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越来溪(在横山下)

作者:高启(明代)

溪上山不改,溪边台已倾。

越兵来处路,流水尚哀声。

昨日荷花生,今朝菱叶死。

亡国不知谁,空令怨溪水。

98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其他诗经

题詹鹳村寻山图

题詹鹳村寻山图,清代,王宏撰,

飞泉泻逸峰,翠筱疏白石。脱帻信幽步,谽谺罕人迹。

亭亭冰雪姿,容与忘晨夕。宗炳卧游者,幼舆丘壑客。

停云静无声,归鸟亦敛翮。栖托正复好,薄荣罢行役。

琴樽应有娱,更卜何处宅。

90

登鹿鸣山绝顶憩小蓬莱观易使君留题作

登鹿鸣山绝顶憩小蓬莱观易使君留题作,明代,胡应麟,

绝顶仙风面面来,中天何异到蓬莱。江流喷雪飞吴甸,石磴盘云上越台。

览胜欲穷游子目,留题谁并使君才。含毫骤发登高兴,莫讶银钩破绿苔。

72

题桃源图

题桃源图,元代,揭傒斯,

桃源非一处,龙虎画难同。内外关踰铁,高低石作丛。

黄幡青剑北,紫盖白云东。蟾影当霄迥,蛾眉抱月弓。

千重藏曲折,四面削虚空。地户吟风黑,天池浴日红。

雪霜翻溅瀑,雷雨泻崩洪。暗识猿啼远,晴闻鸟语工。

危龛三井秘,绝涧九桥通。江合仙岩怒,山连鬼谷雄。

刘王开辟后,秦晋有无中。时见看桃侣,频逢采药翁。

丹台寒漠漠,琳宇气熊熊。济胜非无具,缘源恐莫穷。

烟霞俄变灭,草树杳茏葱。四序何劳志,群愚傥击蒙。

谁言武陵近,十里上清宫。

17

【双调】蟾宫曲 自乐

【双调】蟾宫曲 自乐,元代,孙周卿,

想天公自有安排,展放愁眉,开着吟怀。款系红牙,低歌玉树,烂醉金钗。

花谢了逢春又开,燕归时到社重来。兰芷庭阶,花月楼台,许大乾坤,由我诙谐。

草团标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

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渔父

浪花中一叶扁舟,到处行窝,天也难留。去岁兰江,今年湘浦,后日巴丘。

青{艹弱}笠白渡口,绿蓑衣红蓼滩头。不解闲愁,自号无忧,两岸芦花,一觉

<鼻勾><鼻勾>。题琵琶亭

到浔阳夜泊星槎,送客江头,忽听琵琶。下马维舟,回灯借问,何处人家?

妾本是京师馆娃,嫁商人沦落天涯。再转龙牙,细拨轻爬,声裂檀槽,月满芦花。

见乐天细问根芽,襟搭鲛绡,玉笋笼纱。家住长安,十三学乐,髻绾双鸦。今老

却朝云暮霞,再休题秋月春花。自叹咱家,两鬓霜华,有锦难缠,泪湿琵琶。寄友人

忆湘南冷落鸥盟,木落庭皋,满院秋声。夜月关河,西风天地,自笑浮生。

归兴动江神敛容,客情多山鬼知名。月殿龙庭,云路鹏程,独跨天风,直上瑶京。题恨

到春来郁闷恹恹,昼夜相兼,粉黛慵拈。尘满妆奁,香消宝靥,翠淡眉尖。

封泪锦丝丝恨添,唾窗绒缕缕情粘。翠幕朱帘,玉管牙签,绿惨红タ。燕妒莺嫌。寿友人七月七日

喜年年玉井莲开,开上人间,月地云街。臂络珠璎,头缠红锦,袖拂芳埃。

云子酒香浮玉台,雪儿歌韵绕金钗。开桂多栽,五福齐来,禄享千种,位列三台。

72

【正宫】月照庭

作者:商衟(元代)

【正宫】月照庭,元代,商衟,

问花

万木争荣,各逞娇红嫩紫。呈浓淡,斗妍蚩。为谁开?为谁落?何苦孜孜?吾来问:汝有私?

