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刘晓窗九日韵十首

佩萸囊菊陟崔嵬,世俗想传有自来。

雇我此身强健在,不消囊佩亦无灾。

0

诗文译文

佩萸和菊花盛开在陡峭的山峰上,

世间的猜测和传闻自有其流传的渠道。

我租借了这副身体,仍然强壮健康,

即使没有佩戴佩萸,也没有灾难降临。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杨公远创作的《次刘晓窗九日韵十首》中的一首。诗中描绘了佩萸和菊花盛开在陡峭的山峰上,以及世间对这些事物的猜测和传闻。

佩萸是古代常用的一种草药,相传佩戴佩萸能够辟邪、避灾。菊花则象征坚贞和坚强,常常被用来表达忠诚和坚持信仰的意义。

诗中的\"世俗想传有自来\"表达了人们对于神奇之物的传闻和猜测,暗示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和信仰。

杨公远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表示自己租借的身体仍然强壮健康,即使没有佩戴佩萸,也不会遭受灾难。

整首诗以山峰上的景象为背景,通过佩萸和菊花的意象,探讨了人们对于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与依赖。作者以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例,表达了对于世俗传闻的怀疑态度,展现出坚强自信的一面。这首诗在表面上描述了景物,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

杨公远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其他诗经

苏州府吴县朱良知 其一

作者:海瑞(明代)

苏州府吴县朱良知 其一,明代,海瑞,

批鳞直夺比干志,苦节还同孤竹清。龙隐海天云万里,鹤归华表月三更。

萧条棺外无馀物,冷落灵前有菜羹。说与傍人浑不信,山人亲见泪如倾。

28

论词九绝句示杜煦汪全泰两丈 其二

作者:姚燮(清代)

论词九绝句示杜煦汪全泰两丈 其二,清代,姚燮,

至洁不受滓,春泓净可拭。流萤无昼光,银河无夜色。

85

春雪和袁望回三首 其二

春雪和袁望回三首 其二,宋代,王之道,

谁谓过残腊,馀寒遂有涯。雪来风益横,冰着雨还加。

万里隋堤絮,千山庾岭葩。袁门晨尚闭,剡艇夜应拿。

百蛰犹含土,群芳敢放芽。娇红还玉茗,新绿借金沙。

力胜榴花酒,功高雀舌茶。人心愁甚矣,天意欲何耶。

好放朝阳出,休从宿雾遮。青腰诚念我,明日变霜华。

67

奉和圣制上元 其二

作者:晏殊(宋代)

奉和圣制上元 其二,宋代,晏殊,

凤掖千门迥,金缸四照然。市阛通夜阙,歌肆与云连。

叠鼓迷清漏,游车际晓天。泛膏仍洁祀,蚕麦伫登年。

30

仙游篇

作者:王翰(唐代)

仙游篇,唐代,王翰,

无钱可买季子田,无地可置杨公廛。中条山下饶斥卤,营田一区屋数椽。

床头閒读种树书,有酒可斟琴可弦。酒酣耳热声呜呜,对客起舞身翩翩。

既不能骑鲸鼓浪游汗漫,又不能披云扫雾瞻青天。

我来此世三十年,豪气压倒江湖前。轻舄两只凫,扁舟一叶莲。

足濯沧海流,头枕昆崙巅。仙山鳌背青连延,三十六宫飞紫烟。

仙人一笑三千年,摩顶授我长生诠。我欲举手谢尘世,此身萦绕终无缘。

仙兮仙兮辞我清泪之连连,盻我美目之娟娟。群仙知我不可留,送我淡月清风边。

归来两耳声喧喧,六合尘土厌腥膻。呼儿汲取蔷薇露,涤手为写仙游篇。

64

范真传 其二

作者:鲍溶(唐代)

范真传 其二,唐代,鲍溶,

白雪剪花朱蜡蒂,折花传笑惜春人。请君白日留明日,一醉春风莫厌频。

34

应天长·朱颜日日惊憔悴

应天长·朱颜日日惊憔悴,唐代,冯延巳,

朱颜日日惊憔悴,

多少离愁谁得会?

