缘因禄仕,诗家拔俗在吟篇。翩翩银笔经年别,岩壑风流想后先。

12

贺寺簿先生入新居

贺寺簿先生入新居,宋代,方一夔,

紫阳从西来,孤峰望吴越。自昔有佳人,高蹈造理窟。

雉山走其下,清淑郁未发。吾宗紫阳居,秀挺鸾凤骨。

家学印大程,南北斗柄揭。迩来卜新居,佳气渺葱郁。

天香生桂兰,野性老薇蕨。嬉游独乐园,翛然立清绝。

我来坐庭隅,幽草澹风月。图书有真趣,为指掌中诀。

86

寄利宪张充宗司勋

作者:冯山(宋代)

寄利宪张充宗司勋,宋代,冯山,

曾言英馆愿重寻,犹记当时恋别心。千里江山劳客思,一年风物又春深。

梦中花发人将老,关外愁生酒不禁。引领使台归未得,且疏怀抱寄知音。

71

憩小峨嵋

作者:顾禧(宋代)

憩小峨嵋,宋代,顾禧,

偶上峨嵋岭,悠然对夕曛。

孤峰擎落日,古殿宿寒云。

石暗松涛作,天空鹤唳闻。

幽寻惬素抱,世态自纷纭。

26

庚子年还朝饮酒六绝句 其六

作者:韩驹(宋代)

庚子年还朝饮酒六绝句 其六,宋代,韩驹,

五侯池沼卷东风,酿作真珠滴小红。但怪外边春色晓,浓华都在沁园中。

87

跳梁行寄慰明卿

跳梁行寄慰明卿,明代,李攀龙,

武昌季子吴国伦,左迁三载匡庐春。红颜便着青云色,白眼岂是功名人。

邢州太守昔入计,犹自金闺侍从臣。顾问片言摇日月,弹章一字动星辰。

虽然旧属平津吏,常苦跳梁不可致。调笑纵横倒四筵,交驩往往非其意。

世间那得郢中歌,君但论诗吾且睡。何须更比谢生肩,但应独把王郎臂。

萧条颇似东方生,南康郡里忆承明。文彩纵然倾汉王,恢谐难以取公卿。

画眉石镜二女裸,濯足长江九派清。此儿寻常未易识,偷桃卖药行妖精。

近来犹尚凭陵否,俯仰浮沉无不有。朝读司空城旦书,夜沽茂宰柴桑酒。

成败宁关达士心,卷舒终在朝廷手。随他肉食作雄飞,饶我褐衣称下走。

党禁重开祝网年,一时逐客宠光偏。晚收已抱泥涂恨,更谪如何不可怜。

事急谁能驰叩阙,家贫未拟罢归田。再来地僻逾高枕,就使荒凉给俸钱。

壮游万里君须见,青琐凤池元不贱。使气能令魑魅藏,出身曾厌欃枪变。

楚狂岂止接舆贤,秦孽犹堪背城战。回首畏途真自知,一官不绝才如线。

难将此物斗翱翔,妒口含沙未可当。四海弟兄堪并起,中原我辈正相望。

总看弃置风尘里,不作踟蹰道路傍。鼓枻更逢渔父笑,岂应憔悴老沧浪。

58

对酒吟二首 其二

对酒吟二首 其二,明代,张元凯,

季子黑貂不掩骭,百奚伏雌聊可烹。丈夫破产出门去,斗酒慰劳吴王城。

43

度关山

作者:郑岳(明代)

度关山,明代,郑岳,

昔闻关山险,今作关山行。登危复盘曲,十步始一平。

秋潦混泥途,崖石乱纵横。仄径俯颓坡,仆马度凌兢。

薄暮至绝巅,天地划开明。飘风吹暝色,凛然寒气凝。

慨念兹川岳,设险辅秦京。时危资窃据,历代纷战争。

昌时久混一,六合且休兵。凭高一舒啸,缅怀千载情。

10

途中别舍弟汝言

途中别舍弟汝言,明代,蔡汝楠,

年来已厌远行游,新命严程敢自由。

江上那堪玄雁断,山头犹见白云浮。

乡心蜀国闻鹃语,时态瞿塘看峡流。

弟且还家报兄好,归期定不过明秋。

3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