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二首

机夺机,句夺句。

觌面相呈,更无回互。

棒头有眼,迥出常电表,语下无私,如何分付。

0

诗文译文

机夺机,句夺句。

觌面相呈,更无回互。

棒头有眼,迥出常电表,

语下无私,如何分付。

诗文简析

《偈颂七十二首》是宋代释祖钦的作品。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探讨了机智和语言的运用。

诗文赏析

《偈颂七十二首》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人用简短的话语揭示了人际交往中的机智和智慧的重要性。\"机夺机\"和\"句夺句\"表达了在对话中捕捉机会和言辞的重要性。通过机智地运用语言,我们能够在交流中抓住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建立更深的联系。

\"觌面相呈,更无回互\"这句话暗示了真诚和直接的沟通方式的重要性。诗人强调了面对面的交流和直接的表达在传递真实意图和情感上的优势。这种直接的交流方式能够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彼此,减少误解和隔阂。

\"棒头有眼,迥出常电表\"这句诗词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智慧和机智的超凡之处。棒头有眼暗指智者的眼光独到,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迥出常电表则表示智者的见解超越常人,能够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和真相。

\"语下无私,如何分付\"这句话强调了善于运用语言的重要性。诗人指出,真正善于运用语言的人应该以无私的态度出发,不带私心和偏见地传达信息。这样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影响他人,传递真实的意图,并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偈颂七十二首》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智慧和机智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诗人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揭示了直接、真诚的沟通方式的优势,并强调了善于运用语言的无私态度的重要性。这首诗词启示人们在交流中善于把握机会、运用智慧,以及以真诚和无私的态度与他人建立更好的联系。

释祖钦

释祖钦(一二一六~一二八七),号雪岩,闽之漳州(今福建漳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洎、妙峰善、石田薰诸老,无所发明。闻天目礼住净慈,怀香请益,亦无所入。遂上径山谒无准师范禅师,依师范最久。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潭州龙兴禅寺,后历住湘西道林禅寺、处州南明佛日禅寺、台州仙居护圣禅寺、湖州光孝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袁州仰山禅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二。有《雪岩祖钦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灯存稿》卷四有传。

其他诗经

北游将发,夜中读张筱峰寄诗,有:“我效紫阳论荀彧,与君不负廿年交”句,既感其意,赋此谢之

作者:黄节(清代)

北游将发,夜中读张筱峰寄诗,有:“我效紫阳论荀彧,与君不负廿年交”句,既感其意,赋此谢之,清代,黄节,

东风吹雨意迟迟,为忍春寒读寄诗。妇哭远村闻竟夜,乌飞庭树叹无枝。

堙江一掌吾犹弱,亲突三年世未知。惭愧故人论出处,平生文若讵同时。

59

补悼亡作十首 其八

补悼亡作十首 其八,清代,郑用锡,

频年药石觅参苓,瘦骨谁怜镜里形。却幸归田汝无恙,眼看儿子擢明经。

64

金缕曲·高台邱门首水仙一丛开甚都。以黄瓷供养,伴我冷吟

金缕曲·高台邱门首水仙一丛开甚都。以黄瓷供养,伴我冷吟,近现代,王用宾,

何地无芳草。看当门、青葱白薤,一丛寒藻。惜玉怜香情青尚切,背令莽夫锄掉。

怕不抵、冰霜撩扰。检点黄瓷勤供养,问幽妍、清韵何人晓。

聊伴我,属词稿。

诗家比拟微唐突。数西园、寒光冻雨,感春谁早。漫语山矾难做弟,梅亦一筹输了。

料似此、帔缃裼缟。绰态柔情痴绝甚,与凌波、仙子同娟好。

重作赋,剩花恼。

99

雪舫分司同年狱中有诗成集其送万生幼杨还甬上寄怀甚殷未及答也至杭答以三首即送之东行 其二

雪舫分司同年狱中有诗成集其送万生幼杨还甬上寄怀甚殷未及答也至杭答以三首即送之东行 其二,清代,全祖望,

初秋我渡江,与君重相见。痛定几低回,噩梦宁须唁。

投杼应遭疑,祝网终蒙眷。竟逃人鲊瓮,且挽沙埸絭。

披读近日诗,一过一称善。浑忘左徒忧,不作宵雅怨。

更喜有哲昆,在原远急难。诗力雅相当,强兵送挑战。

岂期对床约,飘泊在狴犴。采采蠲忿花,连枝何婉娈。

乃知真性情,多得之忧患。我亦罢郁陶,重理旧诗研。

82

避乱途中

作者:严羽(宋代)

避乱途中,宋代,严羽,

回首兵戈地,遗黎见几人。他乡空白发,故国又青春。

多难堪长客,偷生愧此身。本无匡济略,叹息谩伤神。

21

许洞归吴中

许洞归吴中,宋代,钱惟演,

草熏风暖接长亭,一曲骊歌倒醁醽。

怀古更投玄石赋,舣舟闲采紫茎萍。

醉抛隋岸杨花白,吟过淮山桂树青。

可使长离终鎩羽,渊云辞藻掞天庭。

85

读徐道晖集

作者:徐玑(宋代)

