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祖师赞

竺乾正眼,震旦心宗。

一点水墨,两处成龙。

至今匝地生清风。

0

诗文译文

竺乾正眼,震旦心宗。

一点水墨,两处成龙。

至今匝地生清风。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对祖师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中提到的\"竺乾正眼\"和\"震旦心宗\",表达了祖师的高尚品德和博大的智慧。\"一点水墨,两处成龙\"则暗喻祖师的一点教诲和启迪能够让人们获得无限的智慧,成就非凡。最后一句\"至今匝地生清风\"则表达了祖师的教诲和影响力延续至今,如同清风一般带给人们清新和振奋的感受。

诗文赏析

《六代祖师赞》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对祖师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点明主题,具有较高的凝练度和艺术感染力。通过短短的三句诗,作者成功地传达了对祖师智慧和品德的敬仰,以及祖师对后人的深远影响。通过运用象征手法,如\"一点水墨,两处成龙\",作者以简练的语言将深奥的内涵展示出来,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整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祖师智慧和教诲的崇高赞美,同时也表达了祖师的教化影响不断流传,为后人带来清新和振奋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祖师的崇高境界和教诲的深远影响,通过简练而富有内涵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祖师智慧和教诲的思考。

释心月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其他诗经

蜀府遇夏时教谕次韵叙德言怀

蜀府遇夏时教谕次韵叙德言怀,明代,方孝孺,

周道昔沦丧,凤鸟收其声。纷纷徇世士,各以智术鸣。

仲舒起西都,蜀汉有孔明。下帷谈正谊,濡走济群生。

二子苟遇时,惠泽

37

赠卢时赐从事

作者:孙绪(明代)

赠卢时赐从事,明代,孙绪,

白马金羁气浩然,客衣前日别幽燕。摇摇易水秋风外,窅窅瀛洲夕照边。

行人随处问名姓,争识卢家美少年。归来下马拜堂序,邻翁趋走肩相骈。

堂上尊翁湖海士,心在山林身在市。汪汪千顷学黄宪,散积千金羞范蠡。

昔年坎坷居贫时,英风不为寒饥衰。花径深深閒不扫,手摩孤剑酬相知。

鲁朱郭解犹碌碌,肯逐里中游侠儿。晚岁优游单富厚,太虚浮云元未有。

燕雀飞飞候帘幕,英贤日日同杯酒。中夜乡闾来叩门,剧孟季心思尚友。

蒺藜古道险且艰,独与先公日往还。行辈都抛铛杓外,情好浑如伯仲间。

我公弃背三十载,遐想颙颙久未改。号呼昆季告同社,建祠羽禋设脯醢。

晨钟暮鼓年复年,音容蚤夜依稀在。时时对我谈旧事,俛首歔欷泪成海。

若翁我本兄弟流,南金琼玖何时投。泉台有目终不瞑,半生空自惭箕裘。

今日冠裳明昼锦,使我一见开狂眸。数年负歉且自慰,固知善庆恒相俦。

酌酒起舞叩玄化,清风习习天悠悠。人生有子在仕版,一身温饱复何求。

有官不必居鼎鼐,生儿何必封公侯。一经可教田可植,醉乡何地非良谋。

从此斑衣日取乐,人间万变真浮沤。

57

题黄秋权先生所作国画十幅 其十 《秋香》

题黄秋权先生所作国画十幅 其十 《秋香》,近现代,陈振家,

草木无情人有情,爱它秋肃却峥嵘。更珍晚节尤推许,老死枝头不落英。

58

岳麓书院纪事 其四

作者:徐炘(清代)

岳麓书院纪事 其四,清代,徐炘,

红尘不到白云根,古佛南朝寺独尊。衡岳送青当户牖,潇湘飞绿上山门。

混茫一气同阊阖,兴废千年费讨论。残缺泰和留片石,几番剔藓手亲扪。

49

南乡子 附家书后

南乡子 附家书后,清代,叶绍本,

秋水送归艎。谁道轻帆滞故乡。懊恼江头铁鹿子,长樯。

那得风来借马当。

绮阁漫焚香。闲煞金垆小凤皇。屈指征程经胜地,潇湘。

九转云帆楚塞苍。

61

【双调】寿阳曲 梅影

【双调】寿阳曲 梅影,元代,徐再思,

枝横水,花未雪,镜中春玉痕明灭。梨云梦残人瘦也,弄黄昏半窗明月。手帕

香多处,情万缕,织春愁一方柔玉。寄多才怕不知心内苦,带胭脂泪痕将去。春情

心疼事,肠断词,背秋千泪痕红渍。剔春纤碎榴花瓣儿,就窗纱砌成愁字。

昨宵是,你自说,许是咱这般时节。到西厢等的人静也,又不成再推明夜。

闲情绪,深院宇,正东风满帘飞絮。怕梨花不禁三月雨,是谁教燕衔春去?醉姬

绯霞佩,金缕衣,枕东风美人深醉。便休将玉箫花下吹,怕惊回海棠春睡。柳腰

连环玉,一搦酥,舞春风柳丝相妒。沈东阳带红香双抱住,怕随着彩云飞去。

69

上元

作者:晏殊(宋代)

