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作者:苏轼(宋代)

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

覆块青青麦未苏。

江南云叶暗随车。

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林初下瓦疏珠。

归来冰颗乱黏须。

0

诗文译文

明日酒醒,雪大作,

又作二首覆块青青麦未苏。

江南云叶暗随车。

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

雪林初下瓦疏珠。

归来冰颗乱黏须。

诗文简析

《浣溪沙》描绘了作者清晨醒来时大雪纷飞的景象。诗中描述了雨雪对自然的影响,如雨水滴落的声音、雨雪覆盖的景色以及檐口滴下的雨滴。诗人通过描写雨雪的细节,表达了对自然的关注和对冬季景色的赞美。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和细腻的表达展现了冬季雨雪景象的美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冬日的清晨,感受着大雪纷飞的宁静和凛冽。

首句“明日酒醒,雪大作”揭示了诗人在清晨醒来时看到大雪纷飞的情景,雪花纷纷扬扬,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又作二首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描述了大雪覆盖在青翠的麦田上,江南的云朵和落叶在车子行进中隐隐可见。这些描绘增添了一种和朦胧的氛围,使读者产生了对江南美景的遐想。

接下来的两句“临皋烟景世间无。雨脚半收檐断线”,描绘了雨水滴落时的声音和雨滴在檐口的情景。这些细节描写使诗词更加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雨中。

最后两句“雪林初下瓦疏珠。归来冰颗乱黏须。”描述了雪花落在瓦片上的情景,冰凌黏附在头发上,表现了冰冷的气候和寒冷的感觉。这些形象描写使整首诗词更加具体,展示了冬天的严寒和凛冽。

总体而言,苏轼的《浣溪沙》通过对大雪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冬季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他运用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给读者带来了对冬季雨雪景象的深入观察和感受。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成为苏轼诗词创作中的佳作之一。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其他诗经

游武夷山

作者:赵抃(宋代)

游武夷山,宋代,赵抃,

武夷之山千万峰,溪水诘曲流其中。喷云涌雪可□楫,一棹无览仙人踪。

白鹤昂昂写峭壁,雕虎长□□清风。悬崖蜕骨造化外,绝壑驾船神鬼功。

寒岩鼎灶失鸡犬,盘石松椿腾蛟龙。行行自喜浣尘俗,萧散玉羽超樊笼。

当年此日是高会,左仙右仙曲未终。紫星飘然天上去,曾孙虹桥路已穷。

我生丹心涵太冲,欲脱缰锁追鸿蒙。上邀轩辕宴玄圃,手摘日月相游从。

34

来日大难

来日大难,明代,释函可,

来日大难,风雨在门。今日有客,且共盘桓。精卫衔木,东海必填。

匹夫立志,金石匪坚。葛洪熟识,贻我大丹。不愿长久,顾世多艰。

白雪充腹,敝絮遮寒。咄咄罪夫,在天地间。冥冥何用,栖栖亦戆。

沮溺弗为,何况孔孟。朝歌亦入,盗泉亦饮。下士笑之,上士同哂。

26

伯瞻作酒官植竹局中见索鄙句

伯瞻作酒官植竹局中见索鄙句,宋代,周紫芝,

虞郎种粟秋不收,一生坎轲多穷愁。有才无命百寮底,人笑猕猴骑土牛。

蚤时脱身隐吴市,晚岁作吏分糟丘。贵人官高印如斗,君独鸡栖马如狗。

骑曹只可呼马曹,漫仕何人知漫叟。平生好竹心未阑,小分云岭青檀栾。

横窗尚恐翠露薄,得雨便作秋声寒。向来曲糵一扫尽,风月已足供蹒跚。

吾门如市心若水,箕坐不知身是官。念我平生绝韵友,相从久结无情欢。

君当下榻我亦往,风雨对眠听梦残。

22

送胡季永赴漕试

送胡季永赴漕试,宋代,杨万里,

兔目著花官样黄,冰轮飘子秋风香。谁骑瘦马踏词场,澹翁庭阶玉雪郎。

天于贤佞真不省,不应阿翁有阿永。景升儿子漫谷量,未识一丁惟啖饼。

阿永胸中几许书,石渠奄有仍更馀。毛锥半点不籧篨,羽镞一脱无犀渠。

当家衣钵更谁付,锁厅小借梯云路。澹翁严冷纵不嬉,归来膝上安文度。

69

豫章城

作者:严羽(宋代)

豫章城,宋代,严羽,

爱此城高处,回鞭醉每醒。江花两岸白,烟树一行青。

云学山舒态,天随水赋形。吾多徐孺子,独向此沈冥。

87

拟古十九首 其六

拟古十九首 其六,宋代,朱晞颜,

涉江采芙蓉,终朝不盈撷。本以寄所思,神魂忽飞越。

常恐生弃置,芳妍日消歇。几欲佩秋风,衣冷不堪结。

96

一翦梅·醉倒城中不过溪

作者:韩淲(宋代)

