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

作者:章甫(宋代)

前村后村水车声,咿咿轧轧终夜鸣。

皇天不雨四十日,高田何止龟兆出。

田家眼穿望早禾,早禾不熟奈饥何。

今年神祠祷不应,沽酒买牛空费多。

天公高居民父母,有耳应闻下民语。

乞我滂沱半朝雨,免遭县吏鞭笞苦。

46

诗文赏析

《悯农》是宋代诗人章甫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描绘农民艰辛的生活为主题,通过对农村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农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

诗词中描述了农村的景象,包括前村后村的水车声和整夜不停的鸣叫声。这种描述给人一种繁忙而辛劳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辛苦和不眠的辛酸。

诗中提到了连续四十天没有下雨,使得高田的庄稼无法生长。这里的高田象征着丰收的希望,但龟兆的出现表明了丰收的可能性渺茫。这种对天借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农民生活的艰难。

接着,诗中描述了田家眼穿望早禾,早禾却因不熟而无法解渴。这里诗人通过描写农民眼中希望的迫切和现实的残酷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农民生活困境的同情。

诗中还提到了今年神祠祷告无效,沽酒买牛却是空费多。这里诗人通过神祠祷告和购买牛的行为,抨击了社会上存在的官僚腐败和不公平现象。农民们虔诚祷告,期待上天的帮助,但却得不到实际的回应,这加深了诗词中的悲愤情绪。

最后,诗词中呼吁上天应该倾盆大雨,以免农民遭受县吏的鞭笞之苦。这里诗人通过表达对天公的期望,揭示了农民们对自然力量的依赖和对社会不公的呼吁。

整首诗词以平实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将农民的艰辛生活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表达了对农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怒。这首诗词通过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呼吁,展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深刻的和思想内涵。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其他诗经

卖花声

作者:吴藻(清代)

卖花声,清代,吴藻,

法曲冷霓裳。重谱红腔。修箫人爱月华凉。吹得秦台仙梦暖,小凤雏凰。

家国感沧桑。满地斜阳。瑶天笙鹤散花忙。江管一枝春易著,不断生香。

77

夜宿郭道士山房

作者:顾禄(明代)

夜宿郭道士山房,明代,顾禄,

珠宫夜无喧,潇洒绝壁下。天高露气澄,溪净月光泻。

孤吟虚馆秋,独宿空山夜。何当谢九尘,笙鹤拥高驾。

3

【商角调】黄莺儿

【商角调】黄莺儿,元代,庾吉甫,

怀古,怀古,废兴两字,干戈几度?问当时富贵谁家?陈宫后主。

【踏莎行】残照底西风老树,据秦淮终是帝王都。爱山围水绕,龙蟠虎踞。依稀睹,六朝风物。

【盖天旗】光阴迅速,多半晴天变雨。待拣搭溪山好处,吞一杯,嚎数曲。身有欢娱,事无荣辱。

【应天长】引一仆,着两壶。谢老东山,黄花时好去。适意林泉游未足。烟波暮,堪凝伫,谪仙诗句。

【尾】一线寄乌衣,二水分白鹭。台上凤凰游,井口胭脂污。想玉树后庭花,好金陵建康府。怀古,怀古,物换千年,星移几度。想当时帝子元婴,阎公都督。

【踏莎行】彩射龙光,云埋铁柱。迷津烟暗,渡水平湖。高士祠堂,旌阳殿宇。洪恩路,藕花无数。

【盖天旗】残碑淋雨,留得王郎佳句。信步携筇,登临闲伫。雁惊寒,衡阳浦。秋水长天,落霞孤鹜。

【应天长】东接吴,南甸楚。绀坞荒村,苍烟古木。俯挹遥岑伤未足。夕阳暮,空无语,昔人何处?

【尾】孤塔插晴空,高阁临江渚。栋飞南浦云,帘卷西山雨。观胜概,壮江山,叹鸣銮,罢歌舞。

别况

无语,无语,闷人怕到,江天日暮。大都来一种相思,柔肠万缕。

【幺】嫩玉,肌肤,会调弦理管,能歌妙舞。从别后,有谁拘束?

【垂丝钓】求神问卜,道须有团圆一处。奈目下佳期,未得相逢愁最苦。正值着秋光,暮天凄楚。

【应天长】愁成阵,更压着宋玉。便是铁石人,也今宵耽不去。早是栖惶能对付。难禁处,凄凉景,窗儿外眼撮聚。

【随煞】起一阵菊花风,下几点芭蕉雨。风送得菊花香,雨打得芭蕉絮。芭蕉雨敌庭梧,菊花风战槛竹。

1

【双调】行香子 叹世名利相

作者:曾瑞(元代)

【双调】行香子 叹世名利相,元代,曾瑞,

叹世

名利相签,祸福相兼,使得人白发苍髯。残花雨过,落絮泥沾,似梦中身、石中火、水中盐。

【幺】跳下竿尖,摆脱钩钳,乐天真休问人嫌。顾前盼后,识耻知廉。是汉张良,越范蠡,晋陶潜。

【乔木查】尽秋霜鬓染,老去红尘厌。名利为心无半点,庄周蝶梦甜,疏散威严。

【搅筝琶】君休欠,何故苦厌厌。月满还亏,杯盈自滟,荣贵路景稠粘。沾惹情忺,把穿。绝业贯休再添,徒尔趋炎。

【拨不断】弃雕檐,隐闾阎。灰心打灭烧身焰,袖手擘开锁顶钳,柔舌砍钝吹毛剑。旧由绝念。

【离亭宴带歇指煞】无钱妆富刚为僭,有财合散休从俭。狂夫不厌,为口腹遥天外置网罗,贪贿赂满肚里生荆棘,争人我平地上撅坑堑。六印多你尚贪,一瓢足咱无欠。君子退谦,把两字利名勾,向百岁光阴里,将一味清闲占。供庖厨野齑香,忘宠辱村醪酽。无客至柴荆昼掩,卧松菊北窗凉,躲风波世途险。

