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打黄昏,啼杀满山杜宇。
到得人间春去,问英雄何处。
桃红李白竞春光,谁共残妆语。
最是梨花一树,照谁家庭户。
(右季春)
风雨打黄昏,
啼杀满山杜宇。
到得人间春去,
问英雄何处。
桃红李白竞春光,
谁共残妆语。
最是梨花一树,
照谁家庭户。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刻,风雨交加,昏暗的景象。黄昏时的杜宇在雨中啼叫,给整个山谷带来了悲凉之感。当春天来到人间时,诗人问道:英雄们现在在何处?
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色。桃花和李花争相绽放,竞相展示春光的美丽。然而,残妆的美人们却无人相伴,没有人能够共享她们的美丽和妆饰。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梨花的赞美。梨花是其中最美的一树,它照亮了谁的家庭和住户呢?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可能带有对家庭和温暖的向往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黄昏、春天和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和时光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温暖家庭的向往之情。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黄钟】醉花阴北,元代,荆干臣,
闺情
鸳鸯浦莲开并蒂长,桃源洞春光艳阳。花解语玉生香,月户云窗,忽被风飘荡。分莺燕,拆鸾凰,总是离人苦断肠。
【画眉序南】虚度了好时光,枕剩衾余怎不凄凉!肠拴万结,泪滴千行。愁戚戚恨在眉尖,意悬悬人来心上。暗伤,何日同鸳帐,难捱地久天长。
【喜迁莺北】自别来模样,瘦恹恹在膏肩。难当,越添惆怅,恰便似柳絮随风上下狂。心劳意攘,一会家情牵恨惹,一会家腹热肠荒。
【画眉序南】欲待要不思量,若不思量都是谎!要相逢,除是梦里成双。冰上人不许欢娱,月下老难为主张。暗伤,何日同鸳帐,难捱地久天长。
【出队子北】心怀悒怏,无一时不盼望。尘蒙了锦瑟助凄凉,香尽了金炉空念想,弦断了瑶琴魂荡漾。
【神仗儿南】人离画堂,人离画堂;枕剩鸳鸯,钗分凤凰。想当初樽前席上共双双,偎红倚翠,浅斟低唱。歌金缕韵修扬,依腔调按宫商。
【刮地风北】当初啜赚我的言词都是谎,害的人倒枕垂床。鸾台上尘锁无心傍,有似风狂。寂寞了绿窗朱幌,空闲了绣榻兰房。行时思坐时想甚时撇漾?你比那题桥的少一行,闪的我独自孤孀。望禹门三汲桃花浪,你为功名纸半张。
【耍鲍老南】手抵着牙儿自思想,意踌蹰荡漾,玉减香消怎不悲伤!几番欲待不思量,医相思无药方。
【四门子北】玉容寂寞娇模样,饭不拈,茶不汤。一会家思,一会家想:你莫不流落在帝京旅店上?一会家思,一会家想:你莫不名标在虎榜?
【闹樊楼南】锦被堆空闲了半床,怎揉我心上痒?越越添惆怅!共谁人相傍?最难捱苦夜长。
【古水仙子北】我、我、我自忖量,他、他、他仪表非俗真栋梁。傅粉胜何郎,画眉欺张敞,他、他、他风流处有万桩。端的是世上无双,论聪明俊俏人赞扬。更温柔典雅我谦让,他、他、他衠一片俏心肠。
【尾声南】攀蟾折挂为卿相,成就了风流情况,永远团圆昼锦堂。
出塞(夜梦一女子引扇求字,为书小阕),宋代,李石,
花树树。吹碎胭脂红雨。将谓郎来推绣户。暖风摇竹坞。
睡起栏干凝伫。漠漠红楼飞絮。划踏袜儿垂手处。隔溪莺对语。
瓜步,宋代,刘攽,
苍苍林表山,下惟瓜步水。忆昔魏皇帝,百万尝驻此。
饮马江水浑,扬旌朔风起。经营竟无成,叹咤有遗耻。
去去常畏人,闵默垂五纪。大江限南北,天意固偶尔。
奈何奸雄才,割据争虎视。不有神武功,畴能混书轨。
吾闻清流战,王业实基始。楼船蔽空来,天堑才一苇。
此时东流波,不足投马箠。煌煌轩台威,凛凛向千祀。
寄邻几,宋代,刘敞,
昨日非今日,今吾非故吾。蛊鸣知岁晚,须变哀年徂。
万事异俯仰,达者与化俱。故人千里外,高义独何如。
眷眷尺素书,湛湛双酒壶。劝我加餐食,示我长相于。
可怜平生好,不异东西居。我今心如结,那得从公舒。
答江邻几到颍州见寄并封示晏公送行,宋代,刘敞,
日夕风雪佳,相念思乘兴。忽忆君在远,离忧纷难定。
入门对新诗,满眼冰玉莹。因疑君居侧,恍惚不自胜。
别来虽无几,日月稍已迸。一苇悲河广,况乃山川迥。
远游殊风土,孤响谬群听。常恐吊原宪,夫子叹何病。
幸传丞相篇,复见仁者赠。悬知惬真赏,有以誇历聘。
何用慰索居,一朝再三咏。
和樊希韩解元,宋代,郭祥正,
君马一足病,琐琐阻行迈。况复梅雨天,坐卧不能快。
空山无大脔,何以具君嘬。墙根采肥杞,湖漘买鲜鲙。
开樽荐浊酒,高论幸忘惫。寸心拔茅塞,两耳抉双聩。
文醇潜大和,诗险露幽怪。联吟极物象,君胜我屡败。
东野久龙钟,多惭退之拜。奇才必自重,虽黜愈勿懈。
卞璧未遇时,在璞岂能坏。鉴赏一日逢,青紫信如芥。
君行且迟留,马病愿未差。贳衣亦何辞,庶用接嘉话。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