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紫阁山北村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

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

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

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

“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77

诗文译文

清晨去游览紫阁峰,傍晚投宿在山下农村。

村老见了我,十分欣喜,为我设宴,打开了酒樽。

刚端起酒杯,还未沾唇,一群横暴的士兵冲进大门。

为首的身穿紫衣,带着刀斧,乱嘈嘈地约有十几个人。

他们夺去我席上的好酒,又抢走我盘中的美飧。

当主人的反而退后站立,恭敬地拱着手,好像来宾。

院子里长着一株珍奇的树,种下它已有三十个秋春。

主人虽然爱惜它,也救它不得,看着他们拿斧头砍断树根。

他们口称是为皇上伐木营造的人,隶属皇上的神策军。

主人啊,你千万沉住气,不要开口,神策军中尉正受到皇上恩宠信任。

诗文注释

紫阁峰:终南山的著名山峰,在今陕西西安南百余里。暮宿:傍晚投宿。

余:我。开一尊:设酒款待的意思。“尊”同“樽”。

暴卒:横暴的士兵。

紫衣:指穿三品以上紫色官服的神策军头目。挟:用胳膊夹着。草草:杂乱粗野的样子。

掣:抽取。飧:晚饭,亦泛指熟食,饭食。

敛手:双手交叉,拱于胸前,表示恭敬。

奇树:珍奇的树。此句语本《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采造家:指专管采伐、建筑的官府派出的人员。采造,指专管采伐、建筑的官府。神策军:中唐时期皇帝的禁卫军之一。

中尉:神策军的最高长官。承恩:得到皇帝的宠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就是作者在《与元九书》中所说的使“握军要者切齿”的那一篇,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前后,地点在鄠县(今陕西户县)的杜家庄。此时作者于长安任左拾遗。

诗文简析

此诗开头两句对宿紫山北村的缘由作了说明,原来他是因“晨游紫阁峰”而“暮宿山下村”的。诗人之所以要“晨游”,是为了欣赏山峰上的美景。早晨欣赏了紫阁的美景,悠闲自得往回走,直到日暮才到山下村投宿,碰上的又是“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的美好场面,作者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但是,“举杯未及饮”,不愉快的事发生了。
开头四句,点明了抢劫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抢劫对象,表现了诗人与村老的亲密关系及其喜悦心情,为下面关于暴卒的描写起了有力的反衬作用,是颇具匠心的。中间的十二句,先用“暴卒”“草草”“紫衣挟刀斧”等贬义词句刻画了抢劫者的形象;接着展现了两个场面:一是抢酒食;二是砍树。写抢酒食的四句诗,表现出暴卒、作者和主人的三种不同表现。“夺”和“掣”两个词,包含着一方不给,一方硬抢的丰富内容。诗人用这两个词作“诗眼”,表现出他自己毕竟是个官吏,敢于和暴卒争,但还是败下阵来,这就不仅揭露了暴卒的暴,而且暗示了暴卒敢这样“暴”的原因,为结尾的点睛之笔留下了伏线。写两个抢劫场面,各有特点。抢酒食之时,主人退立敛手;砍树之时,却改变了态度,这表明主人对树有特殊感情。诗人为了揭示其心理根据,先用两句诗写树:一则指明那树长在中庭,二则称赞那是棵“奇树”,三则强调那树是主人亲手种的,已长了三十来年。这说明它在主人心中的地位,远非酒食所能比拟。暴卒要砍它,主人当然会“惜”,“惜不得”,是“惜”而“不得”的意思。于是,发自内心的“惜”就表现为语言、行动上的“护”,虽然迫于暴力,没有达到目的,但由此却引出了暴卒的“自称”和作者的悄声劝告。结尾的四句诗,在当时很好懂;时过一千多年,就需要作些注解,才能了解其深刻的含义。所谓“神策军”,在唐代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本来是西部的地方军;后因“扈驾有功”,变成了皇帝的禁卫军。唐德宗时,开始设立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由宦官担任。他们以皇帝的家奴身份掌握禁卫军,势焰熏天,把持朝政,打击正直的官吏,纵容部下酷虐百姓,什么坏事都干。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皇帝宠信宦官吐突承璀,让他做左神策军护军中尉;接着又派他兼任“诸军行营招讨处置使”(各路军统帅),白居易曾上书谏阻。这首诗中的“中尉”,就包括了吐突承璀。所谓“采造”,指专管采伐、建筑的官府。唐宪宗的时候,经常调用神策军修筑宫殿;吐突承璀又于唐元和四年(809年)领功德使,修建安国寺,为宪宗树立功德碑。因此,就出现了“身属神策军”而兼充“采造家”的“暴卒”。做一个以吐突承璀为头子的神策军人,已经炙手可热了;又兼充“采造家”,执行为皇帝修建宫殿和树立功德碑的“任务”,自然就更加为所欲为,不可一世。诗是采取画龙点睛的写法。先写暴卒肆意抢劫,目中无人,连身为左拾遗的官儿都不放在眼里,留下悬念,引导读者思考这些家伙究竟凭什么这样暴戾。但究竟凭什么,作者没有说。直写到主人因中庭的那棵心爱的奇树被砍而忍无可忍的时候,才让暴卒自己亮出他们的黑旗,“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一听见暴卒的自称,作者很吃惊,连忙悄声劝告村老:“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讽刺的矛头透过暴卒,刺向暴卒的后台“中尉”;又透过中尉,刺向中尉的后台皇帝。前面的那条“龙”,已经画得很逼真,再一“点睛”,全“龙”飞腾,把全诗的思想意义提到了惊人的高度。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其他诗经

