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三十韵

作者:杜甫(唐代)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三十韵,唐代,杜甫,

南征为客久,西候别君初。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

荆门留美化,姜被就离居。闻道和亲入,垂名报国馀。

连枝不日并,八座几时除。往者胡星孛,恭惟汉网疏。

风尘相澒洞,天地一丘墟。殿瓦鸳鸯坼,宫帘翡翠虚。

钩陈摧徼道,枪櫐失储胥。文物陪巡守,亲贤病拮据。

公时呵猰貐,首唱却鲸鱼。势惬宗萧相,材非一范睢。

尸填太行道,血走浚仪渠。滏口师仍会,函关愤已摅。

紫微临大角,皇极正乘舆。赏从频峨冕,殊私再直庐。

岂惟高卫霍,曾是接应徐。降集翻翔凤,追攀绝众狙。

侍臣双宋玉,战策两穰苴。鉴澈劳悬镜,荒芜已荷锄。

向来披述作,重此忆吹嘘。白发甘凋丧,青云亦卷舒。

经纶功不朽,跋涉体何如。应讶耽湖橘,常餐占野蔬。

十年婴药饵,万里狎樵渔。扬子淹投阁,邹生惜曳裾。

但惊飞熠耀,不记改蟾蜍。烟雨封巫峡,江淮略孟诸。

汤池虽险固,辽海尚填淤。努力输肝胆,休烦独起予。

74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其他诗经

次洪景伯韵 其二

作者:曾惇(宋代)

次洪景伯韵 其二,宋代,曾惇,

半刺风流雅好贤,幽寻同举蔡经鞭。江梅满树为谁好,官柳著行还自妍。

笔阵如君难索敌,诗锋顾我敢争先。一春剩唤忘忧子,要看长鲸吸百川。

39

迁阳亭诗

迁阳亭诗,南北朝,江淹,

擥泪访亭候。

兹地乃闽城。

万古通汉使。

千载连吴兵。

瑶磵敻崭崒。

铜山郁纵横。

方水埋金雘。

圆岸伏丹琼。

下视雄虹照。

俯看彩霞明。

桂枝空命折。

烟气坐自惊。

剑径羞前检。

岷山惭旧名。

伊年从霜露。

仆御复孤征。

楚客心命绝。

一愿闻越声。

59

千秋岁(再和前意)

千秋岁(再和前意),宋代,李之仪,

万红暄昼。占尽人间秀。怎生图画如何绣。宜推萧史伴,消得东阳瘦。垂窄袖。花前镇忆相携久。
泪裛回纹皱。好在章台柳。洞户隔,凭谁叩。寄声虽有雁,会面难同酒。无计偶。萧萧暮雨黄昏后。

33

八归·秋江带雨

八归·秋江带雨,宋代,史达祖,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9

酬答鄱阳黎祥仲 其二

作者:张洪(宋代)

酬答鄱阳黎祥仲 其二,宋代,张洪,

医和不可铸,空林芳菲菲。六丁护香珀,千岁以为期。

93

东风第一枝·雨蕊方桃

作者:张辑(宋代)

东风第一枝·雨蕊方桃,宋代,张辑,

雨蕊方桃,晴梢渐杏,东风娇语弦管。爱香帘约馀寒,唤舞袖翻嫩暖。红颜清健,旧墨竹、扶疏手段。且碧窗、写就黄庭,画楫海山开卷。春自好、得花不淡。花又好、得春不浅。晓莺瑶佩秋生,月蘸翠尊波满。长逢花处,笑西母、霜娥偷换。要日边、争看貂蝉,彩侍更迎宣劝。

26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三 倪处士瓒 园居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三 倪处士瓒 园居,明代,王夫之,

长夏新桐洗绿茎,乳莺历乱啄朱樱。不知微雨遮青嶂,即次流珠溅紫萍。

閒整丹经香篆歇,小临鹤径碧苔生。棋枰已敛湘帘捲,稍觉银钩挂岭横。

55

铁冠道士寄书

铁冠道士寄书,宋代,李若水,

金甲将军传好梦,铁冠道士寄新书。

我与云长隔异代,翻疑此事太荒虚。

90

苏伯修往上京王君实以高丽笠赠之且有诗伯修徵和章因述往岁追从之悰与今兹暌携之叹云耳

作者:陈旅(元代)

苏伯修往上京王君实以高丽笠赠之且有诗伯修徵和章因述往岁追从之悰与今兹暌携之叹云耳,元代,陈旅,

往年饮马滦河秋,滦水斜抱石城流。青城丈人来水上,揭谢苏王皆与游。

顾予滥倚桥门席,日斜去坐鳌峰石。夜凉共饮明月尊,醉眠更听高楼笛。

滦河九曲流溅溅,自我不见今三年。苏郎又扈属车去,伫望弗及心茫然。

龙门峡中云气湿,山雨定洒高丽笠。别意遥怜柳色深,归心莫为鹃声急。

不才未许收词垣,赋成何日奏《甘泉》。人言凡骨难变化,为我致意青城仙。

26

次韵景瑜 其三

作者:韩淲(宋代)