【幺】云幕高张,捧出天然艳质。颜如玉,体凝脂。绿罗裳,红锦帔,貌胜西施。蒙君问,尽妾词。

【最高楼】发生各自随时,艳冶非人所使。铅华满树添妆次,远胜梨园弟子。

【喜春来】清香引客眠花市,艳色迷人殢酒卮,东风舞困瘦腰肢。犹未止,零落暮春时。

【六幺遍】听花言,巧才思,直待伴落絮游丝。披离满径点胭脂,干忙煞燕子莺儿。芳苞折尽谁挂齿?道杏花不看开时。早寻人做主遮护你,煞强如花貌参差,凭谁赋断肠诗?

【幺】妾斟量,自三思,正芳年不甚心慈。仗聪明国色两件儿,觑五陵英俊。因而渐消香减玉剥幽姿,但温存谁敢推辞。想游蜂戏蝶有正事,向眼前面配了雄雌,闪下我害相思。

【尾】先生教妾感承,妾身言君试思:如今罗纰锦故人何似?阑珊了春事,惜花人谁肯折残枝?

95

临贺别驾李子西同年寄五字诗以杜句君随丞相后为韵和以谢焉五首 其五

临贺别驾李子西同年寄五字诗以杜句君随丞相后为韵和以谢焉五首 其五,宋代,杨万里,

买山艺花竹,长恐落人后。不见竹林人,山王非俎豆。

市门能几许,掉臂日奔凑。迟子来朝天,商略陈薄陋。

63

红梅驿 其三

红梅驿 其三,清代,全祖望,

梅花北去多为杏,谁道南辕亦有然。闻道琼台还六出,稽含状里未详笺。

8

吴敦复之京师得其尊公绣谷手校宋椠许郢州集以归同樊榭谷林作

吴敦复之京师得其尊公绣谷手校宋椠许郢州集以归同樊榭谷林作,清代,全祖望,

当年绣谷翁,诗思凌风骚。瓶花作法供,酒器分郎曹。

时呼珠盘客,闲染猩猩豪。我来玲珑帘,如过丁卯桥。

浑疑许郢州,前身或可招。聚书逾万卷,露纂兼霜抄。

老眼细审定,校雠彻寒宵。钤以冻乳印,不翅青琼瑶。

一瓻借复还,户外屦则殽。忽失郢州本,极望心忉忉。

馀皇已佚去,长鬣不可邀。鱼肠已飞去,欧冶空自劳。

妖徵辰已梦,其岁在元枵。身骑白雀去,书与白云韬。

私心窃耿耿,旧雨忧萧寥。佳郎真健者,不愧虎子骁。

坐笑奢产括,愿学固绍彪。十年广故业,插架增岧峣。

馀事作小诗,秀色映兰苕。昨岁游燕市,软红厌尘嚣。

何来青毡故,得之非意遭。乍见足狂喜,掩卷遂号咷。

一卮望影堂,手泽荐芗羔。再爵酹郢州,荒云天末浇。

摩挲甲乙部,追溯墨痕遥。吁嗟斯世间,聚散如蓬飘。

不见东涧叟,绛云与天高。百卷旧汉书,临别何嗷嗷。

晚年复遇之,昭庆老僧寮。刲羊祭松雪,清泪如河㴞。

一去不复返,拂水亦魂消。有子乃不死,先德完球刀。

酉阳诸清閟,重光烛神霄。

63

取兰梅置几上三首 其二

作者:张嵲(宋代)