江浦县遇曾于皋

江浦县遇曾于皋,明代,杨士奇,

忽遇髫年旧,惟看语笑真。清诗仍满袖,华发已盈巾。

桑梓二千里,萍逢四十春。金溪吟啸地,因话共伤神。

62

相和歌辞。后苦寒行二首

作者:杜甫(唐代)

相和歌辞。后苦寒行二首,唐代,杜甫,

南纪巫庐瘴不绝,太古已来无尺雪。蛮夷长老怨苦寒,
昆仑天关冻应折。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鹄翅垂眼流血,
安得春泥补地裂。
晚来江门失大木,猛风中夜吹白屋。天兵断斩青海戎,
杀气南行动坤轴,不尔苦寒何太酷。巴东之峡生凌凘,
彼苍回轩人得知。

70

题进士郑良所藏画二首 其一 折梅枝

作者:邓林(宋代)

题进士郑良所藏画二首 其一 折梅枝,宋代,邓林,

春到江南几许时,东风未报故人知。陇头便使何当发,欲折馨香寄一枝。

35

晚泊贵溪游象山昭真观

作者:柳贯(元代)

晚泊贵溪游象山昭真观,元代,柳贯,

舟行弋阳道,山石多异状。嵌空露钟窾,屹立俨圭鬯。

沿洄百数里,璆铁森相向。最奇象岩下,仙馆占丹嶂。

舍棹遵微行,松篁插云上。开门看青壁,左右挟高闶。

飞雨洒面来,轻飙入檐飏。道人出迎客,牖户坐南向。

延登升仙台,境肃神滋王。不知日车侧,但觉天宇旷。

我生名山游,正费屐几两。采真喜初遇,恋胜期屡访。

布帆催夕举,未敢恨飘荡。水深彭蠡湖,两眸更东望。

81

行香子

行香子,宋代,辛弃疾,

归去来兮。行乐休迟。命由天、富贵何时。百年光景,七十者稀。奈一番愁,一番病,一番衰。
名利奔驰。宠辱惊疑。旧家时、都有些儿。而今老矣,识破关机。算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

44

念奴娇(题道隆观)

作者:史浩(宋代)

念奴娇(题道隆观),宋代,史浩,

试凭阑干春欲暮,桃花点点胭脂。故山凝望水云迷。数堆苍玉髻,千顷碧琉璃。
我本清都闲散客,蓬莱未是幽奇。明朝归去鹤齐飞。三山乘缥缈,海运到天池。

82

谒金门

作者:陈克(宋代)

谒金门,宋代,陈克,

罗帐薄。缥缈绮疏飞阁。红地团花金解络。香囊垂四角。
尽日春风帘幕。谁见绿屏纤弱。云压枕函钗自落。无端春梦恶。

14

【仙吕】翠裙腰缠令

【仙吕】翠裙腰缠令,元代,吕止庵,

【翠裙腰】老来多病逢秋验,便觉嫩凉添,懒摇纨扇闲纹簟。卷朱帘,晚妆楼外月纤纤。

【金盏儿】更西风酽,微云敛。黄昏即渐,暑气消沛。阴晴乍闪,冰魂尚潜。指甲痕芽天生堑,双帘,又传宫样印眉尖。

【元和令】素娥公案严,牛女分缘俭。苍虬钩玉控雕檐,翠屏人半掩。彩鸾收镜入妆奁,霓裳谁再拈?