91

乙巳九月登冶城作

乙巳九月登冶城作,宋代,王安石,

欲望钟山岑,因知冶城路。跻攀隐木杪,稍记曾游处。

红沉渚上日,苍起榛中雾。即事有哀伤,山川自如故。

2

晚过西湖

作者:刘攽(宋代)

晚过西湖,宋代,刘攽,

落日微雨好,浮云近水多。空濛乱林树,涵泳著星河。

赏极兴不尽,迹归心更过。犹须明月夜,濯足弄金波。

15

题利州昭化驿

作者:韩琦(宋代)

题利州昭化驿,宋代,韩琦,

嘉陵源出本朝宗,地险无因直赴东。从此逆流归顺去,恬波遥与峡江通。

27

御书阁

作者:雍沿(宋代)

御书阁,宋代,雍沿,

三重神毫曼古稀,龙盘凤戏欲腾飞。珍藏今作古山宝,一岁中添一褐衣。

82

又四首 其一

作者:王称(明代)

又四首 其一,明代,王称,

六龙晓驾出居庸,万里沙场一扫空。无限山川归奏凯,一时天地为昭融。

36

和人子夜四时歌 其二

作者:李复(宋代)

和人子夜四时歌 其二,宋代,李复,

缲丝丝缕长,当窗织流黄。纤纤弄龙杼,不作舞衣裳。

裁缝付边使,岂待见秋霜。

77

寒食上巳杂吟八章 其二

寒食上巳杂吟八章 其二,宋代,程公许,

手斸蒿莱三亩园,红云一片小桃源。无端风雨连宵恶,检校残英有几存。

83

重阳后一日亲友会饮于沧洲以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辰探韵得初未二字 其二

重阳后一日亲友会饮于沧洲以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辰探韵得初未二字 其二,宋代,程公许,

风露澹秋容,汀洲肃秋气。吾庐倚高寒,游目周品汇。

既空买山资,恨欠除堂费。醪觞漾篱菊,浅酌殊有味。

蜜饵杂园蔬,何妨食之既。兴酣一凭眺,情感匆累忾。

裔夷恃天骄,边关犹鼎沸。杀气缠惨澹,将材乏沈毅。

吁嗟楚芡荒,遑恤顷筐暨。腐儒拙料事,积忧漫如猬。

伊昔贤哲人,用智奔流未。驷隙讵容追,蚁溃可不畏。

索裘已较晚,寒机密经纬。

68

题连江曾氏墓志

题连江曾氏墓志,元代,李士瞻,

夔山原下半山坟,共说曾家子又孙。海徼衣冠仍见古,荒郊邹鲁自成村。

秘书文字连城重,此日羹墙万感存。我欲题诗遗不朽,锦囊收拾去朝元。

36

寄何叔毗礼部

寄何叔毗礼部,明代,文徵明,

为爱君家好弟兄,列官同在凤凰城。迟迟宫漏薇垣静,浥浥垆香画省清。

风雨夜堂联榻处,池塘春草看诗成。相逢相别还相忆,白发江湖无限情。

67

题群芳图

题群芳图,明代,卢龙云,

百卉芬芳各有时,寒梅遇腊转多姿。和羹预待林中实,一种天香分外奇。

85

寄黄子

寄黄子,明代,释函可,

词赋髫年事,腰间三尺寒。铁函无限泪,独许老僧看。

89

雨后神岭晚眺

雨后神岭晚眺,明代,吴与弼,

烟收云敛夕阳残,高下青松远近山。白鸟自飞人自度,个中真意憺忘还。

96

寄陈子隽宪郎 其二

作者:王祎(明代)

寄陈子隽宪郎 其二,明代,王祎,

美人家寄湖水阴,相望不得去相寻。不去不缘舟楫少,生怕门前波浪深。

27

十月十一日同诸僚友集吕鸿胪宅看菊追次壁间韵二首 其二

十月十一日同诸僚友集吕鸿胪宅看菊追次壁间韵二首 其二,明代,唐伯元,

盆满黄金丛满霜,锦为屏障画为堂。留连不是因花恼,酩酊原非为酒狂。

羁旅魂惊亲舍远,簪袍晚滥主恩光。月明马上催扶醉,白玉珂声汉署香。

16

自褫亭冒雪至余吾

作者:祁顺(明代)

自褫亭冒雪至余吾,明代,祁顺,

小寒今日初交节,同云一色浓阴结。谁剪银河不露痕,满天飞下琼瑶屑。

双旌疋马停且行,仆夫推挽肩舆轻。四围莹白无尘滓,似我灵台一点明。

平生踏雪行应惯,王事勤劳又何怨。蹇驴破帽自多情,金帐羊羔奚足羡。

逢人不说行路难,却念小民饥与寒。更有关头戍边卒,铁甲绕身寒透骨。

6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