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伯玉元衡大声兄弟饮

作者:赵蕃(宋代)

何方应雨落,此地只凉生。

杯酒偶相属,晤言聊叙情。

登楼念王粲,促席想渊明。

乡里无新故。情亲总弟兄。

50

诗文赏析

《与伯玉元衡大声兄弟饮》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伯玉和元衡这两位亲密的兄弟在一起畅饮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情的思念和珍重之情。

诗词通过描写雨水从何处降落、此地却只有清凉之感,展现了作者对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感受。杯酒相逢之际,作者与兄弟们亲密相处,畅谈心情,窥探彼此的内心世界。诗中提到了登楼时念及王粲和渊明,这是对两位古代文人的致敬,也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与智慧的向往和敬仰。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乡土情怀和亲情的真挚。作者描述了乡里的平淡生活中缺乏新的故事,但亲情却是永恒不变的。这种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情的珍视。兄弟之间的情谊被赞颂为最亲密的关系,他们共同分享欢乐与忧愁,相互扶持。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和亲情的深深眷恋和珍视。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情感和人情世故的敏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智慧的敬仰。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其他诗经

答杨银台实夫

作者:周伦(明代)

答杨银台实夫,明代,周伦,

华省得高彦,道谊端可即。暌违苦炎热,书记每相忆。

因拟翠微寺,侵晨计登陟。适我绊公事,跻马复停勒。

薄午始入山,石磴恒喘息。诸老巳偕至,樽俎罗酒食。

解衣各就坐,虚礼厌繁饰。候吏戒远去,各令息足力。

掀帘觌遐景,迢递讵堪测。三山接江渚,连江亘如翊。

云深忽复断,万象筵几逼。须臾出画图,一似曾剪拭。

漠漠水田白,隐隐露沟洫。谁当擘泰华,高下平崄仄。

斜日坠林杪,飞鸟敛归翼。兹游涤烦暑,凉思满胸臆。

28

渡桑乾

渡桑乾,明代,韩邦奇,

少小不知边塞道,雁门闻说在天涯。如今流落桑乾外,南望山阴即是家。

34

行路难 其五十九

行路难 其五十九,清代,钱澄之,

祇园劫后再来兴,耿耿犹存塔院灯。三市绕完无认得,出门唯识饭头僧。

26

【中吕】阳春曲 皇亭晚泊

【中吕】阳春曲 皇亭晚泊,元代,徐再思,

水深水浅东西涧,云去云来远近山。秋风征棹钓鱼滩,烟树晚,茅舍两三间。双渐

苏卿倦织回文锦,双渐空怀买笑金。风流一点海棠心,不听琴,只是不知音。春情

桃花月淡胭脂冷,杨柳风微翡翠轻。玉人欹枕倚云屏,酒未醒,肠断紫箫声。闺怨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赠海棠

玉环梦断风流事,银烛歌成富贵词。东风一树玉胭脂,双燕子,曾见正开时。春思

酒醒眉记青鸾恨,春去香消紫燕尘。阑干掐遍月儿痕,深闭门,花落又黄昏。

25

【双调】庆东原 京口夜泊

【双调】庆东原 京口夜泊,元代,汤舜民,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漂泊命。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

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田家乐四首

黍稷秋收厚,桑麻春事好,妇随夫唱儿孙孝。线鸡长膘,绵羊下羔,丝茧成

缲。人说仕途荣,我爱田家乐。

寒暑□□□,□□□□□,□□□□□□。□□□□□,萝卜酱鹿,□□

□烧。人说仕途荣,我爱田爱乐。

东疃沽新酿,西村邀故交,麦场上醉倒呵呵笑。衅都摔腰,王留上标,伴哥

踏撬。人说仕途荣,我爱田家乐。

柳下三椽厦,门前独木桥,客来款曲谁家乐。浮瓜浸桃,蒸梨酿枣,烙饼槌

糕。人说仕途荣,我爱田家乐。

37

【南吕】一枝花 蚊虫

【南吕】一枝花 蚊虫,元代,宋方壶,

妖娆体态轻,薄劣腰肢细。窝巢居柳陌,活计傍花溪。相趁相随,聚朋党成

群队,逞轻狂撒蒂带。爱黄昏月下星前,怕青宵风吹日炙。

【梁州】每日穿楼台兰堂画阁,透帘栊绣幕罗帏。帐嗡嗡乔声气。不禁拍抚,

怎受禁持?厮鸣厮咂,相抱相偎。损伤人玉体冰肌,人娇并枕同席。瘦伶仃腿

似蛛丝,薄支辣翅如苇煤,快棱憎嘴似钢锥。透人,骨髓。满口儿认下胭脂记,

想着痒忄散忄散那些滋味。有你后甚是何曾到眼底?到强如蝶使蜂媒。

【尾】闲时节不离了花香柳影清阴里睡,闷时节则就日暖风和叶底下依,不

想瘦躯老人根前逞精细。且休说香罗袖里,桃花扇底,则怕露冷天寒恁时节悔。妓女

自生在柳陌中,长立在花街内。打熬成风月胆,断送了雨云期。只为二字衣

食,卖笑为活计。每日都准备,准备下些送旧迎新,安排下过从的见识。

【梁州】有一等强风情迷魂子弟,初出帐笋嫩勤儿。起初儿待要成欢会。教

那厮一合儿昏撒,半霎儿著迷。典房卖舍,弃子休妻。逐朝价密约幽期,每日价

弄盏传杯。一更里酒酽花浓,半夜里如鱼似水,呀!五更头财散人离。你东,我

西。一番价有钞一番睡,旋打算旋伶利。将取孛兰数取梨,有甚希奇?

