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刹那灭却三祗劫,更无丝发相交涉。

无名天地亦非先,有名万物光重叠。

0

诗文译文

刹那灭却三祗劫,

更无丝发相交涉。

无名天地亦非先,

有名万物光重叠。

诗文简析

这首《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诗人通过崇高的语言表达了对道的颂扬和领悟。诗词揭示了宇宙的奥秘和存在的本质。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宇宙的奥秘和存在的本质。\"刹那灭却三祗劫\"意味着时间的飞逝,一刹那间就消逝了三个祗劫(指佛教中极长的时间单位),强调了时间的短暂和无常性。\"更无丝发相交涉\"表达了物质世界的虚幻和无常,即使是丝发的细微交织也不存在。

\"无名天地亦非先\"表明天地的存在并不依赖于名字或标签,它们先于一切命名和定义的概念。\"有名万物光重叠\"则指出万物存在于有名的状态下,名字成为它们存在的重叠和表现。整首诗词通过对宇宙和存在的深入思考,表达了对道的颂扬和对生命的洞察。

这首诗词运用简练的语言和深远的思想,通过揭示宇宙的奥秘和生命的本质,引发人们对存在的思考。它向我们传递了一种超越凡俗世界的境界,引导人们思索自身与宇宙的关系,以及生命的意义。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其他诗经

移居太仆街

作者:石宝(明代)

移居太仆街,明代,石宝,

从仕二十载,卜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转,无问喧与僻。

最后移阙西,地位更平直。趋鼓向启明,绕尽宫树碧。

城遥漏声杳,起望恒伫立。凭仗窗间禽,晨晦有消息。

迂慢恐非宜,取近愧寡力。暂借鹪鹩枝,岂敢望安逸。

38

和萧参议游岳麓八绝 其五

作者:王炎(宋代)

和萧参议游岳麓八绝 其五,宋代,王炎,

清风峡里水清泠,不但琮琤可静听。秋桂秋兰在深谷,更堪鼻观挹幽馨。

100

疏影 题拜梅园和谢椒石同年集中作

疏影 题拜梅园和谢椒石同年集中作,清代,叶绍本,

名葩无数,问弱骨丰肌,谁堪腰折。雪后园林,篱落一枝,才见孤高标格。

平生倾倒人馀几,恰乍对、琼仙接席。便殷勤、作礼何妨,况是广平铁石。

脉脉瓣香熏处,算寒泉秋菊,宜荐冰魄。国士无双,管领东风,合受词人参谒。

身比菖蒲甘俯首,料清影、霜筠同洁。莫漫疑、庚子陈经,好记诗题人日。

32

【南吕】一枝花 丽情

【南吕】一枝花 丽情,元代,贯云石,

银杏叶凋零鸭脚黄,玉树花冷淡鸡冠紫。红豆蔻啄残鹦鹉粒,碧梧桐栖老凤

凰枝。对景嗟咨,楚江风霜剪鸳鸯翅,渭城柳烟笼翡翠丝。缀黄金菊露,碎

绿锦荷花瑟瑟。

【梁州】叹落落情怀不已,恨匆匆岁月何之。拥并也似一片闲愁,撺掇出伤

心故事。往常时花笺写恨,红叶题诗,都做了风中飞絮,水上浮萍。痛煞煞玉连

环掂的瑕疵,碜可可锦回文揉的参差。瘦廉纤对妆奁金粉慵施,愁荏苒绣房中拈

针慵使,病恹渐锦筝ㄐ雁柱慵支。念兹,对此。匆匆岁月三之二,恰初三,早初

四。呖呖风前孤雁儿,感起我一弄儿嗟咨。

【黄钟尾声】雁儿,你写西风曲似苍颉字,对南浦愁如宋玉词。恰春归,早

秋至,多寒温,少传示。恼人肠,聒人耳,碎人心,堕人志。雁儿,直被你撺掇

出无限相思,偏怎生不寄俺有情分故人书半纸。

45

和陈勋卿雨中待月

和陈勋卿雨中待月,明代,卢龙云,

深夜谯楼更几转,阴晴倏忽眼中变。才看王宇净纤埃,骤见银河飞素练。

云散月高圆似镜,天空露下寒如霰。宝匣光开入座来,金波影落当杯见。

醉□□□可千觞,愁逐残云飞一片。舞爱阳阿袖屡翻,歌怜子夜声频啭。

方欣溽暑变新凉,莫管来鸿兼去燕。极目烟消冰在壶,酡颜风洒秋生面。

几人北海正娱宾,何处西园复开宴。对酒高阳集胜流,授简南皮多妙选。

近水台留卿月辉,集贤里报德星现。飘摇桂树影初清,荡漾金尊波始溅。

门掩疏桐夜未央,霜冷残荷岁交禅。不辞痛饮太豪粗,已判宿酲差瞑眩。

过隙光阴春复秋,浮云变态舒仍卷。得来亦属楚人弓,弃去宁题班女扇。

太白举杯犹独饮,庄生齐物却堪羡。莫令广寒殿里人,解笑长愁闺中媛。

请看天风万里生,驱逐阴霾急于箭。

72

戊戌秋明堂礼成庆成宴乐章七首 其五 四边静

作者:陆深(明代)

