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恕春莫

作者:苏辙(宋代)

只言城市无佳处,亦有南湖几度游。

好雨晴时三月尽,啼莺到后百花休。

老猿好饮常连臂,野马依人自络头。

不肯低回池上醉,试看生灭水中沤。

22

诗文译文

只言城市无佳处,

亦有南湖几度游。

好雨晴时三月尽,

啼莺到后百花休。

老猿好饮常连臂,

野马依人自络头。

不肯低回池上醉,

试看生灭水中沤。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以苏辙自己的名字作为韵脚,是对张恕的作品作出的回应。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城市和自然景观的感慨,以及对动物生活场景的描绘。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受,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文赏析

首句\"只言城市无佳处\",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环境的不满,暗示了城市的喧嚣和缺乏自然之美。接着,诗人提到自己曾多次游览南湖,南湖被视为一处自然景致优美的地方,与城市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好雨晴时三月尽,啼莺到后百花休\",描绘了春天的变迁。在春天的三月中,雨水和晴朗的天气交替出现,而当啼莺停止啼鸣时,百花也将不再盛开,春天的美丽将逐渐消退。

下一联\"老猿好饮常连臂,野马依人自络头\",通过描写老猿和野马的行为,展示了动物与人类之间的亲近和交流。老猿喜欢饮酒,经常和人们喝酒作乐;而野马则依偎在人们身边,自然地与人类产生了联系。

最后两句\"不肯低回池上醉,试看生灭水中沤\",暗示了诗人的态度。诗人拒绝沉溺在池塘中饮酒失意,而是通过观察水中的生灭变化,反思生命的起伏和无常。这句味深长,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自然界的敬畏。

整首诗词通过对城市、自然和动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倾慕和对生命哲理的思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传达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其他诗经

李中令挽词二首 其一

作者:宋祁(宋代)

李中令挽词二首 其一,宋代,宋祁,

家赐齐侯履,人推郤縠文。结婚荣外馆,谋帅得中军。

盛集追园盖,遒章托陇云。不图新渚畔,更作死生分。

18

徐孺子

徐孺子,清代,屈大均,

岩岩徐孺子,玉润早流光。明镜有馀鉴,生刍空白芳。

南州怜宅在,东汉恨人亡。今代无高上,风流尔独长。

64

怀故人诗

怀故人诗,南北朝,谢朓,

芳洲有杜若。

可以赠佳期。

望望忽超远。

何由见所思。

行行未千里。

山川已间之。

离居方岁月。

故人不在兹。

清风动帘夜。

孤月照窗时。

安得同携手。

酌酒赋新诗。

9

泛舟自西海至万寿寺 其四

作者:弘历(清代)

泛舟自西海至万寿寺 其四,清代,弘历,

禅关自是忘机处,我到禅关我并忘。柳岸舣舟因得句,谁从衲侣问真常。

9

题画·蔡确

题画·蔡确,宋代,张玉孃,

楚水吴山作胜游,竹状石枕定离愁。

晚烟何处吹渔笛,独忆琵琶怨碧秋。

69

甘露歌

甘露歌,宋代,王安石,

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疑是经春雪未消。今日是何朝。

51

【双调】蟾宫曲 环滁秀列诸

【双调】蟾宫曲 环滁秀列诸,元代,庾吉甫,

环滁秀列诸峰,山有名泉,泻出其中。泉上危亭,僧仙好事,缔构成功。四景朝暮不同,宴酣之乐无穷,酒饮千钟。能醉能文,太守欧翁。

滕王高阁江干,佩玉鸣銮,歌舞阑珊。画栋朱帘,朝云暮雨,南浦西山。物换星移几番?阁中帝子应笑,独倚危阑。槛外长江,东注无还。

87

南乡子·何处倚阑干

作者:苏轼(宋代)

南乡子·何处倚阑干,宋代,苏轼,

何处倚阑干。弦管高楼月正圆。胡蝶梦中家万里,依然。老去愁来强自宽。明镜借红颜。须著人间比梦间。蜡烛半笼金翡翠,更阑。绣被焚香独自眠。

87

赠王寂

作者:苏轼(宋代)

赠王寂,宋代,苏轼,

与君暂别不须嗟,俯仰归来鬓未华。

记取江南烟雨里,青山断处是君家。

76

芜菁

作者:陆游(宋代)

芜菁,宋代,陆游,

往日芜菁不到吴,如今幽圃手亲鉏。

凭谁为向曹瞒道,彻底无能合种蔬。

56

九月十八日至山园是日颇有春意

作者:陆游(宋代)

九月十八日至山园是日颇有春意,宋代,陆游,

乌藤真好友,伴我出荆扉。

落叶纷如积,鸣禽暖不归。

露浓松鬣长,土润术苗肥。

未尽幽寻兴,还家趁夕晖。

76

赠梅圣俞

赠梅圣俞,宋代,欧阳修,

黄鹄刷金衣,自言能远飞。

择侣异栖息,终年修羽仪。

朝下玉池饮,暮宿霜桐枝。

徘徊且垂翼,会有秋风时。

23

淇上人戏荡子妇示行事诗

淇上人戏荡子妇示行事诗,南北朝,刘孝绰,

桑中始奕奕,淇上未汤汤。美人要杂佩,上客诱明珰。

日暗人声静,微步出兰房。露葵不待劝,鸣琴无暇张。

翠钗挂已落,罗衣拂更香。如何嫁荡子,春夜守空床。

不见青丝骑,徒劳红粉妆。

8

题冀缺图

作者:李兼(唐代)

