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一首

作者:释玿(宋代)

利刀截断命根,跳出狐群狗队。

拈起万煅蒺藜,铁额铜头粉碎。

69

诗文译文

有人将钩子状刀用来截断自己的根本命脉,

逃离和狐群和狗队。

拿起用万炼烧制的尖草,

让铁山头破碎。

诗文赏析

这首诗书写了一种追求独立自主、远离庸俗的精神,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独立、摆脱某种束缚的愿望。利刀截断命根,代表作者要求突破传统观念和现实桎梏,不受束缚;跳出狐群狗队,表示脱离庸俗、平庸众人的群体,追求独特的个性和远离世俗的精神境界。拈起万煅蒺藜,表明面对困难和挑战,作者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惧艰险;铁额铜头粉碎,描述了作者坚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能够击碎任何困难和障碍。

整首诗写意豪迈,表现了作者对精神自由和独立的追求,描绘出了一种豪情壮志,鼓舞人心。同时,这首诗也是一种对世俗束缚的讽刺和厌倦,呼唤人们勇敢追求独立思考,追寻内心真实的声音,不受他人影响和局限。这种精神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释玿

释玿,号石庵。历住白云寺、鼓山寺。为南岳下十七世,蒙庵思岳禅师法嗣。有《石庵玿和尚语》,收入《续古尊宿语要》卷五。事见本《语录》。今录诗四十首。

其他诗经

作者:吴光(宋代)

句,宋代,吴光,

农祥待白未雪,春榜争魁欲放梅。

53

琐窗寒(重游东湖)

琐窗寒(重游东湖),宋代,苏茂一,

云浦苍寒,烟堤幕翠,旧痕新涨。春愁十里,冉冉碧丝摇荡。记登临、少年思豪,唾壶击玉歌清壮。到如今梦里,秋风鸿阵,晚波渔唱。
惆怅。重来处,望画舫天边,辔丝原上。山阴秀句,付与一声云响。正东湖、谁家柳下,午阴漠漠人荡桨。最堪怜、白发周郎,为江山自赏。

1

贺新郎(和刘宰潜夫韵)

贺新郎(和刘宰潜夫韵),宋代,夏元鼎,

天上神仙路。问谁能、超凡入圣,平虚交付。三岛十洲无限景,稳驾鸾舆鹤驭。更驯伏、木龙金虎。造化小儿真剧戏,炼阳精、要戴乾为父。须定力,似愚鲁。
三旬一遇交乌兔。便丹成、天长地久,桑田变否。四象五行攒簇处,全藉黄婆真土。无私授、人多胡做。堪叹红尘声利客,向花朝月夕寻妆妇。应不解,乘槎去。

