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蕉叶二首 其二

作者:沈辽(宋代)

忆昔红蕉狼籍时,玉人携手泪沾衣。今日芳心为谁展,天边怊怅未成归。

13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其他诗经

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闱第三报志喜仍用散木韵践前约也 其三

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闱第三报志喜仍用散木韵践前约也 其三,明代,袁宏道,

磊块破除休,几年禽向游。全家呼季子,举国号糟丘。

帝里云霞烂,故山松桂秋。名成不受爵,同上五湖舟。

78

和梅花百咏诗 其七十六 道院梅

和梅花百咏诗 其七十六 道院梅,清代,王夫之,

鹤径风回香细萦,仙衣长似御风轻。砂胎初剖银芽出,还恐流珠㬉易倾。

23

韩孝廉宾仲邀饮山下草堂

韩孝廉宾仲邀饮山下草堂,明代,欧必元,

扁舟邀饮日流连,郭外寻幽亦有天。馆近朱明迷洞口,湖当青草长门前。

閒披几席云犹湿,共醉枫林月正圆。多恐时清难更隐,北山猿鹤怨年年。

41

出户 其一

出户 其一,清代,屈大均,

出户无行处,穷途咫尺迷。愁中难一醉,梦里易双啼。

死友都黄土,生人总白氐。繇来高世士,皓首一万藜。

59

桂之树行

作者:曹植(魏晋)

桂之树行,魏晋,曹植,

桂之树,桂之树,桂生一何丽佳。扬朱华而翠叶,流芳布天涯。

上有栖鸾,下有盘螭。桂之树,得道之真人,咸来会讲仙。

教尔服食日精,要道甚省不烦。淡泊无为自然。乘蹻万里之外,去留随意所欲存。

高高上际于众外,下下乃穷极地天。

5

题文待诏风木图 其一

题文待诏风木图 其一,清代,全祖望,

春晖莫驻奈何天,几忆衡山泣血年。妙墨飘零易代后,白云飞送二林前。

报恩应待崇公表,极目长怀越水阡。最爱园中好丛木,清风时为拂炉烟。

69

以月团为十二郎生日之寿戏为数小诗 其一

作者:朱松(宋代)

以月团为十二郎生日之寿戏为数小诗 其一,宋代,朱松,

凤山团饼月朣朦,老桂横枝出旧丛。小友他年春入手,始知蟾窟本来空。

60

壬午春社之明日请尊老会于西山之精舍庞眉皓

壬午春社之明日请尊老会于西山之精舍庞眉皓,宋代,真德秀,

耆年自是国之珍,何间衣冠与隐沦。

华发共成千一岁,清樽相对十三人。

休谈洛社遗风旧,且颂仙游庆事新。

三径未荒宜早退,要将寿栎伴庄椿。

75

舒州 其一

作者:徐俯(宋代)

舒州 其一,宋代,徐俯,

昔为郡下客,曾借水边居。秋水月为昼,春风花作庐。

82

李太白古风高奇或曰能促为竹枝歌体何如戏促李歌为数章 其二

李太白古风高奇或曰能促为竹枝歌体何如戏促李歌为数章 其二,宋代,员兴宗,

天津三月桃与李,朝能断肠暮流水。绿珠黄犬悲相续,何如湖海鸱夷子。

11

送人贡粳米之京

送人贡粳米之京,元代,吴师道,

后皇制任土,职贡来四方。珍异匪余求,服食乃其常。

金华有嘉种,玉粲会芬香。土人昔肇端,每岁赋其乡。

颇闻播种初,行者避畎疆。敛收异徵纳,老稚不敢尝。

扰扰府中集,数日何奔忙。珠玑历万指,错落照九光。

圆好中式度,缄封谨缣囊。矧今岁旱乾,弥望茅苇荒。

野人惧不供,挈瓶越林冈。及兹幸充数,扬帆上天仓。

惟民秉恒性,食芹犹不忘。勤动非所辞,有司贵循良。

贤侯重承命,护视严周防。行行不可迟,去去凌风霜。

玉食傥见登,仁恩沐汪洋。愿推及物心,共乐斯时康。

陈风以为赠,别意何悠长。

80

书与士瞻上人十首 其八

作者:仇远(宋代)

书与士瞻上人十首 其八,宋代,仇远,

倦游懒著小乌巾,短发丝丝雪满簪。信手拈书聊慰眼,转头忘事太无心。

笑他杜老频看镜,爱我昭文不鼓琴。喜有山林方外友,时携佳纸索新吟。

11

偶书

偶书,元代,蒲道源,

入树秋风早,惊心节序迁。晚云兼去鹤,凉雨静鸣蝉。

得句因新意,耽书是宿缘。平生爱冲澹,何事亦华颠。

12

和赵君锡题王仲礼壁韵

和赵君锡题王仲礼壁韵,元代,蒲道源,

迅速光阴一旅亭,功名不贷鬓毛青。此身未入云台画,半夜披衣望列星。

40

登华不注山送公瑕

登华不注山送公瑕,明代,李攀龙,

鸿雁高飞木叶丹,逍遥台上一凭阑。浮云不动孤峰起,落日长临二水寒。

多病故人书未达,中原秋色醉相看。预愁匹练江南道,极目吴门驻马难。

43

子夜歌 其五

子夜歌 其五,明代,李攀龙,

荡舟芙蓉池,红颜在池水。侬与芙蓉花,有何不相似。

29

喷玉岩别卢紫伯

喷玉岩别卢紫伯,明代,霍尚守,

玄冬冲雪访丹丘,曲涧飞觞叶并流。万里云霄双醉眼,百年踪迹一虚舟。

鸣泉晓落仙筝发,古树晴悬翠幄浮。此别岁寒俱努力,临歧何必感离忧。

90

周厚山中丞改大廷尉北上

周厚山中丞改大廷尉北上,明代,湛若水,

壬午春吟韶石下,冬樽癸巳共长干。折冲且见霜台外,谏草重光棘寺端。

万里风抟毛翮健,十年天会别离难。光明正大清时事,智士忠臣后代看。

83

泰陵望引哀歌 其四

作者:郑岳(明代)

泰陵望引哀歌 其四,明代,郑岳,

十载沾微禄,君恩大造同。迂狂曾有疏,奔走竟无功。

遗诏江湖外,行舟雨雪中。伤心违执绋,涕泪洒悲风。

64

玉山道中

玉山道中,明代,黄淳耀,

怀玉山边路,萧萧离越中。百层岚挂眼,一雨翠连空。

鸟道危城旆,人烟古驿风。子规终日响,忆杀是江东。

5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