题冀缺图,唐代,李兼,

耕夫自立苗且耘,饷妇相敬礼如宾。

画工貌出态闲暇,不是如今愚野人。

古之农者盖如此,馌彼公田同妇子。

山林自信有真乐,隐逸传中无姓字。

吾不能走马章台街,画眉狼籍贻讥谐。

又不能卖酒临邛市,奔妻万古不灭耻。

遗风后世岂无存,半在东阡烟雨村。

不见杵臼梁家妇,犹能亲举案前餐。

33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一作裴次元诗)

作者:郭遵(唐代)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一作裴次元诗),唐代,郭遵,

冕旒亲负扆,卉服尽朝天。旸谷移初日,金炉出御烟。
芬馨流远近,散漫入貂蝉。霜仗凝逾白,朱栏映转鲜。
如看浮阙在,稍觉逐风迁。为沐皇家庆,来瞻羽卫前。

93

次韵何叔信书斋梅花

作者:赵蕃(宋代)

次韵何叔信书斋梅花,宋代,赵蕃,

坐对窗中帙,起寻檐外花。

因之观物化,藉以发天葩。

一笑故无恙,百年终匪他。

端殊苦心士,志失鬓先华。

75

题陈待制湖楼

作者:徐照(宋代)

题陈待制湖楼,宋代,徐照,

天游观妙化,人世事皆轻。

沆瀣藏仙境,津涯截海城。

一身潜汗漫,品类仰高明。

有道行藏小,无心视听精。

上疑灵蜃吐,下觉巨鳌擎。

雨气西帘入,月华东槛生。

山临左辅近,湖自会昌成。

风起僧钟直,村回野艇横。

莲枯收绣段,松静发琴声。

濠濮观鱼鸟,潇湘欠药蘅。

一层休更上,百尺有谁评。

昏日寒峰淡,残星远笛鸣。

醉如元亮兴,归引仲宣情。

阆苑琼为贵,黄州竹过清。

郡图添圣迹,画轴记新营。

奏乐渔人听,投车坐客盈。

八篇移古咏,四字立嘉名。

未必终成隐,清朝待秉衡。

59

吴侍郎挽词二首 其一

作者:刘敞(宋代)

吴侍郎挽词二首 其一,宋代,刘敞,

高第贤良策,朝廷擢季功。固疑多直谏,不得久居中。

长啸临边月,孤飞避远鸿。盘桓周召际,重见二南风。

45

参玄歌

参玄歌,宋代,释道川,

一尺水,一丈波,妙高峰顶笑呵呵。

七步周行浑属我,不妨闲唱太平歌。

灵利汉,不消多,法门广大遍周沙。

若能当处分明了,只在如今一刹那。

莫求真,休觅假,真假中间都放下。

晃晃威光烁太虚,不知谁是知音者。

赞不欣,徒说谤,三际无心俱扫荡。

正体堂堂一物无,是佛是魔俱一棒。

小根闻说暗攒眉,绳上生虵又更疑。

拨转面前关棙子,只许当人独自知。

阿呵呵,大圆觉,流出菩提遍寥廓。

鬼面神头几百般,无瑕镜里皆消却。

君不见觌面相逢机掣电,

直饶天眼不能观,点著不来真死汉。

劝君参,参彻灵明自己禅。

善财不用南方去,黑白分明在目前。

劝君信,信心战退魔军阵。

此是华严最上乘,森罗万象皆相应。

劝君修,六门通达任优游。

寒山拾得才相见,指点丰干哂未休。

火风催,四山逼,那时要见君端的。

有个真空解脱门,千眼大悲何处觅。

有时放,有时收,唯有知音暗点头。

杏华村里如相见,跳出沩山水牯牛。

有时喜,有时嗔,无位真人迸面门。

殷勤为说西来意,暮楼钟鼓月黄昏。

有时唱,有时歌,颠言倒语不奈何。

声声尽出孃生口,不属宫商一任他。

有时默,有时笑,懵懂铁鎚无孔窍。

轻轻触著便无明,只这无明元是道。

有时行,有时坐,露影藏身成两个。

不独张三会打油,细观李四能推磨。

无缝塔,见无因,巍巍本自隐深云。

国师样子应难造,不觉锋棱露一层。

无底钵,手中擎,百千沙界里头盛。

大庾岭头提不起,都缘著力太多生。

没底船,不曾漏,千里雪浪皆能透。

只凭一个把稍人,谁管狂风连地吼。

无鑐鏁,孰安排,鏁断重关绝往来。

巨灵抬手空劳力,唯有无心便得开。

无毫拂,是何物,击碎狐疑山鬼屈。

一喝唯言三日聋,谁怜大辩翻成讷。

无孔笛,最难吹,角徵宫商和不齐。

有时品起无生曲,截断行云不敢飞。

无根树,直侵云,枝条郁密盖乾坤。

劫火洞然烧不得,利刀斩处亦无痕。

无面目,担板汉,玩水游山无侣伴。

迦叶门前倒刹竿,文殊剑上全身现。

日面佛,乾屎橛,八两半斤谁辨别。

七斤衫子恰相当,镇州休更秤萝蔔。

野鸭飞,鸾对舞,三个孩儿抱华鼓。

赵老曾看半藏经,灵云一见桃华悟。

真实语,报君知,不用思量不用疑。

春来决定千华秀,冬尽长天片雪飞。

头头漏泄真消息,那个休心辨端的。

眼横鼻直一般般,不离当处休寻觅。

古佛言,祖师说,千圣路头同一舌。

他日人天匝地来,那时方表而今决。

93

游仙一十九首 其十八

游仙一十九首 其十八,宋代,郭祥正,

清僚真可慕,振衣愿所归。既绝世上缘,吾宁抱愁悲。

云韶自相谐,虚听方达微。是将跨灵羽,逸麟复攀追。

8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