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秋月

作者:王恭(明代)

望秋月,在家见月如等闲。

几度天涯望秋月,明月虽同非故山。

举头问明月,古往今来几圆缺?明月如有言,问我少年今

白发。

君不见汾水秋风鸿雁来,邺中歌舞尽苍苔。

忧欢只问今时月,曾照离宫与露台。

今月应将古月同,古人今在九泉中。

谁言金粟西陵下,不见流光到梓宫。

44

诗文简析

《望秋月》是明代王恭创作的一首诗词。

诗文赏析

望秋月,

Intheautumnnight,Igazeatthemoon,

在家见月如等闲。

Athome,themoonappearscasually.

几度天涯望秋月,

HowmanytimeshaveIgazedattheautumnmoonfromafar,

明月虽同非故山。

Thoughthemoonisthesame,itisnotthefamiliarmountain.

举头问明月,

Iraisemyheadandaskthebrightmoon,

古往今来几圆缺?

Howmanytimeshasitwaxedandwanedinhistory?

明月如有言,

Ifthebrightmooncouldspeak,

问我少年今白发。

Itwouldaskwhymyyouthfulselfnowhaswhitehair.

君不见汾水秋风鸿雁来,

Haven\'tyouseenthegeeseflyingovertheautumnwindontheFenRiver,

邺中歌舞尽苍苔。

WherethesongsanddancesofYeCityhavebeencoveredinmoss.

忧欢只问今时月,

Sorrowsandjoysonlyaskaboutthepresentmoon,

曾照离宫与露台。

Onceitshoneuponthepalacesandpavilions.

今月应将古月同,

Thismonthshouldbethesameastheancientmoon,

古人今在九泉中。

Buttheancientsnowresideinthenetherworld.

谁言金粟西陵下,

WhosaysthatgoldencropsliebeneaththeXilingMountain,

不见流光到梓宫。

YettheflowinglightdoesnotreachtheZiyiPalace.

这首诗词以望秋月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望着秋天的月亮,思考着古往今来的岁月,他感叹自己逐渐老去,青春已逝,白发已现。同时,他注意到周围的景物也在变化,曾经繁荣的地方如今已荒废,过去的辉煌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感慨古人已逝,但他们的思想和精神仍然存在于世间。最后,诗人质问现实中的人们,流光逝去,是否还能感知到古人的存在和意义。

整首诗词以望秋月为线索,通过对月亮、时间和人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古今的变迁和景物的荒凉,强调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转换。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变迁和人生的哲理。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其他诗经

伤时感怀 其二

伤时感怀 其二,宋代,王十朋,

帝乡五载乱离中,亿万苍生陷犬戎。二圣远征沙漠北,六龙遥渡浙江东。

斩奸盍请朱云剑,射虏宜贯李广弓。借问秦庭谁恸哭,草茅无路献孤忠。

49

济上行

济上行,清代,刘正宗,

百鸟皆有巢,群动各有匹。艰虞生不辰,满目一凄恻。

有客济上来,为我述荡析。势累鬻道旁,云是捷功得。

初但贵红颜,后乃空原隰。红颜供余欢,老稚获赎直。

百年生聚地,千里瀰荆棘。朝廷望拊循,吁嗟谁失职。

同是血气伦,不许恋蓬筚。苌楚古有谣,相对付啾唧。

非无东陵资,安堵正深壁。每读《舂陵行》,泪落沾胸臆。

眼前旌旗红,又向春明出。所愿念疮痍,无使生相失。

54

颂古三首

颂古三首,宋代,释心月,

没便宜处讨便宜,无位真人小厮儿。

如是去来如是住,无时不是在家时。

10

虢州送郑兴宗弟归扶风别庐

作者:岑参(唐代)

虢州送郑兴宗弟归扶风别庐,唐代,岑参,

佐郡已三载,岂能长后时。出关少亲友,赖汝常相随。
今旦忽言别,怆然俱泪垂。平生沧洲意,独有青山知。
州县不敢说,云霄谁敢期。因怀东谿老,最忆南峰缁。
为我多种药,还山应未迟。

34

丙子年起元日早朝

丙子年起元日早朝,明代,郭之奇,

千门淑气向青阳,一望庭煇上紫光。自合风云烟阙下,最浮葱郁瑞楼央。

臣人率土同三祝,圣主深宫念八方。殊锡上卿能虎拜,独惭微贱点鹓行。

96

贺新郎(贺耐轩周府尹·己卯)