戊戌秋明堂礼成庆成宴乐章七首 其五 四边静,明代,陆深,

国祚万年。礼乐重光一统天。玳瑁筵,麒麟殿。瑞霭祥烟,圣主开恩燕。

40

山家暮春二首 其一

作者:陆游(宋代)

山家暮春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

绕屋清阴合,缘堤绿草纤。起蚕初放食,新麦已磨镰。

苦笋先调酱,青梅小蘸盐。佳时幸无事,酒尽更须添。

87

忆金鹅山沈山人二首 其二

作者:卢仝(唐代)

忆金鹅山沈山人二首 其二,唐代,卢仝,

君爱鍊药药欲成,我爱鍊骨骨已清。试自比校得仙者,也应合得天上行。

天门九重高崔嵬,清空凿出黄金堆。夜叉守门昼不启,夜半醮祭夜半开。

夜叉喜欢动关锁,锁声㩧地生风雷。地上禽兽重血食,性命血化飞黄埃。

太上道君莲花台,九门隔阔安在哉?呜呼!沈君大药成,兼须巧会鬼物情,无求长生丧厥生。

7

初四日同诸公饮饯共叔于株林明日再往共叔为置饭归途赋此寄之

作者:赵蕃(宋代)

初四日同诸公饮饯共叔于株林明日再往共叔为置饭归途赋此寄之,宋代,赵蕃,

一别定不免,重来聊见情。匆匆置朝饭,愦愦困馀酲。

会合知何日,升沉恐异情。毋忘尺书寄,慰此寸心倾。

4

咏古诗十二首 其十二

作者:刘敞(宋代)

咏古诗十二首 其十二,宋代,刘敞,

南山有樛木,葛蔂蔓其封。上枝结纷菲,下枝散蒙茏。

下能使上好,上亦令下通。宁知力不足,岁暮摧烈风。

苦成任两国,德孰与栋隆。君苟以此始,又当以此终。

18

松江三首 其三

作者:朱松(宋代)

松江三首 其三,宋代,朱松,

晴江渺渺跨江干,春涨平湖万顷寒。欲挽银潢供砚滴,坐如震泽在毫端。

67

桧房

桧房,宋代,赵汝绩,

老桧倚虚房,能生九夏凉。

读书参句读,临字识偏傍。

婢织蒲为履,童烧术当香。

兴来吟不就,频与月商量。

60

寄广南敖运管

作者:韩淲(宋代)

寄广南敖运管,宋代,韩淲,

且把閒诗寄故人,岭梅冬近一枝新。望穷海外应身健,心折江东入梦频。

我道词章非醉墨,谁思勋业是知津。因风远讯弦歌客,好对孤芳说隐沦。

95

山居三首

山居三首,宋代,刘应时,

行年当耳顺,涉世尚心劳。

倦矣归三径,皤然愧二毛。

留诗羞茗供,为客酿松醪。

晚照横篱落,呼儿课楚骚。

61

暑伏偶书呈端祖抑之

暑伏偶书呈端祖抑之,宋代,白子仪,

岁时三伏每相承,雨汗居人因不胜。况是五弦均长养,何须六幕苦炎蒸。

中乾愿沃仙盘露,上赐堪加凌室冰。安得天风破烦溽,释然群动返清澄。

7

苏丞相挽歌词二首 其一

作者:陆佃(宋代)

苏丞相挽歌词二首 其一,宋代,陆佃,

乐易虽难老,艰难亦备更。高官谁不死,厚德是平生。

曾负阿衡鼎,仍调傅说羹。须知夷险异,高卧看南行。

59

筼筜万个黄雀每栖息其上一昔风雨飒至忽闻有杀声呼童视之乃鼩啮也故为之赋黄头雀

筼筜万个黄雀每栖息其上一昔风雨飒至忽闻有杀声呼童视之乃鼩啮也故为之赋黄头雀,宋代,李自中,

黄头雀,觜交交,尾倬倬,突然散去云路邈。东村四面禾黍稠,欲下未下惊呼俦。

牛羊上山鸡犬睡,翩跹蹙步来相求。日斜深堑有罗网,投宿青冥依筱荡。

沙鸣羊角转峥嵘,蹴踏虬枝犹倔强。谁知檐下息尔躯,夜半沥血逢精鼩。

唇焦舌烂救不得,一缕性命才须臾。君不见螳螂捕蝉上高树,企足昂头忘反顾。

人生吞噬更可怜,腊月未穷谁悔悟。

27

藏云阁

藏云阁,元代,吾丘衍,

凌空结飞甍,历览周远山。白云尔何来,憩我栋宇间。

前山过风雷,此地无暝色。惟应山中人,与尔共休息。

87

春晓曲

春晓曲,明代,文徵明,

翠尘沃日烟霏霏,彤光飞上干罘罳。谁家高楼锁春色,金铺约户蟠双螭。

东风掠幌鸾绡动,瑶鸭兰温睡初重。起来临镜悄无言,含情自理双莺梦。

梦回生怕守宫残,捲袖移韝独自看。燕子衔春欲飞去,海棠犹自勒轻寒。

帘幕垂寒朝不捲,绮疏结香春较浅。欲裁罗段作春衫,自爇薰垆熨金剪。

59

又用存之韵题湖上隐居

又用存之韵题湖上隐居,明代,安希范,

绂冕情元淡,邺园道岂穷。世从骄腐鼠,君自托冥鸿。

夹岸移新竹,开畦种晚菘。扁舟随所适,春事五湖中。

4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