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扬州后土祠琼花

作者:王信(宋代)

爱奇造物剪琼瑰,为镇灵祠特地栽。

事纪扬州千古胜,名传天下万花魁。

何人斫却依然在,是处移将不肯开。

谩说八仙模样似,八仙那得有香来。

71

诗文译文

爱奇造物剪琼瑰,

为镇灵祠特地栽。

事纪扬州千古胜,

名传天下万花魁。

何人斫却依然在,

是处移将不肯开。

谩说八仙模样似,

八仙那得有香来。

诗文简析

诗词开篇,表达了作者对于扬州后土祠中琼花的不可思议之处的赞叹。其形状剪裁独特,美丽如琼花。接着,作者提到这种琼花是特地为镇灵祠而栽培的。文中歌颂了扬州的千古胜景,并将琼花称为天下公认的最美丽之花。然而,作者却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表达了一种无奈和疑惑,不明白为何有人还要剪掉这琼花,而琼花仍然挂在树上却不开放。最后两句话则用八仙替代琼花,表达了无法承担香气的意思。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扬州后土祠中的琼花为中心,通过对琼花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对美丽景色和事物的赞叹。首先,诗中的形容词“爱奇造物”以及“剪琼瑰”使琼花的形态具有神秘和神奇的色彩,给人一种不可思议之感。一方面,这些琼花特地栽培于镇灵祠,显示了琼花的特殊性和它在当地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诗中提到名传天下万花魁,表达了琼花在美丽花朵中的卓越地位。

然而,诗中的转折使人产生疑惑和联想。作者问到“何人斫却依然在”,无法理解为何有人会剪掉这枝上的花。接着,作者又指出,“是处移将不肯开”,即使这些花移植到其他地方,也不肯开放。这句话表达了对于事物的固执和坚守,使人思考美丽是否只存在于表面。最后两句则用八仙替代琼花,并批判它们不可能拥有香气,从而暗示了真正的美并不只是外表,还有其它更为重要的因素。

总之,这首诗词以一种赞叹和疑惑的态度,通过对扬州后土祠琼花的描写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丽事物的渴望和对于人们对事物的固执和片面的质疑。

王信

(988—1048)太原人,字公亮。少勇悍。真宗大中祥符中从军,以功补龙神卫指挥使,迁都虞候。仁宗朝,与西夏战,屡立战功,累迁马步军都虞候、象州防御使。庆历末,为贝州城下都总管,率军镇压王则起义。召为步军副都指挥使,未至而卒。

其他诗经

瑞峰院夜语奉酬郑簿

瑞峰院夜语奉酬郑簿,宋代,林亦之,

百级上层峦,呼镫同所欢。

瓷杯真有道,行李似无官。

妙语胜熊掌,疎才愧鹖冠。

古人相见意,不作酒肴看。

84

殷墟

殷墟,明代,孙承恩,

风木萧萧落叶多,牛羊日晚下平坡。狡童千载神游处,来听当年麦秀歌。

42

桃源分司次沈仲律先生题壁三首 其三

作者:江源(明代)

桃源分司次沈仲律先生题壁三首 其三,明代,江源,

十里肩舆又渡江,江晴沙煖燕飞双。楚山花果诗堪写,蜀道风波志欲降。

野哭村舂闻北里,凉天高枕忆南窗。桃源馆里停车晚,坦腹藤床足抵杠。

70

【双调】寿阳曲 题墨梅

【双调】寿阳曲 题墨梅,元代,汤舜民,

王冕几流在,林逋音问远,叹西湖几翻更变。料得春光不似前,憔悴了粉容

娇面。蹴リ

软履香泥润,轻衫香雾湿,几追陪五陵豪贵。脚到处春风步步随,占人间一

团和气。梅女吹箫图

髻青螺小,钗横玉燕低,背东风为准凝睇。闲拈凤箫不待吹,恐梅花等闲

飘坠。

81

水晶二首 其一

水晶二首 其一,近现代,刘雄,

水阔山长欲到难,芳心密意此中传。当时恨不加珍护,尘箧重开一泫然。

88

五星

五星,宋代,谢枋得,

五纬煌煌聚在秦,项王称霸沛公臣。

谁知四百年天下,已属宽仁大度人。

95

癸酉岁晚留上方观三首 其三

作者:虞集(元代)

癸酉岁晚留上方观三首 其三,元代,虞集,

山中积雪到檐端,独对篝灯坐夜阑。不是梅花心似铁,如何禁得许多寒。

12

和滕巴陵寄张虢州

作者:刘敞(宋代)

和滕巴陵寄张虢州,宋代,刘敞,

明府功名期壮年,滞留中路鬓成斑。岂知汲黯轻为郡,真为刘伶善闭关。

归梦未尝离帝所,谪仙宁久混人间。会看使者持三节,缓带轻裘且自閒。

63

奉寄鲁直学士

奉寄鲁直学士,宋代,薛绍彭,

瘴地经行促棹讴,周南太史几年留。

后来遥识犹青眼,别久悬知半白头。

宋玉又经巫峡去,谪仙初罢夜郎游。

长江风水追难及,怅望春波一叶舟。

66

登瀛阁

登瀛阁,宋代,毕仲游,

穿池引水事清幽,水有寒鱼钓艇浮。惯识蓬莱好风月,装成沧海旧汀洲。

波涵弱柳双行影,露裛衰荷半顷秋。从此东州富宾客,非才先得从公游。

92

戏赠弹筝小妓

作者:洪朋(宋代)

戏赠弹筝小妓,宋代,洪朋,

小鬟弹啄木,写出林间曲。空闻剥啄声,虚堂耿华烛。

59

题清凉寺

作者:洪朋(宋代)

题清凉寺,宋代,洪朋,

万古清凉一掬泉,十分随量得轻安。要知彻底无尘滓,照破天魔骨尚寒。

46

黄陵题咏二首

作者:李壁(宋代)

黄陵题咏二首,宋代,李壁,

小哀洲北渚云边,二女明装共俨然。

野庙向江空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东风近墓吹芳芷,落日深山哭杜鹃。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凝黛隔湘川。

3

三家兄书报荐起楼屋喜而有诗

作者:冯山(宋代)

三家兄书报荐起楼屋喜而有诗,宋代,冯山,

临街楼观百馀年,司马辛勤五世传。凡在子孙俱肯构,敢忧门户或先颠。

亢宗本是先人意,干蛊成于伯氏贤。他日举杯相属处,为留书阁井东偏。

52

山月

作者:毛珝(宋代)

山月,宋代,毛珝,

山月共徘徊,山泉酌一杯。诗成无笔写,画石记苍苔。

16

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二首 其一

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二首 其一,元代,元好问,

天门笔势到閒閒,相国文章玉笋班。从此晋阳方志上,系舟山是读书山。

67

秋晚斋居 其一

作者:仇远(宋代)

秋晚斋居 其一,宋代,仇远,

君子堂西屋数间,但能容膝敢求安。悄无人迹如深井,惯听秋声是冷官。

系马阶前慵夜秣,种蔬墙下助朝餐。携来书卷犹堪读,好共青灯了岁寒。

65

作蚕丝 其二

作蚕丝 其二,明代,李攀龙,

大茧大如卵,小茧垂其腴。三秋上织作,君看罗绣襦。

75

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 其四

作者:李贽(明代)

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 其四,明代,李贽,

泗州说有大圣,金陵亦有元城。何似维明与公,并称二李先生。

8

柳城勘荒二首 其二

柳城勘荒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

鸡骨频占欲满篝,可怜金石若为流。中朝定有蠲租诏,不解民间目下愁。

9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