26

【越调】斗鹌鹑 元宵

【越调】斗鹌鹑 元宵,元代,未知作者,

圣主宽仁,尧民尽喜。一统华夷,诸邦进礼。雨顺风调,时丰岁丽。元夜值,

风景奇。闹穰穰的迓鼓喧天,明晃晃的金莲遍地。

【紫花儿序】香馥馥绮罗还往,密匝匝车马喧阗,光灼灼灯月交辉。满街上

王孙公子,相携着越女吴姬。偏宜,凤烛高张照珠履。果然豪贵,只疑是洞府神

仙,闲游在阆苑瑶池。

【小桃花】归来梅影小窗移,兰麝香风细。翠袖琼簪两行立,捧金杯,绛绡

楼上笙歌沸。冰轮表里,通宵不寐,是爱月夜眠迟。

【金蕉叶】拚沉醉频斟绿蚁,恣赏玩朱帘挂起。歌舞动欢声笑喜,一任铜壶

漏滴。

【尾】须将酩酊酬佳致,乐意开怀庆喜。但愿岁岁赏元宵,则这的是人生落

得的。

绿柳凋残,黄花放彻。塞雁声悲,寒蛩韵切。旧恨千般,新愁万叠。正美满,

忍间别。雨歇云收,花残月缺。

【紫花儿序】摘楞的瑶琴弦断,不通的井坠银瓶,吉丁的碧玉簪折。音书难

寄,去路遥赊。伤嗟,目断云山千万叠。最苦是离别,鸳被空舒,凤枕虚设。

【金蕉叶】那的是情牵恨惹,那的是肠荒腹热。怕的是纱窗外风飘败叶,又

听的铁马儿丁当韵切。

【调笑令】把眉峰暗结,最苦是离别,不烦恼除非心似铁。冷清清捱落西楼

月,又听得戍楼上画角呜噎。奏《梅花》数声砧韵切,业心肠越不宁贴。

【秃厮儿】正欢悦谁知间别,才美满又早离别。俺两个云期雨约难弃舍,似

团圆一轮月,被云遮。

【圣药王】好教我愁万结,恨万叠,满怀愁闷对谁说。成间别,时运拙,气

长吁多似篆烟斜,和绛蜡也啼血。

【鬼三台】也是我前生业,今世里填还彻,一寸愁肠千万结。想啼痕一点点

尽成血,越教人哽噎。本待要宁宁帖帖刚睡些,怎禁那啾啾唧唧蛩韵切。觉来时

宝鼎烟消,铜壶漏绝。

【紫花儿序】惊好梦几声儿寒雁,伴人愁的一点孤灯,照离情半窗残月。临

歧执手,不忍分别。只待稳步蟾宫将仙桂折,到如今暮秋时节。他只待金榜名标,

那里问玉箫声绝。

【尾】受凄惶甚识分明夜,把捱过的凄凉记者。来时节一句句向枕头儿上言,

一星星向被窝儿里说。

半世飘蓬,闲茶浪洒。十载追陪,狂朋怪友。倚翠偎红,眠花卧柳。怪胆儿

聪,耍性儿柔。成会了心厮爱夫妻,情厮当配偶。

【紫花儿序】受用春内谢馆,晓日章台,夜月秦楼。向红裙中插手,锦被里

舒头。风流,不许傍人下钓钩。燕侣莺俦,百匹酬歌,红锦缠头。

【金蕉叶】寨儿里相知是有,一见咱望风举手。若论着点砌排科惯熟,敢教

那罢剪嘴姨夫闭口。

【调笑令】声名儿岁久,急难收。则恐怕扶侍冤家不到头,风月脚到处须成

就。誓不曾落人机彀,搬的他燃香剪发百事有。虚心冷气,使尽刚柔。

【秃厮儿】爱杨柳楼心酒,喜芙容帐里藏阄,美孜孜翠鬟排左右。歌白雪,

捧金瓯,温柔。

【圣药王】春事休,夏当游,向芰荷香里泛兰舟。到中秋,月色幽,醉醺醺

无日不登楼,兀剌抵多少风雨替花愁。

【尾】花阴柳影,霎时驰骤,急回首三旬左右。罢却爱月惜花心,闲着题诗

画眉手。

(媚)(媚)姿姿,淹淹润润。袅袅婷婷,风风韵韵。脸衬朝霞,指如嫩笋。

一搦腰,六幅裙,万种妖娆,千般可人。

【紫花儿序】曲弯弯蛾眉扫黛,慢松松凤髻高盘,高耸耸蝉鬓堆云。一团儿

旖旎,百倍儿精神。超群,越女吴姬怎生衬。席上殷勤,百媚庞儿,端的一笑风

生。

【秃厮儿】瘦怯怯金莲窄稳,娇滴滴皓齿朱唇,肌如美玉无玷损。但见了,

总消魂,绝伦。

【圣药王】酒半醺,更漏分,画堂银烛照黄昏。枕上恩,被底亲,丁香笑吐

兰麝喷,灯下看佳人。

【尾】好姻缘休到别离恨,只恐怕两下里魂牵梦引。我罗衫衤肯儿宽,你唐

裙带儿尽。

雪艳霜姿,香肌玉软。杏脸红娇,桃腮粉浅。金凤斜簪,云鬟半偏。插玉梳,

贴翠钿。舞态轻盈,歌喉宛转。

【紫花儿序】他有苏卿般才貌,我学双渐真诚,望博个美满姻缘。俳优体样,

乐府梨园。天然,不若如桃源洞里仙。可爱堪怜、一搦腰肢,半折金莲。

【小桃红】初出兰堂立樽前,似月里嫦娥现,一撮精神胜飞燕。正当年,柳

眉星眼芙蓉面。绛衣缥缈,麝兰琼树,花里遇神仙。

【天净沙】初相逢恨惹情牵,间深里都受熬煎,各办着心真意坚。有时得便,

赴佳期月底星前。

