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川虽独善,爱物均孔颜。
欲使蟪蛄流,知有龟鹤年。
辛勤破封蛰,苦语剧移山。
博哉无穷利,千载食此言。
稚川虽独善,爱物均孔颜。
欲使蟪蛄流,知有龟鹤年。
辛勤破封蛰,苦语剧移山。
博哉无穷利,千载食此言。
这首诗词是苏轼与陶渊明对《山海经》的阅读交流而创作的。苏轼赞扬了陶渊明对《山海经》的研究与欣赏,并表达了自己对这部经典著作的敬爱和赞美之情。诗中表达了对自然万物的关爱和对历史悠久的龟鹤长寿的向往,同时也呼吁人们勤奋努力,以超越困难,实现自己的志向。最后,苏轼认为《山海经》中蕴含的博大无穷的智慧和启示,将会流传千年,并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益处。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山海经》的赞美和敬仰之情。首句“稚川虽独善,爱物均孔颜”表示陶渊明对《山海经》的独到理解和深厚的学问,以及他对自然万物的热爱,这与孔子的思想相吻合。接下来的两句“欲使蟪蛄流,知有龟鹤年”表达了苏轼对长寿的向往,希望能够拥有龟鹤一般的长寿。隐含其中的意思是,通过对《山海经》的研读,可以获得博大的智慧和长寿的启示。
接着,诗中提到了“辛勤破封蛰,苦语剧移山”,表达了对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志向所必须经历的辛勤努力和困难。最后两句“博哉无穷利,千载食此言”则强调了《山海经》所蕴含的广泛智慧和价值,认为这些智慧将会流传千年,并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益处。
整首诗词展现了苏轼对《山海经》的推崇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对人生和对知识的追求的思考。通过对陶渊明的赞扬和自己的思考,苏轼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他对人生和智慧的理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水龙吟 京江离席,清代,严绳孙,
南徐自是伤心处,天水平分瓜步。风吹浪打,英雄去尽,江山千古。
此际茫茫,故人挥手,一时燕楚。喜离尊重满,彩笺同擘,邀仙令,片帆驻。
多少风流云散,更东南、断魂金鼓。平生知己,寸心空在,算来良苦。
梦里平湖,芙蓉秋老,使君归去。便从今,击筑声沈,听湘瑟,两何许。
【双调】蟾宫曲 青楼十咏一,元代,徐琰,
青楼十咏
一初见
会娇娥罗绮丛中,两意相投,一笑情通。傍柳随花,偎香倚玉,弄月抟风。堪描画喜孜孜鸾凰妒宠,没褒弹立亭亭花月争锋。娇滴滴鸭绿鸳红,颤巍巍雨迹云踪。夙世上未了姻缘,今生则邂逅相逢。
二小酌
聚殷勤开宴红楼,香喷金猊,帘上银钩。象板轻敲,琼杯满酌,艳曲低讴。结夙世鸾交凤友,尽今生燕侣莺俦。语话相投,情意绸缪。拚醉花前,多少风流。
三沐浴
酒初醒褪却残妆,炎暑侵肌,粉汗生香。旋摘花枝,轻除蹀躞,慢解香囊。移兰步行出画堂,浣冰肌初试兰汤。回到闺房,换了罗裳。笑引才郎,同纳新凉。
四纳凉
纳新凉纨扇轻摇,金井梧桐,丹桂香飘。笑指嫦娥,戏将织女,比并妖娆。坐未久风光正好,夜将深暑气潜消。语话相嘲,道与多娇:莫待俄延,误了良宵。
五临床
并香肩素手相携,行入兰房,拴上朱扉。香袅龙涎,簟舒寒玉,枕并玻璃。相会在绣芙蓉青纱帐里,抵多少泛桃花流水桥西。困倚屏帏,慢解罗衣。受用些雨怯云娇,煞强如月约星期。
六并枕
殢人娇兰麝生香,风月弥漫,云雨相将。绣幕低低,银屏曲曲,凤枕双双。赛阆苑和鸣凤凰,比瑶池交颈鸳鸯。月射纱窗,灯灭银釭。才子佳人,同赴高唐。
七交欢
向珊瑚枕上交欢,握雨携云,倒凤颠鸾。簌簌心惊,阴阴春透,隐隐肩攒。柳腰摆东风款款,樱唇喷香雾漫漫。凤翥龙蟠,巧弄娇抟。恩爱无休,受用千般。
八言盟
结同心尽了今生,琴瑟和谐,鸾凤和鸣。同枕同衾,同生同死,同坐同行。休似那短恩情没下梢王魁桂英,要比那好因缘有前程双渐苏卿。你既留心,俺索真诚。负德辜恩,上有神明!
