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天应弃,春风吹不青。
神仙归恍惚,书传出英灵。
周粟岂医饿,湘流难活醒。
迄今名字在,百世仰芳馨。
白发天应弃,春风吹不青。
白发代表着老年和岁月的流逝,诗中表达了对年华逝去的无奈和无法逆转的悲伤之情。春风吹不青,意味着即使春风再美好,也无法恢复青春和活力。
神仙归恍惚,书传出英灵。
神仙归,指神仙归隐,进入迷茫状态。诗中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的英雄和伟人的怀念和景仰之情。书传出英灵,强调了他们的精神和思想通过书籍的传承得以永存。
周粟岂医饿,湘流难活醒。
周粟是指古代医学家周粟,他的医术高超,但即使他的医术再好,也无法解决人们的饥饿问题。湘流难活醒,意味着即使有灵药,也难以使人苏醒。这里借用了周粟和湘流的形象,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人类困境的思考。
迄今名字在,百世仰芳馨。
迄今名字在,指诗人的名字至今还传世流传。百世仰芳馨,表示后世对他的敬仰和怀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创作和思想能够留存百世,并为后人所敬仰的希望和憧憬。
整体而言,这组诗词通过对白发、神仙、周粟等形象的描写,以及对时间流转、人生命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无常的感慨和思考。同时,通过对名字留存和后世敬仰的希望的表达,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自信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这组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凝练的意境,传达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引发读者对生命、时间和传承的思考。
(1212—?)温州永嘉人,字仲止,一字宾日。理宗宝祐四年进士。官长溪簿。诗宗永嘉一派。有《云泉集》。
南窗遗教为刘道亨编修赋,明代,程敏政,
南窗人去几朝昏,遗墨能看一卷存。素楮装潢皆手泽,缥囊舒卷半啼痕。
后生继述心良苦,先达流传道可尊。风散芸香沾剩馥,春回兰玉长芳根。
泉蒙养处占羲象,庭训闻诗企鲁论。策似董生还及第,经传刘向本专门。
玉堂绳武推严侍,紫诰貤封荷霈恩。弃简三年嗤伯鲁,书绅终日慕颛孙。
菑畬转觉名家盛,慈教堪令薄俗敦。祀典何当分里社,书声犹记出沙村。
拟
赠曹能始,明代,邓云霄,
兰芷叶芬芳,姜桂岂殊性。鸣玉必缓趋,由窦多捷径。
伊予与之子,侠骨有馀劲。落落寡所谐,仕途逢叠磴。
忤人轻解组,初服寻箕颍。猿鹤订深盟,烟霞入诗兴。
拔茅及小草,得与之子并。神交廿馀年,声气元求应。
把臂苍梧云,两心皎如镜。论文符雅调,失路怜同病。
三已共栖迟,千秋递为政。咄咄厌书空,诗成聊击磬。
古人有遗训,水流心不竞。
山之高三章,宋代,张玉娘,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忧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
朝云暮雨心去来,千里相思共明月。
朱云,宋代,刘敞,
志士不忘弃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伏鸡搏狸狗袭虎,感激只在精神存。
汉朝陵替外戚盛,五岳振荡三辰昏。臣强主弱上不悟,庭中唯唯谁能言。
朱生节义迈金石,面劾不避师傅尊。愿求上方斩马剑,诛一厉百清其源。
天威震怒不我受,利刃接颈雷霆奔。当前折槛色不变,命在顷刻谁扳援。
昔时仲尼鲁司寇,七日行戮端乾坤。嗟我此生心不就,冥冥后土埋其冤。
汉家社稷变王氏,张禹虚蒙师保恩。卓然先见在物表,佞臣败国谁复论。
我愿乘云款天阍,巫阳掌梦招其魂。立朝蹇蹇辨邪正,无复奸谀开倖门。
有客一首寄温陵史君赵侍郎涯,宋代,王迈,
有客至自泉,为我出嘉话。泉得赵史君,谁人不称快。
天生冰玉姿,系出龟琴派。标峻埒昭回,气清融沆瀣。
方在谏省时,朝绅推鲠介。及膺承宣命,未到心已解。
真李报政后,纪纲日大坏。有坐泉山堂,不守盂水戒。
户庭交贾胡,宝货通买卖。继者廉而慈,卧疴力衰惫。
暴吏恃饕官,诛求及菅蒯。大姓及细民,怨仇起眦睚。
我公方下车,当食辄兴喟。寮属爱贪泉,争饮不为怪。
予将辈元结,谁肯伍樊哙。职曹与舶属,时号大驵侩。
两疏劾四凶,人喜如爬疥。州胥富盖藏,至则系以械。
曰此其渠魁,岂止为罥絓。县官庇黠胥,期限稍宽解。
山判吁可惊,即日命追解。惟仁必有勇,勇去禾中稗。
良善苦势家,至则行决夬。府史例橐奸,今乃听自败。
无欲始能刚,刚拔园中薤。我起瞻四方,风涛极澎湃。
砥柱设无人,沦胥靡所届。理欲差毫芒,公私分限界。
公竖硬脊梁,浮荣等草芥。出处民戚休,行藏道隆杀。
授公以师旄,一路息彫瘵。位公以中书,举世警矇聩。
宇宙倘清明,行有大除拜。作歌者何人,江左狂生迈。
八景歌 其一,宋代,赵汝燧,
嗷嗷哀鸣肃肃羽,魂清意爽爱湘楚。西风作恶阵脚散,斜行千点下烟浦。
飞力已困日且晡,便欲就宿依寒芦。大者居中围以奴,丁宁缓急相惊呼。
嗟此何景兮平沙雁落,丹青欲尽未易著。
藤樽,宋代,苏洵,
枯藤生幽谷,蹙缩似无材。
不意犹为累,刳中作酒杯。
君知我好异,赠我酌村醅。
衰意方多感,为君当数开。
藤樽结如螺,村酒绿如水。
开樽自献酬,竟日成野醉。
青莎可为席,白石可为几。
何当酌清泉,永以思君子
留题觉慈寺,宋代,慕容彦逢,
勤役大无悰,驾言从胜游。萧萧野色净,行行村径修。
逶迤转隈隩,初见岩峦幽。乔木耸霄汉,风籁凌清秋。
税鞅得精舍,云绕空中楼。檐楹列清障,下有百丈湫。
红尘不到处,俛仰销百忧。喟然问圆顶,有此能乐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