【尾】狠毒娘间阻得难相见,统镘的姨夫恋缠。我为甚着探脚儿勤,只恐怕

离别路儿远。

雨意云情,十朝五朝。霜艳天姿,千娇万娇。凤髻浓梳,蛾眉淡扫。樱桃口,

杨柳腰。玉笋纤纤,金莲小小。

【紫花儿序】歌骊珠一串,舞端雪千回,无福也难消。超群旖旎,出格妖娆。

风流,一笑千金价不高。世间绝妙,特意厚情深,引得人梦断魂劳。

【秃厮儿】儿中眉尖眼角,寨儿中口强心乔,谢琼姬不嫌王子高。同跨凤,

宴蟠桃,吹箫。

【尾】不堤防侧脚里姨夫每闹,全在你个有终始冤家不错。我身上但留心,

偷方便应付了。

玉笛愁闻,装奁倦开。鬓乌云,眉颦翠黛。慵转歌喉,羞翻舞态。闷填胸,

泪满腮。常记得锦字偷传,香囊暗解。

【小桃红】倚阑无语忆多才,往事今何在,玉体厌厌为谁害,瘦形骸,今春

更比前春赛。雕阑玉砌,绿窗朱户,深院锁苍苔。

【醉扶归】松却香罗带,慵整短金钗,无语无言闷答孩。不厌倦衫儿窄,几

度将龟儿卦买,何日佳期再。

【天净沙】也是咱运拙时乖,致令得雨杳云埋,侧脚里相知不该。胡喧乱讲,

纸糊锹怎撅得倒阳台。

【尾】把一片偷香窃玉心宁耐,喑气吞声慢捱。怕甚风月闷愁乡,烟波是非

海。妓好睡

莫不是陈抟的姨姨,庄周的妹妹,宰予的家属,谢安的亲戚。华胥梦里姻缘,

邯郸道上配偶。两件儿,试问你,可甚爱月迟眠,惜花早起。

【紫花儿】西厢底莺莺立睡,茶船上小卿着昏,东墙下秀英如痴。真乃是弃

生就死,便休想废寝忘食。休题,除睡人间总不知。正是困人天气,啼杀流莺,

叫死晨鸡。

【幺】推着倒鸾交凤友,倩人扶燕侣莺俦,合着眼蝶使蜂媒。绣衾未展,玉

山先颓。其实,倒枕着床是你记得的。胡突了一世,恰便似楚阳台半死的梅香,

兰昌宫殉葬的奴婢。

【小桃红】莫不是离魂倩女醉杨妃,是个有觉的平康妓。难道娇娥不出气,

懵憧的最怜伊。颠鸾倒凤先及第,直压的珊瑚枕低。黄金钏碎,平地一声雷。

【秃厮儿】祆庙火烧着不知,蓝桥水氵死合宜,绝缨会上难侍立。才烛灭,

早魂魄,昏迷。

【圣药王】子弟每,做伴的,安排着好梦做夫妻。你也休问谁,我也不答你。

陷人坑上被儿里,直挺着块望夫石。

【尾】对苍天曾说牙疼誓,直睡到红日三竿未起。若要战退睡魔王,差三千

个追魂大力鬼。离恨

送玉傅香,撩蜂拨蝎。病枕愁衾,寻毒觅螫。掷闷果的心劳,画颦眉的手拙。

恨岳高,泪海竭。难凭信鹊验龟灵。无定准鱼封雁帖。

【紫花儿序】莫不是金华字减消了官诰,芙容翠低小了云冠,鲛绡盖乍窄了

香车?闷弓儿常拽,愁窖儿频掘。伤嗟,一纳头相思害不彻。赤紧的俏心儿先热,

无倒断暮雨朝云,无拘束粉祟胭邪。

【小桃红】锦笺和泪寄离别,好事成抛撇。恨杀梅香性偏劣,闭喉舌,今翻

瘦损罗裙褶。他把那游蜂儿蜜劫,粉蝶儿香卸,生撅的风月担儿折。

【金蕉叶】我则见春雨过残花乱踅,芳尘静珠帘骤揭。绣帏悄银半灭,冰

弦断瑶琴乍歇。

【调笑令】我恰待睡些,不宁贴,熏金炉引梦赊。破题儿告一纸相思赦,楚

巫娥不顺关截。恰相逢陡恁般厮间别,望阳关永远山叠。

【秃厮儿】啼杜宇枝头泪血,惊庄周枕上残蝶,追魂数声檐外铁。这凄凉几

时绝,堪嗟。

【圣药王】伴着这灯影昏,月影斜,隔纱窗花影乱重叠。钟韵凄,鼓韵切,

听楼头角韵尚悠噎,似这般离恨怎拦遮。

【麻郎儿】病沉也相思赌忄敝,愁深也沈约搬舌。薄设设青铜镜缺,颤巍巍

连理枝截。

【幺篇】好着我想者,念者,怎舍?心儿里似醉如痴。辜负了星前誓设,冷

落了神前香。

【络丝娘】心头事十强九怯,眉尖恨千结万结。盼的团圆向明月,空立遍露

零花谢。

【尾声】闷恹恹好似如年夜,常记的相思那些。题起那眉尖恨恰舒开,心儿

疼又到也。

72

迎诏书

作者:陆游(宋代)

迎诏书,宋代,陆游,

忆瞻銮仗省门前,扇影鞭声下九天。

寂寞嘉州迎诏处,忽闻鼓吹却凄然。

97

荔枝堂夕眺三首 其一

荔枝堂夕眺三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

夕峰褪日半钲多,秋汉吹云一絮过。寂寂庭松今两月,鹤雏去尽只留窠。

27

云花寺寓居赠海岸上人

作者:薛能(唐代)

