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作者:吴潜(宋代)

休怨老。

更替北邙荒草。

勘破人生都已了。

江湖归兴渺。

盘谷深深杳杳。

曲水弯弯绕绕。

啼鸟空山山更悄。

钟昏钟又晓。

0

诗文译文

休怨老。更替北邙荒草。

勘破人生都已了。江湖归兴渺。

盘谷深深杳杳。曲水弯弯绕绕。

啼鸟空山山更悄。钟昏钟又晓。

诗文简析

《谒金门·休怨老》是宋代吴潜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精湛的语言描绘了岁月更迭、人生无常的主题,透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沉浮的深刻感悟。

诗文赏析

1.时光流转和岁月更迭:诗中的“更替北邙荒草”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自然界的无情变化。北邙是指北方的山,荒草表示草木凋零。这种景象暗喻着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强调了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和消逝。

2.人生无常:作者通过“勘破人生都已了”表达了对人生真相的洞悉。人生的种种经历和追求都已经明了,已经看破。这种看破并不是悲观失望,而是对世事的超脱和洞悉,展现了一种豁达的心态。

3.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如“盘谷深深杳杳”、“曲水弯弯绕绕”、“啼鸟空山山更悄”等,营造了一种宁静幽深的意境。这些描绘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恢弘和宁静,与人生的沉浮形成对比,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4.人生归宿和渺茫的归途:诗的最后两句“钟昏钟又晓”,表达了日夜交替、时间不停流转的意象。这种交替既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诗人将江湖归宿描绘为“渺”,表达了对未来的归宿和归途的不确定性和渺茫感。

《谒金门·休怨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作者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生经历相结合,使诗词充满了哲理和意境,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其他诗经

用盐政姚德宽韵

用盐政姚德宽韵,元代,耶律楚材,

乃祖开元柱石臣,云孙髣髴玉麒麟。从来德炙舆人口,此日恩沾圣世春。

欲草荐书学北海,未开东阁愧平津。而今且试调羹手,伫看沙堤继旧尘。

39

寄怀李六容兼柬香岩

寄怀李六容兼柬香岩,清代,曾纪泽,

鸾皇戢羽豹藏文,剑阁山头湘水濆。两地酒尊同酩酊,十洲棋局任纷纭。

乘槎误觅支机石,杖策新成出岫云。妒杀蘧园高卧叟,何年水竹遣平分。

78

哭亡友傅萍七绝三十兼示其子女选十九 其十

哭亡友傅萍七绝三十兼示其子女选十九 其十,近现代,薛青萍,

一张小影几行诗,赠与佳人好护持。留得当年春色在,朝朝常是看花时。

47

谒金门·归去未

谒金门·归去未,宋代,辛弃疾,

归去未。风雨送春行李。一枕离愁头澈尾。如何消遣是。遥想归舟天际。绿鬓珑璁慵理。好梦未成莺唤起。粉香犹有殢。

54

又一阕

作者:韩琦(宋代)

又一阕,宋代,韩琦,

花下延宾启宴杯,回头香雪即成堆。主人自挈宜城酿,不为青旗趁尔来。

73

谒白帝庙

作者:张俞(宋代)

谒白帝庙,宋代,张俞,

孤山扞江口,上有白帝祠。

横视天下险,万流皆俯窥。

古殿锁神物,悲风出阴帷。

天昏瓦栋折,狐鼠亦生威。

优巫日鼓舞,鬼怪生奔驰。

雷霆卷蛟窟,雹火烧松枝。

入户精鬼动,有如阴兵随。

吁哉汉盗乱,海内遂崩离。

赤龙始潜跃,逐鹿过秦时。

公孙奋神剑,定蜀图安危。

陇坻开北户,荆门启东陲。

长驱百万众,日斗天下师。

群豪插羽翼,与汉争雄雌。

两帝不并立,兴亡良可悲。

天运虽有在,圣贤岂无为。

昭皇揽英杰,袭轨奄垂基。

风云共浩荡,千古余寒碑。

威神竟不没,万里震南夷。

57

诉衷情·二分浓绿一分红

诉衷情·二分浓绿一分红,宋代,王千秋,

二分浓绿一分红。春事若为穷。醉袖罥香沾粉,公挽我、我扶公。敧短帽,吐长虹。拟凌风。布金堆里,叠翠屏中,云月轻笼。

57

都下灯夕

作者:宋庠(宋代)

都下灯夕,宋代,宋庠,

火树郁岧峣,山车切绛霄。层楼移旦阙,复道借星桥。

花散非因雨,霞多不为朝。声来知佩近,香去惜车遥。

遇扇还闻曲,逢台即听箫。更筹且莫尽,綵月正飘飖。

79

竹子滩逢广漕张公诩二首 其一

竹子滩逢广漕张公诩二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

泗水初倾盖,西江再逆舟。策能诛贼灭,心不为身谋。

夜永谈无寐,樽空幸少留。迟明还惜别,飞桨下滩头。

40

送卓民逸还越中民逸以善书客翰林者三年至是得请告归

作者:王称(明代)

