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缭绫写欲成。
印来眉黛绿分明。
水流刻漏何曾住,玉作弹棋尽未平。
愁易积,梦频惊。
闲衾*卧觉霜清。
月明不放寒枝稳,夜夜乌啼彻五
小字缭绫写欲成,
印来眉黛绿分明。
水流刻漏何曾住,
玉作弹棋尽未平。
愁易积,梦频惊。
闲衾卧觉霜清。
月明不放寒枝稳,
夜夜乌啼彻五更。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种寂寞、忧愁的情感。诗人通过描述小字缭绫的写作过程,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不安。眉黛绿色分明的印迹,暗示了作者的心情和思绪。水流不停地刻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玉作弹棋的局面却未能平息,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纷乱和无法解脱的困境。愁苦容易积累,梦境频繁惊醒,表达了作者的忧虑和不安。在寒冷的夜晚,月光照耀下的寒枝不稳,夜夜乌鸦的啼声穿透五更,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无助。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幽州图,宋代,刘攽,
鄙夫平居常叹息,蓟门幽都皆绝域。安得猛士守北方,力排敌人复禹绩。
田生手携朔漠图,丹书万里之强胡。挂图高堂素壁上,壮或阴山来坐隅。
长城迢迢属沧海,古塞历历生黄榆。纵横指顾皆旧物,抚事慨时惊呼。
太平壮士多虚死,念君避胡来万里。九关深沉虎豹恶,布衣何由说天子。
卷图还君意黯然,咄嗟世事非余耻。
杂诗二十二首 其二,宋代,刘敞,
大火序炎夏,盛阳剧炮燔。空桐疾风来,书景中变寒。
皇天自平分,四气尚相干。凉燠异朝夕,万事谁独坚。
宛彼风中箨,众芳自此残。至理冥变化,履霜用为叹。
念奴娇 雪,宋代,陈郁,
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不论高低并上下,并白都教一例。鼓动膝六,招邀巽二,一任张威势。识他不破,只今道是祥瑞。
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先生济。东郭先生都不管,关上门儿稳睡。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
重阳陪诸乡丈游水乐洞过风篁岭龙井张饮观两苏仙辩才法师像晚憩杨家梅园归路小雨,宋代,程公许,
凛秋天气佳,令节天赐沐。客居意莫展,胜赏诺已宿。
风澹湖不波,雾敛山更簇。画舫厌嚣喧,笋舆恣追逐。
閒寻水乐洞,嵌空韵琴筑。烟云互吞吐,台馆适凉燠。
非无人力胜,亦自天巧足。侧步滑青苔,醉面爽飞瀑。
风篁转幽径,龙井鉴寒玉。默堂定未起,清风谁与续。
四海两仙翁,三生缘契熟。定知明月夜,屐响答空谷。
归路取名园,移尊屡更仆。冻雨不成泥,驺骑未须趣。
峨岷渺何在,万里劳远目。安得天瓢翻,尽把边尘沃。
文昌德宏毅,承旨气肃穆。温雅奉常卿,忠愤胶庠博。
宫讲静有仪,正字竭忠告。而我赘其间,自省羞朴樕。
明堂索桴栋,底用采卷曲。平生丘壑姿,本不耐羁束。
抚事长郁陶,临觞转颦蹙。故园俯大江,绕屋艺嘉木。
何以娱岁晚,篱落森杞菊。糗粮幸有储,那不返耕筑。
上郑参政四十韵,宋代,敖陶孙,
吾闽天下选,人杰圣时蕃。
佐戴高前谍,承家裕后昆。
海六当剑立,洋屿焱鹏骞。
气色来回互,耆明有讨论。
蟠胸三万卷,落笔五千言。
地芥垂头拾,天瓢信手翻。
馀阴润桑梓,賸馥到兰荪。
白日骐驎坂,青春桃李园。
扬鬐方泽国,插羽已天阍。
伊昔昌能谏,于今弘独尊。
夙惊山有虎,已验鹿随幡。
带草书签丽,金华讲舌温。
履声仍独上,驿置愈争奔。
有客迷途甚,劳公倒屣烦。
请先陈失马,次第说投猿。
漳水头堪白,融峰泪几吞,
嵌崎辞故里,觚角见修门。
到递吴蚕宿,留交楚雁番。
忽通狂客刺,俄返独缧魂。
望禄蒲生节,随人柳折圈。
天高难发口,天高难发口,
地缩会移跟,一昨哄堂暇,
深知纳牖恩。印刓聊小靳,
緼束更能存。日者叨堂贴,
时哉会气元。敢言矜騕褭,
复自妒婵媛。末学应须授,
群经剩欲繙。恐因鱣发发,
复作兔爰爰。光范宽无燔。
天步曾留跼,皇心重改幡。
房奁非久秘,药笼会深掀。
豆栈能忘秣,樗材傥入抡。
略容偷廪稍,重议洗乾坤。
举邑多狺犬,深心寓祝(左犭右屯)。
老身难矍铄,疾眼久眵昏。
合浦珠无胫,丰城剑有痕。
事多惭蹇叔,议敢及臧孙。
馀日知安在,南村定北村。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