【赚尾】昂藏醉脸,桂香襟袖沾。花下心无慊,樽前兴未厌。钓银蟾,瑶台独占,立金梯长笑一掀髯。

35

夏日十二首 其十一

作者:陆游(宋代)

夏日十二首 其十一,宋代,陆游,

幽花娅姹开还敛,小蝶翩翾去复留。贪睡畸翁俱不领,被人错唤作闲愁。

26

贫中自戏

作者:陆游(宋代)

贫中自戏,宋代,陆游,

种枳为篱草结庐,人间知足更谁如?涧深松老忘荣谢,天阔云闲任卷舒。

门冷并无残客迹,家贫常读绝编书。

有金可散还关念,多事从来笑汉疏。

62

九鼎

九鼎,宋代,王安石,

禹行掘山走百谷,蛟龙窜藏魑魅伏。心志幽妖尚觊隙,以金铸鼎空九牧。

冶云赤天涨为黑,韛风馀吹山拔木。鼎成聚观变怪索,夜人行歌鬼昼哭。

功施元元后无极,三姓卫守相传属。弱周无人有宜出,沈之九幽拆地轴。

始皇区区求不得,坐令神奸窥邑屋。

1

骅骝

骅骝,宋代,王安石,

龙德不可系,变化谁能谋。

骅骝亦骏物,卓荦地上游。

怒行追疾风,忽忽跨九州。

辙迹古所到,山川略能周。

鸿蒙无人梯,沆漭绕天浮。

巉岩拔青冥,仙圣所止留。

欲往辄不能,视龙乃知羞。

7

和吴冲卿雪霁紫宸朝

和吴冲卿雪霁紫宸朝,宋代,王安石,

虎士开阊阖,鸡人唱九霄。

云移银阙角,日转玉廊腰。

箒动川收潦,靴鸣海上潮。

舞袍沾宿润,拜笏拥残飘。

赐饮人何乐,归嘶马亦骄。

低徊但忘食,吟咏得逍遥。

60

秣陵道中口占二首

秣陵道中口占二首,宋代,王安石,

岁熟田家乐,秋风客自悲。

茫茫曲城路,归马日斜时。

23

玉蝴蝶(五之四·仙吕调)

作者:柳永(宋代)

玉蝴蝶(五之四·仙吕调),宋代,柳永,

误入平康小巷,画檐深处,珠箔微褰。罗绮丛中,偶认旧识婵娟。翠眉开、娇横远岫,绿鬓亸、浓染春烟。忆情牵。粉墙曾恁,窥宋三年。
迁延。珊瑚筵上,亲持犀管,旋叠香笺。要索新词,殢人含笑立尊前。接新声、珠喉渐稳,想旧意、波脸增妍。苦留连。凤衾鸳枕,忍负良天。

47

煮茶

作者:晏殊(宋代)

煮茶,宋代,晏殊,

稽山新茗绿如烟,静挈都蓝煮惠泉。

未向人间杀风景,更持醪醑醉花前。

33

与柳恽相赠答诗六首 其一

与柳恽相赠答诗六首 其一,南北朝,吴均,

黄鹂飞上苑,绿芷出汀洲。日映昆明水,春生鳷鹊楼。

飘飏白花舞,澜漫紫萍流。书织回文锦,无因寄陇头。

思君甚琼树,不见方离忧。

61

塞上行

作者:曹松(唐代)

塞上行,唐代,曹松,

上将拥黄须,安西逐指呼。离乡俱少壮,到碛减肌肤。
风雪夜防塞,腥膻朝系胡。为君乐战死,谁喜作征夫。

60

送窦拾遗赴朝因寄中书十七弟(窦拾遗叔向其弟窦舒也)

送窦拾遗赴朝因寄中书十七弟(窦拾遗叔向其弟窦舒也),唐代,李嘉祐,

自叹未沾黄纸诏,那堪远送赤墀人。老为侨客偏相恋,
素是诗家倍益亲。妻儿共载无羁思,鸳鹭同行不负身。
凭尔将书通令弟,唯论华发愧头巾。

23

石榴诗

石榴诗,唐代,史思明,

三月四月红花里,五月六月瓶子里。作刀割破黄胞衣,六七千个赤男女。

9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