一翦梅·醉倒城中不过溪,宋代,韩淲,

醉倒城中不过溪。溪外无尘,惟掩柴扉。水浮桥漾翠烟霏。一片闲情,能几人知。留饮君家絮帽敧。爆竹声中,万事如斯。梅催春动已熹微。尔既能来,我亦何疑。

56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十八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十八,宋代,方一夔,

文章不用世,毫端弄春妍。满听疑可采,蹑空若浮烟。

君尹西都日,琅琅贾董篇。如种田得谷,如凿井得泉。

子虚与大人,缥缈淩云仙。簜节病桑梓,不置巢边鸢。

问君取士意,取士当谁先。勿取春华艳,祇取秋柏坚。

20

古意二首 其二

古意二首 其二,元代,元好问,

桃李弄娇娆,梨花澹丰容。盈盈两无语,

11

方方壶云林图

方方壶云林图,元代,柯九思,

仙人危太朴,屏迹云林间。河车运金液,九转成大还。

苦辛三十载,得道鬓已斑。弱水政清浅,蓬莱那可攀。

娇娥贮金屋,霜露零秋山。勿猜松柏操,不及桃李颜。

78

早行二首 其一

早行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

野树笼朝旭,春山澹远烟。车尘休自苦,爱此艳阳天。

63

黄孝子观英卖菜养母四十不娶妻恐妨母食作诗表之

黄孝子观英卖菜养母四十不娶妻恐妨母食作诗表之,明代,湛若水,

鬻蔬养母亦堪怜,曾有东湖识屦钱。四十不妻妨母食,险□啖鸭已忘天。

35

赠侍御沈子京刷卷两广十二韵

赠侍御沈子京刷卷两广十二韵,明代,湛若水,

柱史才名旧,驰声自龀童。五湖分秀气,一桂出高丛。

堕地应超足,依麻却有蓬。彩毛殊似凤,玄学蚤参雄。

伯乐惭高识,骅骝有逸踪。程文须世轨,诗派是家风。

玉节飞霜重,纶音宠渥隆。行吟江左右,直指岭西东。

发擿无遗秘,爬梳胜发蒙。清谈挥案牍,馀泽及疲癃。

绣豸承家旧,传车过里荣。三年司耳目,必有报重瞳。

89

挽金华郑同知重父

作者:章懋(明代)

挽金华郑同知重父,明代,章懋,

岁蛇忽作康成梦,赋鵩空馀贾谊才。从此耒阳溪上菊,风霜时节为谁开。

25

除日祀先

除日祀先,明代,吴与弼,

病骨支离不自任,强将清酌共儿斟。恍然今古凄其处,老泪难胜罔极心。

53

寄应立斋郡伯

寄应立斋郡伯,明代,王廷陈,

君家越峤外,为郡楚山阿。官已二千石,年初三十过。

理人去泰甚,乐职布中和。操割方时少,循良较古多。

一言唯有恕,众口讵无苛。簪笔评因误,持衡听属讹。

遂令长者黜,将谓至公何。归路经山海,幽居寄薜萝。

所欢息奔走,其惮费吟哦。去后思弥切,从前颂匪他。

良规存故吏,遗植护新柯。爱比羊公碣,清传渔父歌。

唯馀田野议,功德庶难磨。

31

过旌德县

过旌德县,元代,唐桂芳,

路入旌川境,晴光泼眼明。攒峰浑欲语,幽草不知名。

老屋僧留话,荒原人独耕。慇勤成晚宿,野饭石泉清。

93

哭周岳父追忆前事 其二

哭周岳父追忆前事 其二,明代,林士元,

自鹿车共挽,欣叨进琼庠。文场声誉起,期予破天荒。

庚午年大比,秋闱举于乡。计偕将北上,厚赠充行装。

爱我如所生,期望大显扬。甲戌捷南宫,慰公与高堂。

啧啧听人言,称公眼力长。职授行人司,乞假归称觞。

方图报寸草,谁料厄黄杨。悠然乘化去,曷禁心悲伤。

62

宿豫章有感

宿豫章有感,明代,陈邦彦,

湛湛江流赴蠡湖,西山朝爽接城隅。文章似寿滕王阁,风节谁存孺子庐。

秋稼未登漕使急,岁徵如昨庶宗呼。援师去后琴材在,乞与中郎辨得无。

43

日日诗三首 其二

日日诗三首 其二,明代,何巩道,

日日浓烟压竹楼,忽然风雨送新秋。回思小别犹怀恨,不信深杯为解忧。

侥屋浅苔微见色,挂松高瀑尽成流。何年烟水浮家去,同住湖心一叶舟。

7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