次韵景瑜 其三,宋代,韩淲,

幽深挈杖信偏宜,更酌新词翡翠卮。带郭路随寒水断,雪松云竹见藩篱。

28

宿蠡口

宿蠡口,元代,华幼武,

春风吹短棹,迤逦望归程。刁斗溪边戍,旌旗野外营。

市桥人迹少,官路马蹄轻。欲向东湖去,边烽永夜明。

60

送司勋子才丈赴梓州

作者:苏轼(宋代)

送司勋子才丈赴梓州,宋代,苏轼,

别日已苦迫,见日未可期。

曷不惜此日,相从把酒卮。

人生初甚乐,譬若枰上棋。

纵横听汝手,聚散岂吾知。

胡为复嗟叹,实恨相识迟。

念昔非亲旧,闻名自童儿。

不见常隐忧,见之百忧披。

相从未云几,别泪遽已垂。

有如云间鹤,影过落寒池。

举头已千里,可见不可追。

我本蜀诸生,能言公少时。

初为成都掾,治狱官苦卑。

高才绝伦辈,邦伯忘等夷。

是时最少年,白晰未有髭。

风流能痛饮,敏捷好论诗。

勇于韝上鹰,不啻囊中锥。

去蜀曾未久,得县复来眉。

簿书纷满前,指画涣无疑。

一年吏已服,渐能省鞭笞。

二年民尽信,不复烦文移。

三年厌闲寂,终日事桐丝。

客来投其辖,醉倒不容辞。

至今三十年,父老犹嗟咨。

东川晚乃至,观者塞路岐。

但见东人喜,不知西人悲。

如今又继往,人事亦可奇。

嗟此信偶然,或云数使之。

王城多高爵,要路人争驰。

公来席未暖,去不淅晨炊。

屡为蜀人得,毋乃天见私。

吾徒本学道,穷达理素推。

况为二千石,所至搔乐嬉。

细思为县日,宾友存者谁。

或终卧茅屋,或去悬金龟。

或已登鬼籍,墓木如门楣。

感时何倏忽,抚旧应涕洟。

紫绶著更好,红颜蔚不衰。

权奇玉勒马,阿那胡琴姬。

逢人可与乐,慎勿苦相思。

77

寄怀阎安中

作者:顾禧(宋代)

寄怀阎安中,宋代,顾禧,

金门射策尽名贤,谁似江南阎子然。

白虎谈经知独步,苍松入梦已多年。

凌云赋笔雄千古,倒峡词源倾百川。

若忆古人愁绝处,西陵花柳日芊眠。

44

秋日园居二首 其一

秋日园居二首 其一,明代,庞尚鹏,

物候随时变,那堪问岁华。晚风三径竹,朝雨半篱花。

自比禅居静,从教物论哗。浮生何所有,醉处便为家。

43

夜泊长桥同斗一君熙作

夜泊长桥同斗一君熙作,明代,葛一龙,

虹梁亘一里,半入溪花丛。

县郭浮居绕,江门照影空。

月寒春尽雪,渔集夜无风。

语谓同舟客,前年过此中。

77

绍兴鲁迅故居

绍兴鲁迅故居,近现代,陈仁德,

风雨如磐绝可怜,笔尖指处起硝烟。先生一骂成旗手,横扫文坛五十年。

91

如梦令

作者:朱雍(宋代)

如梦令,宋代,朱雍,

池上数枝开遍。临水幽香清浅。楼上欲黄昏,吹彻一声晴管。零乱。零乱。衣上残英都满。

40

腊月望对月次答汝成

作者:施渐(明代)

腊月望对月次答汝成,明代,施渐,

叶尽林皋影正圆,岁阑相对总凄然。

年年独卧衡门下,只是清辉照旧颜。

32

补祝王一如先生七十 其一

补祝王一如先生七十 其一,清代,张心禾,

云龙角逐记名场,文史论交略辈行。长我十年深折节,祝君八秩更开觞。

河汾教泽传薪火,江上英流奉瓣香。闻道春风留杖履,先生须鬓未全苍。

89

得王书欲寄薛 其二

得王书欲寄薛 其二,近现代,卢青山,

洪涛栗神禹,万户沦困贫。忧子无日夜,问讯徒殷勤。

近得王子书,言子犹昔人;且有凤鸾谐,佳人入室新。

利名百纷扰,纵得何所欣。谋生及生子,过此是迷津。

嵯峨相阻隔,不得结屋邻。遥遥共慰勉,勿作风波民。

9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