读徐道晖集,宋代,徐玑,

悟得玄虚理,能令句律精。

生前惟瘦苦,身后得名清。

朋友裒钱葬,先生有笔评。

林头旧题名,苔藓带云生。

87

徐孺子祠墓

徐孺子祠墓,宋代,赵公豫,

孺子遗踪何处寻,进贤门外树森森。登堂展拜情维系,过墓倾心敬自深。

剩有黄鹂鸣院落,还来云影覆山阴。章江积雨增愁思,此日新晴爽客襟。

38

入内考进士同考官唱和三首 其三

入内考进士同考官唱和三首 其三,宋代,毕仲游,

明光寓直偶然同,八百儒衣度汉宫。下笔春雷从地起,举头帝座在天中。

条陈不啻三千牍,品藻今惟六七公。况是篇章容易得,好令编集附唐风。

73

题招提院静照堂

作者:范镇(宋代)

题招提院静照堂,宋代,范镇,

牛斗光芒下,江山形胜中。招提万法本,静照一堂空。

花木含春意,门庭语古风。支郎丐诗什,愧匪二南工。

80

作者:韩淲(宋代)

雪,宋代,韩淲,

山外黄云晚,溪头白雪深。不知岚气重,但觉水痕侵。

老眼转愁坐,孤怀聊醉吟。樵声随远近,钓影任浮沉。

52

午窗骤雨

作者:韩淲(宋代)

午窗骤雨,宋代,韩淲,

日暖石础润,雷雨响空山。草木尽披霏,云气满窗间。

我方岸帻坐,与客谈笑间。会当乘少霁,午阴听潺湲。

55

李正之丈提刑挽词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李正之丈提刑挽词 其二,宋代,韩淲,

耆旧今零落,风流近所无。歌诗到元白,字画逼欧虞。

为约言犹在,收书德不孤。阶庭知有子,庆泽自相符。

94

微禄弟有微禄养閒静之嘲因足成篇

作者:韩淲(宋代)

微禄弟有微禄养閒静之嘲因足成篇,宋代,韩淲,

微禄养閒静,冉冉惊老境。谁知岁月速,复此霜露冷。

齿发堕江湖,家世本箕颍。无效彭泽翁,茫然吊形影。

40

感皇恩·和气霭微宵

感皇恩·和气霭微宵,宋代,沈端节,

和气霭微宵,黄云飘转。东阁观梅负诗眼。满斟绿酒,唱个曲儿亲劝。愿从今日去,长相见。宝幄欢浓,玉炉香软。彼此宜冬镇长键。绣床儿畔,渐渐日迟风暖。告他事事底,饶一线。

26

杼山阁诗

杼山阁诗,宋代,敖陶孙,

摄身上诸峰,我无千手目。

神交庶子泉,梦老王官谷。

平生林壑趣,鱼鸟即往复。

杼山落何许,面势工投伏。

故人郊居赋,雌霓从众读。

大声嗑黄华,令德猗绿竹。

永言乘樏叟,会计踵纳麓。

方尊读书倚,肯效舞经祝。

幸当草木近,安事筵篿卜。

颜公况华扁,江令有馀馥。

骞掀鹏抟海,夭矫龙起际。

於焉峙横阁,渠是伯夷筑。

何年黄金弹,鸡狗随蹋踘。

还持挥蝇扇,静对振鹭瀑。

前山入手版,后水激帽屋。

风声逐孙登,星采向荀叔。

谁能治西曹,束带望赐沐。

清客班杂坐,动处草皆蓼。

乾坤磨旋蚁,身世蕉覆鹿。

异时留岘首,羊公难讳独。

86

满江红

满江红,宋代,鲜于枢,

诗酒名场,人都羡、紫髯如戟。今已矣,星星满颔,不堪重摘。

衰老自知来有渐,穷愁谁道寻无迹。笑刘郎、辛苦觅仙方,终无益。

东逝水,西飞日。年易失,时难得。赖此身健在,寸阴须惜。

生死百年朝有暮,盛衰一理今犹昔。问人间、谁是鲁阳戈,杯中物。

41

宿江浦有怀定山先生

宿江浦有怀定山先生,明代,文徵明,

惊风木叶夜毵毵,独宿江城酒半酣。

千载名山无谢傅,一生知己愧羊昙。

青灯暮雨残诗帖,明月苍松旧草庵。

二十年来头欲白,当时心事向谁谈。

25

桃源图

桃源图,明代,文徵明,

桑麻鸡犬自成村,天遣渔郎得问津。世上神仙知不远,桃花只待有缘人。

87

题横江草堂

题横江草堂,明代,湛若水,

横江风景吾昔游,一见横江消我愁。门对横江心似水,我歌浩浩万江秋。

6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