送卓民逸还越中民逸以善书客翰林者三年至是得请告归,明代,王称,

送君尊酒发都亭,亭下春深柳色青。别思漫萦风里絮,浮生惯学水中萍。

客程兰棹天边远,旧业柴扉海上扃。若向山阴逢道士,也应为写换鹅经。

100

鹭鸶林

鹭鸶林,宋代,俞德邻,

客久倦嵚崟,寻幽洗客襟。青烟杨柳岸,白酒鹭鸶林。

当户孤峰秀,环溪万玉阴。留连不忍别,月澹砌蛩吟。

24

赵昌甫写寄江西道中诗卷

作者:韩淲(宋代)

赵昌甫写寄江西道中诗卷,宋代,韩淲,

眼底谁无一卷诗,诗能如此亦何为。纵言光景留连者,春在人间有几知。

9

斯远作冷语甚佳以其富贵神仙中致非畸人山泽所宜戏次韵柬之

作者:韩淲(宋代)

斯远作冷语甚佳以其富贵神仙中致非畸人山泽所宜戏次韵柬之,宋代,韩淲,

飞流作枕山作屏,采薇散发神气宁。岩扉无人昼长扃,几回午梦惊独醒。

水边石上草自馨,岚光近散远以凝。长飙撼树时静听,洒然尘销天籁清。

幽禽刷羽飞来轻,泉源舞荇声泠泠。殷雷收暑甘雨零,碧落乍空鹳且鸣。

闲身无用心太平,试琢新语朱弦声。世俗所为吾不应,因君诗来如饮冰。

89

过王仲如林隐

作者:韩淲(宋代)

过王仲如林隐,宋代,韩淲,

莫把闲情醉,空留野老诗。雷声梅雨过,日影竹风吹。

林隐访前话,华阳非近知。相过二三友,比客更邀谁。

3

葛鲁卿再和复用前韵奉酬 其一

葛鲁卿再和复用前韵奉酬 其一,宋代,沈与求,

闻公卜居问龟策,隐屏畏人呼重客。闲招溪友铁头航,戏蹑邻娃金齿屐。

舍旁修木荫风潭,坐有郎君掣电岩。已将此段慰偪仄,更为岑参来巷南。

细说当年陈类癖,伏閤忿争书日历。国医袖手药笼空,挂壁犹馀弓矢室。

吾州万落与千村,以葛名儿浸及孙。刲羊击豕作寒食,定恐酌公忘斗石。

55

临江仙·人物风流真罕见

临江仙·人物风流真罕见,宋代,李廷忠,

人物风流真罕见,何须尘外求仙。绿龟千岁稳巢莲。醉倾金凿落,笑拥玉и娟。须信日边消息好,寒花也作春妍。笙歌乐地酒中天。功名无限事,都在寿觞前。

36

同馀杭尉江仲嘉褒道人陈祖德良孙游洞霄宫

作者:程俱(宋代)

同馀杭尉江仲嘉褒道人陈祖德良孙游洞霄宫,宋代,程俱,

太湖隐吏迂且顽,手扳柱颊看西山。笔床茶灶向何许,往来洞庭林屋间。

旧闻西门彻悬霤,故整烟艇寻苕川。却惊天柱矗云表,势与太华争擎天。

幅巾跨马及晓鼓,逸思自觉奔春泉。其谁从者二妙士,金庭老客南昌仙。

齐驱共语失长道,但见平阪连桑田。篮舆后继独不语,鼻息栩栩山耸肩。

岗回涧曲若无路,万叠老翠漫秋烟。三山对起锁诘屈,仅容蹄辙通人寰。

羊肠移险在平地,九疑山色荒联绵。穿松酌水寻二洞,低隐岩腹高山巅。

山巅石室如列厦,接肘可置千宾筵。最怜西洞隔凡处,凝乳络壁留空圆。

我将拂袖去不返,戏击雷鼓挥神鞭。三华宝衣立可致,九赤班符何足传。

只将尻与驾神马,岂顾家火烧凡铅。又疑灵物之所宅,卵孕变化蟠蜿蜒。

金龙玉简投不满,恐复下与东溟连。我嗟何地非圣处,火聚正坐青云軿。

目前阊阖昼自启,电顷已超天地先。正缘一念重山岳,障碍何啻重城坚。

就令信脚到仙宇,凡骨至死包腥膻。

胶胶世网浪自缠,会当去之如蜕蝉。谁能白衣傍金马,且复锦袍乘钓船。

金庭客,南昌仙,他年与我乘八景,举手少别三千年。

13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 其三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 其三,元代,元好问,

郁郁围城度两年,愁肠饥火日相煎。焦头无客知移突,曳足何人与共船。

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元有地行仙。西南三月音书绝,落日孤云望眼穿。

66

柳林词四首 其四

柳林词四首 其四,元代,揭祐民,

臣生涉猎诗书林,鬻熊已老空遗心。鴳飞卑下鱼潜沈,有味不中庖经歆,无复能发长杨音。

97

五言集句十首 其二 看山道中志感

五言集句十首 其二 看山道中志感,明代,卢龙云,

冉冉在风尘,乌裘几滞秦。一官成白首,万里未归人。

个个峰头出,年年物候新。春山多胜事,归思欲沾巾。

8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