人事改,空追悔,

枕上夜长只如岁。

红绡三尺泪,

双结解时心醉。

魂梦万重云水,

觉来还不睡。

89

新移宴厅

作者:韩琦(宋代)

新移宴厅,宋代,韩琦,

魏藩池馆有唐风,宴宇耽然制尚雄。岁月已深摧巨栋,庭除非旧逼离宫。

稍迁基址嚣尘外,适在园林掩映中。从此命宾何最盛,四时嘉景尽牢笼。

15

元舆近诗加妙用寄四韵

元舆近诗加妙用寄四韵,宋代,郭祥正,

谁识子昂孙,新诗霭暮云。体兼诸谢备,名与少陵分。

今去知无敌,从来自出群。南山能射虎,只许李将军。

21

谢蒋颖叔惠澄心纸

谢蒋颖叔惠澄心纸,宋代,郭祥正,

李氏三世皆名书,古今笔法谁能如。澄心堂中畜妙纸,敲冰捣楮惟恐粗。

当时文物称第一,教敕往往亲涵濡。赫然真龙跃中国,僭迹甘就雷霆诛。

论功行赏尽金玉,唯有此物多赢馀。流传既久乃珍绝,一轴不换千明珠。

乐安御史辄寄我,二十五幅无纤污。却疑织女秋夜醉,素段割裂天所须。

又如美玉才出璞,莹采射目争阳乌。文章未到一王法,宝纸谩对明窗铺。

廷圭煤麝铜雀瓦,气象嵂兀尤相于。坐思厚贶欲为报,累旬安得论锱铢。

况君才力似韩愈,尽当返赠诛奸谀。

42

又代挽

作者:陈深(宋代)

又代挽,宋代,陈深,

壮岁名登进士科,青云直上趁鸣珂。

子真遐举神仙隐,玄晏闲居制作多。

空掩高斋藏漫藁,竟无良药起沉疴。

诸郎毁瘠术衰切,为报门人废蓼莪。

73

阁中书赠陆员外颙

作者:王称(明代)

阁中书赠陆员外颙,明代,王称,

西京冠盖日纷纷,那得才华似陆云。北苑停骖时听漏,南宫载笔擅摛文。

龙旗影度天香近,玉佩声移曙色分。独愧才非枚乘侣,也陪霄汉逐鹓群。

31

颂古四首

颂古四首,宋代,释守净,

析尽尸骸没一些,从茲遍界是那吒。

直饶见得无纤翳,未免重添眼里花。

25

余计院父子以我乏酒连以一壶为饷

作者:韩淲(宋代)

余计院父子以我乏酒连以一壶为饷,宋代,韩淲,

冷坐楼窗欲雪天,空搔华发泥尘编。不嫌酒尽西湖上,安得诗如南涧边。

剥啄故人还饷我,开尝馀味信能贤。公家父子何多事,今日碧香犹卓然。

54

送陈漫翁教授官满赴都下

作者:戴栩(宋代)

送陈漫翁教授官满赴都下,宋代,戴栩,

嫩黄千点糁槐枝,此别诸生倍所思。

判牒署名书字小,开经酬问具餐迟。

竹边亭在谁招隐,囊里书成合济时。

东府主人偏爱士,为歌厦屋杜陵诗。

16

陈村道中

作者:李宏(宋代)

陈村道中,宋代,李宏,

笋舆乘晚上,诘曲过前冲。石怪形难似,山深不计重。

乱流奔绝壑,险径蹑危峰。重难为农苦,辛勤更岁凶。

2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十七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十七,宋代,释普度,

一见便见,一得永得。四边界至,故是分明。一寸笔头,万钧之力。

三十年异苗翻茂,千万古中流伟绩。阿呵呵,知不知,青毡元是吾家物,好看金牛作舞时。

84

李太白砚靴图

李太白砚靴图,宋代,郑思肖,

斗酒未乾诗百篇,篇篇奇气走云烟。自从捧砚脱靴后,笑看唐家万里天。

9

子昂小景 其四

子昂小景 其四,明代,祝允明,

晴阳破岚暝,水色当春和。如何异人境,而有樵者歌。

67

谢公墩

谢公墩,明代,卢龙云,

王谢游俱远,兴亡代几更。双林苍霭入,一径黛烟横。

胜地何常主,青山不世情。倚阑方罢酒,风静听禽声。

6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