【尾】有钱每日同欢会,无钱的郎君好厮离,绿豆皮儿你请退!打发了这壁,

安排下那壁,七八下里郎君都应付得喜。

98

寿楼春 闻花间女史诵《樊山集》,戏寄

寿楼春 闻花间女史诵《樊山集》,戏寄,清代,樊增祥,

如春莺娇啼。又风蝉细咽,何处哦诗。莫是青城花蕊,自书宫词。

非曹惠,非文姬。与女中相如同时。甚镂月裁云,樊山一集,传诵到红闺。

乐莫乐,心相知。绣平原小像,五色柔丝。早识扶风都讲,莫如蛾眉。

黄紬梦,犹寻伊。怪月中、青鸾来迟。想写韵楼前,千条绿杨俱向西。

31

题新安汪子容寿藏卷

作者:王褒(明代)

题新安汪子容寿藏卷,明代,王褒,

人生草上露,回首日已晞。顾非金石姿,焉用千载期。

昨夜高堂欢,薄暮南山陲。弦歌声未歇,涕泪沾裳衣。

达人贵知命,常用此道推。乐丘事已卜,哀挽情亦悲。

我生谅如寄,九原行当归。开樽面息所,不醉复何为。

70

攲眠

攲眠,宋代,王安石,

翠幕卷东冈,攲眠月半床。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

清话非无寄,幽期故不忘。扁舟亦在眼,终自懒衣裳。

6

寄丁卯进士萨都剌天锡

作者:虞集(元代)

寄丁卯进士萨都剌天锡,元代,虞集,

江上新诗好,亦知公事闲。

投壶深竹里,系马古松间。

夜月多临海,秋风或在山。

玉堂萧爽地,思尔佩珊珊。

14

隆祐皇太后挽词三首 其一

作者:汪藻(宋代)

隆祐皇太后挽词三首 其一,宋代,汪藻,

四纪归坤极,三朝赖母临。德齐先后懿,恩及圣君深。

册宝追崇祀,衰麻欲报心。哀荣千古事,谁复嗣徽音。

31

十月二日邀邻几饮裴二如晦来遂留至夕

作者:刘敞(宋代)

十月二日邀邻几饮裴二如晦来遂留至夕,宋代,刘敞,

晚下渠石阁,方辔得倾盖。天寒畏干人,卮酒自相对。

裴侯非宿约,来预心赏会。吾季方家居,四坐客解带。

献酬杂嘲谑,欢笑以为快。幸无俗中士,形迹一不怪。

蟋蟀鸣高堂,岁月聿已迈。于今鲜吏责,无所忧其外。

但当勤来顾,数醉此庭内。良无德与汝,聊足纾慷慨。

10

即心是佛颂

即心是佛颂,宋代,张伯端,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

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

一颗圆光含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

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

不动不静不来往。无异无同无有无,

难取难舍难听望。内外圆通到处通,

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

一个身心万个同。知之须会无心法,

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所为,

便是南无及迦叶。

53

颂古四十八首 其五

颂古四十八首 其五,宋代,释慧开,

香严真杜撰,恶毒无尽限。哑却衲僧口,通身迸鬼眼。

19

思乡

作者:赵鼎(宋代)

思乡,宋代,赵鼎,

何意分南北,无由问死生。永缠风树感,深动渭阳情。

两姊各衰白,诸甥未老成。尘烟渺湖海,恻恻寸心惊。

62

寄叶解元

作者:韩淲(宋代)

寄叶解元,宋代,韩淲,

醉中曾写雪色壁,非此主人无此客。夜寒烟雨池阁深,秉烛看梅忘堕帻。

春来相望鹅湖边,桃花满地松拂天。抱琴挟书过飘泉,想君风度尤翩翩。

38

次韵斯远五首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次韵斯远五首 其二,宋代,韩淲,

遥遥山囿井泉傍,花气蜂翻蝶作狂。一阵晚风相著莫,剩题幽句未全亡。

63

震泽市

震泽市,宋代,方一夔,

石峰叠叠小桥西,昔日人家桃李蹊。无限欢娱俱寂寞,珠玑锋镝逐春犁。

41

送王柄教授

作者:陆佃(宋代)

送王柄教授,宋代,陆佃,

场屋论才昔议魁,教庠官冷尚低徊。灵龟缩甲专藏六,老雉斜冠怯应媒。

半醉珠玑随咳唾,一方桃李待栽培。塞垣错莫风沙晚,南北相望首重回。

49

重阳寄文与可

作者:冯山(宋代)

重阳寄文与可,宋代,冯山,

牛峰秋色翠相摩,还上凌云宴绮罗。黄菊纵逢佳节好,清欢不似去年多。

僧房次第依重到,霜月萧条且强歌。闻说洋州时节盛,不知高兴定如何。

9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