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岫望西山最正殆无毫发遗恨滕王秋屏皆不及也因作此诗二首 其二

作者:朱熹(宋代)

列岫望西山最正殆无毫发遗恨滕王秋屏皆不及也因作此诗二首 其二,宋代,朱熹,

东西水平分,南北山中判。妙处毫发间,商略无遗算。

55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其他诗经

有怀如璧道人二首 其二

作者:谢薖(宋代)

有怀如璧道人二首 其二,宋代,谢薖,

每忆诗人贾阆仙,投冠去学祖师禅。尘埃不染心如镜,妙句何妨与世传。

45

书吴祭酒集 其一

书吴祭酒集 其一,清代,张金镛,

世事茫茫一局棋,沧桑阅尽鬓添丝。可怜地老天荒后,正是河清海晏时。

词赋江关留庾信,才名宫禁重微之。十三陵树苍茫甚,残月西风寄所思。

3

诗 其二

作者:寒山(唐代)

诗 其二,唐代,寒山,

井底生红尘,高峰起白浪。石女生石儿,龟毛寸寸长。

若要学菩提,但看此榜样。

26

和昂霄见怀韵

和昂霄见怀韵,明代,唐之淳,

偶作淮甸游,空烦故人待。执热思雨凉,驰情寄云海。

岂无黄发期,但恐朱颜改。共保金石躯,芳名岁寒在。

17

兴德寺逢张居士

作者:李复(宋代)

兴德寺逢张居士,宋代,李复,

扫叶开新径,携瓶汲晓泉。

偶逢岩下客,来问室中禅。

鸟去空还寂,薪穷火自传。

四方行已徧,归老旧林边。

71

重阳日

重阳日,唐代,白居易,

敬亭山外人归远,峡石溪边水去斜。

茅屋老妻良酿酒,东篱黄菊任开花。

100

达公舟中同本如明府喜月之作

达公舟中同本如明府喜月之作,明代,汤显祖,

世外人应见面难,一灯高兴石门残。

生波入槛浮春浅,细雨横舟湿夜寒。

彼岸似闻风铎语,此心如傍月轮安。

不知天上婆娑影,偏照恒河渡宰官。

29

句 其五

句 其五,宋代,潘大临,

诗束牛腰藏旧稿,书讹马尾辨新雠。

93

龟峰秋色

龟峰秋色,明代,王思谏,

城下长江城上峰,水光倒浸玉芙蓉。登临可著低低屐,涉览宜撑短短筇。

且把金樽邀夜月,莫辞乌帽落西风。星河不隔飞云顶,早晚凭高到九重。

90

梯仙阁閒眺

梯仙阁閒眺,清代,陆凤池,

风团花气沿溪暖,暗雨明霞红不断。燕掠汀洲人语稀,画桥烟薄芦芽短。

日景曈昽殿阁攒,箫声缥缈水云宽。游船散去鸟飞绝,向晚山光扑鬓寒。

89

偶占七首 其一

偶占七首 其一,明代,邹元标,

赋性本颛蒙,崎岖一线通。万缘随分了,撒手大从容。

24

三湘棹歌(三首选一)

作者:魏源(清代)

三湘棹歌(三首选一),清代,魏源,

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资湘,曰沅湘;故有“三湘”之名。洞庭即湘水之尾,故君山曰湘山也。资湘亦名潇湘,今资江发源武冈上游之夫夷水,土人尚曰潇溪,其地曰萧地。见《宝庆府志》。《水经注》不言潇水,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为潇,遂以蒸湘为潇湘,而三湘仅存其二矣。予生长三湘,溯洄云水,爰为棹歌三章,以正其失,且寄湖山乡国之思。

26

一剪梅 秋别

一剪梅 秋别,清代,许德蘋,

一阵凉生一片秋。渺渺烟波,轻送扁舟。横空雁影叫西风,望断天涯,更上层楼。

但见行云逐水流。霜叶千林,尽是离愁。计程犹住古馀杭,为避潮头,未过江头。

7

塞下曲二首

作者:曹勋(宋代)

塞下曲二首,宋代,曹勋,

秋草黄云塞马肥,汉家骠骑拥旌旗。

可能卫霍年年出,不及燕然一片碑。

57

暮春羊城社集

暮春羊城社集,明代,薛始亨,

南园春草遍池塘,客里邀欢一举觞。上巳风流传曲水,建安词赋擅清漳。

江云莫辨三株树,驿路难寻五色羊。谁道海滨邹鲁地,咏归还有舞雩狂。

77

五叠答肖韩见和

五叠答肖韩见和,清代,陈宝琛,

偏师突来窥空城,砉然健翮摩枯茎。老松云壑兀自卧,渐冷旧梦温新盟。

张侯豪宕王子婉,君更委折兼纵横。电灯一作纸为贵,刮眼流沬喜且惊。

父书满腹气愈下,众坐不肯轻言兵。爬搔辄复中痒处,目笑井底论裨瀛。

吾生百为任真放,癖爱石瘦亲泉清。颓唐此笔近且秃,君顾传讽滋颜赪。

昨诗触痛到和雪,益我对酒思耆英。墓门一闭万事已,宁管地轴东南倾?

春明花月久泡影,蛩駏林下能忘情?向平五岳终独往,汗漫判断扶摇程。

朝阳之鸣吾敢券,犹忆威凤雏时声。

37

孤桐

孤桐,宋代,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94

开利寺观鹅亭和秦修敬先生

开利寺观鹅亭和秦修敬先生,明代,王永积,

廿年萍迹叹飘蓬,晋魏兴亡在眼中。泪洒新亭无马渡,觞流曲木有鹅笼。

挥毫已绝兰亭笔,染翰犹传淮海风。一棹剡溪人在否,漫随云衲礼金容。

54

题罗公山古柏庵二首

题罗公山古柏庵二首,宋代,黄庭坚,

千年鹿死尚精神,睡足苍龙半屈伸。

百年妖狐住不得,个中曾卧谪仙人。

2

杂言四首 其四

作者:贡奎(元代)

杂言四首 其四,元代,贡奎,

凤饥啄琅玕,飞鸣以其时。仪羽人罕识,寄迹苍梧枝。

城枭饱腐鼠,自得谓过之。贵贱讵不分,已矣随所宜。

2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