取兰梅置几上三首 其二,宋代,张嵲,

浅绿深藏垂翠葆,娇红巧傅刻缯花。南游只在元楼客,坐入合香居士家。

28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 其十一

作者:李廌(宋代)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 其十一,宋代,李廌,

吴越控岛夷,东南一都会。淫风旧倡靡,懦俗无慷慨。

除弊在躬行,报政可立待。类非俗吏能,千龄树遗爱。

53

王乐道观文挽词三首 其二

王乐道观文挽词三首 其二,宋代,范纯仁,

秘殿承新宠,储宫冠旧僚。从龙登紫极,扶日上青霄。

暝壑移舟远,长川阅水遥。瞻怀柏城路,丹旐去飘飘。

7

闻陈伯育结綵舟行乐游湖戏寄三首 其二

闻陈伯育结綵舟行乐游湖戏寄三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

东陈风义旧传闻,雕鹗鸾凰果逸群。青竹题诗才倚马,画船槌鼓气凌云。

赏心自向明时得,乐事应容下客分。敌饮会须翻玉海,背河决胜看齐军。

2

至郑州望故陈子思灵泉旧居怆然有感诗以述怀

至郑州望故陈子思灵泉旧居怆然有感诗以述怀,宋代,毕仲游,

夫子尝招隐,鸡鸣汝上川。饮徒随手散,诗草任人传。

甥舅元相好,妻儿也可怜。有魂招不得,呜咽问灵泉。

62

送怡齐周居士兼简汤东涧

送怡齐周居士兼简汤东涧,宋代,释普度,

我羡怡齐去又来,涧边无一点尘埃。

高风凛凛照今古,有口不谈声似雷。

7

寄龙门海禅师

寄龙门海禅师,元代,丁鹤年,

曾向龙门俯急流,泰山如垤海如沤。学仙漫比还家鹤,作佛须看露地牛。

远岫孤云归薄暮,澄潭一月印清秋。葛川旧有三生约,拟策枯藤到上头。

8

故福建佥宪陈公

故福建佥宪陈公,明代,祝允明,

日月悬臣道,乾坤辟圣猷。丹青开庙貌,风烈见英庥。

宝历三光合,鸿钧一气流。哲人当上瑞,畿服产南镠。

灵派分妫汭,洪条发太丘。修文登石室,射策步瀛洲。

藩府旬宣重,河阳惠爱稠。推丹置人腹,囊皂达民忧。

岂谓褫鞶带,仍从把铚耰。十年依大岳,一旦起西畴。

再属金闺籍,还乘绣使驺。臣心知不贰,帝德若为酬。

柱砥千回浪,霜飞六月秋。触邪惟豸性,批逆岂龙谋。

范进唐宗典,苏陈陆相筹。缉熙光圣业,取善在旁求。

大学存条目,遗编可绎紬。意诚缘物格,心正乃身修。

利病非无实,安危固有由。愿防多内欲,乞斩佞人头。

一疏朝封入,三言夕抒投。桁杨来孟博,贯索下酂侯。

耄稚爰书没,姬姜织室幽。一家连廿口,五载作孤囚。

白璧尘埃尽,青阳造化周。日华临凤扆,天语出龙楼。

岂独除罗网,重教侍冕旒。玉磨谁可磷,金鍊转难柔。

按辔抨藩国,飞章速转邮。嘉谟应削濞,雅志欲安刘。

天震雷霆怒,霜号草木愁。国书当极典,臣节果何尤。

祗见义为命,不知生可偷。吏持三尺法,人哭一生休。

政化权衡准,恩厖渤澥浮。解维归北阙,迁秩按南州。

地肃山无警,波恬海可游。狐丛斥魈魍,雀角绝哗咻。

叔度来何暮,渊明去莫留。车悬桑梓重,山隐桂枝樛。

箕尾星辰接,龙蛇日月遒。英灵长宇宙,声节岂浮沤。

主际唐虞圣,恩非关比俦。朝廷为世计,章典复公收。

懿德人惟好,群公志并优。学祠崇秩进,营兆谨封修。

载睹专清庙,时闻荐洁羞。浚培知水木,绍述美箕裘。

直道黄扉扁,名篇文梓裒。终天弘劝在,王化正悠悠。

10

再游城南

作者:吴宽(明代)

再游城南,明代,吴宽,

登高始经旬,野景宛非昨。园空秋叶深,山净寒云薄。

清尊喜共持,破帽拚重落。日暮淡忘归,黄花翳孤壑。

25

杨鸥海台幕邀赏梅花 其一

作者:卢宁(明代)

杨鸥海台幕邀赏梅花 其一,明代,卢宁,

幕府寒蘤冒雪开,赏心共醉凌风台。红芳如约年华在,白发无情岁月催。

门对汉宫看半额,地邻东阁忆多才。疏枝欲折酬杨炯,惭向孤山歌八梅。

21

古怨

古怨,明代,释函可,

花飞到地枝难上,河流到海水难还。莲子落泥心尚苦,湘竹成帘泪尚斑。

76

九日登镇海楼

九日登镇海楼,明代,梁以壮,

南国山川古霸图,秋深云气已全无。台荒草没谁频到,松影鸾归不复呼。

一带晚潮吞地阔,数行新雁入天孤。何方尽醉迎霜月,寒角重城动四隅。

1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