上元,宋代,晏殊,

金翠光中宝焰繁,山楼高下鼓声喧。两军伎女轻如鹘,百尺竿头电线翻。

48

拟古四首 其四 携手曲

拟古四首 其四 携手曲,南北朝,吴均,

艳裔阳之春,携手清洛滨。鸡鸣上林苑,薄暮小平津。

长裾藻白日,广袖带芳尘。故交一如此,新知讵忆人。

49

七言谒涪城县南香积寺老师一首

七言谒涪城县南香积寺老师一首,唐代,李嘉祐,

竹林青青山寺幽,老僧禅坐对江流。长尘廉襜寂不语,能令过客小低头。

黄昏钟竟香烟起,行舟去去心何已。回看石壁莲花宫,纱灯一点蒙笼里。

40

会览亭三首 其二

作者:张嵲(宋代)

会览亭三首 其二,宋代,张嵲,

野岸平林对郡城,登临领要在斯亭。江吞荆楚流空阔,山入兴洋翠杳冥。

岁晚云烟昏近甸,沙晴鸥鹭满前汀。杖藜竟日穷心赏,犹自羁愁未肯醒。

21

送李元中

作者:洪朋(宋代)

送李元中,宋代,洪朋,

夙闻龙眠山,绿萝隐净啸。中有三李君,若人年独妙。

心赏怅若遗,风期可同调。如何古豫章,邂逅共一笑。

佛海穿溟涬,理窟刮奥窔。茗椀对涛江,床跗视云峤。

足明青葱树,合在红尘表。追随杖屦遨,浩荡城郭眺。

观乎大宁作,颇复近道要。凉飙陨疏叶,行子动归棹。

愿君崇明德,慰我记末照。

20

石门上洞为崔孝廉子玉作

作者:何亮(明代)

石门上洞为崔孝廉子玉作,明代,何亮,

石门不尽藏珍地,上洞跻攀景更幽。鸟道乍通丹穴里,凤笙疑落碧山头。

云霄迥出千峰暝,河汉斜分一水流。最是崔咸高世处,他年良史直须留。

76

又口占小诗五首 其五

作者:李壁(宋代)

又口占小诗五首 其五,宋代,李壁,

少年缪许忧时策,万里空怀报主心。毕竟穷通吾有命,鸥盟未冷且重寻。

51

雪后霜结未释

作者:韩淲(宋代)

雪后霜结未释,宋代,韩淲,

苦雨翻明雪,酸风结暗霜。晚烟留积冷,晓日度微阳。

茶灶薪难拾,诗笺笔易僵。粗官对穷腊,何事不谋长。

13

董深大有诗纪吴江豁然阁旧游索仆继和

董深大有诗纪吴江豁然阁旧游索仆继和,宋代,沈与求,

湖阴旧雨记重来,小阁深明傍水开。螮蝀横空桥倒影,琉璃拍岸浪成堆。

胜游君复羹鱼婢,幽屏予方饭芋魁。遥想经行断堤曲,野花漂尽雪玫瑰。

27

季夏郊墅即事 其九

季夏郊墅即事 其九,宋代,程公许,

心閒万籁响韺茎,古调何人细与评。招手洪崖天万里,佩霞惝恍会瑶京。

90

次韵阮承书咏桃花菊六月开

次韵阮承书咏桃花菊六月开,宋代,慕容彦逢,

怪来篱下欲成蹊,菊似桃花赏客迷。清郁虽同彭泽径,娇红全是武陵溪。

露沾宿蕊金丝润,日炙繁英玉叶低。占断春光与秋色,薰风特地与留题。

75

僧自临安归说远信

作者:王洋(宋代)

僧自临安归说远信,宋代,王洋,

幻形变灭困须臾,晚景尤惊岁易徂。满目交游多故物,伤心风雨对今吾。

逝波昨日方追霅,覆篑今朝又过衢。旋打青梅新荐酒,且须耳热听歌呼。

56

七夕

七夕,元代,元好问,

天街奕奕素光移,云锦机閒漏箭迟。谁与乘槎问银汉,可无风浪借佳期。

18

信饶道中雪

信饶道中雪,元代,吴师道,

五载乐閒旷,闭关每安眠。祖行复言迈,迫此将残年。

江湖多北风,临流竟回船。连旬踏冻雪,驱马不得前。

锦溪何沦漪,芝山亦清妍。岂乏故人居,欲往无由缘。

漫漫四野白,青是谁家烟?仆夫慰饥面,呼酒还忻然。

我独不解饮,自苦谁汝怜。前途幸云迩,努力勤挥鞭。

职思在忧民,才薄志自坚。只应高人笑,胡不甘田园。

9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