九晓起
恨无端报晓何忙?唤却金乌,飞上扶桑。正好欢娱,不防分散,渐觉凄凉。好良宵添数刻争甚短长?喜时节闰一更差甚阴阳?惊却鸳鸯,拆散鸾凰。尤恋香衾,懒下牙床。
十叙别
惠青楼兴却瓓珊,仆整行装,马鞴雕鞍。叹聚会难亲,想恩爱怎舍,奈心意相关。是则是难留恋休掩泪眼,去则去好将惜善保台颜。便休道凤只鸾单,枕冷衾寒。他日来时,不似今番。
九日侍宴乐游苑正阳堂诗,南北朝,刘苞,
六郡良家子,幽并游侠儿。立乘争钦羽,侧骑竞纷驰。
鸣珂饰华眊,金鞍映玉羁。膳羞殚海陆,和齐视秋宜。
云飞雅琴奏,风起洞箫吹。曲终高宴罢,景落树阴移。
微薄承嘉惠,饮德良不赀。取效绩无纪,感恩心自知。
食雪,宋代,赵孟坚,
君不见苏子卿,十有九年留朔廷。
牧羝未乳归未得,吞毡莫救饥肠鸣。
又不见陶学士,家居三冬足文史。
玉堂退直清兴生,谩把烹茶夸婢子。
我生徒饱太仓粟,慨怀伊人常缩恧。
我才又无挥翰手,食此岂不颜增存。
浪游枉自在江湖,几年见雪一语无。
只同儿童跳梁喜,欲吟自觉肠乾枯,
朔风打头夜来泊,拥篷晓见银模糊。
银盘收拾和蔗浆,银匙搅碎红珊瑚。
一抄入品清风生,再抄乍觉心眼明。
连抄疾啜盘已竟,肌肤起粟神魂轻。
食罢拱手谢苍天,小儒不学食露盘,
无补多慾妄求仙。愿言片片皆诗料,
吐吞造化归毫端。亦不吟河桥送别凄凉句,
亦不吟依本胡芦取天怒。但愿冰棱雪块在心胸,
飘飘解做梅花赋。
葆真观妙冲先生归山以诗送之,宋代,赵佶,
当年问道属高人,曾揽霞衣到紫宸。身是三山云外侣,心无一点世间尘。
征鸿望极幽栖远,驾燕归飞洞府新。多谢为传心法妙,此真真外更无真。
次韵陈彦实醉中杂言,宋代,俞德邻,
悠悠广陌尘,冉冉征途客。征途渺无际,人寿不满百。
百年复几何,鬓发早已白。发白无由玄,扰扰终奚益。
富贵势熏天,忽作冷灰寂。突兀树丰碑,犹有金石厄。
所以贤达人,万古等朝夕。俯仰宇宙间,但恨酒杯窄。
持杯辄酣歌,那暇寸阴惜。
瘠马图,元代,揭祐民,
念汝出塞下,四蹄疾如飞。半夜驰临关,气夺戎王围。
被铁踏河冰,几度向武威。将军事百战,腾力不顾肥。
祇今饮渭流,齿老不任鞿。坡寒暮风酸,碛瘠春草微。
百感画者意,要见骏骨稀。但看古英贤,工苦常寒饥。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