云花寺寓居赠海岸上人,唐代,薛能,

暂寄空门未是归,上方林榭独儒衣。
吾师不语应相怪,频惹街尘入寺飞。

8

闻蝉十二韵

作者:许棠(唐代)

闻蝉十二韵,唐代,许棠,

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初离何处树,又发去年声。
未蜕唯愁动,才飞似解惊。闻来邻海徼,恨起过边城。
骚屑随风远,悠扬类雪轻。报秋凉渐至,嘶月思偏清。
互默疑相答,微摇似欲行。繁音人已厌,朽壳蚁犹争。
朝士严冠饰,宫嫔逞鬓名。乱依西日噪,多引北归情。
筱露凝潜吸,蛛丝忽迸萦。此时吟立者,不觉万愁生。

15

芍药五首

作者:张嵲(宋代)

芍药五首,宋代,张嵲,

时人惟解爱芳菲,服媚香浓竟莫知。

幽卧独怜芳气馥,世间惟有柳州诗。

53

引泉

作者:刘攽(宋代)

引泉,宋代,刘攽,

春池冻已消,泉落白鱼跳。石浅喧鸣玉,沙虚没暗潮。

晚寒妨濯足,竟日欲平桥。最爱临波柳,东风万万条。

89

中秋集鲍楼作

作者:徐玑(宋代)

中秋集鲍楼作,宋代,徐玑,

秋在湖楼正可过,扁舟窈窕逐菱歌。

淡云遮月连天白,远水生凉入夜多。

已是高人难聚会,矧逢佳节共吟哦。

明朝此集喧城市,应说风流似永和。

74

南歌子(寿广文)

南歌子(寿广文),宋代,王千秋,

鹊起惊红雨,潮生涨碧澜。水晶城馆月方圆。谁唤骑鲸仙伯、下三山。
笔势翔鸾媚,词锋射斗寒。向来文价重贤关。便合批风支月、紫薇间。

38

闵雨诗 其八

作者:刘敞(宋代)

闵雨诗 其八,宋代,刘敞,

追悟谠直,褒进淹滞。声色无迕,式序在位。嬖习权近,慑威屏气。

21

司理弟之官岳阳相别于定王台悽然有感为赋五诗以饯其行 其二

司理弟之官岳阳相别于定王台悽然有感为赋五诗以饯其行 其二,宋代,真德秀,

念昔戏綵时,欢娱共晨夕。天风吹惊鸿,一散不并翼。

相逢重湖南,感叹复悽恻。王事不可留,去指重湖北。

层楼时怅望,茫茫楚天碧。数寄平安书,老怀庶宽释。

13

曹娥纯孝祠

曹娥纯孝祠,宋代,朱晞颜,

纯孝祠荒草自春,江山依约髻鬟青。行人不识夫人意,只把金钱愿乞灵。

30

故枢密使陆公挽词三首 其二

故枢密使陆公挽词三首 其二,宋代,俞德邻,

七朝迷瘴雾,一昔倒狂澜。天意竟难料,皇图不再安。

宁甘蹈东海,不忍絷南冠。自古谁无死,从容就义难。

43

水调歌头 其三 留别茶漕二使者

作者:京镗(宋代)

水调歌头 其三 留别茶漕二使者,宋代,京镗,

数月已办去,今日始成行。天公怜我,特地趁晓作霜晴。

万里奔驰为米,四载淹留为豆,自笑太劳生。父老漫遮道,抚字愧阳城。

君有命,难俟驾,合兼程。故山心切,猿鹤应是怨仍惊。

多谢使华追路,不忍客亭分袂,已醉酒犹倾。莫久西南住,汉代急公卿。

94

新安四咏 其四

作者:崔鶠(宋代)

新安四咏 其四,宋代,崔鶠,

我爱新安好,新安度岁华。风烟迷郡阁,浦溆带人家。

南亩元多黍,丘中亦种麻。更逢飘皂盖,疆埸视新瓜。

23

荆门别张天觉

作者:魏泰(宋代)

荆门别张天觉,宋代,魏泰,

秋风十驿望台星,想见冰壶照座清。

零雨已回公旦驾,挽须聊听野王筝。

三朝元老公方壮,四海苍生耳已倾。

白发故人来一别,却归林下看升平。

92

五月二日同叔问过弥陀阁观山中飞瀑

作者:程俱(宋代)

五月二日同叔问过弥陀阁观山中飞瀑,宋代,程俱,

飞泉落青冥,掩冉振森木。惊雷殷厚地,喷薄转空谷。

崩湍争喧豗,漱此千丈玉。汹如秦军破,势比不周触。

初疑三峡移,无乃九井蹙。云中阿兰若,峻岭锁重麓。

悽寒绝人境,共此媚幽独。长饥不难忍,洗耳谢羁束。

君方应时须,我已甘脱粟。正恐山不深,从今友麋鹿。

9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