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下国。
川纡路阻。
蔼蔼王人。
匪遑宁处。
巡仪既畅。
私宴亦叙。
置酒式歌。
披衿寤语。
微微下国。
川纡路阻。
蔼蔼王人。
匪遑宁处。
巡仪既畅。
私宴亦叙。
置酒式歌。
披衿寤语。
这首诗词是沈约送给沈录事和江水曹二使的赠诗。诗中描绘了下国微微的景色,川流蜿蜒,道路曲折。其中蔼蔼的王公,不是闲居宁静的地方。他们巡察巡视的事务已经畅通无阻,私下的宴会也可以畅所欲言。他们摆设宴席,高歌助兴,披衿而言,寤寐思语。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南北朝时期官员的生活情景。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沈录事和江水曹二使的赞赏和祝福。诗的开头以\"微微下国\"的形象描绘了下国地势的微妙,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王公的蔼蔼之德,暗示他们的高尚品质和令人敬佩的举止。诗中提到了巡察巡视的事务已经畅通无阻,私下的宴会也能畅所欲言,这表达了官员们在公务和私事之间的平衡,以及彼此间的交流与沟通。最后,诗人提到了宴会中的酒宴和歌唱,披衿寤语,表现了他们在欢乐中寻求启示和交流智慧的意愿。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南北朝时期官员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了官员们的平淡而又充实的生活,以及他们思考和交流的意愿。这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优美,展现了沈约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入洞察力。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祝山人将过白岳访汪司马即席赋并寄汪公,明代,胡应麟,
四海苍生卜谢安,谁同司马话登坛。新安水似龙门出,白岳山将泰岱看。
明月乍淹萝径晓,西风遥洒薜衣寒。亦知幸舍堪弹铗,曾否中林问鹖冠。
江城子·帝俞赓载下方壶,宋代,曹勋,
帝俞赓载下方壶。雨随车。旷时无。尽道南丰,仙骨秀而都。光照丹丘人快睹,金腰褭,玉蟾蜍。
自怜老景病仍臒。芘微躯。驻安舆。暗润赤城,风露喜踟蹰。行矣相门还入相,看惠爱,咏猗欤。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闲适,元代,邓玉宾子,
穷通一日恩,好弱十年运。身闲道义尊,心远山林近。尘世不同群,惟与道
相亲。一钵千家饭,双凫万里云。经纶,斗许黄金印;逡巡,回头不见人。乾坤
一转丸,日月双飞箭。浮生梦一场,世事云千变。万里玉门关,七里钓鱼滩。晓
日长安近,秋风蜀道难。休干,误杀英雄汉;看看,星星两鬓斑。晴风雨气收,
满眼山光秀。寻苗枸杞香,曳杖桄榔瘦。识破抱官囚,谁更事王侯?甲子无拘击,
乾坤只自由。无忧,醉了还依旧;归休,湖天风月秋。
弃妇诗,魏晋,曹植,
石榴植前庭。
绿叶摇缥青。
丹华灼烈烈。
璀彩有光荣。
光荣晔流离。
可以戏淑灵。
有鸟飞来集。
拊翼以悲鸣。
悲鸣夫何为。
丹华实不成。
拊心长叹息。
无子当归宁。
有子月经天。
无子若流星。
天月相终始。
流星没无精。
栖迟失所宜。
下与瓦石幷。
忧怀从中来。
叹息通鸡鸣。
反侧不能寐。
逍遥于前庭。
踟蹰还入房。
肃肃帷幕声。
搴帷更摄带。
抚节弹鸣筝。
慷慨有余音。
要妙悲且清。
收泪长叹息。
何以负神灵。
招摇待霜露。
何必春夏成。
晚获为良实。
愿君且安宁。
杂诗 其八,魏晋,陶渊明,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足大布,粗絺已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送关国录守简州,宋代,员兴宗,
生世事忧喜,扰扰合与分。
合即海上鸥,分乃风中云。
分合悬有定,谁能预戚忻。
心空等行脚,得酒且策勋。
念昔求见子,相看每相群。
夤缘再值遇,天南话乡枌。
朝声并屋喧,夜饮竟面醺。
我遇不易振,但知祖皇坟。
君言时作我,神机谢耡耘。
如何日蹙唧,蹙唧向我云。
自来越上吟,五别西山芹。
缅然动中怀,羁心为之焚。
辞殚起后虑,徃勇稽前闻。
归思溢浩浩,江流泛沄沄。
君鞭先我着,我其敢后君。
蜀远谁肯顾,万里乘华勋。
国恩自丘山,彼此当勤勤。
况复坐红日,椒桂来奇芬。
人生行乐尔,妙寄穷天垠。
却写分外虑,太空鼓蝇蚊。
君行不作痴,我将理吾军。
渐营卓锥地,遗书收放纷。
故家通社腊,与子同朝曛。
斯言不自领,请移北山文。
史太师病愈未果走贺诞辰伊迩作古诗三首寄之 其一,宋代,刘应时,
真隐出人间,了此一大事。尧舜既授受,边障息烽燧。
袖手辞钧衡,澹然不色喜。高卧北山云,戏掬西湖水。
怀益之兄,元代,元好问,
世故伊川叹,乡情越客音。天宜他日定,陆已向来沈。
冉冉愁看老,源源事益侵。谁言易排遣,自分不胜任。
鞭影惊疲马,钟声急暮禽。局中无旷迹,喧外有幽寻。
梦失名家笔,书存遗子金。山田和石瘦,茅屋过云深。
春雨蔬成圃,秋霜柿满林。树阴凉拂席,花气澹盈襟。
宿鹭窥晨汲,孤猿伴暝吟。溪僧时问字,野客或知琴。
抱璞休奇售,临觞得缓斟。阿兄团聚日,曾语百年心。
郑太初仪部远谪永宁出都门诸公赠言见示次吴采于侍御韵奉赠 其二,明代,安希范,
纵横狐鼠扰天关,错认龙鳞不可攀。岂料盐梅虚左席,竟令衣钵属群奸。
倾贤自昔同摧朽,去佞从来似拔山。逐客忧时心倍切,淋漓双袖泪痕斑。
寒还将行过宿,明代,释函可,
忆初与子遇,我命如悬丝。子时顾我泣,岂意共边陲。
三岁相形影,孤雁常双栖。是夜足风雨,来将与我辞。
人情欲分手,先问后晤期。子今从此去,心知见无时。
死别在一割,生别长苦思。子生必思我,我死子安知。
同是笼中翼,一伏一出飞。人鬼不容发,安能复迟迟。
努力事前路,勿为儿女悲。孤灯久已灭,起视夜何其。
开户天地黑,鸡声惨以悽。
寄凤阳府斯文诸君子 其五 洪希羽教谕,明代,郑真,
委羽仙人老见招,中都庠序近云霄。圣神有赫瞻龙衮,俊选同趋飒佩瑶。
苜蓿盘空朝日上,扊扅歌罢晚香飘。客中那得重相见,千里空令怅望遥。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