贺新郎(贺耐轩周府尹·己卯),宋代,曾曦顔,

富贵人间有。就如今、秤量阴德,还公最厚。一郡鹘仑全似旧,春满霜畴稻亩。近帐外、干将夜吼。直指禾川弄霆雷,纵山阴、鹿健那能走。都算计,怎担负。
单车曲曲穿岩窦。向迷途、分明一呼,散渠回首。夹路香花迎拜了,见说家家举酒。道公是、再生父母。活一口还添一岁,这一回、活几千千口。只此事,是公寿。

22

灵源清禅师赞五首 其二

灵源清禅师赞五首 其二,宋代,释德洪,

衲子无处摸索,画师笔笔画著。山僧醉眼难凭,付与众人弹驳。

似则打杀灵源,不似㡠子烧却。

82

壶中九华诗

作者:苏轼(宋代)

壶中九华诗,宋代,苏轼,

湖口人李正臣蓄石九峰,玲珑宛转,若窗棂然。

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

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纪之。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明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57

次韵酬昌叔羁旅之作

次韵酬昌叔羁旅之作,宋代,王安石,

君方困旅食,予亦误朝簪。

自索东方米,谁多季子金,高门万马散,穷巷一灯深。

客主竟何事,萧条梁父吟。

49

示俞秀老二首

示俞秀老二首,宋代,王安石,

君诗何以解人愁,初日红蕖碧水流。

未怕元刘妨独步,每思陶谢与同游。

13

同君俞、季永步至普济寺,晚泛西湖以归,得

同君俞、季永步至普济寺,晚泛西湖以归,得,宋代,杨万里,

西湖虽老为人容,不必花时十里红。

卷取郭熙真水墨,枯荷折苇小霜风。

36

阳春歌

阳春歌,南北朝,吴均,

紫苔初泛水,连绵浮且没。若欲歌阳春,先歌青楼月。

42

题明皇吹箫图二首 其二

作者:王翰(唐代)

题明皇吹箫图二首 其二,唐代,王翰,

朝退从容适且安,梁州新谱合清欢。玉箫取次闲拈处,便有霖铃蜀道难。

82

长沙陪裴大夫夜宴

长沙陪裴大夫夜宴,唐代,李群玉,

东山夜宴酒成河,银烛荧煌照绮罗。四面雨声笼笑语,
满堂香气泛笙歌。泠泠玉漏初三滴,滟滟金觞已半酡。
共向柏台窥雅量,澄陂万顷见天和。

58

圣女祠

圣女祠,唐代,储嗣宗,

石屏苔色凉,流水绕祠堂。巢鹊疑天汉,潭花似镜妆。
神来云雨合,神去蕙兰香。不复闻双佩,山门空夕阳。

66

仪凤

仪凤,唐代,杨嗣复,

八方该帝泽,威凤忽来宾。向日朱光动,迎风翠羽新。
低昂多异趣,饮啄迥无邻。郊薮今翔集,河图意等伦。
闻韶知鼓舞,偶圣愿逡巡。比屋初同俗,垂恩击壤人。

96

诗偈 其四十二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四十二,唐代,庞蕴,

一宿复一宿,光阴渐渐促。报你心王道,依智莫依识。

依智见真佛,依识入地狱。若沦六趣中,受苦无时足。

44

自君之出矣 其二

作者:徐照(宋代)

自君之出矣 其二,宋代,徐照,

自君之出矣,玉鉴生尘垢。莲子种成荷,曷时可成藕。

59

司理弟之官岳阳相别于定王台悽然有感为赋五诗以饯其行 其四

司理弟之官岳阳相别于定王台悽然有感为赋五诗以饯其行 其四,宋代,真德秀,

心源本澄静,皎月悬晴空。利欲一汩之,晶明变尘矇。

扰扰千蛲蛔,攒攒万铦锋。昏冥弗自觉,乃与禽犊同。

一朝发深省,妙理仍昭融。要须大敌勇,钩援临崇墉。

不见箪瓢人,四勿收殊功。

14

七言送林次中南归

作者:苏颂(宋代)

七言送林次中南归,宋代,苏颂,

何事频思江海间,清时美彦未应间。

襟怀旧贮纵横术,献纳尝开咫尺颜。

吏隐尚劳趋幕府,郊居毋苦恋家山。

莼鲈正熟虽堪爱,羔雁相催又北还。

5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